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瓦努阿圖華商淵源概述
屬於美拉尼西亞島群的瓦努阿圖原名新赫布裏底(Hew Hebrides),是一個群島,位於澳大利亞以東1750公裏、所羅門群島以南230公裏,新喀裏多尼亞東北540公裏、斐濟以西800公裏,獨立後改名為瓦努阿圖。全境由83個島嶼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島嶼有68個,陸地麵積1.22萬平方公裏,首都是維拉港市(Port Vila)。早在19世紀中期,英國和法國當地勢力就進入這個群島,為避免雙方在該群島爭鬥局勢惡化,1880年代後期,法國和英國協定共同對新赫布裏底實行殖民統治,亦即共管。二戰期間,這裏成為美軍的一個主要前進基地,戰後又把管轄權歸還給英法兩國共管機構。1978年1月,新赫布裏底獲得自治;1980年正式宣布獨立,成為瓦努阿圖共和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瓦努阿圖的華僑華人數量較為有限,隻有少數人,記載不多。1844年,曾經有16名華人跟隨英國船隻進入新赫布裏底,有些人曾在此停留數年做檀香木生意。[1]也有傳說在1880年代,當地英國棉花種植園主曾經引進一些華工,但因這些人沒有大米作為主食,吃不慣當地芋頭,無法做下去。他們的離開也是英國殖民當局官方嚴厲禁止的結果,因為當時在西印度群島的豬仔華工遭遇臭名昭著,當局不願意再由此而受到譴責。[2]
正是由於英法共管新赫布裏底群島,雙方皆嚴格限製中國人進入,故該地直到1912年才有中國人進入常駐。當年,在英國政府所屬的Euphrosyne號輪船上當廚師的福建廈門人張亞寶(Ah Pow),隨船從新加坡運送新任英國駐新赫布裏底專員赴任,抵達維拉港後,他隨即獲得一份工作,便留居下來。不久,他在旁邊開辟菜園經商,以供應這個日益發展的港口城市之需,並在1926年開設一麵包房。1934年他返回新加坡娶妻,然後帶回維拉港,此後夫婦倆在此養育了九個孩子。張亞寶離開那艘英國船後,其廚師位置由廣東人龍華(Long Wah)替補,加上船上也有幾個水手是廣東人,他們也步亞寶後塵,於1920年代後期逐漸在維拉港居留下來,包括一位名叫梁和的商人。據當時報刊的說法,他們是由英國當局特許作為商販、店主和菜農的身份定居該地。[3]也就是說,這些中國人都不是勞工,基本上都是經商的,包括開設商鋪及經營蔬果種植。
1920-1930年代陸續進入新赫布裏底的華人,在1930年代上半期約有40人,形成了一個小小的華商群體;到1930年代末,僅在維拉港就有75位華商,此外還有一些人在外島開設了商鋪。除了張亞寶之外,所有這些華商都是廣東人,且基本上都是來自珠江三角洲的各縣邑,主要是東莞、增城、順德、台山、開平和鶴山。在這些華商中,最著名的是1928年來自鶴山縣的馮德遠馮德銳兄弟,他們先在那穆卡島(Epi)打工及經營商店,然後搬到維拉港,分別開設他們自己的店鋪,前者的店鋪取名為馮鈞池(Fung Kwan Chee),此後他的名字就與店鋪連在一起,即馮鈞池既是店名,也是他的名字。1934年,已經發家致富的馮鈞池去到香港娶妻,婚後將妻子帶回維拉港,在這裏他們共生育了13個孩子。也是在這一年,馮鈞池將其12歲的侄子馮逵從家鄉帶到了維拉港,安排其入讀法文學校,其後也進入英文學校念書,為其日後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另一位在1930年代初抵達該島發展的是梁東(Ah Tong,或Leong Tong Kee),他在1932年被法國人從新加坡雇請來維拉港建造法國醫院。之後,他便成為當地的建築商,在不同島嶼建造教堂和其它設施;1950年,他還在維拉港開設一間鋸木廠,在埃法特島(Efate)上伐木並加工,奧內斯中學(Onesue High School)建造的木材都由其提供。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當地的華商數量在70多人,其生意對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由重大影響。然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新赫布裏底成為盟軍重兵駐地,臨近所羅門群島主戰場,華商生意遭受重大打擊,許多此前就頗具身家的華商就避難澳大利亞,此後也就留在了那裏。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隻有少數華商返回到新赫布裏底,包括馮德遠以及在他在1930年代從中國帶來的侄兒馮逵。戰後因前日本僑民的經營全麵消除所留下的生意空間,使原本不被看好的華商生意恢複創造了條件,馮鈞池和馮逵就將生意拓展到其它島嶼如盧甘維爾(Luganville)和桑托(Santo)等重要城鎮,到1950年代,整個群島已有20多間華商店鋪,他們的生意此後一直由其後人經營,成為瓦努阿圖曆史最悠久也最具實力的華商。此外,吳劉佐和吳劉佑昆仲也在盧甘維爾等外島開設商鋪,建立起強大的商業網絡。1950-1970年代是當地華商發展的一個比較繁榮時期,到1979年的人口普查顯示,華人數量為359人[4],這些人主要都是華商。[5]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前,華商的經濟活動受到許多限製,如不得購買土地,隻能從事體力勞動或商業經營等。當時,隻有白人商店可以在白天營業,而華人商店隻能在晚上營業。由於營業時間的限製,華商的營業額普遍較低。不過,華商群體憑借平等友善的態度贏得了當地原住民的認可。據學者恩斯·伍德沃德(Keith Woodward)記載:盧甘維爾、桑托以及維拉港等地區的美拉尼西亞人更喜歡光顧華人的零售店,因為他們能夠被平等的對待;相比之下,歐洲人經營的店鋪優先服務歐洲白人,美拉尼西亞人得不到應有的尊重。[6]盡管處境艱難,華商通過誠信經營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逐漸形成了一批知名店鋪,如:馮鈞池(Fung Kwan Chee’s)、阿元(Ah Yuen’s)和約翰尼·林(Johnny Lum’s)等,[7]成為華商在瓦努阿圖“落地生根”的象征。
1980年瓦努阿圖獨立後,政府開始保護外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允許他們在瓦努阿圖居住滿10年後申請入籍。1986年的統計顯示,瓦努阿圖華人數量為275人,其中89人獲得入籍[8],顯示這一政策有利於那些在獨立時沒有離開而堅持下來的華商,顯著改善了他們及後來者在瓦努阿圖的經營狀況。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華商已經占據了瓦努阿圖零售業的90%。[9]
華商在經濟上取得成功原因主要是勤奮經營。許多華人商店全年無休,每天早上7點開始營業,一直持續到晚上9點,營業時間長達14個小時。為了保持營業,華商家庭經常輪流吃飯和休息,很少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即使在春節期間,華人商店也不會停業。因此,每年的春節聯誼活動通常在晚上8點之後進行,也就是商店關門之後。
隨著華僑華人經濟地位的提升,許多廣東人和福建人通過親戚關係移民到瓦努阿圖。到2010年,這一數字已超過2000人。新移民主要從事零售業和餐飲業,還有華商經營旅館和農貿市場。在盧甘維爾等城市,還出現了唐人街。[10]如今華商逐步融入瓦努阿圖社會,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為瓦努阿圖經濟發展和中瓦友好關係做出了貢獻。
一九六九年維拉港鬧市中的馮逵商店。
[1] Dorothy Shineberg, They Came for Sandalwood,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67, p. 106.
[2] Bill Willmott,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Eastern Melanesia: Solomon Islands, Vanuatu, New Caledonia, p. 34.
[3] “Chinese in New Hebrides”, Pacific Islands Monthly, Vol. V, No.5 (19 December 1934), p.5.
[4] Bill Willmott,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Eastern Melanesia: Solomon Islands, Vanuatu, New Caledonia, pp. 33-43.
[5] 李同成、蔡再杜主編:《中國外交官在北美、大洋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2頁。
[6] Keith Woodward, A Political Memoir of the Anglo-French Condominium of the New Hebride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14, p.7.
[7] 同上, p.10.
[8] Bill Willmott,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Eastern Melanesia: Solomon Islands, Vanuatu, New Caledonia, p. 46.
[9] 周南京主編:《華僑華人百科全書·法律條例政策卷》,第436頁。
[10] 李同成、蔡再杜主編:《中國外交官在北美、大洋洲》,第3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