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2024 (64)
2025 (4)
民國粵人赴澳留學檔案匯編(九十):東莞陳鎮榮
東莞圓頭山村
陳鎮榮(Chun Wing)是東莞縣圓頭山村人,生於一千九百零三年六月十五日。他的叔父陳蔭(Chun Yum,又寫成Charlie Young),一八七九年出生,一八九六年飄洋過海到澳大利亞發展,最終定居於雪梨(Sydney),後在矜布街(Campbell Street)上開設一家肉店,名為“合記”號(Hop Kee)[1]。
幾年前,陳蔭就曾經申請過他的小弟弟陳滿(Young Mon)來澳留學[2],但後者來澳大利亞讀了不到二年書,便去了美國。盡管如此,陳蔭對於家庭其他成員包括子侄輩的出國留學總是很關注,並總是願意提供幫助。一九二一年澳大利亞開放居澳華人申請其在鄉子女來此留學,實施《中國留學生章程》,由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具體負責留學護照的簽發及簽證的審核。因陳蔭與政府中人多有聯絡,早在上述章程正式公布之前就已獲悉這一消息,便馬上就與在家鄉的親人商量,決定要幫助年屆十八歲的侄兒陳鎮榮前來雪梨留學。由是,在上述政策剛剛正式實施後不久,他就在一月十五日準備好了相關材料與文件,以監護人和財政擔保人的名義向中國總領事館提交了申請表格,為陳鎮榮申領留學護照和簽證。他以自己經營的合記號肉店作保,應承每年供給膏火完全責任鎊,作為侄兒在澳留學期間的全部費用,要將其安排進入斯多德與霍爾斯商學院(Stott & Hoare’s Business College)就讀。幾年前陳蔭申請弟弟陳滿來雪梨留學時,也是讓他入讀這間商學院。這也表明,陳鎮榮跟他的小叔叔陳滿一樣,此前在家鄉(也許是去到省城廣州甚至香港)就接受過了良好教育,因此,陳蔭便循前例來安排侄兒的學習。
雖然中國總領事館在年初時接到的留學申請並不是很多,因而通常來說審理得都比較快捷,但不知何故,陳蔭提交的申請還是在中國總領事館待了三個來月的時間,審理上較之其它的留學申請相對滯後了很多。直到一九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中國總領事魏子京方才給陳鎮榮簽發了號碼為39/S/21的中國學生護照。而負責核發留學簽證的澳洲內務部,審批的速度就很快。第二天,即四月二十八日,內務部就在遞交上來的陳鎮榮護照上鈐蓋了簽證印鑒,然後再交回給中國總領事館,由後者負責轉交給護照持有人。
在中國的陳鎮榮一接到由中國總領事館寄來的護照,便立即準備,整理好行囊,訂好船票,趕赴香港,由此搭乘中澳船行經營的“獲多利”(Victoria)號輪船,於當年七月二十二日順利抵達雪梨。陳蔭從海關將他接出來後,將其帶到自己位於雪梨美街(May Street)六號的住宅安頓下來。
在了解到斯多德與霍爾斯商學院提供的課程之後,陳鎮榮覺得自己的英語水平目前尚無法達到其入學規定以及跟得上其課程進度,遂告訴中國總領事館,需要進入蘭域預科學校(Randwick Preparatory School),先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同時就讀其預科課程,為此後進入大專院校進一步深造預做準備。於是,九月一日,他正式注冊入讀這間預科學校。在隨後的二年時間裏,他的刻苦學習和求知欲備受稱讚,並以其衣冠整潔和知書達理的態度而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由此看來,在來澳留學之前,陳鎮榮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甚至是在教會學校讀的書,顯然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基礎;而由於目標明確,加上本身就很用功,因而他在此期間無論是在英語的聽和說,還是在讀與寫等方麵都更下功夫,進步極大。但在這期間,也暴露出來一個嚴重的問題,即他可能長期缺乏鍛煉,身體顯得比較孱弱,由此而導致其在學期間病休在家的日子比較多也比較頻繁。
學校提供的例行報告顯示,從一九二三年上半年開始,他病休在家的日子顯著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所住的叔父在美街的房子裏,有另一位借住者受病毒侵襲害病,他受其傳染,也病得不輕,不得不住院治療。最終,他被迫從美街搬出去另覓住處。盡管如此,由於抵抗力弱,他的身體康複並不理想,仍然經常需要為此請病假,其學習也受到極大影響。
也許是考慮到這種情況已經不適宜繼續留在澳大利亞讀書,二十歲的陳鎮榮遂於一九二三年十月結束了在蘭域預科學校的課程,於同月二十日告別了安排他來雪梨留學的叔父陳蔭,登上當年載他赴澳的同一艘船“獲多利”號,回返家鄉,結束了二年的在澳留學生涯。
一九二一年一月十五日,陳蔭以監護人的名義向中國總領事館提交的申請表格,為侄兒陳鎮榮申領赴澳留學的護照和簽證。
一九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魏子京給陳鎮榮簽發的學生護照。
檔案出處(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檔案宗卷號):Chun Wing - Student Passport [1cm], NAA: A1, 1923/2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