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民國粵人赴澳留學檔案匯編(七九):新會陳金源

(2022-08-24 08:18:33) 下一個

民國粵人赴澳留學檔案匯編(七九):新會陳金源

京梅村是新會縣陳氏宗族的主要村落,是蔡李佛拳的發源地。一九○六年十月卅日,陳金源(Chan Kam Yuen,或寫出Gum Woon,或A. Chan)便是出生於這個人傑地靈的村莊。他的父親陳亞耀(Chin Ah You),一八七六年十月十一日出生[1],一八八五年之前還是孩童時便由父輩帶著,跟隨鄉人南下淘金大潮的步伐,桴海南下,進入澳大利亞的域多利(Victoria),在美利濱(Melbourne)埠立足,並歸化為澳籍[2],最終於中國城的小博街(Little Bourke Street)二百一十四號與人合股開設“寬記”(Foon Kee)號雜貨鋪,售賣時鮮果蔬及華洋日用貨品。

陳金源進入學齡之後,便在家鄉接受新式學堂教育。到一九二五年初他已經滿了十八歲即將進入十九歲時,父親陳亞耀覺得有必要將他辦理前來澳洲留學,使之一方麵接受英語教育,另一方麵也能在此上大學或者工商學院,獲取專業文憑,作為日後進入社會謀生或從事商業的敲門磚。於是,三月十一日,陳亞耀填具申請表,向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申辦其子赴澳留學的護照和入境簽證。他以自己經營的“寬記”號商鋪做保,允諾每年提供足鎊膏火,以滿足兒子在澳留學期間所需之學雜費等所有開支,要將兒子辦來近在咫尺的基督教長老會學校(P.M.W.U. School)念書,因為該校同樣位於小博街上,上學十分方便。

因《中國留學生章程》自一九二一年實施以來,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反響較大,出於形勢的需要,修訂調整已勢所難免。自一九二二年開始,澳洲政府內務部便與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開始協商修訂其中的一些條例,雙方同意於一九二六年開始實施修訂過的新章程。因此,當陳亞耀將申請遞交上去後,中國總領事館發現其子年齡已過十八歲,必須要有一定的英語能力方可獲批。於是,陳金源遂按照家人的安排,於當年下半年從家鄉前往香港,於下半學期開學時便進入香港預科書院(The Tutorial Institute of Hongkong)專攻英語。經四個多月的學習,其英語能力在班上屬中上水平,遂由書院院長霍乃鏗在十一月二十三日出具其初具英文學識能力的證明,附上其班主任謝敦全提供的英語各科成績單,加上陳金源寫給中國總領事館的一封英文自薦信以證明自己已具備的基礎英語能力,一同寄往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備案。

待上述材料齊全之後,中國總領事館方才對此申請予以處理。一九二六年二月十二日,中國總領事魏子京給陳金源簽發了號碼為431/S/26的中國學生護照,三天後也順利地拿到了內務部核發的入境簽證。隨後,中國總領事館按照要求,將護照寄往香港鰂魚湧的寬和祥商行,由其轉交業已在香港等候的陳金源,俾其能盡快成行,早日赴澳留學。在香港一邊讀書一邊等候消息的陳金源,收到護照後並沒有耽擱多久。他在把該年度上半學期的課程基本上結束之後,便搭乘路經香港的日本輪船“三島丸”(Mishima Maru),於六月十四日抵達美利濱港口,在父親的接應下,順利入境。

原本陳亞耀是想讓兒子就近入讀長老會學校,但陳金源抵埠後,覺得自己在香港讀書近一年的時間裏英語已經有了長足進步,想進入更加有名望的學校學習。因此,自七月一日開始,他給自己取了一個英文名,叫做Alfred Yuen(奧弗雷德·源),注冊入讀聖多馬文法學校(St. Thomas Grammar School),期望能由此更快地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並適應當地的學習環境。在這間學校,他也確實沒有讓父親失望。學校的每次報告都對他稱讚有加,認為他盡心盡力地學習,各項成績優秀,且出勤率極高,基本上沒有缺過課,總是做得最好。就這樣,他在這間學校讀了二年半,直到一九二八年底,完成了中學課程。

一九二九年新學年開始,陳金源注冊入讀位於美利濱城裏的司鐸茨商學院(Stott’s Business College)。在這裏他也讀了整整一年,其成績還是跟以前讀中學一樣,各科都很優秀,仍然是遵守校規,備受稱讚。

到這一年的年底放暑假前,陳金源跟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表示,他想回中國探親一年,然後再返回美利濱繼續完成其在司鐸茨商學院的餘下課程,希望總領事宋發祥能代他向內務部申請再入境簽證。對此,宋總領事自然應允,遂於十二月七日致函內務部,表達上述要求。但內務部秘書收到上述申請後,檢視陳金源的檔案發現,來年他就屆滿二十四周歲,這是中國留學生在澳留學的最高年限,如果繼續以學生身份批複其再入境念書,到那時他已經超過二十四歲的年齡限製了,這與《中國留學生章程》的規定相違背,便於十天後複函拒絕了上述申請。

事實上,早在宋總領事為他申請再入境簽證的同時,陳金源便已訂妥了一九三○年一月二日從美利濱港口出發的“吞打”(Tanda)號輪船的船票。既然內務部對其拒簽,而陳金源也確實明白其年齡已經無法再讓他繼續留下來完成學業,故就此告別在此留學達三年半的澳洲,返回中國,翻開其人生新的一頁。

一九二五三月十一日,陳亞耀填表向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申辦其子赴澳留學護照和簽證。

一九二六年二月十二日,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魏子京給陳金源簽發的中國學生護照。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香港預科書院第五班班主任謝敦全提供的陳金源第四學期英語各科成績單。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香港預科書院院長霍乃鏗出具的陳金源初具英文學識能力的證明信。

檔案出處(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檔案宗卷號):

CHAN Kam Yuen [aka Gum Woon and A. CHAN] - Chinese Student's Passport, A1, 1934/8071


[1] YOU Chin Ah: Nationality - Chinese: Date of Birth - 11 October 1876: First registered at Russell Street, Melbourne, NAA: MT269/1, VIC/CHINA/YOU CHIN/5。

[2] Chin Ah You – naturalisation, NAA: A712, 1885/C1042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