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廣盛巷:承載兩代華商曆史的豐碑——澳檔華商廣盛號個案

(2021-09-16 08:23:38) 下一個

廣盛巷:承載兩代華商曆史的豐碑——澳檔華商廣盛號個案

 

在澳大利亞昆士蘭省(Queensland)東南部都冧罷(Toowoomba,現譯為圖文巴)市中心,有一條小巷,名為“廣盛巷”(Kwong Sang Walk)。細究起來,該巷名稱的由來,是與澳人先民在十九世紀後半期共同開發當地的一家華人移民所開設的“廣盛號”(Kwong Sang & Co.)有關。

林樂成是廣東省香山縣珊洲坑村人,於1879年來到都冧罷,時年約24歲。他年輕好學,刻苦耐勞,1882年便租賃該埠中心魯思文街[Ruthven Street])552號物業,開設廣盛號商鋪,經營唐番雜貨、瓷器漆器、藥材、絲發古玩以及蔬菜水果等,亦即包括從中國進口土貨的生意。因經營得法,生意興隆,加上樂善好施,熱心公益,遠近聞名,而且其商鋪供奉的神祖牌,逐漸成立當地華人的精神寄托,廣盛號便也成為當地華人聚會的主要場所,他自然而然地成為當地華人社區的領袖人物;此後他便以商號名代替了原名,人稱林廣盛。

林樂成的次子林文顯出生於1883年,早在1900年便來澳,進入店中曆練,並歸化入籍。此外,林樂成在1893年也將其在家鄉所娶的18歲妾室梁氏帶來澳洲,並於兩年後,為其生下了兒子林文川(Lum Monchin,或Diamond Lum);1897年,再生下兒子林德康(Tar Kong,或George Kwong Sang);1905年,生下女兒林金鳳(Kum Fon,或Ivy Kwong Sang)。可見,因妻妾分處於家鄉和澳洲,兩地都育有子女,林樂成就可以比較自如地安排他們協助打理兩地生意,在澳洲和家鄉(也有可能是在香港)布局商業網絡,為日後退休返回家鄉養老打下基礎。1913年,林樂成帶領妾室梁氏及她所生子女回國探親時,次子林文顯便留守代父經營,成為廣盛號的經理。在與廣盛號相關的檔案裏,一直未有見到林樂成長子的任何信息,很有可能是他在澳洲生意穩定並有餘力之後,也在家鄉或者香港投資,由長子成為他所投資生意的代理人。事實上, 1913年林樂成帶領在澳家人回國探親時就決定讓兩個兒子林文川和林德康留在家鄉學習當地文化和習俗三到四年時間,但到1917年時隻有林文川一人回來,林德康就再也沒有重返澳洲的信息。很有可能,後者在成年後便留在家鄉,或是去到香港,協助在家鄉或香港的兄長經商。

在經營好生意的同時,林樂成亦重視後代的培養。雖然他並沒有安排長子前來澳洲讀書或參與經商,但對其下一代則予以高度重視。1922年1月9日,他填表遞交給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為1907年出生的孫子林亞納辦理赴澳留學護照和簽證,擬讓其入讀都冧罷埠的南昆公立男校。1923年4月初,中國總領事魏子京才給林亞納簽發了號碼是243/S/23的學生護照,4月5日澳洲內務部也核發了境簽證。當年12月17日,林亞納入境澳洲。也許是因水土不服,或者是其身體虛弱,難以堅持,林亞納在留學10個月之後,便從上述男校退學,於1924年10月11日離境回國。此後,也再未返澳。或許其祖父曾有過讓其在澳洲進行商業曆練的打算,但因其水土不服,看來是機緣不合;何況他回到國內,無論是繼續求學,還是進入職場,亦即協助父親經營祖父開創的生意,也會有很好的前景。

事實上,不僅林樂成的這個孫子無法在澳洲呆下來,即便次子林文顯自1920年代之後也顯然已經逐漸脫離了廣盛號。1906年,23歲的林文顯回國探親結婚,三年後返回。1916年6月,他再次回國探親。但二年後返回時,因林樂成已將廣盛號交給於1917年結束在中國探親返澳的兒子林文川具體負責經營,自己在幕後掌控,因而看不到林文顯在廣盛號商行中所處的地位。此後,林文顯在1921年10月回國探親,到1923年7月返回;1926年6月,他再次回鄉探親,1928年9月返回。此時在廣盛號裏已經沒有了林文顯的信息。也就在這個時候,其同父異母弟弟林文川在1927年回國探親,到1929年底才返澳。此時的廣盛號年營業額早已超過4000多達到5000鎊的規模,加上每年還有數百到上千鎊金額的進出口貨品,在此情況下,從中國申請員工來澳協助經營,完全符合澳洲的移民要求。事實上,如果此前林亞納不是因為身體不適,也是可以通過該途徑留下來協助經營的。為此,林文川在回國前,便於1926年申請其在中山縣西亨村的內弟許國勝從國內前來作為替工,在其探親期間擔任廣盛號的經理,代為經營廣盛號。而就在此過程中,林文顯已經返澳。如果他此時仍然還在廣盛號商鋪協助經營的話,內務部將不會批複許國勝的簽證,因為他此前便是廣盛號的經理,完全熟悉其業務,勝任經營。可見,林文顯早在此之前便離開了父親的廣盛號,自立門戶了。隻是自這一年後,澳洲檔案館裏再也找不到與其相關的宗卷,當地報刊中也沒有與他相關的任何記載。他的最終結局如何,不得而知。

無論如何,從整個1920年代林文川走向廣盛號經營的台前而林文顯退居幕後甚至自立門戶的情況來判斷,林樂成已經完成布局並決定由其在澳出生的長子接管他開創的這項生意。因此,當把諸項事宜安排妥當之後,林樂成便帶著妾室梁氏,告老還鄉,於1929年2月18日乘船回國,頤養天年,結束了他在澳大利亞半個世紀的經商活動。

廣盛號商鋪傳承給林文川,也可能跟他性格外向,熱心公益有關。早在剛剛介入到廣盛號經營之後,他就繼承父親衣缽,加入當地各類慈善團體,積極捐款;更重要的是,他對當地的主要體育項目都樂意捐助,同時加入到開展這些體育運動的團體委員會或董事會中成為委員或董事;甚至出錢冠名比賽項目,還特別額外出錢製作銀質獎杯,頒給獲獎者。與此同時,他也積極參與昆士蘭省華人社區的活動。在1931年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桂植訪問昆士蘭省期間,林文川全程接待這位中國大員,也將其請去都冧罷埠訪問,因而極大地提升了他在當地主流社會及華社的地位,他也由此被桂植委任為中國駐澳總領事館在昆士蘭的榮譽領事,協助聯絡在該省的年老失業華人,負責對其身份之核查與統計匯總,以便中國總領事館給予撫恤救濟。在此過程中,廣盛號的名氣進一步抬升,經營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變化,並且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如前所述,林文川18歲時就被父親送回香山縣老家呆了三年多,主要目的是學習中國文化和習俗;而也就在此期間,他也像當年許多在澳出生的第二代華人一樣,遵父安排,在老家娶妻生子。此後,他還再回國探親兩次:一次是在1922年,前後約8個月;另一次則是在1927年到1929年申請內弟許國勝前來替代經營廣盛號期間,前後二年半時間。實際上,他這幾次回國,尤其是首次結婚,是明媒正娶了一個正室,然後又遵鄉俗,將家中一個丫環納為妾。這一妻一妾總計為他生育了一個兒子,兩個女兒。生於1918年3月19日的林蘇,便是林文川在中國所生唯一的兒子。由是,在接管父親留下的廣盛號商行的經營權後,林文川也在考慮將兒子辦理來澳留學,以便必要時可以傳承此項生意給他。

1930年底,林文川認為是應該將兒子林蘇辦理來澳留學讀書的時候了。當年12月4日,中國駐澳總領事館簽發了一份號碼為592/L/30的學生護照給林蘇,1931年1月20日,澳洲政府也批複給他入境簽證。當年9月4日,林蘇入境澳洲,進入都冧罷埠基督兄弟會書院開始了其在澳留學生涯。1936年7月24日,他在獲得再入境簽證後,便回國探親。考慮到其祖父林廣盛已回國七年,如今即便健在,也是過了80歲的老人了。在這種情況下,想讓在澳留學的孫子回去見上一麵,也是人之常情,這恐怕是其回國探親的主要原因之一。兩年後的9月19日,20歲的林蘇才重新入境。然而,他並沒有重返學校繼續念書,而是在1939年1月20日登上“彰德”號輪船,返回中國。登船前,他鄭重地告訴海關人員,他要回國加入中國軍隊,參加到抗擊日本侵略的衛國戰爭這一偉大事業中去。此後,其命運如何,不得而知。

在兒子赴澳留學的這些年裏,林文川經營的廣盛號仍然生意良好。隻是其結局以及廣盛號的最終結業也與中國的抗日戰爭以及後來的太平洋戰爭密切相關。早在申請兒子林蘇前來澳洲留學的1930年,林文川在都冧罷埠新娶了一位太太(妾),名叫田中和子,是1906年在澳出生的第二代澳籍日裔女子。她自嫁入林家之後,對外的名字也已遵俗改成林和子。和子非常能幹,長袖善舞,協助丈夫經營,也經常出外辦貨,裏裏外外都是一把好手;由是,主流社區都稱其為林太太,事實上在當地也無人將其視為林文川的妾,甚至還都將其視為中國人。而林文川得此妻子也是重要幫手後,經商事業更為成功,社交上亦更加出色,社會地位也更為提高。他們不僅出錢出力支持當地公益慈善事業,也與英美等國領事及技術人員時相過從,更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駐地舉辦大型活動歡迎到訪盟軍官兵,一時風頭甚健。

然而,自1937年中國全麵抗戰開始,林文川雖然同樣關注祖國的局勢,也為此捐錢給中國總領事館支持祖國抗戰,但也開始受到昆士蘭省華人社區的排斥,主要原因在於其妻為日本裔。於是,不斷有人投訴到中國駐澳總領事館,謂田中和子是日本人,與在澳之日本間諜有聯係;並且指責林文川同情汪偽政權,是親日派和親法西斯主義的人物。於是,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田中和子就被作為間諜,在1942年初與其他敵國僑民一起關進了集中營。林文川也由於此前布裏斯本華社不斷反映他具有親日和親法西斯主義傾向,中國總領事館遂據此向澳洲軍方及情報部門通報了上述投訴與懷疑,他因而也在1942年4月被關押在敵僑集中營裏接受審查。直到1943年初,澳軍審判庭及情報部門經調查和審問後才確信,所謂林文川親日和親法西斯主義傾向,皆為當地華社人員因其娶了日裔妻子而產生的懷疑所致,純係子虛烏有,並無任何證據,實為三人成虎的結果;而其妻田中和子也是因為族裔原因被關押,事實上也是守法澳洲公民。於是,遂將其與妻子從集中營釋放回家。

林氏夫婦被釋放後,雖然重操舊業,繼續經營廣盛號,但過去高光高調的情景已成明日黃花。他們回到都冧罷埠後,仍然繼續服務於社區,仍然樂於奉獻,隻是早已榜上無名,再無任何記錄留存。十年後,他們將已運營大半個世紀的廣盛號關閉,於1957年在此附近開設了一家中餐館,名為“國泰酒樓”。1989年,林文川在都冧罷去世,享年92歲;五年之後,與他相濡以沫大半生的妻子林和子也以88歲高齡於1994年蒙主恩召,與其在天國相會。

廣盛號商行曆經兩代人,在澳大利亞鄉村的一個農牧業集散地經營長達四分之三個世紀,雖然結業得有些蒼涼,但當地社會並沒有忘卻林家兩代人對社區的服務和貢獻,以及在大半個世紀裏對當地商業繁榮與經濟進步所發生的影響。2014年,都冧罷埠市政府將原廣盛號商行舊址重新規劃改造為市中心連通兩條街的步行區,成為當地文化休閑和飲食區域,並且將其命名為“廣盛巷”。這不僅僅是對林家兩代人在當地所作出貢獻的認可,也是對中國移民在過去一個多世紀的歲月裏在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最好紀念。

本文所據主要澳洲檔案: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Kwong Sang - Nationality: Chinese - Birthplace: Canton - departed for China per TAIPING 18 February 1929, NAA: J2483, 457/75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Leong See [Kwong Sang] [Saug] (of Toowoomba) - Nationality: Chinese - Birthplace: Canton - departed for China per EMPIRE on 14 October 1913, returned to Brisbane per EMPIRE on 26 April 1916, NAA: J2483, 136/73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CEDT) - Name: Mon Hin - Nationality: Chinese - Birthplace: Canton - departed for Hong Kong per TAIPING 23 June 1926 returned Brisbane per TAIPING 30 September 1926, NAA: J2483, 410/22

LUM Diamond Momchim [alias LUM Ah Kow], NAA: A367, C71572

Sue Lum - Student's Passport, NAA: A1, 1938/24987

Lum Arnarp - Student's passport [0.5cm], NAA: A1, 1924/28043

前一:1930年,林蘇的留學護照;前二:1922年申請赴澳留學護照和簽證是的林亞納照片。

前一:林樂成1929年的回頭紙;前中:林夫人梁氏1913年的回頭紙;前下:林文顯1926年的回頭紙。

  

1913年,林文川的回頭紙(前上);林德康的回頭紙(前中);:林金鳳的回頭紙(前下)。

都冧罷埠(圖文巴)市中心的廣盛巷的正門和後門。

2021-06-0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