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蔣胡鬥法與西南反蔣始末 / 邱慶錕

(2015-12-30 05:13:03) 下一個

蔣胡鬥法與西南反蔣始末

邱慶錕

  1931年2月28日,蔣介石扣留胡漢民於南京湯山,古應芬南下發動陳濟棠反蔣,在廣州成立了與南京對抗的 “國民政府”,其時筆者在廣州“國府”秘書處編譯室工作,這個單位是擔任編輯《公報》和發布新聞,與內外界人物頗有接觸。同時,胡漢民是我父親的表弟,我的堂兄邱錦賢亦在廣州“國府”充簡任秘書,平時從父兄和同事的口中聽到了有關蔣、胡鬥法和西南反蔣一些內幕材料。抗戰期間,筆者在國民黨中央秘書處工作時,從上層人物口中,並得知當時蔣、胡之間發生尖銳矛盾乃至火拚的一些情況,惟以時日已久,遺漏錯誤,在所難免,尚望知其事者加以補充訂正。茲就記憶所及,筆述出來,以供治史者之參考。

1928年夏間,蔣介石重返南京掌握軍政大權後,改組國民政府,實行五院製。適胡漢民由歐洲返國,蟄居上海,蔣派人迎胡入京參政。蔣命中央執監委員會選他當國民黨政府主席,胡為立法院院長。斯時元老派的居正、謝持、許崇智等旅居上海,曾勸胡不可入京,入京沒得多大好處。但胡方在熱中,沉醉官夢,以為蔣之邀請入京,必能穩操勝算,掌握黨政大權,蔣雖然保持軍事權力,也在自己支配之下。事後,胡方知蔣邀己入京,是有限度的合作,並非尊己以當政,於是大失所望。因胡一向自命不凡,自從孫中山逝後,每以中山先生繼承人自居,常自詡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有30多年的曆史,前清加入同盟會,辛亥光複,以及討袁、護法諸役,奔走效力,功勞卓著,又曾兩度代行過大元帥職務,論革命勳績,皆在蔣之上。胡這種自吹自擂的說話,當然令蔣不舒服,因此,蔣、胡在黨政會議中,常相爭吵。猶憶1927年,寧、漢兩政府對峙時,胡在南京當國民政府“主席”,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總攬過黨、政、軍的大權。此次入寧,僅當立法院院長一職,而蔣反做了自己的上司(國府主席),同時兼任陸海空軍總司令。胡心殊不滿,故在未就立法院院長之職前,使用以退為進的方法,示意其親信古應芬與蔣介石勾搭,投蔣之好,古因此得出任國府文官長。又,胡之使古媚蔣,其用意是欲古在蔣之身旁,探察蔣之動向,將消息通報,以便得間執著蔣之痛腳,摔蔣下台。但蔣亦知胡是野心政客,不甘居人下。胡在國民黨的資曆實較蔣為深,而當時蔣在國民黨內的勢力,還比不上以胡漢民為首的“右派”,因此,胡即利用這種潛力來對付蔣介石。初期蔣的嫡係人馬陳立夫、何應欽等在中常會提出關於黨務、政治、經濟、財政、軍事、教育等提案,胡必加以批評指責,務使原案不能順利通過,最低限度,也須修改複議,有時一案經過兩三度的修改,還未決定。胡使用這種手法,使蔣係人物大為惱火。又,胡常對人說蔣介石是托洛斯基,己則以斯大林自命。同時旁敲側擊地批評外國的獨裁專政,強調中國的領導人要當凱末爾,不要做袁世凱。蔣針對胡的挑戰,也提出“黨外無黨,黨內無派,下級要服從上級,地方要服從中央”的口號。故南京政府改組後,胡、蔣兩人,從暗裏爭吵而漸變為明顯的鬥法。

  1929年春間,蔣介石拉攏馮玉祥合作,誘馮入京,餌以陸海空軍副總司令,並答應政治上部分“分贓”。蔣之真正目的,是藉此解除馮之兵權,為馮識穿,潛回河南,起兵反抗。蔣邀馮入京問題,曾征求胡的意見,胡表示反對。迨馮與蔣決裂後,胡又對人嘲諷蔣之失策。馮反蔣時,電邀山西閻錫山共同行動,閻觀望未應,蔣即派員赴晉遊說閻入京,給以陸海空軍副總司令之職,並安置閻之親信趙戴文為監察院院長,趙丕兼內政部部長。此事蔣於事前亦曾征求過胡的意見,胡持異議。後閻與蔣合作不成,跑回太原,與馮玉祥聯合反蔣,並加入汪精衛等人在北軍召開“擴大會議”來反對蔣政府,胡就此事向黨內外人士大肆抨擊蔣介石。當蔣親率大軍與閻、馮作戰之時,國府主席職務,交由行政院院長譚延闓兼代,未幾,譚病故。胡嗾勸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議決由胡漢民代理國府主席。蔣係人馬陳果夫、陳立夫、何應欽等急電蔣報告,蔣即由前線跑回南京,大發脾氣。蔣說:“本人率兵在前方討逆,依然行使國府主席職權,一切重要決策,仍照常處理;行政院院長譚延闓僅代理本人核辦日常事務而已。今中常會未察實情,遂作決議,易人代理國府主席職務,實與法例有違”等語。當時國民黨中央常委戴傅賢、孫科、居正、於右任等為迎合蔣旨,乃由中央秘書處再發通知,召集全體中常委員開會,將胡漢民代理國府主席一案,再付討論,議決撤 銷原案,並將行政院院長一職,改由蔣中正兼代,蔣才息怒。經此一事,胡、蔣之間,關係更趨惡化。蔣留京不久,複赴前線督師。其時閻、馮軍隊在隴海,津浦兩鐵路地帶與蔣軍鏖戰,不分勝負。蔣謀早日解決閻、馮,故於秋冬間,派遣立法委員吳鐵城赴東北遊說張學良易幟(吳幹此事成功後,得蔣寵信,獲當上海特別市市長),並要求張率兵入關夾擊閻、馮,許以勝利後給張以高級軍職,及位置張之私人在政府中擔任相當之職位。吳領蔣旨遊說張學良成功。1930年夏秋間,張學良率東北軍循平漢鐵路南下從背後夾擊閻、馮,閻、馮軍敗退潼關外。

  8月間,日本帝國主義派重光葵為代表,與南京財政部長宋子文商量請采用“最惠國”條約方式,對日本進口貨物給予減低關稅,以敦邦交。宋奉蔣命,擬即簽約。此事為部分立法委員所悉,僉以有關外交協定,應先送立法院審查,此次財政部欲運行與日本簽訂“關稅條約”實違法例,央胡向行政院質問。胡函蔣,蔣悍然不顧,反飭宋子文提早與日方簽約。

  閻、馮敗退後,蔣氣焰更熾,遂謀進一步獨裁專政,於10月3日由河南開封前線發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請定期召開國民黨會議討論訓政時期約法。當時南京各中常委員戴季陶、居正等以前方軍事尚未結束,候蔣返京,再行討論,將提案暫行擱置,並電複蔣。11月間,蔣奏凱返京,張學良亦來寧,蔣發表張為陸海空軍副總司令,事前亦循例征求胡的意見,胡又反對,蔣憤而詭稱要辭職以相脅。先是,胡與張學良早年已有電信往還,胡忌蔣專政,欲聯張以倒蔣(因東北軍武器精良)。但蔣棋高一著,先拉攏張,胡遂失敗。張到寧時,曾訪胡暢談數次。胡以張附蔣,對之冷落。

  1931年2月中旬,蔣介石與陳果夫、陳立夫、戴季陶、葉楚傖、邵元衝等向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提出請定期召開國民會議,製定訓政時期約法,提案理由大意是說:“總理遺教,建議程序,分軍政時期,訓政時期,憲政時期,現在軍政時期已過,轉入訓政時期,應請中央議決定期召開國民會議討論約法,以新國政,而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等語。此次會議,輪至蔣當主席,胡在會議席上,大加反對。胡說:“總理遺囑後段說:‘最近主張,召開國民會議’,並未說到國民會議製定約法的話,現在中央政府已照五權憲法行五院製,製定約法是立法院的權限,國民會議討論約法,是違背總理遺囑”等語。發言時聲色俱厲,蔣在議席上默不作聲,各常委亦麵麵相覷。結果,照胡的意思修正,改為定期召開國民會議不討論約法。此次胡在中常會獲得勝利,給蔣以一當頭大打擊,頗覺自滿,而未知蔣在議席上采取沉默態度,不是畏胡,而是內心裏另有打算。數天後,蔣介石邀約吳稚暉、孔祥熙、王寵惠、於右任、居正、張人傑、張群、戴傳賢、孫科、邵元衝、陳立夫、葉楚傖等在私宅聚談,強調必須舊案重提,與會各人為調和蔣、胡之間的意見,主張在國民會議中議定幾點約法原則,交立法院按照原則製訂約法,此事經蔣表示同意。會後,王寵惠、戴傳賢、居正等前往訪胡,請胡采納意見,胡仍堅持原意,謂國民會議不應議及約法。王等以胡無轉圓之餘地,據實複蔣。蔣憤極,乃於 24日邀約胡漢民、戴季陶、張群、吳稚暉、張靜江、王亮疇、居覺生、於右任、葉楚傖、邵元衝、陳立夫等在私邸討論,胡仍不肯讓步,蔣遂決心把胡弄倒。於是 發出柬貼,假宴會為名,邀請胡漢民、戴季陶、吳稚暉、葉楚傖、劉蘆隱、陳果夫、陳立夫、張群、居正、孫科、於右任、邵元衝、孔祥熙等30餘人於28晚到其官邸聚餐。事前蔣已預為布置,不動聲色,屆時將胡扣留,胡事前不知,依時赴宴,即被在蔣邸守候的首都警察廳廳長吳思豫監視。國府秘書高淩伯拿出蔣致胡的私函,此函是蔣口授高淩伯代寫的,共有十三四張信箋。蔣在信箋行旁添注了不少的話,函內列舉胡的罪狀凡十條之多,大意是:1、勾結腐化軍人許汝為(崇智)。2、包庇叛逆陳人鶴(群)、溫健剛。3、破壞行政(意指胡嗾使中常會通過代理國府主席之事)。4、壟斷立法(意指立法院不通過交通部所提出之郵政儲 金法案等)。5、獨攬黨部大權(意指胡對陳立夫等之提案,梗阻不能順利通過),6、暗行運動兩粵軍人(意指胡與陳濟棠、白崇禧等時有電報來往)。7、反對國民會議製定約法。8、在公開場所任意誹謗本人(蔣)。9、行政任用人員均加以反對(意指馮、閻、張等任陸海空軍副總司令之事)。10、蔑視新進革命有功的同誌(意指胡輕視陳果夫、陳立夫等)。蔣繼又主使邵元衝勸胡辭去立法院院長之職,胡在暴力脅迫之下,乃草就辭函交邵送蔣。蔣將原函交吳稚暉核改發表,吳在函內修改了好幾句說話,大致說本人(胡)因身體有病,國民會議開會在即,不勝繁劇,請準予辭去立法院院長之職等語。謄印後,送中央通訊社發表。29日胡被押赴湯山,禁錮於溫泉別墅。3月2日,蔣介石在國府大禮堂舉行中央(國民黨中央黨部)國府(國民政府)聯合紀念周時,大罵胡漢民,演詞大意說:“胡漢民同誌反對在國民會議中討論約法,就是反黨紀、反立法,反對總理遺教。無約法,則國民的生命財產將無由保,又何能言建設。漢民同誌,身為立法院院長,總攬大權,開造法毀法之端,貽黨國以無窮之禍患”等語。蔣的演詞,是由中央通訊社交送報章刊載的。嗣因在京的中央委員與胡友好者不少,以蔣這番演詞過於激烈,恐惹起黨內分崩,請蔣稍為和緩一些,蔣在興情之下,不得不假意地飭中央通訊社代為更正,謂演詞紀錄後,未經主席核閱,現已核閱過,原演詞後節:“漢民同誌身為立法院院長一段,應改為漢民同誌不應如此輕易發言,使人心為之淆惑”等語方合。數天後,蔣再度在國民黨中常會提出召開國民會議討論的法案,即無異議通 過,定五月五日召開國民會議,討論約法。

  胡被扣留後,胡係人物,極感徬徨,深恐株連,禍及己身,紛紛設法秘密離京。3月間,國府文官長古應芬偕秘書李蟠秘密赴滬,行政院政務處長陳融(胡的大舅),南京市市長劉紀文(古應芬女婿),亦離寧潛赴上海,立法院代秘書長李曉生,委員劉蘆隱(胡係)秘書邱錦賢亦隨同陳融等返粵,不滿現實的政客如孫科(鐵道部部長)、梁寒操(中宣部部長)、楊照績(國府文書局局長)、陸嗣曾(行政院參事)、楊宗炯(南京市府教育局局長)、及立法委員傅秉常、吳商鷹、簡又文(均太子孫科派)等亦啟程南下,另謀活動,一時南京方麵,大有風雨欲來之勢。

  古應芬南下策動反蔣的經過情況,我從胡係人物口中所聽到的有如下的曲折。古由滬過港,即找鄧澤如商量救胡方法,鄧主張首先拉攏國內外黨部及華僑團體共同行動,方易奏效。兩人商定後,於是聯名去電國內外黨部及僑團,果然得到反應,國內外黨部僑團,紛紛去電南京,要求蔣介石立即恢複胡漢民的自由,故蔣對胡未敢進一步的迫害。但救胡反蔣,必須有一個具體的方法。鄧澤如的意思:一、要向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提出彈劾蔣介石。二、要有武力為後盾。三、要拉攏與蔣有嫌隙的人來合作,組織反蔣政府。古從鄧計,於是發動好幾個親信人員分赴港、澳等地,拉攏失意的黨、政、軍人物來穗聯合反蔣。為了要用武力來表示,古就不能不找掌握粵省軍事大權的陳濟棠來商量。古與陳原是舊相識,交誼頗好,古曾對陳施過恩惠。當1929年4月間,古啣蔣命返粵,誘騙李濟深赴南京市開會扣留於湯山後,古在蔣麵前力保陳濟棠升任第八路總指揮,古、陳之間,有此一段交情,友好進了一步。惟陳性質庸憈,膽子又小,懾於蔣威,對於反蔣一事,初時不敢應允,古幾番遊說,陳總是支吾其詞,以廣東兵力單薄,非蔣敵手,要靜觀各方動態,方可行事這類話來推搪。但當時古已出盡死力拉攏國民黨各派係的人物準備來穗參加反蔣運動,實已成騎虎之勢。陳遲遲不作確切表示,真是把古應芬氣壞了。古應芬原有“爛大鼓”的渾號,爛的大鼓是打不響的,古平生作事大都如此,可巧這次給他打響了。約在4月中旬,古與陳秘密談話時,古用“請將不如激將”的方法,在談話中,忽然起身大罵:“蔣介石竊國弄權,倒行逆施,獨裁專政,排除異已,縱容妾舅宋子文操縱財政金融,妄殺有功軍人王天培(北伐時當第十軍軍長被蔣殺於南京)、賴世璜(北伐時當第十四軍長,被蔣殺於軍次),任意禁錮黨國元老(意指胡漢民),又欲製定約法,想當大總統,罪惡更甚於袁世凱”等語。接著又以煽動的語調對陳說:“蔣介石打過你的屁股,你就不敢回敬一下嗎?民十五年間,蔣迫你赴蘇聯考察之事,你忘記了嗎?(時陳當第四軍第十一師師長,被指為思想右傾,蔣、汪用軍事委員會的命令遣陳赴蘇聯考察,欲藉此解除陳之兵權,但為李濟深所反對,故陳返國後,仍得複當師長)。如果你甘願受屈而不敢報複,那真是李登同(李福林)所謂正衰仔了。”陳被古一激,麵紅耳赤,硬著頭皮說:“誰願當衰仔呀!大家既然決定反蔣,我也反蔣,大家意見怎樣,我就怎樣。”古見計售,坐下複談,古對陳說:“海外黨部、僑團,有百分之九十都是擁胡反蔣的,你不見報章上登載黨部、僑團要求南京政府釋放胡漢民的電報如雪片般多嗎?暹羅僑 領蕭佛成已動程返國參加反蔣運動,鄧澤如、唐紹儀等日間即由港澳來穗,孫科已離京到港,汪精衛一班人都想來穗參加反蔣,廣西李宗仁、白崇禧在武漢時期被蔣奪去地盤,最近蔣又用兵力壓迫李、白退返廣西。反蔣,李、白一定讚成的,軍事上一定協同行動,你還有什麽疑慮嗎?反蔣之後,你的地位更為抬高,粵省軍政大權,他們是不會和你相爭的,這事我可以擔保,你大可放心吧”。陳聞言心花怒放,笑嘻嘻地問古應芬開會組府需要多少款項?古答說:“目前環境兩百萬元就夠應付了。”陳說:“這個數目就容易辦到。”談到最後時,陳又對古說:“請你轉致澤公(鄧澤如)請汪精衛個人先來,其他汪係人員俟政局發展後,再行來穗。這樣,你說好嗎?”古說:“你這個意見是很好的,汪季新(汪精衛原日的別字)這個家夥,不是好惹的,他手下一班嘍囉都是搞風搞雨,少些到來,我們也可以安安樂樂地睡覺。”古與汪原有一段嫌隙,1926年間,汪當廣州國府主席時,曾免去古應芬廣東民政廳廳長之職,這事是使古終身懷恨莫釋的。不過古為著救胡反蔣,故將舊仇擱下。就是陳濟棠那年被遣派赴蘇聯考察之事,後來陳也知道是汪、蔣聯合排除異己的搞鬼,心中芥蒂還沒有消滅。此次讚成汪來穗合作反蔣,也不過是應付環境,壯大聲勢而已。

  古、陳意見一致後,陳即去電廣西邀李宗仁來穗合作反蔣,並將進駐桂省邊境之餘漢謀、李揚敬兩師部隊調返廣東,古應芬亦趕赴梧州與李宗仁、白崇禧會談。軍事洽商妥當後,古應芬再與鄧澤如商量,以林森與胡漢民平素交誼極深,蕭佛成向是擁胡的僑領,遂用古、鄧、林、蕭聯名於4月30日發出“陷電”向南京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提出彈劾蔣中正擅權瀆職案,請求罷免蔣所任國府主席職務,電文列舉蔣的罪狀凡六點(原電文有說宋子文一窮措大耳,徒以貴戚之故,得為援係等語,電文記憶不著)。同時致電國內外黨部,要求一致反蔣,並派員赴港、澳,邀請曆屆中央執監委員來穗開會。數天後,各派係黨政人物紛紛來穗參加反蔣運動。其時蔣介石正在南京預備於5月5日召開國民會議,討論約法,忽然碰著廣東這場風波,大掃他的興致。蔣初擬用兵討伐粵方,惟當時國內形勢對南京政府很是不利,蔣係人物何應欽、陳誠、陳立夫、陳布雷等以北方閻、馮軍隊雖被挫敗,但未瓦解,若一旦向西南用兵,閻、馮必定卷土重來,那時腹背受敵,勸蔣審時度勢,不可造次,建議仍用政治手段來拆散西南局麵。蔣亦透視西南方麵人物,都是臨時湊合,派係複雜,兩廣軍隊合共不過20餘萬人,斷無能力可以進攻南京。因此,蔣仍用權術慣技,使吳稚暉出來叫囂,吳邀李煜瀛、張繼、張人傑聯名於5月3日發出“江電”,反駁古等“陷電”,同時向國民黨中央監委會提出反對古等所提彈劾蔣介石之案,及向報界記者發表談話。吳說:“古應芬等所提彈劾蔣中正案,提案人僅古應芬一人在廣州,連署人林子超(林森)、蕭佛成遠居海外, 鄧澤如亦常居香港,均是征請列名,未經其本人簽署,有違定例,提案何能成立?應請中央監委會將原案退還……”等語。吳又分函林森、孫科、汪精衛,勸阻其不可與粵方合作。雖然當時沒有可以渙散西南反蔣運動,但多少總是有影響的。所以後來林森之不到粵,汪、孫參加反蔣組織不久,即中途告退,不為無故。

  5月24日,(或28日,記不清楚)。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非常會議在廣州召開,到會的委員有古應芬、鄧澤如、孫科、汪精衛、李文範、唐紹儀、梁寒操等90餘人,通過成立執監常務委員會及國民政府,選出古應芬、鄧澤如、汪兆銘、孫科、李文範、鄒魯、唐紹儀為常務委員,梁寒操為秘書長並通過選任古應芬、鄧澤如、林森、蕭佛成、汪兆銘、孫科、唐紹儀、許崇智、陳濟棠、李宗仁、伍朝樞、林雲陔、 鄒魯、白雲梯等(其餘人名記憶不著)21人為國民政府委員,以古應芬、鄧澤如、汪兆銘、孫科、、許崇智(許不到由陳濟棠升補)為常務委員。特任陳融為秘書長,鄧召蔭為財政部部長,陳友仁為外交部部長。國府內設秘書、參軍兩處。另設立政務、軍事兩委員會。任命許崇智、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李福林、唐生智、李揚敬、餘漢謀、香翰屏、鄧彥華、張任民、夏威、李品仙、王家烈、鄧世增、朱暉日、盧漢等為軍事委員會委員,以許崇智、陳濟棠、李宗仁、唐生智、李福林為常務委員。又任命劉紀文、劉蘆隱、李文範、楊熙績、李蟠、黃季陸、麥煥章、李任仁、黃旭初、林翼中、區芳浦、詹菊似、羅翼群、李曉生、吳尚鷹、傅秉常等為政務委員會委員,以劉紀文、劉蘆隱、楊熙績、李文範、麥煥章為常務委員。任命陳濟棠為第一集團軍總司令,李宗仁為第四集團軍總司令(二、三集團軍番號留待馮、閻,汪、孫擔任與馮、閻聯絡)。唐生智為前敵總指揮,率領原日之第八軍及第一集團軍餘漢謀部向湘、贛邊境集中,作進軍之狀。廣西方麵由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白崇禧率領伍廷颺、韋雲淞兩師出發侵湘。一時形勢頗為緊張。南京方麵,蔣介石也調兵遣將堵塞湘贛邊境,布置防禦工事。但兩廣兵力究屬有限,沒有可能進擊蔣軍,這不過是虛張聲勢。

  反蔣序幕開始後,一班三山五嶽的人物都跑來廣州趁熱鬧,這班人物,表麵上個個都說擁胡反蔣,但內裏是各懷鬼胎,另有打算。其時粵省是有兩個政治地盤都是要改組的,一是廣東省政府,一是廣州市政府。孫科來粵參加反蔣,初期目的是想當廣東省主席,他抱這個願望,實與陳濟棠利益上發生正麵的衝突,因為陳濟棠舉起反蔣旗幟後,已踢走了粵省主席陳銘樞,已將廣東省政權攫取到自己的手中,正要來安插本係的人員,那能容許他人不勞而獲。孫科參加反蔣運動,除安置得傅秉常、梁寒操、簡又文等幾個人外,其他隨來的人員,都沒法安置,更談不上要當粵省主席了。因此,孫科鬱鬱不得誌,不久,就藉詞離開廣州赴澳門卜居。至於汪精衛,他來粵參加反蔣運動,雖然沒有想到攫取地方政權,但他的野心甚大,總想由他來執掌大旗,這為胡係人物所不滿,故汪精衛就任國府常務委員後,除與孫科合薦得陳友仁當外交部部長外,僅位置得私人曾仲鳴當國府簡任秘書。其餘國府的簡任秘書陸嗣曾、楊宗炯、邱錦賢、譚漢都是古、陳(融)的親信,程壁金是陳濟棠所薦,簡書是李宗仁所薦,簡又文是孫科的人,隨汪來的人員,都無法撈得什麽官職。後來廣東省政府改組時,汪曾推薦了好幾個縣長請陳濟棠轉交林翼中派委,陳把名單擱置,沒有交送民政廳發表,使汪深感沒趣。

  陳濟棠何以讚成元老派的林雲陔來當粵省主席呢?根據胡係人物所說,陳濟棠那時羽毛尚未豐滿,不得不對元老派表示一些謙讓。且林雲陔向有“好好先生”之稱,林當粵省主席,是任由陳擺布,故陳得先行安插了親信林翼中來當民政廳廳長,握著粵省行政實權,建設廳也由林雲陔兼任,教育廳廳長亦讓元老派的人物謝瀛洲來充當。至於財政廳呢?當時開府西南,政費、軍費(廣東每月增至480萬元,廣西每月要補助30萬元),陡增支應,不無艱困,故任用理財熟手的折衷人物馮祝萬來當任。

  林雲陔調當粵省主席後,所遺廣州市市長一缺,由古應芬的女婿劉紀文來接替,市府轄下各局局長,除社會局局長簡又文是孫科保薦外,其餘財政局局長劉秉綱(劉紀文之兄),教育局局長陸幼剛,衛生局局長何熾昌,土地局局長錢浤,都是元老派的人。省府既受陳濟棠所支配,市府又在元老派的手裏,改組派與太子派委實無法插手。故西南反蔣運動初期,各派係之間,表麵上雖然合作,但骨子裏已貌合神離了。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國民黨政客們高唱黨內團結,一致對外。10月初,汪精衛即稱病以“患燕虎鱗病症,熱度甚高,延醫診理。”函廣州國府請假 5天。(廣州)國府秘書長陳融當將原函送呈常委陳濟棠核閱,陳(濟棠)囑將原函擇錄交編譯室轉送報社發表,蓋知汪已無意再留廣東了。汪稱病請假後,即已赴港轉滬,在滬與寧方人物宋子文、陳立夫先通款曲,謀東山複出。10月初旬末,寧、粵開始議和。寧方派張繼、蔡元培、陳銘樞為代表,粵方派孫科、汪兆銘、李文範、伍朝樞、鄒魯為代表。(廣州)國府並派簡任秘書邱錦賢,攜帶備用金20萬元隨同議和代表赴滬活動。雙方經過數度談判,粵方要求首先釋放胡漢民為先決條件,張繼等會報於蔣,蔣於11日恢複了胡漢民的自由,13日達成協議。14日蔣介石赴孔祥熙住宅訪候胡漢民並送行,胡隨即乘火車往滬休息,旋赴香港養病。

  寧、粵議和後,蔣介石將兼代行政院院長一職辭去,改由孫科代理,孫提請任命李文範代理內政部部長。汪精衛則在上海與蔣方人物密商改組南京國民政府計劃。12月間,南京召開國民黨第4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由中央執監委員會改選了林森為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當行政院院長,孫科當立法院院長。裁撤陸海空軍總司令部,改設軍事委員會直隸國民政府,由國府任命蔣中正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廣州方麵,亦於12月底結束反蔣的中央執監委員非常會議和國民政府。 1932年元月1日,按照寧粵議和條項,設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會西南執行部和國民政府西南政務委員會。

載《廣州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第二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