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2024 (64)
民國粵人留學澳洲檔案(十二):惠陽張勝
從地理範圍來說,惠陽(以前叫惠陽縣,後改為惠陽市,屬於惠州市,現已撤市改區)顯然已經超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區,但因其瀕臨大亞灣,毗鄰香港,也是著名的僑鄉。
張勝(Harry Cheung Shing),生於1912年8月6日,出生地是惠陽縣瓦陶坑村。1923年12月13日,其父張槐勳(Chung Yet)在澳大利亞向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提出申請,為其11歲的兒子辦理赴澳留學的護照和簽證。張勝要去的地方,申請表上說是“達士埃侖”,實則昆士蘭(Queensland)州的禮拜四島(Thursday Island)。張槐勳為兒子來澳進入公立學校讀書,以其在禮拜四島上的生意“張秀記”商鋪作保,每年供給50鎊之膏火費。
1924年1月25日,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魏子京為張勝簽發了護照(護照號碼是373/S/24),並於次日為其赴澳留學申請到了簽證。
1924年4月29日,張勝和其兄弟張遂(?Willie Cheung Sui,護照號碼:372/S/24)一道,乘坐日輪“吉野丸”(Yoshino Maru),抵達禮拜四島。
張遂因在旅途中便患病,故抵達禮拜四島後在家休養;而張勝則於5月26日便入讀當地的公立學校,當然,是讀小學。在入學之頭半年時間裏,張勝雖然是個很乖的孩子,但據學校報告,其英語學習進展緩慢,聽不懂也無法說,讓校方很是焦急。但到1925年初,校長的報告就不同了:張勝英語進步很大,能聽能說了。
但到1926年2月26日,來澳留學不到二年的張勝,卻離開澳大利亞回國了。他這次是乘坐的返國輪船,是另外一艘日輪”Arafura”號。檔案中隻說明他一人回國,未有涉及其兄弟張遂。是什麽原因導致不到14歲的張勝匆匆回國,不得而知;他是否在回國後再次重返澳洲讀書,亦未見有檔案材料記載。
下麵是張勝申請護照的相關資料。
1923年底張勝申請護照時提供之照片。
1923年底張勝申請護照時提供的基本情況(中英文)。
1824年1月25日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魏子京為張勝簽發的護照內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