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最後的遣返人數——《南太平洋祭》(51)

(2012-01-17 06:04:30) 下一個


第六章
          
最後的遣返(2)

        遣返安排

1、遣返人數

        19461230日,第8地方軍區在首批中國遣返軍民1141(平民802人,官兵339)離開之後,清點人數,遂向澳軍部報告,此時滯留亞包等待續運的中國軍民人數是420名官兵,加上2名因病住院無法遣返的平民,總共為422人。可以說,按照澳軍部的平民優先遣返計劃,被留下來續運的基本上都是軍人。

        可是,從一開始,這一數字就引起了歧義。最主要的原因,是上述首批遣返總數1141人因輪船艙位限製不能改變,但在平民優先遣返計劃下,官兵人數卻是個變數。直到19461221日登上Reynella輪之前,中國官兵的人數都在不斷變化。因此,中國外交部的人員麵對這些不同日期報上來的官兵數字,也在犯糊塗,不知道首批中國軍民遣返之後留在亞包待運的官兵人數到底有多少。為此,他們將原先在亞包被解救出來等待遣返的中國官兵總人數762人,對照著計算。但很快發現,無論如何比照,留在亞包等待續運的官兵人數都與總數相差5人,隻好在1947411日致電駐澳公使館查詢。[1]6天後,鄭康祺公使根據陳國樑少校的報告回複,此時仍留在亞包的官兵是418人,並解釋說,“總數相距5人,係逃亡之故”。[2]林炳成中尉前往亞包視察之後,給出了上述數字出現差距的原因,“現留亞包官兵共計418人,其中包括光複後編入軍隊內之俘虜10名。”“自光複後迄至三十六年五月七日,我官兵共死亡10名”。[3]此後,中國各方來電,都稱亞包續運官兵為418人。但到82日羅門河號輪啟碇的那天,外交部在給兩廣特派員的電文中,因是根據澳國駐華公使館提供的數字,原先的418人就變成了411人。[4]最後,鄭康祺於87日回複,總人數又變成417人。[5]

        由此看出,澳方提供的中國官兵數字也在不停地變化。到194723日,澳方還是根據第8地方軍區的數字,確認此時在亞包的中國官兵為413人,平民8人,總數421人,此時的總數較此前的422人減少1人。據澳軍部的通知,原因是中國軍人中的一位結核病患者,於322日不治身亡,因此,澳軍部此時統計的中國官兵人數降到419人。到418日,澳軍部的統計是,官兵417人,平民1人。到了77日,第8地方軍區將在當地的平民人數增加了1人,此時的總人數為419人。增加的這位中國平民是從馬努斯島上新近找到的戰時勞工,名叫丁四蘇。他在戰時被日本人從廣東強征到馬努斯島做苦工,與他同去的20名中國勞工,就隻剩下他一人幸存下來,這還是因為1944年盟軍登陸該島時,他趁亂從日本人的營地遁入熱帶密林中逃生,直到最近才走出叢林,被當地澳大利亞駐軍發現,經審訊後由澳軍轉送到亞包,準備與其他中國官兵一道遣返回國。到中國官兵最後上船時,根據鄂文準將95日給澳軍部的報告,中國軍民總數還是417名官兵,1名平民。但丁四蘇是被列入這次遣返的中國官兵名單之中,而非平民名單裏。如此一來,則官兵人數實際上隻剩下了416人,較之以前的417人,缺少了一位。亞包中國官兵大隊長陳國樑少校在82日登船前,曾郵寄一信給中國駐澳公使館,信中報告稱,該隊列兵王書生潛逃,至船開行時尚未歸隊。由是觀之,則丁四蘇的名字是補上了王書生在暫編第一大隊的缺。[6]

194752日,鄂文準將提供給澳軍部的亞包中國官兵及平民名單。(圖片來源:A6059, 23/441/38)

        澳軍部提供的中國官兵最終登船數字與中方所獲得的是一致的。前述的411人遣返數字也是有原因的,在7月份時,澳方曾一度將中國官兵中的6位仍在住院的結核病人排除在遣返人員之外,因此,中方此時得到的信息就變成411人了。[7]



[1] 《外交部電飭駐澳公使館查明我國留澳返國官兵確實人數》(民國36411)

[2] 《駐澳公使鄭康祺電複外交部關於調查我國留澳官兵人數事》(民國36417)
[3] 《駐澳公使鄭康祺電外交部為澳政府同意派River Norman輪運送我國官兵返國》(民國3668)

[4] 《外交部電返國駐廣東廣西特派員郭德華為我國留澳官兵返國事》(民國3682);《外交部電飭駐澳公使館查明我國留澳官兵返國確實人數及輪船運費事》(民國3686)

[5] 《駐澳公使鄭康祺電外交部River Norman輪共載我國官兵417人》(民國3687)

[6] 《駐澳公使館電複外交部調查由澳返國官兵人數及運費詳情》(民國36821)

[7] Repatriation of Chinese from Rabaul, A6059, 23/441/2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