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勝利的喜悅——《南太平洋祭》(28)

(2011-08-29 22:31:54) 下一個


第四章 劫後餘生(3)

 澳軍解放亞包及解救戰俘(2)

2、解救中國戰俘()

勝利的喜悅

 但無論如何,1945917日這一天是遠在這個西南太平洋海島上的中國官兵值得紀念和高興的日子:經過二年多被日本人奴役的戰俘苦工生涯,他們終於迎來了揚眉吐氣勝利的一天。


這是
1945917日,亞包KumuiaYama中國戰俘營的官兵得知日軍投降後盟軍到來解救他們,在營區門口列隊相迎。他們飽受摧殘,衣衫襤褸,但仍精神抖擻——顯然,他們要體現的,是中國抗日軍人的精神和士氣。正是這種精神和士氣,使他們經受住了考驗,迎來了抗戰勝利的一天。(照片來源:AWM 096903)

 因此,當917日這一天澳軍代表前往中國戰俘的KumuiaYama營地時,剛剛接近其駐地,就看到有20-30名左右的中國軍人,精神抖擻地整齊列隊站在營地門前等候,並且在營門口插上了他們保存已久的中國國旗,還變戲法似地拉上了一大條橫幅,以表達他們對戰勝日本的慶賀以及對盟軍解救的感激之情。條幅上麵用英文寫著:“勝利之路,成功抵達;恭迎勝利來訪的友邦澳大利亞帝國軍隊朋友!”[1]


1945
917日,位於亞包Kumuia Yama中國戰俘營門外,重獲自由的中國戰俘在盟軍到來之後,盡情歡呼。(照片來源:AWM 096904)

 這一天,澳軍走訪了好幾個主要的中國戰俘營地,逐一點收這些屬於盟國的戰俘。不久,在新幾內亞各地陸續獲救的幾十名中國戰俘勞工,也輾轉歸編到亞包的中國軍人營地。由此,這些獲救的中國軍人就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即集中起來,等待中國政府與澳大利亞政府商談遣返回國。

 下麵是幾張當時拍攝的照片,顯示917日這一天澳軍走訪幾個中國戰俘營地時,所看到的中國官兵的景象。


1945
917日,Kumuia Yama營地歡呼解放的中國戰俘。 (照片來源:AWM 096907)

 1945917日,那些住在Kumuia Yama營地簡陋寮棚裏的中國戰俘,看到澳軍進來,穿戴整齊地、尤其是盡可能戴上象征著中國抗日軍人的國軍製式軍帽,坐在床上,熱情歡呼,迎接客人。他們臉上的喜悅就說明了這些重獲自由的中國官兵的心情。


1945
817日,Kumuia Yama營地的崗哨換成了中國戰俘。(照片來源:AWM 096908)

 當天,Kumuia Yama戰俘營的崗哨也已經換成了中國士兵。揚眉吐氣了,看,這位士兵腰杆兒挺得多直!從照片的背景中人們聚集在一起熱烈議論的情況來看,也可判斷出這個營地重獲自由的中國官兵,當時在見到澳軍來訪後的喜悅心情和活躍氣氛。


1945
817日,亞包,三位四行孤軍戰俘。  (照片來源:AWM 096905)

 這幅照片,是1945917日,被解救的中國戰俘身穿國軍製服手持中國國旗迎接澳軍時的特寫。照片中3名麵對鏡頭的中國軍人,就是因堅守上海四行倉庫而聞名的國軍第88師“孤軍營”官兵。中間手執國旗的那一位,顯然就是四行孤軍在亞包的帶隊軍官朱雲少尉。朱雲兩旁士兵軍衣上佩戴的紀念章,應該就是1941年在上海公共租界裏的孤軍營官兵為紀念其團長謝晉元將軍(追贈少將)鑄造的銅質紀念章——謝晉元紀念章。從他們的表情上可看出,近八年的戰俘生活,並沒有磨滅他們的意誌;他們堅毅的眼神,就是中華民族麵對強敵不屈不饒的體現。讓我們也記住這一曆史時刻吧:他們終於等來了勝利的這一天!他們是國之英雄,民族之魂!


1945
817日,Kumuia Yama營地的中國戰俘廚房。(照片來源:AWM 096906)

 這是澳軍當時看到的Kumuia Yama中國戰俘營的廚房內景。這個廚房雖然及其簡陋,但看起來房內中國官兵的精神狀態不錯,熱情也很高。從他們忙碌的鏡像中,可看出他們顯然是在想盡辦法,要做上一頓像樣的飯菜,以慶賀解放與自由。


1945
917日,在亞包Kumuia Yama印度兵戰俘營地被澳軍解救的印度兵。看他們的神情和身體狀態,就可知其作為戰俘勞工的殘酷遭遇。(照片來源:AWM 096913)

 從上述照片來看,總體說來,中國官兵盡管服裝不整,但精神狀態卻相當不錯。而同一天被解救的印度兵戰俘,他們神情極度疲憊,身體贏弱不堪,不用說軍容不整,有的人甚至身無寸縷。相比較而言,中國軍人雖然也營養不良,身體亦較虛弱,生活條件惡劣,但還是顯示出一個戰勝國軍民的良好精神麵貌和喜悅心境。

 澳軍也在同一天從Kumuia Yama的另一個戰俘營解救出來一批印度尼西亞戰俘,則顯然是另一個類型。從澳軍當時拍攝的照片來看,他們大都身體健壯,營養良好,而且個個衣冠整齊,穿戴得體,幾乎看不出是戰俘。其主要原因,按照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所藏照片的簡介說明,在於他們是在亞包的戰俘中最樂於與日本人合作的一個群體。另外,也有研究表明,這些印尼戰俘雖然還在戰俘營裏,但卻早已獲得了日本人的假釋,被編組成為當地日軍的輔助部隊人員,協助日本人工作。[2]這可能是他們的健康狀況明顯好於來自其它國家的戰俘之一個原因。


1945
817日,在亞包Kumuia Yama印度尼西亞戰俘營地被澳軍解救的爪哇兵(荷屬東印度軍隊的被俘官兵)。他們看起來臉色紅潤,氣色極佳,且穿戴整齊,顯然是頗受日本人厚待的結果。(照片來源:AWM 096915)


[1]橫幅上原文為:The road to victory was success. Welcomevictory for our friends of the Australian Imperial Forces”。見Chinese troops among Japs onGazelle peninsula, The Canberra Times,19 September 1945, p. 1

[2]Maekawa Kaori, Forgotten soldiers in theJapanese army: Asian personnel in Papua New Guinea (Symposiumpaper)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