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2024 (64)
2025 (2)
日軍在亞包要塞的火網防禦
——流放在熱帶叢林的中國抗日將士(續49)
如前所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麋集在南太平洋新幾內亞的新不列顛島上亞包要塞周圍的日軍,卻遲遲不見有投降的跡象。而近在咫尺的澳軍,當時已經接近以亞包為中心的加澤爾半島的闊灣一帶,也不敢輕舉妄動,貿然前往接收投降。直到9月6日,在亞包的日軍第八方麵軍司令官今村均大將率新幾內亞的日軍陸海軍眾將士10餘萬人簽字投降之後,澳軍才於9月12日登陸亞包,一方麵接受日軍投降及接收軍備物資,另一方麵則是解放被關押的盟軍戰俘,包括中國抗日戰俘勞工,一些白人平民及當地居民。
戰後的那段時間,澳軍之所以遲遲沒有對亞包采取登陸行動,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對亞包的日軍兵力多少不是很清楚。剛剛結束戰爭時,澳軍以為在亞包的日軍陸海軍兵力為5萬人左右,實際上當時有約近10萬日軍嚴密把守著亞包要塞。而且,當時很重要的是,1944年底到1945年初,澳軍情報部門得到的消息是,防守亞包的日軍放言,即便是日本本島給盟軍所占,他們也決不投降,要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對此,澳軍還是小心為妙。尤其是在戰爭結束後,不願因此而白白犧牲生命。
另一方麵,即使日軍表示投降,也已經簽署了投降文件,但亞包是日軍在西南太平洋的陸海軍要塞,防守嚴密,即便是海上通道,都已經布滿了或明或暗的水雷。因此,在日軍簽署了投降文件,理論上澳軍馬上就可以占領亞包,進行接收,但還是要花費很大力氣,派出掃雷艦,日夜加班,才能在9月12日之前,將進入亞包的辛普森灣的水道中的大小水雷清理基本完畢,以便澳軍接收占領部隊可以用軍艦輸送到亞包。
戰後澳軍占領亞包之後,發現日軍確實為防守該要塞做了精心的準備。比如說,在亞包為中心的辛普森灣周圍,日軍廣設炮台,布置了91門口徑為6吋的海防要塞大炮,可以控製主要的進入辛普森港灣的水道,防禦範圍為150英裏。另外,還在這些要塞炮台的後麵,布置以4.7吋口徑的遊動炮隊,作為二線防禦,並支援前述之炮台作戰,形成疊加火力配置。
不過,澳軍上島後發現日軍的更重要的一項防禦措施,是其精心設計的火網防禦裝置。從最容易登陸的活火山附近的馬圖皮島的東岸到辛普森港對岸之海邊50至300碼的範圍內,日軍已經在地下埋設了一圈管道,並在周圍囤積了兩噸多的汽油,其著火點,隻要用步槍的一顆子彈打中,就可以點著,燃起熊熊大火,登陸部隊就會被火吞噬。這一裝置,實際上是與英國當年為保衛英倫三島防止德軍跨海進攻登陸而設置的火網裝置極為相近。澳軍發現之後,暗暗慶幸,在其大批部隊於1943年底登陸新不列顛島西部,隨同美軍向東北部的亞包攻擊前進到闊灣一帶之後,就謹慎行事,沒有對亞包發起大規模的登陸行動,而是采取圍困頓形式。不然,損失和犧牲就會很大。
有關日軍亞包要塞火網設施的報導,詳見:The Argus, 3 November 1945, p.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