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第三章 殘酷的戰俘勞工歲月(續7)
三 在新不列顛島的苦工生涯(續4)
4、殘酷虐待少年兵戰俘
1930年代,中國劇作家夏衍曾寫有一篇著名的報告文學《包身工》,揭露當時在中國的東洋紗廠裏,一些簽訂了“賣身契”的鄉下未成年女孩子悲慘的生活和超強度的非人勞動狀況。其中的“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服役,豬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踐踏”,是對日本在華壟斷資本對未成年的中國人殘酷剝削壓榨和無情虐待奴役的強烈控訴。這一作品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震撼著人類的良知。
而在亞包的中國戰俘勞工營地,日軍對於未成年人戰俘勞工的虐待奴役,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根據吳棪中校戰後的證詞,在亞包的中國戰俘中,有30名當時年齡在13歲以下的少年兵,被編在他所率領的戰俘勞工隊裏,在日軍第八方麵軍所屬第26兵站管轄下的軍隊和機構做苦工。在中國戰俘抵達亞包被編組之後,盡管中國戰俘的帶隊軍官向日軍第26兵站司令官廣田明少將通告了上述少年兵情況,但廣田明卻絲毫不動心,仍然命令所有的這些未成年小兵與成年人同等對待。即他們要與成年人一樣,從事同樣的工作,而且工作時間也一樣,執行日軍為中國戰俘勞工製訂的同樣紀律。這些可憐的中國戰俘小兵,本來身體就贏弱不堪,不久之後,就有3人被日軍槍殺;2人因被日軍殘酷虐待,鞭打得奄奄一息,實在難以忍受而上吊自殺;另外20人則由於長期與其他成年戰俘一樣做工,加上長年病餓吃不飽,貧病交加之下,最終體力不支而死亡。總計這30名中國戰俘小兵,最後隻有5人熬到了日本投降,才獲得解救。從1946年在亞包待遣返之幸存中國官兵的名單中,我們可以找到幾位士兵,他們當時的年齡就是介於15-17歲之間。
另一個證據是,日軍對待其他從中國強征或強擄來的平民勞工中的未成年人,也同樣是違反人道,對他們殘酷虐待及迫害,毫不手軟。
1943年,被編組在日軍第八方麵軍所屬第26兵站管轄下做苦工的,還有一大群被日軍從中國廣東等地擄來的勞工。這些從廣東和香港擄來的勞工,後來被稱為“廣東民眾大隊”,於1942年10月被日軍從香港轉運到亞包及其周圍海島做苦工,抵達時共有2380人。他們中的1600人,也被分到在亞包的日軍第26兵站所屬部隊和相關單位做苦工。在這些廣東平民勞工中,還有50名被日軍強擄或騙招來的未滿13歲的少年。但日本人同樣對此全然不顧,仍要求他們與其他成年人一樣同工同時。麵對如此超長的工作時間和無休止的勞動強度,那50名體力不支的少年,僅僅在抵達亞包的頭三個月裏,就死去了40人。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戰爭結束時,隻剩下8人僥幸活了下來。而那1600人的平民勞工,在二年多的時間裏,也有1080人被日軍槍殺和虐待致死。[1]
[1]“吳棪中校1946年5月18日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