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新不列顛島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地位——《南太平洋祭》(4)

(2011-05-23 01:54:41) 下一個

第一章:一段幾近湮沒的史實
(4)

 新不列顛島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地位

1、新不列顛島的位置

 在美軍與日軍血戰太平洋的過程中,許多戰役都是圍繞著新不列顛島進行的。無論是美軍還是日軍,都在其周圍進行過激烈的爭奪,可見新不列顛島當時的重要地位。因此,在介紹太平洋戰爭期間被送往亞包的中國戰俘之前,先來看看新不列顛島在什麽地方。

淺色部分是現在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深色部分則是戰前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委任統治地。
(圖片來源:AWM A00704)

 新不列顛島是現在的巴布亞新幾內亞獨立國The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的一個島嶼,屬於俾斯麥群島(BismarckArchipelago)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俾斯麥群島位於太平洋西南部,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主島——新幾內亞島的東北,瀕臨俾斯麥海,由200多個大小不等的島嶼組成,總陸地麵積為49700平方公裏,大部分的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活火山都位於這個群島中。而新不列顛島則是俾斯麥群島中最大的一個島。此外,該群島中較大的島還有新愛爾蘭島(NewIreland Island)、馬努斯島(ManusIsland)等,太平洋戰爭時期,這裏是盟軍與日軍激烈較量的戰場之一。現俾斯麥群島全部都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領土。


戰時新不列顛島(New BritainIsland)及其俾斯麥群島一瞥。[1]

 新不列顛島介於巴布亞新幾內亞主島新幾內亞島和新愛爾蘭島之間,位於東經148° -152° 和南緯4°-7°之間,呈東北——西南走向,地形狹長,長約482公裏,寬約80公裏,麵積37800平方公裏,海岸線長1600公裏(1000),島呈新月形。該島四周被暗礁所環繞,沿岸平原狹窄,中部地勢崎嶇;海岸曲折,多良港;因地處熱帶,氣候濕熱。島上濃蔭蔽日,峰巒眾多,高達2100米以上的山峰有好幾座,包括魏特曼(Whiteman)、納坎奈(Nakanai)和百寧(Baining)等山嶺,最高峰烏拉萬(Ulawun)峰,海拔2300米。

 該島東北部靠近亞包的加澤爾(Gazelle)半島是島上最發達、人口最多的地區,地處富庶的沿海平原,盛產椰幹和可可。這些熱帶產品既在營業性農場也在小塊土地上種植。但這個半島上的馬圖皮(Matupi)和伏爾甘(Vulcan)火山錐對亞包這個島上最大的居民點城鎮,則造成經常性的威脅。1937年的亞包火山大噴發導致263人喪生,全城建築幾全部為厚達一米的火山灰壓毀。


1941
6月的亞包Tavurvur火山(照片來源:AWM P02180.003)


2009
年時的亞包Tavurvur火山。70年後,其活躍程度一仍其舊。


1937年亞包火山大爆發後的城市廢墟慘象。[2]


1969年時的亞包及其火山一瞥。
[3]

 新不列顛島所屬的俾斯麥群島及其附近的島嶼,很早便已有人居住,當地土著為波美尼西亞棕色人種。早在1616年,就有一位名叫Willem Schouten的荷蘭人,航行至此。但盡管如此,長久以來,並無什麽歐洲國家對這一地區感興趣。直到1884年,德國宣布占領該群島,並以其首相奧托·馮·俾斯麥之名為其命名。新不列顛島則以新波美拉尼亞(Neu-Pommern[NewPomerania])的名稱,成為德國保護領地德屬新幾內亞(German NewGuinea)的一部分,亞包為其首府。德屬新幾內亞領地包括俾斯麥群島、新不列顛島、新愛爾蘭島(NewIreland,當時稱之為新麥克蘭堡[Neu-Mecklenburg])和新幾內亞島上的東北部地區(當時稱之為威廉皇帝領地[Kaiser-Wilhelmsland])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澳大利亞海軍迅即攻占了新不列顛島的亞包,德國總督投降,澳大利亞軍隊隨即接管了俾斯麥群島和德屬新幾內亞的其它地區。1920年,新成立的國際聯盟將該群島連同其它德屬新幾內亞領地一道,交與澳大利亞委任統治。1942年初,日軍占領新不列顛島,直到19459月,日本投降後,才被澳洲收回。隨後,聯合國將原德屬新幾內亞作為托管地,仍由澳大利亞監管,新不列顛島的亞包繼續作為澳屬新幾內亞委任統治地的首府。1975年巴布亞新幾內亞獨立時,新不列顛島與整個的澳屬新幾內亞托管地成為該國的一部分。

 亞包作為澳屬新幾內亞的首府所在,一是由於其在俾斯麥群島中的優越地理位置,二是因其擁有一個天然良港。而且,新不列顛島加澤爾半島的居民,大多集中在亞包及其周邊地區。下麵是亞包的位置圖。


亞包及辛普森港示意圖。
(圖片來源:AWM EN0036)

 由上可見,位於西南太平洋重心的新不列顛島,因其首府亞包扼俾斯麥群島與所羅門群島要衝,北向毗鄰日本托管地加羅林群島,東向俯瞰美、澳間的海上交通線,西向拱衛澳大利亞的門戶新幾內亞島,南控所羅門海,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941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亞包迅即成為日軍南海支隊的進攻目標。

 


[1] 出處:United States Army inWorld War II. Pictorial Record: The War Against Japan. 鏈接:http://www.allworldwars.com/The-War-Against-Japan-Pictorial-Record.html

[2]圖片來源:USGS/Cascades Volcano Observatory, Vancouver, Washington,鏈接:http://volcano.oregonstate.edu/volcanoes/rabaul/rabaul.html

[3]圖片來源:Wally Johnson, 1969(Australia Bureau of Mineral Resources).,鏈接:http://volcano.oregonstate.edu/volcanoes/rabaul/rabaul.html


粟明鮮: 《南太平洋祭——新不列顛島中國抗日戰俘始末》,中國文史出版社,2011年4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