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曆史鏡像:戰後澳軍解救亞包納瑪阞河穀教會僑民

(2010-08-24 18:23:34) 下一個

曆史鏡像:戰後澳軍解救亞包納瑪阞河穀教會僑民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於19421月下旬攻占了新不列顛島首府亞包,除了少數人最終逃出之外,1000多名守軍被俘。與此同時,盡管戰前澳大利亞政府將大部分政府官員和其他白人家庭遣返疏散回到澳洲本土,但還是有另外的三百多名留守在當地的種植園主、醫生及其他專業人士的白人僑民(包括一歐亞些混血後代)也一齊遭到拘押,這其中主要包括了西方各國在此間的傳教士,有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以及基督教新教的牧師等等,其國籍包括澳大利亞、美國、荷蘭、德國、奧地利、瑞典、愛爾蘭、波蘭、法國、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等。

 194210月,日軍將這300名左右的白人,也包括部分家庭及由45名當地修女組成的天主教無沾聖母獻主會的土著修女,全部集中到旺衲坡(Vunapope) 白人僑民集中營關押。後該地因盟軍空襲,住處被毀,遂再遷入位於距科科坡(Kokopo)不太遠的納瑪阞河穀(Ramale Valley)。他們自己在密林裏搭建房屋,這裏就成為後來的亞包白人僑民集中營。

 1945815日,日本投降,太平洋戰爭以盟軍全麵勝利告終。910日,澳軍第11師在掃清了亞包港外海中密布的水雷之後,才登陸戰時由10萬日本陸海軍嚴密防守的亞包,接受日軍投降並恢複秩序。而解救盟軍戰俘及白人僑民,也是該師的重要使命之一。

 910日當天,登陸亞包的澳軍第11師就已經探知了納瑪阞河穀白人僑民集中營的地點所在,先行派人通知這些已被日軍禁閉三年多的僑民;隨後,迅速調集物資,派人於914日運送進去;二天之後,再派車將其接運出來,另行安置。

 下麵,用幾組曆史照片,反映澳軍和紅十字會救援隊當時對該教會白人僑民集中營的解救和運送過程:

 1 914日,澳軍第11師師長伊德少將親自帶隊去看望這些白人僑民。


1945
914日,納瑪阞集中營的一群營民,正在等待澳軍和澳洲紅十字會的救援人員到來。左起第3人似為德籍Dahmann MSC神父或是愛爾蘭籍的Olannel神父。


1945
914日,納瑪阞集中營的一群修女,正在等待澳軍和澳洲紅十字會的救援人員到來。她們看上去身體狀況尚可,情緒亦不錯。在該集中營裏,婦女人數超過70人。前排左起為Borgia修女、Adela修女、Flavia修女、Editha修女、Michael修女和Philomen修女。

1945
914日,納瑪阞集中營的一群由本地土著組成的無沾聖母獻主會(Daughters of Mary Immaculate )修女,正在等待澳軍和澳洲紅十字會的救援人員到來。他們在日本人占領時期,利用土著人身份,冒著危險,為集中營的神父、修女及其他營民偷運食物。

1945
914日,納瑪阞集中營的營民,正聚集在營中,準備歡迎澳軍第11師師長伊德(K W Eather)少將和澳軍與澳洲紅十字會的救援分隊人員一起到來。

1945
914日,納瑪阞集中營的營民,正在營中歡迎澳軍第11師師長伊德(K W Eather)少將向他們致辭問候。伊德少將是與澳軍和澳洲紅十字會的救援分隊人員一起到來,看望這些被日本人關押了三年之久的僑民。

1945
914日,納瑪阞集中營的營民,正在營中集合,組成合唱團,為歡迎澳軍第11師師長伊德(K W Eather)少將及澳軍和澳洲紅十字會的救援分隊人員,準備獻唱一首《吟遊男孩》(Minstrel Boy)


1945
914日,納瑪阞集中營的營民合唱團,正在為歡迎澳軍第11師師長伊德(K W Eather)少將及澳軍和澳洲紅十字會的救援分隊人員,獻唱《吟遊男孩》(Minstrel Boy),由奧地利籍神父兼作曲家Reischl指揮。


1945
914日,納瑪阞集中營的一群修女,在營門口向大家揮手告別,作為首批獲救人員,準備乘坐澳軍及澳洲紅十字會預備隊車輛離開,前往安置地點。

 2916日,白人僑民集中營營地及其外遷安置。


1945
916日,密林中的納瑪阞集中營。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這是澳軍第11師和澳洲紅十字會的救援分隊人員,用卡車載運救濟物資來到集中營的山下,然後用人力將這些物資送進營中,交給營民。


1945
916日,容納300人的納瑪阞集中營房舍。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這是運送救援物資抵達營地的澳軍第11師和澳洲紅十字會的救援分隊人員,左為H.A.Barker中校。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這是運送救援物資抵達營地的澳洲紅十字會A.A.Roberts少校。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這是各個國籍的傳教士,聚集在一起,歡迎運送救援物資抵達營地的澳軍第11師和澳洲紅十字會的救援分隊人員。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這是各國籍傳教士在歡迎運送救援物資抵達營地的澳軍第11師和澳洲紅十字會的救援分隊人員後,聚集在一起合影。這些傳教士包括:德籍Reischl MSC神父、荷蘭籍Nolan MSC神父、德籍Murche MSC神父、愛爾蘭籍Durkin MSC神父(後為南非主教)、德籍Herbermann MSC神父、德籍Theler MSC神父、德籍Kerskens MSC神父、澳大利亞籍John Hoehne MSC神父(後升任主教)、美國籍Jurgens神父(從所羅門群島轉解過來)、澳大利亞籍Leppen, Marist神父及德籍Merkens MSC神父。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的六位聖母聖心修女會的修女合影。前排左起為Mary Immaculate修女、Mary Felicitas修女、Mary Adela 修女、Mary Marcella 修女、Mary Editha修女和Mary Borgia修女。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德國籍的修女合影。其中包括Lutgarde MSC修女、Jeremiah MSC修女、Theodeberta MSC修女、Hermengildas MSC修女、Gerhardis MSC修女和Helmtrude MSC修女、Clematia MSC修女。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一群羅馬天主教傳教會的修女在其宿舍區的禮拜堂合影。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一群修女與她們的縫紉機合影。在被日本人關押期間,全集中營的衣服都由他們縫補。


1945
916日,三位修女站在納瑪阞集中營一個防空洞口前合影。這個防空洞是由一位神父帶領修士們挖掘的,作躲避盟軍空襲之用,並由37位修女每晚住在裏邊,長達一年半之久。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一位修女站在修女宿舍前,這是按土著人的風格搭建的。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聖母聖心修女會的Mary F Borgia修女在被關押三年半後首次寫家信。Mary Borgia修女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人,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來到了亞包的科科坡傳教,並目睹了日軍1942年入侵亞包。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的一群修女和其他營民,在營門口向當天首批乘車離開營地前往亞包的20人告別的情形。.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的一群修女和其他營民,在營門口向當天首批乘車離開營地前往亞包的20人告別的情形。他們將前往第4野戰救護所接受醫療和檢查。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一群興高采烈的修女和營民,在營門口向當天首批乘車離開營地前往亞包的20人告別的情形。他們將前往第4野戰救護所接受醫療和檢查。這些修女和營民包括:波蘭籍Leo Scharmach主教、荷蘭籍聖母聖心修女會Rosalia Boonman修女、澳大利亞籍聖母聖心修女會Immaculata Mazengarb修女、荷蘭籍聖母聖心修女會Bernardine Smiggles修女、荷蘭籍聖母聖心修女會Gabrilla Van Beek修女、法國籍Andrea FMM修女、德國籍Hermengildas MSC修女、荷蘭籍聖母聖心修女會Aenesiana Van Dingenin修女、德國籍Bernard Ranke MSC神父、德國籍Lutgarde MSC修女、德國籍Clematia, MSC修女、澳大利亞籍聖母聖心修女會Berenice Twohill修女。.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的一群修女和其他營民,在營門口向當天另一批乘車離開營地前往亞包的10人告別的情形。他們將前往第4野戰救護所接受醫療和檢查。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的一群修女和其他營民,在營門口向當天另一批乘車離開營地前往亞包的10人告別的情形,吉普車載著他們已經離開了,眾人還在揮手。他們將前往第4野戰救護所接受醫療和檢查。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的一群修女和其他營民,在營門口另一邊向當天乘車離開營地前往亞包的10人告別的情形。他們將前往第4野戰救護所接受醫療和檢查。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這是一群由聖母聖心修女會在戰前收養的孤兒,一些是混血兒,他們在日占時期始終與這些修女們在一起。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四位女修院的小女孩站在一座木橋上,這座橋是一位神父在日本投降後修建的,通往修建於小溪50之上50英尺左右的水泵站。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一位德國籍傳教醫生與他的妻子和孩子。他們的兒子Franz Joseph是在1942123日,亦即日軍進攻亞包那天出生的;他們的另一個孩子Christa,則早些時候死於集中營,因為日本人不提供任何藥品,他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她死去。

1945
916日,納瑪阞集中營。一位瑞典籍小姑娘Marie Woolff,抱著一個小娃娃,坐在吉普車頭上。


1945
916日,澳軍和澳洲紅十字會的吉普車拉著從納瑪阞集中營的撤離人員,正在抵達旺衲坡,準備轉運去亞包。

1945
916日,在前往旺衲坡的路上,澳軍第一軍的L.W.Heinicke少校為車上的修女送上一杯熱乎乎的咖啡。


1945
916日,在前往旺衲坡的路上,修女們從車上看路上的情形。

1945
916日,在前往旺衲坡的路上,坐在車廂裏的修女。從左到有分別們是:名字不詳修女、德國籍Hermengildas MSC修女(撐傘者)、荷蘭籍Bernadine修女、荷蘭籍Martha嬤嬤、澳大利亞籍Flavia修女。.


1945
916日,抵達旺衲坡後,A.Hagen神父與J.Dahmen神父坐在一旁休息。


1945
916日,旺衲坡。澳海軍的Gloria號摩托運輸快艇附登陸艇在等待借用從納瑪阞集中營撤出的傳教士。

1945
916日,旺衲坡。納瑪阞集中營撤出的傳教士正登上登陸艇,準備接駁到Gloria號摩托運輸快艇上去。左側的那位可能是德國籍Otto Futcher MSC神父。


1945
916日,旺衲坡。納瑪阞集中營撤出的修女正登上登陸艇,準備接駁到Gloria號摩托運輸快艇上去。這些修女是:德國籍Hermengildas MSC修女、荷蘭籍Bernadine修女、荷蘭籍Martha嬤嬤、澳大利亞籍Flavia修女。


1945
916日,旺衲坡。日本海軍在該地的警衛隊目送著澳軍在其眼皮底下轉運從納瑪阞集中營撤出的修女和傳教士。


1945
916日,旺衲坡。納瑪阞集中營撤出的修女和神父已登上登陸艇。這些修女和傳教士是:澳大利亞籍Michael修女、澳大利亞籍Philomen修女、澳大利亞籍Berenice修女、德國籍Franke神父。.


1945
916日,旺衲坡。已登上登陸艇的從納瑪阞集中營撤出的Jeremiah MSC修女和 Stherhag神父。後者是上述集中營裏最年長的神父,已在該地傳教長達36年。

1945
916日,Toboi碼頭。抵達該碼頭的從納瑪阞集中營撤出的修女和神父正在準備上岸。

1945
916日,Toboi碼頭。抵達該碼頭的從納瑪阞集中營撤出的修女和神父正在上岸。
1945
916日,Toboi碼頭。澳軍第11師醫療隊助理隊長D.A.Cameron上校,在碼頭上準備迎接從納瑪阞集中營撤出的修女和神父上岸。


1945
916日,Toboi碼頭。當地土著對抵達該碼頭的從納瑪阞集中營撤出的修女和神父表示熱烈歡迎。

1945
916日,Toboi碼頭。從納瑪阞集中營撤出的修女和神父上岸後,坐進吉普車裏,準備將他們送往澳軍第4野戰救護所接受檢查和醫療,然後再送回澳大利亞。

 3、澳軍戰地救護所的救助。


1945
917日,亞包,澳軍第4野戰救護所,從納瑪阞集中營撤出的修女和神父正在這裏接受檢查和醫療。這是救護所的M.M. Wilson看護和F.E. Henry看護,正站在救護所的特別病房帳篷門前。


1945
917日,亞包,澳軍第4野戰救護所的M.M. Wilson看護和F.E. Henry看護,正站在救護所的特別病房帳篷門前。


1945
917日,亞包,澳軍第4野戰救護所特別病房M.M. Wilson看護和F.E. Henry看護正探視從納瑪阞集中營撤出的Mary Michael修女和Mary Philomena修女,她們正在這裏接受檢查和醫療。

 4、其他零星救助與安置。


1945
919日,納瑪阞集中營教會墓地。附近村莊的土著為墓地製作了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

1945
918日,Gerard Peekel神父和五位修女(M Brigitta修女、M Aquilina修女、M Arkadia修女、M Gustava修女及M Aggesta修女)乘坐澳大利亞皇家海軍軍艦HMAS Swan號,前往亞包途中。他們是在1942125日於新愛爾蘭島(New Ireland).Lamekot天主教傳教站被日軍俘虜,關押在Lakuramau集中營裏,直到日軍投降。當時共有10位傳教士被日軍俘獲,其餘人陸續被日軍殘殺,Gerard Peekel神父是唯一幸存的神父。

1945
918日,Gerard Peekel神父和上述五位修女抵達亞包,走下登陸艇。

1945918日,Gerard Peekel神父和上述五位修女抵達亞包,走下登陸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