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澳洲華人與二戰——北領地的華人勞工連

(2010-01-11 22:29:11) 下一個


澳洲華人與二戰
——北領地的華人勞工連

二次大戰爆發後,所有在澳洲的華人,除了少部分人因通婚之故等原因而歸化澳洲籍之外,皆被視為外僑(alien)。即使他們已經在澳洲居住了幾十年,甚至出生在這塊土地上,他們不能應征入伍,也不能享受國民的待遇,還必須向警察注冊報到,以便當局對他們這些外僑的管理。對於以盎格魯-撒克遜後裔自詡的澳洲人來說,這些沒有歸化的外僑,都是心向其祖國而與澳洲持有二心的異類。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成了盟國的一份子,他們就被澳洲戰時當局組織起來,成為澳洲軍隊下屬的勞工連的一部分,負責為澳軍和盟軍搬運物資、種植和生產各類戰爭急需品。而這些在澳的華人,也就通過這種形式,成為高速運轉的澳洲戰時體製的一部分,以其辛勤的勞作和熱忱的奉獻,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盡其義務。 

戰時,澳洲軍隊下屬的勞工連有37個,其中有幾個是以華人為主編成的,前述的以中國海員為主的第7連就是一例。但其它以中國人為主的勞工連,目前披露的資料還不多。我們隻知道,在現在的北領地的萊瑞瑪(Larrimah),也就是中部澳洲這個地方,曾經有一支以華人為主編成的勞工連,因為這裏在戰時是澳洲軍隊的整訓基地和物資集散地之一。下麵,就是太平洋戰爭時期,與中部澳洲的華人勞工連在其駐地“中國村”有關的一組照片,照片拍攝的時間約為1943年。

華人勞工營,平時也進行一些基本的軍事訓練,畢竟他們附屬於澳大利亞軍方。

二位華人勞工,工餘在中國村的活動室裏下棋娛樂,一人在旁觀戰。

休息之餘,二位華人勞工頂著烈日,專心致誌地下棋。

放工了,五位華人勞工俯身在休息廳的欄杆上,神情愉悅。

 

一位華人勞工,在其住宿的草棚門上,放上象征勝利的“V”型字母。

二位華人勞工正在搭建他們宿舍旁的休息活動室。

在休息活動室裏,幾位華人在放鬆地讀書看報,而坐在桌子旁的一位華人正埋頭寫信,旁邊有一位正俯身看著他寫信——極有可能那位寫信者是在代他寫信。注意,寫信者座的椅子靠背上,是中國國民黨的黨徽亦即國民政府的徽誌——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在澳洲華人中,國民黨支部的活動有相當的影響力。當然我們也可以將此解釋成是這些澳洲華人,時刻在關心著祖國的抗戰。

位華人勞工在展示他手製的單人床,頂上還有電燈。

這位顯然是中國勞工連的廚師,將一段鐵軌置於二根桉樹杆上,當成食堂的開飯鑼。這是他在敲鑼,意味著“開飯了!”

這位華人勞工在縫製自己的蚊帳。

華人勞工在給自己人理發。

19431016日,澳軍第8補給基地指揮官W. P. Jordan上尉, 站在華人勞工連為其在Larrimah基地建造的涼亭旁留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