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鏡像中二戰時布幹維爾島上的華人剪影(再續)

(2009-12-02 21:19:13) 下一個

鏡像中二戰時布幹維爾島上的華人剪影(再續)

前麵的幾篇貼子,說明在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前,盟軍曾在布幹維爾島上解救出來一批華人僑民,人數不等。最近,又發現了另外幾張類似的照片,有些顯然是與以前被盟軍解救的並非同一批者。那麽,這些人是如何被擄掠或誘騙甚或是戰前移民前來這個島上的呢?在沒有找到相關的檔案資料之前,這仍然是一個謎。

下麵,就是這幾張在太平洋戰爭結束前,反映被盟軍解救的華人僑民難民情況的照片。


1945329日,王宇(毓?Wang Yu),是一位帶領35名華人(包括男女老幼)難民逃出日本人的控製、來到盟軍澳大利亞部隊營地(位於Torokina)尋求庇護的華人首領。這批難民全部的財產,就是他手中的這本賬簿,上麵記載的是戰前他負債4000鎊的賬麵資產記錄。


1945329日,來自西澳的護師斯蒂文森小姐和來到澳軍救護所檢查的華人婦孺在一起。


1945329日,護師斯蒂文森小姐在讓一位三歲的華人難童坐在她的大腿上,為他量體溫。這些逃出生天的孩子因過去二年多,營養不良,有許多後遺症。


194515日,在布幹維爾島的Torokina營地,盟軍西南太平洋地區總部翻譯組成員(出生於澳大利亞的華人)蔡洪中士和A.W.Michael上尉正在審訊王先生(從左到右順序),他是一隊逃出生天的25人組成的華人勞工隊中的一員,他們是被抓到這個島上的Kieta給鬼子做苦工的。右邊站著的是當地土著。


194515日,在布幹維爾島的Torokina營地,盟軍西南太平洋地區總部翻譯組成員(出生於澳大利亞的華人)蔡洪中士和A.W.Michael上尉正在審訊王先生(從左到右順序),他是一隊逃出生天的25人組成的華人勞工隊中的一員,他們是被抓到這個島上的Kieta給鬼子做苦工的。


1945年1月5日,澳軍軍史處的D.Kinna中尉在營地裏,抱著一個跟家人從日軍魔爪中逃出生天的華人小童,展示他的照相機。

下麵幾幅圖是展示布幹維爾島及相關地點的位置,借以讓諸位更能明了戰時該島的情形。

上麵紅色部分是布幹維爾島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位置。


這一幅圖更能說明其位置。


布幹維爾島實際上屬於所羅門群島的一部分。上麵深色部分即為布幹維爾島。


這幅圖說明那些中國僑民是從島的東麵向西麵逃出。


布幹維爾島的地形示意圖,表明當時中國僑民的逃亡魯迅是如何的艱難,也說明當時盟軍登陸島上後與日軍的爭奪是如何的殘酷和艱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