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癌症疫苗的開拓者
伊恩·弗雷澤教授
周健將永遠為人們所懷念。作為一名科學家,他在病毒學領域,尤其是在疫苗研發方麵所做之用以預防子宮頸癌的工作,有著重大的貢獻,令世人囑目。
周健也是一位技能高超的搭橋者。他在科研上把相關的人才聚攏在一起,讓他們完全發揮潛能和專長。凡是認識他的人,無不被他對科學的高度熱忱、溫和的笑容和親切的幽默感所感動。
周健的父親是位外科醫生,他是家中的獨子,在中國浙江杭州出生長大。他畢業於浙江溫州醫學院,在那兒接受了基礎醫學教育,同時結識了他的太太孫小依醫生。之後,周健獲浙江醫科大學病理係碩士學位,接著考入河南醫科大學獲博士學位。然後,他到北京醫科大學(現稱北京大學醫學部)從事博士後研究,對分子生物學和病毒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1988年,周健離開中國去英國,加入由醫學權威雷奧尼爾·高福德博士(Dr Lionel Crowford)主持的劍橋大學帝國癌症研究中心實驗室(Imperial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Laboratories)做研究員。在這裏,周健把他在分子生物的才華施展到人乳頭瘤病毒(PHV)研究方麵。
人們已經日益意識到子宮頸癌是全世界婦女最普遍的一種癌症,而人乳頭瘤病毒則是導致子宮頸癌的罪魁禍首。在劍橋,周健和他的太太潛心於人乳頭瘤病毒研究。不久周健和他太太就榮獲“神奇的手指”的美譽,換言之,就是沒有任何實驗能難倒他們,任何實驗隻要經他們之手,都能做成。
周健在分子生物學上的高超技能及他的傑出的科研創新能力獲得國際上廣泛的認可,當他有足夠能力更上一層樓時,他已經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了。布裏斯本亞曆山大公主醫院的獅子會疫苗研究實驗室有意開展HPV研究時,周健就決定加入。
從此開始了他超高產成果的四年。在此期間,他發表了11篇高質量的科學論文,這對任何生物醫學研究科學家來說,都稱得上是驚人的巨大成就。其中包括他最令世人矚目的發明:乳頭瘤病毒的病毒樣顆粒,即宮頸癌疫苗的基礎。
自八十年代中期,科學家們就試圖發明一種疫苗以預防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從而將可避免每年數以千萬計的婦女因子宮頸癌而死亡。但這項研究碰到了極大的障礙:用實驗室裏標準方法,無法培養及得到病毒,也無法對病毒進一步地研究,更談不上製作疫苗了。
周健試著用不同的方法,即用病毒外殼結構蛋白質去研究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他發明了用這種病毒外殼蛋白人工合成了乳頭瘤病毒的病毒樣顆粒。這種顆粒不含病毒DNA的結構,但具有免疫性。
實驗結果表明:這些空殼病毒進入人體後會像真的病毒一樣,刺激肌體產生免疫力來抵抗疾病。用人工合成的“病毒樣顆粒”製成宮頸癌疫苗,繼動物試驗成功之後,目前正在幾個國家中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也已獲得了可喜的進展。
同時,周健也將研究拓展到尖銳濕疣病毒感染方麵,提出或許可使用此“病毒樣顆粒”疫苗予以治療。為此,他與他中國的母校溫州醫學院開展合作,進行臨床試驗,其結果又一次顯示,這種治療卓有成效。
1995年,為了開拓視野,周健離開了澳大利亞,去美國芝加哥Loyola大學任教授,仍繼續HPV研究。經過在芝加哥和布裏斯本一係列計劃周密的詳細試驗後,周健繪製出了詳圖,標明已知病毒的排序和功能。
1997年在新成立的昆士蘭大學醫學係免疫癌症研究中心的鼓勵和聘請下,周健回到布裏斯本,把全部心思放到基因治療上。
周健提出了一個嶄新的理論,是關於病毒感染細胞是受基因調控並治病的機理方麵的。人乳頭狀瘤病毒雖遍布於整個身體,但它隻限於在皮膚細胞裏活動。周健提出創新的假設:以一種方法將抗病毒疫苗鎖定在特定部位如皮膚細胞,使此疫苗僅對容易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產生作用。
接下去的兩年,周健操作技術相當高難度的實驗,收集了足夠的數據以說服他的同行確信他的新理論。他開創了令人鼓舞的人類基因治療的新途徑,因為他發明的方法可以避免一些基因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
1994年昆士蘭大學推崇周健的病毒研究,授予他醫學博士學位,標誌著他多年對醫學科研的重大貢獻受到承認和重視。1998年一年內,周健就獲得三項澳大利亞國家健康與醫療研究會(NHMRC)的研究經費。
雖然周健是一位世界村的公民,他也十分了解文化根源的重要。他是布裏斯本苗苗中文學校的創始人之一,這個學校教授漢語和中國文化,發展得很快,由最初20個學生增加到200人,這是周健在布裏斯本對海外華人社區的貢獻之一。
在周健的同事和朋友眼中,他是成功的典範,多年以來他已經融入國際傑出科學家的圈子裏,同時在布裏斯本社區結交良朋益友,不忘中國人的根。
以科學家來說,周健是個罕見的研究專家,值得留名科研史。無論在臨床診所麵對病人,或是在實驗室,他總是會想出使用新方法。這是周健掌握了相關的技術和能力使其成功所在。
周健身後留下他始終孝順的母親、愛妻和一個少年兒子,以及為數眾多的學生和同事。我們將永遠受惠於他的研究。
————————————————————————
原載《澳大利亞人》(The Australian)1999年4月21日,澳大利亞布裏斯本王逸華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