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黃紹竑與上虞戰時政治工作隊 / 李金海

(2009-05-31 06:34:54) 下一個

黃紹竑與上虞戰時政治工作隊

李金海

 

    黃紹竑,廣西容縣人,早年追隨孫中山,曾與李宗仁、白崇禧同為國民黨新桂係軍閥的創始人和首腦。

193712月,他重回浙江省任主席,兼任第三戰區遊擊司令。

黃紹竑同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和朱德、劉伯承、彭德懷等有過多次接觸和交往,對中共的抗日主張有著較深的了解。尤其是在華北戰場上,他目睹了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積極配合國民黨軍與日軍作戰。因此,對共產黨團結抗日的誠意感受較深。在赴浙蒞任前,周恩來在太原、漢口曾與他會談,勉勵他到浙江後,要站在團結抗日的進步立場上,大力支持和推進浙江的抗日救亡運動。黃紹竑也一再要求周恩來派一些人到浙江,幫助他開展工作。

19381月,黃紹竑采納中共浙江黨組織的建議,在蘭溪縣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個戰時政治工作隊,並下令在全省各縣推廣。2月下旬,他又以浙江省抗敵自衛委員會主任名義,陸續頒發《浙江省各縣戰時政治工作隊實施綱領》等四項政工隊法規,全省普遍建立了政工隊。

19383月,上虞縣第一屆戰時政工隊成立。政工隊名義上由上虞縣縣長陳大訓領導,但實權一直把持在以徐浩、貝再然等為首的國民黨頑固派手裏。他們消極抗日,阻撓政工隊組織和動員群眾參加抗日。同年六七月間,黃紹竑來上虞巡視工作,批評國民黨上虞當局抗日不力,撤掉了縣長陳大訓,派親信陸桂祥任上虞縣縣長。陸桂祥到任後,秉承黃紹竑的旨意,對上虞的抗日采取了一些進步措施,解散了第一屆政工隊,把大部分隊員派赴浙西抗日前線,重建第二屆戰時政工隊。

193811月,上虞戰時政工隊重新招考隊員。中共上虞縣工委充分利用國民黨政府這一合法組織形式,動員一批黨員和進步青年報考政工隊,中共上虞縣工委書記陳樹穀和中共黨員徐滌生、章仲蘭、李曦影、錢友甫等5人被錄取入隊。193911日,上虞縣第二屆戰時政工隊成立。為了掌握和控製政工隊的領導權,中共上虞縣工委在政工隊內秘密建立黨支部,由陳樹穀兼任支部書記。先後在政工隊內發展10名中共黨員。另外又從外地陸續調入一批中共黨員。同年6月,縣政工隊召開第三次隊員大會,全縣3個區隊中的隊長均由中共黨員擔任。9月,縣工委調陸蘊如去章鎮,控製了章鎮區隊,又派從延安回來的周振國任幹事長。這樣,整個政工隊基本上由中共黨員控製,成為一支由共產黨掌握實權的抗日救國的戰鬥隊。

縣第二屆戰時政工隊,在中共上虞縣工委領導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確方針指導下,在全縣廣泛深入地開展了抗日救亡活動。組織上虞青年救亡話劇團,經常演出《打倒漢奸汪精衛》、《放下你的鞭子》、《雷雨》、《野玫瑰》等劇目;創辦了《政工陣地》和《政工旬刊》;普遍以鄉村為單位組織知識青年讀書會,輪流閱讀《大眾哲學》、《社會發展史》、《政治經濟學》、《政工陣地》等進步書刊;組織戰地服務團、抗建室,建立遊擊小組,籌集武器,開展軍事訓練;動員優秀青年踴躍參軍,19394月,一批上虞優秀青年開赴浙西抗日前線。各區政工隊還發動群眾,募集資金,突擊趕製棉背心、布鞋和年糕、粽子,組織慰問團慰勞抗日部隊。

19391月,國民黨召開五屆五中全會,製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針,黃紹竑屈服於蔣介石的壓力,在政治上開始逐漸後退,於1940年夏,發布“本省各縣政工隊改組緣由”的通令,解散各縣政工隊,由國民黨三青團青年服務隊取而代之。上虞縣工委根據上級黨組織的指示,為了保存力量,采取戰略退卻,實行隱蔽精幹政策,把一些政治身份公開的中共黨員秘密轉移到皖南、蘇北、餘姚等革命根據地,少數同誌轉入地下,尚未暴露的共產黨員則打入青年服務隊,繼續領導群眾堅持鬥爭。

由於黃紹竑重主浙江後對抗日采取比較開明的立場,上虞縣第二屆戰時政工隊從成立至結束的一年半時間裏,組織了開展了大量抗日救亡活動,成績卓著,不僅掀起了上虞抗日救亡高潮,還為後來浙東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培養了許多骨幹,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上虞市檔案局)

《浙江檔案》2005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