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二戰期間南洋中國勞工史實的訂正——流放在熱帶叢林的中國抗日將士(續十八)

(2009-04-04 07:24:50) 下一個

關於二戰期間南洋中國勞工

剛剛看到網上一篇報道,是記者采訪勞工專家後,得出結論,謂二戰時被日軍送往南洋做勞工的中國人有幾千人之多,但根據紅十字會的記載,隻有700來人最終回到國內。

此處南洋的概念就比較模糊,所涵蓋的範圍也較廣,我們暫且不去管它。但從本人所掌握的資料來看,僅戰後於1946年底從新幾內亞的新不列顛島首府亞包(Rabaul)一次遣送回國的勞工(平民,不是戰俘),就超過了800人。詳細的情況,我在前麵的一篇帖文戰後亞包前中國軍人戰俘遣返情況——流放在熱帶叢林的中國抗日將士(續十六)》中,已有交代。

實際上,太平洋戰爭期間,在當時的新幾內亞及其它南太平洋島國如帕勞等地,日軍就從中國不同地區擄掠和強征了大批中國平民,為駐守在那裏的日軍服務,從事各種苦役,死亡極大。比如說,有一隊42人的中國勞工隊,是日軍從山東等地擄掠,集中到上海後,直接送到帕勞做苦工的。之後,他們隨日軍輾轉許多島國,最後到了新幾內亞,到戰爭結束時,這一隊人,隻剩下3人。其中有15人是在隨日軍在熱帶叢林中轉移時脫逃了,但其最終命運如何,不得而知。

另外,上述報道中說的,日軍在戰敗後想要殺害所有在亞包的戰俘一事,也與史實有出入。實際情況是:日軍在1945年是曾經有過這方麵的打算,但這是日本陸軍的想法,而日本海軍將領不同意——其理由很簡單,他們已經意識到了日軍戰敗之事實(想想近10萬日軍被盟軍圍困在亞包一地,沒吃沒喝,衝又衝不出去,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深恐屆時盟軍追問戰俘下落時無法回複,自己的命運也會被盟軍如法炮製。因為當時亞包還有好幾千其他盟軍戰俘,同樣也被日軍強製做苦工。

舉出上述幾例,隻想說明,要對這些曆史事實下結論,尚需進一步的發掘資料。

下麵是將前述的那篇網上文章轉貼,供參考:
————————————————————
南洋幸存者回憶:日本投降後日駐軍欲活埋勞工
發布時間:2009-03-27   點擊次數:18  作者:admin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前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國政府將以隆重、莊嚴的方式迎接在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抗戰將士遺骸歸國。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抗戰將士遺骸問題,將以隆重、莊嚴的方式予以紀念,正在抓緊進行這方麵的準備工作。
  巴布亞新幾內亞,一個與中國相隔萬裏的南太平洋島國,一個對多數中國人來講都算陌生的國家。中國抗日將士的遺骸為什麽會出現在那裏?這背後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史實?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李宗遠。
  中國軍人墓現身巴新
  去年年底,一位叫“天竺道”的北京網友發布了一篇帖子:《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八百壯士”遺骨在海外無人問津》。文中稱,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華人在拉布爾附近偏僻的山坡上,發現數百名中國抗戰將士的墓地,其中包括1937年10月在上海淞滬戰役“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名震中外的“八百壯士”在內的國民黨軍隊的將士以及新四軍和共產黨領導的遊擊隊戰士。他們被俘後被日軍強運至此充當勞工,部分軍人被折磨致死,埋骨異鄉。
  文中稱,一位前澳大利亞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意外發現密林中有幾座刻著中文與中國軍隊標誌的墓碑和墓地。一位當地華僑知道後,雇請叢林土著人帶路,費盡周折後,在一處荒坡蔓草叢間找到了三座中國軍人墓碑。其中有兩座可辨識碑文,分別是原陸軍67師200團的上尉吳坤、原陸軍新30師上士孔憲章,另一座破壞嚴重難以辨識,但死亡時間都是1945年。
  這些墓地建於抗戰勝利後,由當地華僑和被盟軍解放的中國戰俘共同修建。經過60多年,由於當地火山頻頻噴發,當地華僑紛紛移民他地,導致這些中國抗戰軍人的墓地失去保護。
  我國外交部已緊急安排駐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中國大使館對墓地位置進行實地察看,對被安葬的抗戰將士的名單、籍貫、人數等情況進一步核實。中國駐巴布亞新幾內亞大使館也通過走訪老華僑和當地老人,初步確定了一個墓群區域,並對墳墓周邊的雜草進行了清理。
  數千中國勞工被強征南洋
  隔著浩瀚的太平洋,跨越南北兩個半球,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何以埋葬著中國軍人?他們是抗日期間的遠征軍嗎?
  李宗遠說,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出現的中國軍人墓地,應該是日本侵華期間,被強擄到那裏做勞工的中國戰俘。
  巴布亞新幾內亞所屬的島嶼在二戰期間被日軍占為海空軍基地。因為該地南鄰澳大利亞(同盟國),又處橡膠、石油等資源豐富的南洋咽喉位置,日本對此苦心經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更把此地作為其南太平洋的重要軍事基地,開始從中國大量擄掠勞工到這裏為其修築工事、開采資源。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這部分中國勞工並不為人所知。根據日方在戰後提供的檔案資料,學者們一般認為當年被侵華日軍強征的中國勞工主要在中國和日本從事繁重的勞動,日本保留的檔案也僅限於此。而被強擄到南太平洋日軍占領地的中國勞工,至今未發現有明確的檔案記載。
  直到1999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始研究“被強征到日本的中國勞工幸存者狀況”課題,了解到被強征到日本的中國勞工有4萬餘人。在此次調查中,意外發現了10餘名被強擄到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中國勞工幸存者。由此揭開了日本強征中國勞工到南洋史實的冰山一角。
  根據現有的資料,從1942年開始,有數千名中國勞工被解送到巴布亞新幾內亞,有戰俘,也有侵華日軍強征的平民。到1946年、1947年,在國際紅十字會的協助下,僅有約700人回到中國,其餘絕大多數客死南洋。
  “被征到日本各地的中國勞工,死亡率最高的約50%。”李宗遠說,“而南洋中國勞工的死亡率更高,可見他們的境遇更為淒慘。”
  “八百壯士”遺骸尚待求證
  《“八百壯士”遺骸亂葬海外》一文中,認為死守上海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就埋葬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但即將迎接回國的抗戰將士遺骸中,是否真有“八百壯士”忠骨,現在還有待求證。
  李宗遠介紹,目前已經查證的被強征到南洋的中國勞工就有4批,出發地有上海、青島,總人數不詳。這其中很可能會有淞滬會戰時的中國戰俘。也有傳聞說包括“八百壯士”中的34人或50人,但從來沒有資料或檔案能夠佐證。
  此次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發現的中國軍人墓碑上的番號,並不是“八百壯士”所屬的第88師524團2營。把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發現的中國軍人墓地與“八百壯士”聯係在一起,是一篇2000年時的報道。“八百壯士”幸存者之一的湖北籍老戰士田際鈿,曾回憶過在南洋大不列顛島當勞工的經曆。
  李宗遠說,僅憑現在掌握的這些情況,已發現的埋葬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中國勞工遺骸不能確定是否有“八百壯士”。確定無疑的是,那裏埋葬著數以千計的中國勞工。無論生前是軍人還是平民,他們都是日本侵華的受害者,他們在南太平洋的小島上,默默證明著一段不能被遺忘的曆史。
  “對南洋中國勞工的曆史資料,我們掌握得太少了。”李宗遠遺憾地說。不過,此次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發現的中國勞工墓地,為研究那段曆史提供了一些新的線索。特別是墓碑上的文字,如果能夠確實無誤,將有望從不同側麵還原出曆史原貌。
  幸存者講述南洋血淚
  根據國際紅十字會的記載,在南洋曆經磨難的中國勞工最後幸存回到國內的,大概隻有700人。而這些回到國內的南洋中國勞工又有一大部分被國民黨反動派抓了壯丁,充當內戰炮灰。至今仍健在者已經為數寥寥。
  抗戰館在了解到南洋中國勞工這段曆史後,曾對幸存者進行過逐一走訪,以期記錄一份“口述史”。李宗遠向記者提供了一位名叫施方舟的南洋中國勞工幸存者口述。這位老人是南洋幸存者中僅有的還能夠清楚回憶、講述那段曆史的人。
  施方舟係江蘇省吳江縣盛澤鎮人,他1942年和120名同鄉一起被侵華日軍抓捕。後從上海出發,經台灣到達南太平洋的新不列顛島。
  中國勞工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挖山洞、儲存彈藥、建造軍事要塞等繁重體力勞動。一些勞工水土不服,再加上島上的蚊蟲多、瘟疫流行,很多人因此病了。為了節省供養,日本人還逼迫勞工自己挖坑,將一些生病的勞工活埋。施方舟記憶中有24個中國勞工被活埋。另外,一些難以忍受折磨的勞工跳海自殺了。
  3年後,日本投降,但島上的日本駐軍卻打算將山洞堵住,將勞工們全部活埋,多虧澳大利亞的軍隊及時趕到,施方舟等人才獲救。與施一起被抓的119名老鄉,無一人生還。
  1947年年底,國際紅十字會派船將勞工們分兩批接回中國。施是第二批返家的,先到香港,然後轉往廣州某軍營。
  施方舟老人還保留著數張回國前後拍攝的照片。在一張照片的背麵,他按照家鄉風俗,給一位死在南洋的同鄉寫了“招魂返家”文。這段文字明確記錄了南洋中國勞工被強征的時間和地點,成為目前最直接的南洋中國勞工血淚史和日軍罪行的證據。
  這位名叫沈福壽的中國勞工,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被抓,後被解送到“新必利的島(新不列顛島)”,僅僅一年後,“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不堪折磨的沈福壽病死在這座島上。
  南太平洋上的巴布亞新幾內亞,荒島之上、密林之中,究竟有多少被侵華日軍強征的中國勞工客死於此,恐怕已經難以查證,但那段曆史不會被人遺忘。

        (2009年03月26日10:17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胡成喬)

[原文見:http://www.sjhistory.net/site/newxh/yjzt5-1mb_a2009032726815.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