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2024 (64)
2025 (2)
楓葉紅了的時候,吹響南太上空抗日將士英靈的集結號
一周前,正是南半球澳洲內陸地區楓葉紅了的時候,我來到首都堪培拉,澳洲戰爭紀念館是此次訪問的主要目標。在這裏,我將查閱涉及二戰期間被日軍從中國俘虜而運送到新幾內亞新不列顛島的亞包、並關押在這裏做苦工的中國抗日將士的更為詳細的有關資料,以補充因二年前開始的這一專題探討中所出現的進一步文檔需求。
因開館時間是上午10點,而我卻按正常上班時間抵達,整整提前了一個小時。可是,我並未覺得這是浪費時間,而且還慶幸來到及時,也深受感動。因為與我同時間到達戰爭紀念館的,還有一隊在二位老師帶領下的當地學校小學生。他們在館前廣場上席地而坐,認真聆聽一位現役軍人講述這個國家的戰史。年輕的軍人將澳洲軍隊不同時期的軍服、裝束等,擺在了孩子們的前麵,簡要地介紹了澳洲軍隊的發展和在不同地區所留下的足跡;並與在場的孩子們互動,每講述一個問題,就提示孩子們回答,而得到回答的孩子就可得到一件與澳洲軍史有關的禮物,比如軍帽和小圍巾之類的獎勵,以致最後,幾乎人人有份。短短一個小時,孩子們興趣盎然,而澳洲國家的曆史,對國家的榮譽自豪感和歸屬感以及對先烈的崇敬,也就自然而然地灌輸給了他們。顯然,這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愛國主義教育,也是一場卓越的國家觀的教育。有了這樣輕鬆而自然的講解,那接下來孩子們在戰爭紀念館裏的參觀,在他們心中所能留下的印象深刻是毋庸置疑的。
實際上,在澳洲戰爭紀念館,類似的教育與儀式也常常提醒人們,國家是靠人民來保衛的,而軍人則是保衛國家利益的中堅力量。因此,每一個來到這裏參觀的人,無論男女老幼,皆應對這些為了國家而獻身的軍人表示崇敬。故而,每天閉館時,都要在點燃長明火的紀念廣場舉行一個儀式,由一位館員主持,並宣讀祭文,然後由一位從紀念大亭中走出的號手,吹響集結號。待號音結束,號手再轉身將紀念大亭的門關上。由是,儀式完畢。儀式雖短,但所有參加這一儀式的訪客,均莊嚴肅穆地注目著整個儀式過程,然後再緩緩退出紀念館,以便這些為國捐軀的英靈能安歇此間。
每次來參觀這個館,隻要是在閉館時離開,我都會參加這個例行閉館儀式。但我這天來此,除了表達對這些陣亡軍人的尊崇之外,還為了那些尚在新幾內亞上空徘徊的中國抗日將士的英靈。
上個月初,台灣已派出一個專案小組,祭奠了那三位死難的67師和新30師官兵,在亞包發掘出了中國廣東民眾死難紀念碑,並隨後在台北舉行了隆重的迎靈儀式。但從澳洲檔案中所記載的埋葬在亞包的300多名死難將士的文件,對照著上述中國廣東民眾死難紀念碑的記載和碑文來看,則有可能是澳洲當局當年將那些中國抗日將士和廣東勞工的埋葬混為一談了,因為紀念碑上的人名與澳洲檔案中記載的死難中國軍人的姓名,難以對得上號。換言之,很有可能,這些在亞包死難的中國軍人和勞工的墓地有重疊,也有分別。
為此,中國大陸的媒體下周就要趕赴亞包,現場采訪。而本人亦將前往該地,會合他們,共同探求那澳洲檔案中記載的300多中國抗日將士墓地之所在;並希望在可能的情況下,能覓其遺骸,從而能有機會在日後迎還其回到神州的故裏。
事情的結果如何,目前尚無法預料。但無論如何,諸位,請與我一道,在這南半球楓葉紅了的時候,吹響在南太平洋上空的中國抗日將士英靈的集結號,並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禮!
下麵的照片,是上周在堪培拉的澳洲戰爭紀念館之見聞點滴,和由此引發的一點兒感受,與諸位分享。
堪培拉的金秋季節,楓葉紅了。
陽光下的澳洲戰爭紀念館遠眺。
澳洲戰爭紀念館正門側影。
從澳洲戰爭紀念館正門遠眺國會山。
澳洲戰爭紀念館門前廣場上席地而坐的小學生,正在聽一位年輕軍人介紹澳洲戰史。
小學生們聚精會神,二位老師在旁協助。
澳洲戰爭紀念館門前左側著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澳洲受傷士兵與毛驢雕像。
戰時商船被征用從軍,海員在海上自救雕像。
寧靜的戰爭紀念館外景一角。
澳洲戰時士兵雕像。
第二次世界大戰澳洲陣亡將士名錄碑。獻上紅花,以表崇敬,寄托哀思。
戰後曆次戰爭中的澳洲陣亡將士名錄碑。
澳洲戰爭紀念館每天例行閉館儀式。
號手從戰爭紀念堂大亭中走出,吹響集結號。
號畢,紀念堂大亭之門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