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第一次侵桂日軍番號及經由路線 / 劉樹國

(2009-02-21 07:15:51) 下一個


第一次侵桂日軍番號及經由路線

劉樹國

 

    日本侵略軍第一次進犯廣西,是19391115日至19401117日,曆時368天,我國軍隊(以下簡稱國軍’)及民眾抗日武裝與之周旋經年,史稱“桂南會戰”(日軍稱“攻略南寧作戰”,台灣《民國大事日誌》稱“南寧會戰”)。日軍首先以一個師團部、三個步兵(或混成)旅團和騎兵、山炮兵。工兵、輻重兵等聯隊,以及上級加強或配屬的佐世保海軍陸戰隊、兵站汽車等,約兩萬人,在欽州灣及其以西地段登陸,侵占南寧。龍州等地。12月末,該日軍在昆侖關等地,被國軍擊潰一個旅團,死傷4000餘人。接著,又增加一倍的陸軍兵力,還調來航空兵四個中隊等,實行戰役反突擊,襲占賓陽、上林、武嗚等地,再占昆侖關與龍州。爾後,以一個師團和一至兩個旅團的兵力盤踞桂南廣大地區,多次四出掃蕩,直至將少數兵力進入越南(時稱“法屬印度支那”)後,才逐步撤離廣西。我桂西南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曆史背景

    193810月下旬,日軍相繼攻占廣州、武漢,繼華北、華東之後,又侵占了我華中、華南的廣大地區,但是無力控製。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在淪陷區中開辟了許多抗日根據地,對日軍展開遊擊戰。這時,日本軍閥的經濟力與軍力均巳不足,“以戰養戰”的辦法又行不通;再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已屬力不從心,不得不采取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則認為,以中國現有的力量,不可能將日軍驅出出境,隻能繼續以空間換取時間,等待形勢變化,遂改取“消極抗戰,積極反共‘的方針。

    廣州失守後,外援物資的進口量減少809619392月中旬海南島的主要港口失守;621日汕頭港失守,我華南沿海對外的聯係都巳被日軍封鎖、切斷。迷信武器、依賴外援的蔣介石。不論是打日本,還是打共產黨。都不能不保持通往海外的交通線,這可以說他的生命線。於是,國民政府相繼開辟桂越、滇越交通線,並計劃建設滇緬交通線,時稱“西南國際交通線”,采取租借或貸款的辦法,從美、英等國得到的外援物資,從越南北方的海防港上岸,經諭山進入廣西運往前線,或經老街進入雲南運往大後方。

    日軍大本營為配合外交談判,於!9399月決定,攻占南寧和龍州,借以直接切斷桂越交通線;再在龍州修建飛機場,以飛機轟炸雲南蒙自的橋梁,間接切斷滇越交通線,企圖卡住蔣介石的脖子,以便在談判桌上得到好處。然而,這時侵入我國關內的日軍,已經抽不出能征慣戰的機動部隊,隻得從東北抽調準備對蘇聯作戰的第5師團。該師團是日本陸軍的老部隊,曾在我國東北參加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當時號稱“鋼軍”。因為它組建並駐屯於日本廣島,故稱“廣島師團”;還因為它“七·七”事變後侵入我國時的第一任師團長是板垣征四郎,故又稱“板垣師團”。日軍以第5師團為主要突擊力量,還抽調了在廣東佛山地區擔任警備任務的台灣混成旅團參戰。該旅團是在“七·七”事變後由台灣守備隊抽出兵力編成的,始稱重藤支隊、繼稱波田支隊、又稱飯田支隊,1939125日改編為台灣混成旅團。有的資料稱台灣守備隊,實際上,它一離開台灣就不稱這個番號了。

          欽州灣登陸(19391019日至1117)

    駐在廣州的日軍第21軍司令官、陸軍中將安藤利吉(曾任第5師團第二任師團長),於19391019日奉命指揮第5師團和台灣混成旅團,在海軍第5艦隊抽組的N護衛艦隊和第3聯合航空隊的配合下,擔負攻占南寧與龍州的任務。參戰部隊分別向海南島的三亞港及該島西部海麵集結。第5師團師團長、陸軍中將今村均(第三任)和參謀長。陸軍大佐玉置溫和,轄步兵第9、第21旅團和直屬部()隊,1027日由旅()()港登船啟航,經渤海、黃海、對馬海峽駛入獺戶內海的宇品港進行補給,再沿東海,台灣海峽南下、進入我國南海,於117日前後到達三亞港。台灣混成旅團旅團長、陸軍少將鹽田定七率部將防務移交給新到的第38師團後,於114日由廣東佛山出發,9日到達三亞港。安藤利吉和參謀長、陸軍少將根本博,於10日率領指揮所人員到達三亞。13日,海上編隊啟航,駛入北部灣。14日其海軍陸戰隊佯攻北海,抵近岸邊,被擊退。15日開始,陸軍在欽州灣沿岸登陸,相繼侵占防城、欽縣。

    9旅團    旅團長、陸軍少將及川源七,率領步兵第1l、第41聯隊等(亦稱及川支隊)151810分在企沙港西南側的西萬至天堂坡地段首先登陸,進入所謂“淪海沙原”,接著向北突進,在企沙西側遇到國軍兩個班的堅決抵抗,爾後長驅直入,於16日傍晚侵占防城縣城。

    21旅團    旅團長、陸軍少將中村正雄,率領步兵第21、第42聯隊等(亦稱中村支隊)151530分其第42聯隊在茅嶺江口東側的金雞塘登陸,向欽縣縣城北側前進;旅團主力則駛入茅嶺江,於1610點在黃屋屯登陸。

    合灣混成旅團    鹽田定七率領步兵第l、第2聯隊等(亦稱鹽田支隊),經辣椒鎮、犁頭咀駛入欽江,於17_L岸,侵占欽縣縣城。

    佐世保陸戰隊    由日本佐世保鎮守府組成的隸屬於海軍序列的第8特別陸戰隊(亦稱龍門支隊)151330分,攻占龍門港(國軍曾抵抗半天,不支退走),執行港口保障任務。

          急襲南寧城(1939II17日至124)

    日軍侵占欽、防後,立即以兩個旅團分三路北犯,直撲南寧;以一個旅團保障側後安全與警備。112舊,日軍主力在邕江南岸集結完畢,22日以小分隊偷渡邕江,23日在飛機掩護下強渡、24日攻占南寧城、121日北據高峰隘、4日進占昆侖關,接著改取守勢,準備進犯龍州與鎮南關。

    9旅團擔任西路突擊任務,由防城出發,以一部向大錄掃蕩:主力經大直向北,在沌才隘(今欽州那天鄉境)、策嶺、王仙灣等地受阻,克服後於19日侵占貴台:又越過三官嶺,侵入邕寧南洲;再經那陳繼續北犯,在塘報(邕欽路舊渡口,今已被大王灘水庫淹沒)又受阻,突破後於21日到達吳坪、獅子口地區。24日,第41聯隊聯隊長、陸軍大佐納見敏郎所部由西鄉塘及其兩側渡過邕江,繼向南寧北郊及昌武路上遷回。

    21旅團主力擔任中路突擊任務,由黃屋屯出發,經大寺越過大、小長地進人邕寧大塘附近整頓隊勢,繼續北犯,在太安附近受阻。突破後於21日進至那馬及其附近地區。2212點,第21聯隊聯隊長、陸軍大佐三木言之助所部第2大隊一部數十人,首先在斷尤根嶺南側(今豹子頭貝丘遺址東側)偷渡邕江成功,占據羅菊村(今三興村),並且頂住了國軍的多次反擊。23日,該聯隊組成敢死隊,在飛機掩護下強行渡江不成功,隻有羅菊村方向擴大了登陸場。24日,其第1大隊第1中隊在48架海軍飛機掩護下,於930分在江西岸(今邕江大橋處)強渡成功,首先衝入城區,1030分進占高等法院(今市重工業局與教育局)和軍司令部(今市政府),繼而在城內掃蕩。該聯隊主力在青山塔至亭子坪之間過江後瘋狂北犯,先後與國軍戰於葛麻嶺、佛子嶺(今廣西烈士陵園)、二塘坡等地。

    阪田聯隊第42聯隊聯隊長、陸軍大佐阪田元一所部,擔任東路突擊任務,由欽縣北側出發六沿91欽路西側北犯,繞到小董西北,再經長灘、新棠,至百濟受阻,突破後經新江於2舊進至那蓮地區、23日,其以一個大隊近千人,進攻蒲廟得手;主力則從剪刀坪、上下洲至良慶間強行渡江成功,與國軍先後戰於花婆嶺,鳳凰嶺地區。其進占蒲廟的先頭大隊在牛灣渡江成功,向邕賓路遷回,於24日黃昏前,抵近四塘,當夜對守軍襲擊,迸占四塘圩。

    台灣混成旅團擔任第5師團側後的保障任務,以主力沿邕欽路北進,在大垌,三十六曲等地段受阻,克服後於18日襲占小董,又經新鋪進人邕境,前出至大塘:另以一部進占平吉、屯茂之線。隨後,沿途設立據點,執行警備任務。

    21軍指揮所安藤利吉等於1121日到達欽縣,指揮所部進攻南寧;攻占南寧後,269點,宣布組成“欽寧兵團”,由第5師團師團長兼任兵團司令官,統一指揮桂南日軍。該軍指揮所隨即撤回廣州。

    日軍侵占南寧後,欽寧兵團繼向周圍擴張。騎兵第5聯隊與三木聯隊第3大隊沿邕賓路東犯,經五塘、六塘,七塘至八塘受阻,激戰後進至八塘;121日晨,國軍在四輛戰車配合下反攻八塘,日軍第21旅團主力前出增援,乘勢於4日攻占昆侖關,爾後留下其阪田聯隊第2大隊固守;主力撤回南寧。納見聯隊一部於1127日進占石埠圩;該聯隊主力沿邕武路北進,於30日下午攻占小高峰,121日攻占高峰隘後,留下一個加強中隊固守,主力則撤回南寧附近。此後,欽寧兵團轉取守勢。

          兵敗昆侖關(19391218日至194014)

    19391218日,國軍重兵集團10餘萬人,以陸軍機械化第5軍為主要突擊力量、以昆侖關至九塘地區為主要戰場,分北、東、西三路,從四個方向發起大規模的反攻作戰。日軍為確保昆侖關不失,曾六次調兵增援,以致欽寧兵團主力麋集於昆侖關至七塘地區。中日兩國軍隊展開了空前的殊死搏鬥。日軍第21旅團被擊潰,旅團長中村正雄斃命,其昆侖關九塘地區守軍幾被全殲,三木聯隊的援軍傷亡近半、其他援軍亦遭到不同程度的殺傷,終因兵力不足,不得不於1231日退出昆侖關,將部隊撤至八塘以南地區固守待援。

    鬆本加強大隊    (侖關)()地區的守備部隊,是阪田聯隊第2大隊,大隊長。陸軍少佐鬆本總三郎率所部三個步兵中隊(相當於連)和上級加強的山炮,迫擊炮各一個中隊,速射炮(即戰車防禦炮)。工兵各一個小隊(相當於排)、無線電兩個分隊(相當於班),以及衛生隊一部,故稱鬆本加強大隊,由欽寧守兵團司令官直接指揮。其具體部署:大隊部率第5中隊駐守九塘;第7中隊在昆侖關東北側各高地;第8中隊在昆侖關北至西北側各高地,(其第6中隊留守四塘)。國軍反攻的當天,第8中隊前沿的兩個高地失守,當晚配合援軍奪回。此後,配屬援兵作戰,直至撤退。

    三木聯隊主力    21聯隊(欠第3大隊)駐南寧附近,昆侖關打響後,奉命分兩批乘車馳援,分別於181950分和191830分到達九塘參戰。戰後,殘部撤回南寧附近休整。

    21旅團主力   實際隻是中村旅團長率領的阪田聯隊(欠第2大隊),做為第三批援兵,2010點從南寧出發,沿途受到頑強阻擊,被迫分成多路,找空隙鑽山溝往九塘增援。中村正雄在科甲受輕傷,又在龍眼山南側受重傷,25518分在九塘斃命。其所部經五個晝夜的戰鬥跋涉,才勉強到達九塘參戰。戰後,撤至四塘及其東西地區休整。

    林聯隊主力    台灣旅團第1聯隊(欠一個大隊和兩個中隊)聯隊長,陸軍大佐林義雄()所部,從邕欽路南段抽出來,23日晨抵達南寧,24日至五、六塘地區。與在此受阻的第9旅團第41聯隊第2大隊合並,至此實轄兩個半大隊,做為第四批援兵,受到國軍前後夾擊。聯隊長林義雄受重傷,改由秋富XX接替指揮;突破後,於黃昏進至七塘參戰。戰後,該聯隊所部撤至五。六塘地區休整:臨時合並的第2大隊,則位於七、八塘之間與國軍對峙。

    渡邊聯隊主力    台灣旅團第2聯隊(欠兩個中隊)聯隊長、陸軍大佐渡邊信吉率所部做為第五批援兵從欽州出發,25日晨抵南寧,20點至七塘,與第一聯隊聯合進攻,突破國軍設在山心坳的陣地後,進至八塘,繼向九塘東側攻擊。戰後,位於七、八塘地區與國軍對峙。

    9旅團主力    旅團長及川源七率領第11聯隊主力(欠第2大隊)為先遣隊,於1217日由吳坪附近出發,沿邕龍路向西進犯。其第1大隊所部於211820分侵占龍州、50分侵占鎮南關。為了向昆侖關增援,該部奉命返轉,在龍州隻呆了62個小時,即匆忙打回頭。第3大隊894人,分乘105輛汽車,於218點由明江出發,行至岜料至西長地段(今扶綏縣境)時,進人國軍的伏擊圈,受到四麵圍攻,直戰至23日中午,三次突圍不成,被迫固守待援:241525分,該大隊在7架海軍飛機掩護下突出重圍:行至渠容又遭截擊,竄至山圩東側,在其第2大隊主力接應下,於26日返回南寧。

    及川率領的先遣隊主力(旅團部、聯隊部、步兵第1大隊和配屬分隊共2000餘人),銷毀了我國從海外購買的屯放在尤州待運的戰略物資後,於248點放棄龍州與鎮南關,向南寧開進。26日黃昏,該部在岜料至西長地段,又遭受國軍截擊,不敢戀戰,隻以少數兵力抵抗,大隊則利用夜暗潛行通過;27日黃昏,其先頭進至汪榜(今扶綏縣山圩鎮附近)被國軍阻擊,不能通過。及川以一部兵力佯攻山圩南側,主力向北側竄出。281030分,該部行至守界,斑魚山地段,又遭國軍阻擊,在其海軍飛機掩護下,乘國軍隱蔽之機衝出,於29日抵達南寧。

    及川率領的先遣隊,在邕龍路上返轉途中,因受到桂係國軍第16集團軍第31軍主力的節節阻擊,死傷361人,占總兵力的10%,回到南寧進行休整。及川源七被任命為第一線總指揮,率領旅團主力,做為第六批援兵,於1940年元旦5點出發,中午到達八塘。這時,昆侖地區已被國軍攻占,遂在八塘及其東、北、西三側高地固守待援。

        再犯昆侖關(19401月至213)

    日軍既不甘心於昆侖關大戰的慘敗,又要確保對南寧的占領,決心進行戰役反突擊。欽寧兵團將主力調至邕賓路上,本欲與國軍一決雌雄,但是,駐廣州的第21軍司令官安藤利吉,擔心兵力不足難以取勝,曾幾次派人來南寧勸說今村,不要輕舉妄動,待援兵到齊後再發動進攻。為此,日軍提前結束巳經進行的在廣東翁源與英德地區的作戰,抽出第18師團和近衛混成旅團,於19401713日海運至欽州灣登陸,往南寧以東地區集結。近衛旅團原為駐屯於日本首都東京的近衛師團的步兵第1旅團,因兵力不足而抽調至廣東後,改編成混成旅團,轄步兵第1、第2聯隊和特種兵等。為保障旅團主力沿公路順利開進,其第2聯隊,由小董向靈山方向掃蕩,被國軍第26集團軍指揮的第46軍所部阻擊於四峽坳,包圍於鎮南,新城地區,血戰5天才突出重圍。該旅團於27日前在七塘附近集結完畢。第18師團參加進攻廣州作戰後,駐屯於廣州東部地區,擔任警備任務。該師團轄步兵第23、第35旅團和直屬特種兵部()隊,登陸後沿邕欽路北進,在那隆、那白地區克服國軍截擊後,已於22日在邕江南岸的亭子及其附近集結完畢。在此期間,日軍已從廣州調來戰鬥機與偵察機各一個中隊;從北平調來輕型轟炸機兩個中隊,共105架。國軍對此情況一無所知,一心一意地等待後續部隊的八個師到齊後,再發動攻勢收複南寧。

    日軍第21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率領指揮所於23日抵達南寧,24日策劃向雲集於昆侖關地區的國軍兩翼進攻,東出賓陽平原,西攻高峰山區,企圖圍殲國軍,予計28日開始行動。在日軍的突然襲擊下,國軍的戰役部署被打亂,後續部隊被迫臨機應付,頻頻與敵人進行遭遇戰;加之駐賓陽縣城的第38集團軍指揮所遭到日軍飛機轟炸,聯絡中斷,指揮癱瘓,部隊連連敗退。日軍相繼侵占賓陽、上林、武嗚等縣城。2410點,安藤利吉到達賓陽,20點宣布“賓陽會戰已結束,應將兵力集結於南寧附近”,13日轉入守勢。國軍則隨後尾擊,直至月底,雙方於南寧周圍轉入對峙狀態。

    18師團    師團長。陸軍中將久納誠一所部。以騎兵為先導,長驅直人,26日攻占良慶,2712點占蒲廟,黃昏至劉坪,282點到達小黎(今邕寧南陽圩)292點進至永淳(今橫縣巒城鎮),以一部向南鄉渡口掃蕩,主力過江後向北突進。經一小時戰鬥於3015點侵占甘棠鎮(今屬賓陽縣)。接著,第23旅團旅團長、陸軍少將原守XX所部,在騎兵配合下繼續北犯,在露圩至高山一線(甘棠北5公裏)受阻,突破後於2119點攻占古辣。2日占大橋;6日,其野溝聯隊(56聯隊,聯隊長陸軍大佐野溝三彥)向黎塘掃蕩,一度攻入鎮內,7日被國軍反擊撤回。第35旅團旅團長、陸軍少將桑明照二所部,於2日進占鄒圩。騎兵第22大隊亦於2日前出至清水江南岸,向北警戒。該部奉命撤退,7日以一部兵力沿原路南下,回擊尾隨而來的國軍,主力於9日往賓陽集中,最後一批於13日撤離縣城,往邕江南側的那馬、吳圩地區集結,準備返回廣東。

    近衛旅團    旅團長、陸軍少將櫻田武所部。27日下午從七塘向東南方向穿插,一部經大盆村,於當晚攻占伶俐坪;主力則鑽山溝、走小路,沿六排、五厄、三狀嶺東側北進,在六勝與國軍遭遇,以一部掩護;主力仍向北急進,至太平村又受阻,突破後於21日進入賓陽平原,到達山口坪、武陵圩一線。2日晨,其以騎兵為先導,向賓陽進攻,1330分侵占縣城(今新賓鎮),同時侵占蘆圩(今賓陽縣城)3日,其以一部分兵力向上林突進,在巷賢受國軍阻擊,突破後於414點侵占上林縣城。該部奉命撤退,8日開始向南寧移動,13日集結於南寧附近。

    21旅團    中村正雄陣亡後,由陸軍少將岡本xx接任旅團長,其阪田聯隊千餘人,28日從四塘向北進犯,在石燈嶺地區遇到國軍第6軍予備第2(師長陳明仁)的頑強抵抗,未能越雷池一步。不得不於24日由高峰隘北犯,在米花坪、騰翔北、雙橋南部先後突破國軍阻擊,7日抵近武嗚城郊,8日在秋富聯隊配合下進占縣城。該部奉命撤退,11日到達高峰隘以南,以一部留守;主力往南寧附近集結。

    台灣旅團    2720點從五塘、六塘地區分兩路北犯。渡邊聯隊由五塘向春虎山、馬鞍山進攻,28日下午攻占那河,30日再由甲江屯北犯,戰至22日國軍退走。秋富聯隊(林義雄重傷後,由秋富xx接任第1聯隊聯隊長)由六塘向北進攻,29日突破國軍陣地;21日又突破第二道抵抗線,攻占白鑿山主峰(海拔1017)後,又與國軍預備第2師纏鬥於牛頭寨等地。4日,該旅團兩路合為一路,向預2師陣地輪番進攻,國軍退至淥良隘至天鳥圩地區設陣阻擊。日軍又輪番攻擊淥良隘。6日下午,國軍奉命撤走後,日軍進入武嗚平原,先後侵占馬頭、陸斡等地,7日逼近武嗚城郊。8日,秋富聯隊在阪田聯隊配合下,侵占武嗚縣城。以後奉命撤退,11日到達高峰隘以南,13日離開南寧南下歸還原防。

    9旅團    21日以一部兵力由八塘向九塘東部穿插,經六敖,石塞隘至高田,然後直趨馬嶺坪,抄昆侖關後路。原在九塘至昆侖關地區與日軍對峙的國軍,見後路將被切斷,遂不待命令自行撤走。3日,其納見聯隊再占昆侖關,並繼繼向思隴、古漏關、太平圩方向掃蕩。後奉命撤退,9日出發,11日到達南寧外圍,在江北岸10公裏內構築工事,轉入防守。

            盤踞桂西南 (1940214日至914)

    日軍收縮兵力於南寧周圍後,進行整編與調整部署,自1940214日零點起,第21軍的番號撤銷,成立華南方麵軍,安藤利吉任司令官,駐廣州(725日零點起,改由日軍大本營直接統轄)。在南寧成立第22軍,久納誠一任司令官,隸屬於華南方麵軍,統轄第5師團和台灣、近衛兩個混成旅團,確保南寧和邕欽走廊,並相機再占龍州,開辟人越通道。第18師團撤回廣東,16日出發,主力沿邕欽路南下;一部由蘇圩向西掃蕩,在邕寧、綏祿、上思三縣交界地區,受到國軍的多次阻擊,突破後於25日侵占上思縣城,27日離開,經那則往欽州灣登船。第5師團駐南寧周圍;近衛旅團駐邕欽路北段;台灣旅團仍在邕欽路南段。盤踞期間,利用漢奸,收編土匪,組織偽軍,建立偽政權,並經常派兵向各處掃蕩。7月末,又調來近衛師團主力,加入第22軍序列,準備入越。

    北路國軍見日軍收縮兵力,立即跟蹤尾隨,時而進行追擊,218日進至四塘。日軍恐側後有失,遂由第5師團一部,於23日沿邕賓路掃蕩,進至山心坳與國軍對峙,到月底撤回四塘固守。國軍鑒於桂越交通線已改走河池一田東一天保(今德保)一靖西至越南高平之線,立即收複南寧已無必要,遂以部分兵力與日軍保持接觸,主力則進行休整恢複戰鬥力,並相機對敵襲擾與反掃蕩。

    近衛旅團主力    313日開始,在第21旅團配合下,擔任右路向靈山掃蕩,經牛崗、平占,於16日進占陸屋,17日攻占靈山具城,19日前出至佛子,20日夜後撤,24日撤離靈山縣城返回原地。326日以2000餘人分別由貴台、大塘向西掃蕩,28日侵入上思縣城,並續繼前出至百色附近,於4月上旬撤回原地。6月上旬,以戰車伴隨步兵3000餘人,9日晨起分三路向大塘至扶南一線的國軍掃蕩,同時有飛機掩護,再占山圩;其中一路於11日拂曉前出至馱蘆鎮對岸,被國軍炮擊死傷百餘人,遂退向蘇圩。8月初,近衛師團主力到達後,其番號撤銷,部隊歸還建製。

    近衛師團    師團長。陸軍中將飯田祥二郎所部,626日奉命編人第22軍。其師團部,直屬部()隊和步兵第2旅團,從日本本土東京灣芝浦港啟航,因統帥係統意見不統一,致使其溯長江至漢口上岸,再登船下行,直至720-25日在欽州灣登陸,月底進至邕南地區。接著,近衛旅團歸還建製,重新編組。師團司令部直轄四個步兵聯隊,以第3聯隊配置在南寧附近;主力向上思地區掃蕩三次,並逐步接替第21旅團駐守邕龍路。813日,其一部兵力從綏祿、舊城間出發,翻越四方嶺,掃蕩至其南麓撤回。20日,再犯上思,分兩路由舊城、貴台出發,進入縣境尋找國軍決戰,撲了空,遂於24日退回原地。26日,又增加兵力三犯上思,兵分三路:東路由邕欽路中段經公安。蓬樓,進踞縣城,直指百色;中路約一個大隊步騎千餘,炮多門,由西長經佛子受阻,29日晨又受阻於那民屯,克服後向百福前進;西路約一個大隊和偽軍共2000餘人,騎兵百餘。山炮與步兵炮各2門,由在妙向平福進攻,與中路分進合擊於華蘭及其以南地區。93日,中、西兩路退回原地;東路仍盤踞縣城,並四出掃蕩,至18日撤走,返回原地。95日,該師團奉命調出步兵第2聯隊組建印度支那派遣軍步兵團,準備入越。中旬,以主力接守邕龍路。

    台灣旅團    以數百人由欽州向西掃蕩,814日進占防城縣城,24日夜退出,返回原地。

    21旅團    313日開始,以阪田聯隊在近衛旅團配合下。分兩路向靈山掃蕩。中路為聯隊主力聯合兵種2000餘人,由良慶經蒲廟南下,15日進占太平鎮、16日占舊州、17日攻占靈山縣城、19日前出至豐獷、20日夜後撤,24日撤離靈山縣城,返回原地;左路約一個大隊,配屬騎兵,炮兵各一部,進入永淳縣南部,15日占平朗,經南鄉鎮,16日進到橫縣南部,繼續向東掃蕩,20日後撤、24日退出靈山縣城,返回原地。326日分由亭子、沙井地區出發向西掃蕩、左路27日占蘇圩,29日侵入綏錄〔今扶綏縣東門鎮)31日至西長,向思樂前出,41日退回西長,再北渡左江於5日占左縣(今崇左左州);右路28日陷扶南(今扶綏縣城)45日進占同正縣城(今扶綏中東)。爾後返回原地,留一部兵力在山圩設置據點;5月底,受國軍出擊隊的攻擊,被迫放棄山圩,退守蘇圩。6月,該旅團奉命編成4000餘人的加強支隊,進占龍州,17日向蘇圩集結,沿邕龍路西犯,23日晨進至模範圩、16點陷板利、24日晚侵入北江、26日進入明江縣城 (今寧明明江鎮)273000餘人強渡明江後,於28日至夏石,再走龍憑界,在鴨水灘受阻。其後續部隊一個中隊,於29日晚乘橡皮艇沿明江順流而下進占上金。71日,騎兵進抵龍()江南岸,2日攻占龍津縣城。此後,在沿途設立據點,保護交通。下旬,駐龍州的日軍外出掃蕩。22日犯下凍、25日到水口關,隨即撤回龍州轉為守勢。9月中旬,將邕龍線上的防務移交給近衛師團後,撤到南寧周圍地區駐守。

              入越與撤退(194094日至1117)

      日軍為徹底切斷桂越、滇越交通線,乘法國當局戰敗求和之機,決定出兵越南,直接占據海防港及越南北方地區。194094日。日本與法國談妥,由日本派兵進駐北越。5日開始組建印度支那派遣軍步兵團,從廣西進入越南北方。但正在這時,第21旅團一個大隊私自由鎮南關進入越南,引起法國不滿,協議無效。第5師團的有關將校受了“處分”。日法重新談判,直至2216點勉強達成協議。日軍由水路進駐海防港、陸路進入越南北部地區;103日進入河內後,就沒有必要再在桂西南地區盤踞,遂陸續撤走,至1117日全部撤完。

      印支派遣軍步兵團    以近衛師團步兵第2聯隊(聯隊長,陸軍大佐小菌江邦雄)為基幹和戰車隊、高射炮兵隊,以及其他保障分隊,於910日前後編成,原近衛混成旅閉旅團長。陸軍少將櫻田武任團長,22日前進至桂越邊境地區。日法談判達成協議後,即於23日分三路入越:一路由鎮南關進占同登、一路由平而關進占七溪、一路出愛店進占祿平,再向縱深侵入。

      5師團    師團長今村均調走,711日由陸軍中將中村明人接任。該師團奉命從101日起調往上海。隨即用汽車向欽州灣載運軍需物資,其第9旅團於56兩日撤離南寧,89兩日在吳圩、蘇圩集結後,南下欽州灣;師團主力於20日前全部登船離去。其防務由近衛師團主力接替。

    近衛師團    該部分布於邕龍路以至龍州和邕欽路北段,10月上旬,奉命接替第5師團的防務,師團部駐南寧。134點開始,龍州方麵受到國軍反攻,一度衝入城內,遂調兵增緩,擊退國軍。不久,奉命撤退。27日晚撤離龍州,向東收攏部隊至南寧附近。南寧方麵,自23日起,國軍向剪刀圩、四塘圩、高峰隘。石岩嶺、心圩等地逼近。日軍於25日分四路進行撤前出擊,指向剪刀圩、四塘好、高峰隘、香爐嶺,27日撤回。28日,日本廣播撤離南寧,部隊向邕江南岸集結,在西園背後乘車南下,由欽州灣上船,水運去廣東,同時用汽油放火焚燒浮橋及附近村莊,大火持續兩天不熄。

    22軍司令部    繼第5師團之後離開南寧,在欽州灣登船往台灣。

    台灣旅團    該部分布於邕欽路南段,奉命掩護第22軍主力撤退後,調往台灣。111日,其一部在平樂(奇陵)橋阻擊尾隨的國軍:12日,其另一部在黃屋屯對岸沿茅嶺江一線阻擊尾隨的國軍;13日,主力撤離欽縣縣城,分向金雞塘、辣椒槌集中。14日,國軍進至康熙嶺,日軍被迫回頭還擊,並倉促由茅嶺圩和金雞塘的臨時碼頭登船。17日,最後一批日軍從金雞塘登船逃走。

    日軍侵入桂南,先後有三個師團,七個旅團的兵力,最多時約四萬人左右。據日本防衛廳公布的資料稱,截至1939年底,即昆侖關大戰告一段落時,被國軍擊斃少將旅團長以下1042人。擊傷大佐聯隊長以下3144人:1940年內的傷亡情況,因未獲可靠資料,故不詳。

    注:本文資料主要來源於日本防衛研究所戰史室著、天津政協編譯、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和春秋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戰爭時期的侵華日軍》、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侵華日軍序列沿革》,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戰爭正麵戰場》,《第四戰區桂南戰史旅行暨戰場調查紀事》以及作者實地考察材料。

    附:第一次侵桂日軍序列 

 

注:j1940214日,第21軍改稱華南方麵軍;第22軍成立於南寧,統轄桂南日軍。

    ②第18師團於19401-2月參戰;近衛師團於19407-11月參戰。

    ③近衛混成旅團於19401月參戰,8月初並入近衛師團,旅團部撤銷。

    ④步兵聯隊轄三個大隊、二個炮兵中隊;步兵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二個機炮中隊。

⑤攻奪和守衛龍門港的龍門支隊(佐世保陸戰隊)屬海軍序列。

原載:《廣西地方誌》1995年第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