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2024 (64)
2025 (2)
淪陷時期的蚌埠特警組織
吳仲倫 朱連魁口述 敬勇整理
一
抗日時期蚌埠的日偽特警組織,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大係類。一大係類是汪偽的警備隊、警察組織和軍統、中統特務機關;另一係類是屬日軍領導的便衣隊,名稱大都是某某公館。這些特警組織的組織形式不同,名稱不同,但性質和任務都是完全一樣的,他們鎮壓群眾運動,抓捕共產黨、國民黨和抗日誌士,堵截商貨,搜刮民財,無惡不作。
二
最早在蚌埠出現的是偽警察組織。1938年3月大漢奸傅君實、唐少侯、秦鬆亭粉墨登場,成立了“維持會”,傅君實任會長。他們在唐家花園召開大會,無恥地為日本人宣傳:皇軍來此是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大家不要害怕,各安其業,以求東亞共存的光榮。同時宣布二馬路橫鐵道以東為居民區,以西為日本軍占領區,中國人不得進入,無恥地把中國土地奉獻給日本人。會後又督催趙瀕洲去蘇北買來年輕女子在蚌埠開“慰安所”(設在中山街大觀樓),共有客房30餘間,供日本人享用。隨後又成立了“大民會”,專管船民事宜,會長是王居正;4月,“商民自衛團”也出籠,團長是河北人王蘊珊。所謂“維持會”、“大民會”、“自衛團”盡是些貪官汙吏,在他們的管理下,人民倍受疾苦,生命毫無保障,社會風氣日漸趨下。到1938年底,僅15萬人口的蚌埠就有妓女5000多人,靠妓女營生的超過1.5萬人,各種賣淫場所多達四五十家,戒吸所(實際是吸毒場所)就有120家。日本人的酒吧間、咖啡館亦相繼出現,身穿和服的日本婦女招搖街市。1938年偽省政府成立,省府設在蚌埠,至此,蚌埠便成為安徽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也成為共產黨、國民黨同日偽鬥爭的主要地區。為適應新的形勢需要,日偽新的特警組織如安徽警務署、警備隊、水警隊、南京統計局蚌埠特工站(後改為蚌埠政治保衛局,屬軍統)、蚌埠政治工作局(負責人趙顯明,屬中統)、偵緝隊(內有成員丁學股、丁學林、劉家泰、葛士海等)相繼成立。而南京統計局蚌埠特工站活動異常頻繁,工作實績也較大。該站的站長是徐國華(後換謝湘昆),副站長楊新蘭,股長有高元能、吳保全,隊員有葛雷、葛兵、杜金龍、楊幼新等,站址設在天錫裏。1940年,國民黨重慶方麵先後派高元能、宋元浦、張樂之、沈仲超、浦春貴、金文超、劉伯生、葉芳、蘇成三來蚌埠開展工作,收集情報。這些人來時滿腹抗日熱情,工作也很積極出色,可是沒多久張樂之、高元能被特工站逮捕,經不住嚴刑拷打,如實招供,同黨無一逃脫,先後叛變,均成為日便衣特務。
三
日本侵略軍占領蚌埠後,憲兵隊是他唯一的特務組織。他們經常出沒街頭巷尾,亂殺無辜,許多人民群眾和愛國誌士慘遭狗咬、灌涼水,有的竟被裝進麻袋,投進淮河溺水而死。當時偽特警組織雖與日軍同流合汙,甘當走狗,但就組織而言,不屬日軍直接領導,有時也勾心鬥角。1940年秋,偽蘇浙皖綏靖軍蚌埠地區司令部與日本駐蚌侵略軍因移風戲院衝突,發生持槍事件,後在日本特務機關長櫻田大佐、偽蘇浙皖綏靖軍總部駐蚌辦事處主任楊學候等人的調解下,方告結束。日本駐蚌侵略軍認為,要想真正控製蚌埠地區,掌握第一手情況,就必須建立起自己的特務組織。於是從1939年春開始,隸屬日本人領導的,以“公館”為名稱的特務組織相繼出現,到1944年底,蚌埠已有40多個“公館”,便衣特務達三四百人。1939年春“童公館”破土先出,機關設在現國安街留芳照像館內,隊長陳丹,隊員有張東友、賀德明、張家東、張德成、蔡漢成。同年七、八月份隊部又移至當時的國安街遠東公寓辦公,隊長換為陳安林,又新增補隊員吳天橋、劉建中、韓續武。與之同時出籠的還有“高公館”(隊部設在現華僑商店後麵),成員有楊明昌、陳國權、王克儉、王學儉、蔡讓初等。1940年公館已遍及蚌埠,在此期間較為出名的除“童公館”、“高公館”外,還有新成立的“安公館”,隊長是心狠手辣的陸易謙,隊副是李玉蘭,隊員有仲彩霞、孫桂芳、朱連魁、翠鵬等。他們互相配合,從懷遠的河溜,五河的三鋪、四鋪收集國民黨、新四軍情報。不久,“安公館”與懷遠的林部隊換防。林部隊來蚌後,隊部設在太平街,隊長是林德才,隊副是張運清,隊員有徐少清、袁言、周光華、王振明、張雲波、邱朝山。蚌埠在當時雖是軍事重鎮,但由於水陸交通便利,商業特別發達,南北商品都匯集於此,可以說,無貨不有,無貨不銷。然而抗戰後方物資卻十分緊張,因此常派人深入蚌埠采購商品。針對這種情況,日駐蚌侵略軍除用重兵把守各出口外,各特務機關也把查緝走私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即便如此,禁運物資仍源源不斷外流,日本憲兵隊束手無策,經常把一些公館的頭頭叫去大罵一通。1940年夏末,日軍駐蚌特務機關機關長櫻田親自坐陣,從各部抽調精幹人員組織便衣隊,加緊工作。屆時,便衣隊隊長邢敏,隊副李玉蘭,隊員有吳廣才、朱連魁、餘士良、錢德功、朱俊清、孫桂芳、仲彩霞。事隔半年,因成效不大,便衣隊宣告解散。1941年初,由日本軍官橫川組閣成立“川公館”,隊長由華維溪擔任,隊副仲彩霞,聯絡員馬傳仁,勤務兵周保成,隊員朱連魁、朱俊清、錢德功、餘士良、王振波、吳永濤。1942年初又成立了“良公館”(隊部設在華昌街富太裏),隊長殷子良,隊副吳玉之,書記員陳玉明,隊員朱連魁、陳昆、張昆、王雨延、王克儉、陳國新。後兩任隊長,分別是甘家維、湯仙。在此期間,新四軍的陳香甫、康乃賢、高傳之、高啟新(原市高安鄉鄉長)、徐幫寧來蚌埠投奔吳仲倫商行購貨,因出去困難,吳仲倫便花錢買通了便衣朱連魁、水警隊隊長李誌忠和淮河鐵橋警備隊的高傳正、吳文強,將油印機、瓷碗、草綠布、西藥、縫紉機、電線等貨物運往河北。還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抗日後期蚌埠又成立了“聚安公館”和“晴川公館”。與眾不同,這兩個公館不抓人抓貨,不打人罵人,專搞策反工作,比起那些武衙門,手段更多,用心更險惡。他們有“宏濟善堂”、“俱樂部”(吃、喝、嫖、賭場所),不少抗日誌士被他們軟化,成為日偽政權的走狗。
四
八年抗戰,日偽特警橫行一時,蚌埠人民深受其害,多少抗日誌士慘死在他們手中。到1945年上半年,其主子已日薄西山,氣息奄奄,蚌埠的特警組織也隨之陸續解散,各奔東西。
資料來源:蚌埠文史2005-12-8 11:15:01 http://www.bbzx.gov.cn/detail/news.asp?id=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