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張發奎鄂西反蔣片斷 / 韋德

(2008-11-08 23:12:48) 下一個

張發奎鄂西反蔣片斷

韋德


  第四軍的沿革與變化


    1926
年蔣介石取得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位後,於是年夏,奉大元帥府命令率領八個軍北伐。部隊從廣州出發分三路進兵:以第二及第三、五、六軍進攻江西、江蘇、安徽後向津浦路推進;第四、七、八軍進攻兩湖後向平漢路推進;以第一軍經福建、浙江攻上海。

進攻兩湖各軍,由於有蘇聯顧問鮑羅廷和加倫將軍與共產黨員的領導,深得人民群眾歡迎和踴躍支援。第四軍連續攻克平江、汀泗橋、賀勝橋和武漢等地。兩湖人民譽之為鐵軍。第四軍軍長原是李濟深,副軍長是陳果玉。後因要李濟深負責廣東後方,而副軍長陳果玉率第十師、第十二師及獨立團攻克武漢後不久因病離開,第十二師師長張發奎遂升任為第四軍軍長。
   
當時北伐之各路軍皆歸蔣介石統一指揮。當兩湖連捷、攻克武漢時,而進攻南昌之國民革命軍被阻,蔣遂命第四軍派兵馳援。張發奎派第十師去後,為保險起見,又命第十二師三十五團團長馬少屏率該團先行襲擊敵軍側背之南潯鐵路馬迴嶺據點。是役馬團大勝,敵軍潰退,國民革命軍總部乃得以順利進入南昌。於是張發奎驕傲起來,有些輕視蔣介石了。

1927年春大元帥府遷武漢後,汪精衛把持政權與蔣介石形成對立,但武漢政府仍繼續北伐。當第四軍打下開封時,蔣介石以武漢空虛而命夏鬥寅攻武漢,不料被葉挺將軍指揮的女子軍和教導團擊敗於賀勝橋。當時第四軍也從開封回師武漢,並隨即擴充為第二方麵軍。其所屬第十師擴編為第十一軍,陳銘樞任軍長;所屬第十二師擴編為第四軍,黃琪翔任軍長;張發奎任方麵軍總指揮。斯時,汪精衛主張分共討蔣。是年夏,汪逼走蘇聯顧問,又要中共人員離開武漢政府,汪精衛開始獨掌政權。

19277月間,第二方麵軍調江西九江、南昌,和原本就有關係的第三軍朱培德聯係,準備討蔣。張發奎和朱培德等曾在廬山牯嶺商議東征,而第二方麵軍也曾集結於南潯鐵路上準備東征。但這時候張、朱內部起了變化:第十一軍軍長陳銘樞一貫與張發奎爭權,不甘為張下屬另找出路而被蔣介石收買。陳此時正暗地命令副軍長蔣光鼐和十師師長蔡廷鍇率部投蔣。同時,第十一軍之二十四師師長葉挺也率所部脫離張發奎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去了(張發奎當時得此報告後不相信,他說:“葉挺不會反我的。他並親乘汽車去找葉挺,中途受警戒部隊勸阻又回九江黃琪翔軍部去了)。見此情況,張感到無法東征了。

   
張發奎回粵代政
   
   
張發奎在內部的大變化下,隻好叫黃琪翔率領剩下的部隊南下廣東。當時廣東由李濟深任政治分會主席兼省府主席,軍隊方麵有桂係的黃紹竑部兩個師、黃慕鬆的新編第一師及薛嶽的新編第二師,另加陳濟棠的十一師,徐景唐的十三師等(這些部隊均在粵閩邊境協助錢大鈞鎮壓農民運動)。

 8月底,第二方麵軍回師廣東時,李濟深並不因為張、黃是自己的舊部而表示歡迎。此後不久,汪精衛和張發奎也從香港到了廣州。這時李濟深才不得已在東校場召開了一個歡迎會,歡迎二方麵軍和汪精衛。汪精衛在歡迎會上說要實行孫總理遺訓;李濟深則說要實現三民主義;張發奎更是舉起拳頭說要打倒獨裁,還說李主席(指李濟深)若不革命也要打倒。

幾天後,汪精衛對政治分會委員作了一些指示,並要李濟深同他一起到上海開會,以便商討對待南京蔣介石政府問題(就是預備奪取政權問題);廣東方麵李的軍政職務,暫由張發奎代理。安排後,汪精衛便同李濟深乘火車到香港轉上海去了。這一來,桂係的情緒有些不安。

張發奎奉命代理軍政職務後,決定廣東省府不設主席,暫由委員輪流負責;軍隊則要調整充實和加強訓練,變動情況為:原新編第一師改編為第一教導師,師長黃慕鬆去職,以副師長黃鎮球升任;原新編第二師改編為第二教導師,以副師長鄧龍光升師長;第四軍副軍長調薛嶽升任;其他各軍照原來番號不動。省府廳長略有調遷,政務人員有些增加。

192711月間,張發奎圖謀排除桂係,不料早為黃紹竑、呂煥炎等防備,把兩個師移駐西江,但後來桂係的工兵團及黃紹竑的衛隊還是被繳械,黃本人(家在廣州)也不得不化裝逃往香港。事後,張發奎命令第四軍之十二師、二十五師追擊桂係部隊至都城、肇慶間,又令第一軍第三教導師調南路,以備夾擊桂軍。

   
張發奎、黃琪翔被迫離開廣州

   
粵桂軍閥爭奪地盤混戰之際,共產黨人張太雷、葉劍英等則在廣州發動起義。當時廣州治安主要是靠警察維持,起義失敗後,警察局長朱暉日瘋狂逮捕並屠殺革命人士和勞動群眾。廣州好多天電燈不亮,地痞流氓以及近郊土匪乃乘機肆意搶劫市民。廣大人民憤恨張發奎、黃紹竑所帶來的災難,怨聲日起。張、黃本想調回西南各路部隊回廣州鎮壓,但感到形勢嚴重,終於被迫離開廣州。

此後,十二師(我時為十二師三十四團一營二連連長)由都城趕回廣州,露宿廣九車站。第四軍將領繆培南及薛嶽等接掌軍權後無法收拾殘局,便緊急召集各有關將領開會,決定投靠蔣介石以避目前惡劣環境,李漢魂、韓漢英等不同意乃跑到上海。繆培南等將所有部隊由廣九路火車東運東江,分三路入江西北上投蔣。此時,廣州市民憤恨未消,在市內太康路附近豎立張、黃禍粵碑(後兩廣合作時才毀掉)

蔣介石接納第四軍投降,但又令錢大鈞、蔡廷鍇、陳濟棠等從江西入粵討伐張、黃。雙方曾在歧嶺、紫金、老隆、五華等地遭遇惡戰,第四軍二十六師師長許誌銳亦被打死於五豐。

繆培南率第四軍入江西後不再戀戰,由十二師副師長馬少屏給陳濟棠去信,請求他們收容治療受傷官兵不要加以殘害。以後取道經江西安遠、會昌、南城、樂平至安徽祁門、大通。當時正值寒冬,士兵沒有禦寒衣被,各部隊長官便縱兵搶劫老百姓的衣被和柴草用來取暖。

到大通後,蔣介石派船將部隊運浦口轉乘火車到隴海路上八義集集中。蔣介石親赴八義集講話,蔣先是以總長官的名義進行慰問,並帶來冬季服裝及餉項以示支持厚待。蔣強調部隊要好好整訓,說第四軍今後任務艱巨,要擔任消滅張宗昌殘餘的任務等。最後他還對第四軍官兵說:“有本司令的一天,便有第四軍的一天。

   
蔣介石利用第四軍打桂係

    1928
5月下旬,蔣介石命令第四軍開赴山東峰縣、檀山、滕縣、界首等地消滅張宗昌殘部後進駐德州。時馮玉祥之方振武部駐濟南、天津、北平一帶,與第四軍部隊很接近。因此,蔣介石極感不安。不久濟南事件”(“五三慘案)發生,蔣介石乘機把第四軍南調泰安,內定開調膠東解除武裝,並準備此前將第四軍縮編為第四師(五個師編成三個旅),以先削弱其力量。當時,作為第四軍老長官的張發奎雖已閑居香港、上海,但仍關心時政,尤其關心第四軍的命運。他從蔣介石侍從室的人口中得知蔣介石要把第四軍縮編為師調往膠東,使其陷於孤立消滅之的消息後,急忙派人通知繆培南,要他千萬不要去膠東,以免上蔣介石的當。繆得張的通知後趕快呈報蔣介石,請準在泰安附近整訓;他本人則稱病請假,師長職務交吳奇偉代理。

1929年春,桂係實力(約三個軍)已控製平漢路,主力集中武漢;白崇禧率一部(李品仙部)進駐北平,並與馮玉祥、閻錫山各部取得聯係,聲勢浩大。蔣介石對此大為不滿,遂想利用去年張發奎與桂係(黃紹竑部)爭奪廣東地盤之矛盾來讓張出麵消滅桂係。便起用張為第四路總指揮兼第四師師長,並撥其嫡係部隊朱紹良、陳繼承兩師歸張指揮;命令張調動各師集結於江西修水、銅鼓間,以便進攻武漢桂係主力。但為確保能控製張,蔣又特派心腹關鞏任第四師政治部主任進行嚴密監視,並密令朱紹良、陳繼承在一定時機內消滅張發奎和第四師。
   
張發奎對於蔣介石的陰謀早已料到並備加防範,他將計就計,直至第四師(我時為該師十九團二連連長)集結銅鼓後才和薛嶽正式到職擔任指揮,並暗示第四師各部不要太靠近朱、陳兩師,要隨時警惕戒備。沿途都是第四師打先鋒,朱、陳部隊隨後跟進。
   
桂係主力第七軍等因內部腐化、分贓不勻而矛盾重重,以致部隊毫無戰鬥力。駐防武漢的李朝芳師聽到張發奎部西進的消息後,即逃竄至鄂西、荊州、沙市附近,張發奎部不經戰鬥而入武漢。桂係各部至荊州一帶,又被張部繳了一部分槍械。
   
是年(1929年)五六月間,集結於距荊州約50華裏資福寺附近的李朝芳部彈糧缺乏,奄奄一息。張發奎特派第十二旅旅長吳奇偉前往資福寺招降李朝芳,答應保證全部官佐安全離隊,士兵全部暫補第四師,一切待遇照常。這不流血的投降與受降,為張發奎以後與桂係合作反蔣作了準備。

   
張謀反蔣

    1929
年六七月間,張發奎在解決桂係部隊後,指定各師在荊州附近集結休整待命。此時,朱紹良、陳繼承正按蔣介石的密令,準備幹掉張發奎的第四師。朱、陳擬以慶祝張部勝利為名,在沙市宴請第四師少校以上官長,待他們離開部隊之際(酒席前),一舉解除武裝。殊不知張發奎已有戒備,在赴會前密令部隊不參加會餐的官兵,隨時準備緊急集合以防意外,同時在會場附近增加警衛巡查。(當時我奉命率全連官兵在駐地全副武裝集合待命,並與各連約定進出和戒備事宜。)
   
朱紹良、陳繼承得知第四師有戒備後不敢動手,乃將張發奎和平解決桂軍、補充實力的情況詳報蔣介石,並待命行動。
    8
月初,張發奎為了能夠實現反蔣計劃,決定讓部隊離朱(紹良)、陳(繼承)部隊遠一些,便以整訓為由,讓各師按地區施行訓練。朱、陳兩師駐荊州、沙市地區,張之第四師則移駐宜昌、當陽地區訓練。朱、陳亦希望同第四師相距遠些,以避免突發事變。
   
張發奎部移動後,第四師十一旅(旅長黃鎮球)、十二旅(旅長吳奇偉)及教導團(團長陳芝馨)駐宜昌,第十旅(旅長鄧龍光)駐白洋、當陽;李漢魂回充第四師副師長,韓漢英回充師部參謀長;薛嶽投蔣時原是副軍長,此時仍以副軍長稱呼。
   
張發奎部到宜昌一個月左右,其政治部主任關鞏突然跑掉。張等認為關不辭而別,必是回南京向蔣介石報告情況,因而深感第四師命運危險,便立即秘密計議另找出路,準備把部隊開進廣西。

   
蔣、張正式戰鬥

   
蔣介石據朱紹良、陳繼承、關鞏等的報告,知道張發奎要渡長江南下,便馬上派曹萬順的暫編第一師乘船溯江而上,進駐枝江縣布防,以阻止張部渡江。但張發奎自關鞏逃走後,就料到會有渡江被阻問題,因此很快準備渡江船隻,並把眷屬迅速送到宜昌乘外國輪船離開。第四師官兵絕大多數是兩廣人,聞要渡江回鄉都很高興,隻三天時間就全部渡過長江。張部斷定曹(萬順)師不懷好意,決定先發製人,便在枝江境內長江彎曲處伏兵以待。曹師所乘輪船到達白洋附近時,即被張部來了一個措手不及,第四師把所俘士兵中的強壯者留下補充部隊,把所俘旅長帶到石門後放掉。
   
蔣介石得知張部渡過長江並繳了曹萬順的械後,十分憤怒,立即電令湖南何鍵全力出湘西殲滅張部。何鍵即派李抱冰旅在石門口襲擊張部。李部與第四師十九團三營接觸,打了半天返回。何鍵又派劉建緒軍在武岡縣之瓦屋塘堵擊,此次戰鬥曾攻到張的指揮部,與張之衛士隊及第一旅激戰一晝夜,雙方官兵傷亡都在百人以上。後來,劉部被張部主力壓迫退守武岡城。此時,蔣介石一麵命何鍵再堵擊張部,一麵通令全國討伐張發奎。張發奎當然不肯讓步,便也通電倒蔣,並曆數蔣介石獨裁和反革命、反國民黨的行為。

   
張發奎南下入桂
   
   
張發奎部渡江後,為急於度過險境及得到補給,因而擾民很大。張曾下令工兵營拆民房為架橋材料,並大肆砍伐老百姓之樹木、竹木;又規定部隊沿途就地補給,以所謂官價收買老百姓的糧食。他們在麻衣夥架設約200公尺的浮橋時,就拆了百家以上的民房。更有甚者,各部隊采辦人員在武岡境內的金縣塘圩因搶穀烤米而失火燒掉整個圩的房屋約300家。部隊經過時,我目睹三四百男女老幼對著餘煙瓦礫哭啼。
   
張發奎部渡江後行軍約百天,地經三省,1929年冬到達廣西北部義寧、桂林附近。沿途曾發生大小戰鬥10次左右。每次戰鬥,其當麵之敵(李抱冰、劉建緒)均是一擊就讓路。這並非張部戰鬥力特強,而是李、劉等部都要保存實力。正因為如此,張部才得以衝破蔣介石的重重包圍,並保存了一定的有生力量

轉載《湖北文史》第八十二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