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北伐中最著名的龍潭大戰 /黃旭初

(2008-07-30 06:30:41) 下一個

北伐中最著名的龍潭大戰


黃旭初


    龍潭之役為國民革命軍北伐中最著名的一次大戰。由於敵我雙方自主將以至士兵,都具有一心一德與愈戰愈奮的精神,遂演出了非常壯烈的場麵。勝者固非倖致,敗者當亦心服。

    尤其特異的是,革命軍方麵,蔣總司令早已辭職他適,部隊用軍事委員會來指揮,卻並非如抗戰時期之有委員長為全軍的統帥,而隻是幾位平高並大的常務委員,以政治上的合議製,應用於軍事上作戰,竟毫無扡格。軍委會下麵的三位總指揮,既自己指揮自己,而又彼此互相指揮;且三人又隔絕在兩地,非遇事可隨時細商,而卻能開誠互信,步調一致,卒摧強敵,竟獲全勝。凡此,皆為饒有趣味之事。

蔣氏辭職、團結內部

    革命軍北伐的進展,到民國十六年七月初,東路蔣中正的國民革命軍已攻到山東的滕縣,西路馮玉祥的國民軍已攻到直隸的磁州,山西閻錫山的北路國民革命軍也在大同、娘子關活動,威脅張作霖奉軍的側背,情形可說是非常良好。不意,容共的武漢,竟於此時東征,以圖傾覆南京,蔣總司令不得已而將東路各軍撤回長江,以固根本。自八月一日共產黨在南昌暴動,武漢也驚起而反共了,形成了和南京合作的機緣,卻仍喊著「驅共逐蔣」的口號。當時各將領對蔣的態度:馮玉祥主張汪蔣同時告退,以促成寧漢合作,統一革命力量;唐生智割據兩湖,仍向下遊進軍;張發奎絕對擁汪,率軍回粵;程潛、朱培德對蔣心存攜貳;在南京的何應欽、李宗仁、白崇禧,同感寧漢合作不成,北伐即無法進行。在黨政方麵,國府主席胡漢民雖也助蔣,卻和汪兆銘不相能,合作而汪來,無異迫胡走;在滬的西山會議派固然擁胡,但又和蔣對立。蔣氏處在這種錯綜複雜的情勢下,感覺自己竟成了內部團結的障礙,遂於八月十三日通電辭去本兼各職。大家留蔣不住,一時既無總司令,關於軍政、軍令的處理和部隊的指揮,從十七日起便由軍事委員會直接執行。軍委會常務委員七人中,胡漢民已隨蔣氏之後辭職離京,閻錫山在山西,隻有何應欽、李宗仁、楊樹莊、李鳴鍾、白崇禧(李濟深在粵,由白代理)五人主持。 

孫軍南侵、沿江布防

    帝國主義者的日本,對革命勢力的發展是深為嫉忌的,故幫助孫傳芳和張宗昌把已歸降革命軍的陳以燊部收拾,使山東無內顧之憂,孫張得乘革命軍南撤而聯合反攻。七月廿六日徐州被占後,孫傳芳以為這是他翻身的千載一時的機會,不顧張作霖的來電阻止,不計及張宗昌在濟寧和徐州西麵為馮玉祥所牽製,難以南下援助,竟急急分兵兩路南侵:一路沿津浦路攻蚌埠,一路由宿遷攻淮陰。南京那時正忙於蔣總司令的挽留和寧漢合作的協商,未能用全力來應付軍事;孫軍在津浦路方麵,八月十七日進逼浦口,運河方麵十九日已過寶應,軍委會十九日下午二時才下令海陸軍作捍衛首都的部署,其大要是:

    海軍楊樹莊總司令指揮第一、第二、練習艦隊,以主力任南京、江陰間的警戒,一部遊戈長江中上遊。

    陸軍由何應欽、白崇禧、李宗仁仍以第一、二、三路軍總指揮名義,分任指揮各軍在左列各地防守:

    柏文蔚第卅三軍、合肥、六安一帶;

    陳調元第卅七軍,蕪湖;

    賀耀祖第四十軍,當塗、采石磯;

    葉開鑫第四四軍,慈湖、大勝關;

    夏威第七軍,南京附近;

    胡宗鐸第十九軍(第十五軍所部改編),烏龍山一帶;

    第一軍第廿二師及警備第一師,棲霞、龍潭一帶;

    第一軍衛立煌第十四師,鎮江;

    楊傑第十八軍(第六軍第十七師改編),揚中;

    賴世璜第十四軍,江陰;

    曹萬順第十七軍,崑山;

    第一軍第二、三兩師及第廿六軍,上海、吳淞。

龍潭退敵,棲霞失陷

    南京急須解決內爭,對敵暫取守勢,而孫傅芳卻是積極取攻勢的。八月廿五日李宗仁偕漢方中委譚延闓、孫科等由九江乘決川艦回南京,到江寧附近時,發現孫軍向江寧鎮、大勝開渡江了,船艇像穿梭般紛紛往來。李氏立即令艦上開炮,擊沉了大小船艇百餘隻,溺死了孫軍一千多。江麵肅清後,孫軍仍從北岸齊向艦上射擊。但經不起兵艦炮火的壓迫,不久便竄匿而歸沉寂,渡過了南岸一部分,悉被防守部隊所殲滅,這是大戰的序幕。

    就在當日夜間,孫軍約五六千人的大隊,乘著大霧,藉外國兵艦的掩護,由南京下遊的通江集、劃子口偷渡過南岸;廿六日拂曉襲擊燕子磯、笆鬥山、烏龍山、棲霞、龍潭的守備部隊,占領了棲霞和龍潭,掩護其後隊繼續渡江,並掘毀滬寧鐵路,割斷電線,以阻礙我往調援兵。何應欽、李宗仁兩總指揮在南京接到急報,趕急派隊應援;白崇禧總指揮由滬回京,車到無錫,得龍潭被敵所占領消息,立即就近由常州、無錫調兵往攻,同時軍委會電令鎮江以東的部隊一概歸白指揮;午間,孫軍遭我第十四軍和第一、七兩軍的東西夾擊,死傷數百,繳械千餘,敗退入蘆葦叢中;但後隊孫軍得其掩護,複源源渡過,再來攻棲霞和南北象山,守軍為成立不久的第廿二師,抵禦不住,遂悉被敵所占領。何李兩總指揮以情勢危急,在軍委會商定:將第一軍第一、二、三各師集結於鎮江;第七軍除派一部警戒江寧到南京一帶外,其餘悉數集結於南京;上遊的第卅七、四十、四四各軍,各將主力就地靠近下遊警戒;其餘第十四、十七、十八、廿六各軍仍在原防嚴密戒備;海軍全部分段遊戈江麵,阻斷敵軍偷渡。

    這是第二日的作戰情形。

棲霞克複、龍潭被占

    到廿七日,孫軍渡江的已二萬餘人,一麵死守棲霞山,一麵向龍潭襲擊;我軍也一麵反攻棲霞,一麵抵抗敵向龍潭的襲擊;天剛拂曉,兩處已同時發生激烈的戰鬥。

    我守龍潭的第廿一師,努力抵禦,得衛立煌率第十四師從鎮江來助,合力殲滅孫軍,俘虜其旅長趙國瑛以次官兵千餘人。由虜獲孫軍文件中,得知其作戰部署:「一、鄭俊彥、李寶章督率第一路所屬各縱隊於本月廿三日深夜渡江,進占南京;二、劉師長士林督率第二路所屬各部於本月廿三日深夜渡江,進占鎮江;三、上官師長雲相率領所部到揚州後,即協同劉部渡江,經鎮江出勾容,警戒溧水方麵;四、鐵路縱隊準廿三夜十二時開始渡江,進攻南京。」以上的部署,據被俘的趙國瑛說:因準備不及,到廿六日晨才正式發動。

    我第七軍第一師援助第廿二師反攻棲霞山,孫軍死守險要,以大炮和多數的機關槍向進攻的我軍猛烈射擊,我軍仰攻,前仆後進,不顧犧牲,自晨至午,第廿二師屢次動搖,幾乎支持不住,夏軍長率兩獨立團到甘家巷督戰,即令一團繞攻敵人側背,第一師又突破了北象山和棲霞街,跟著棲霞高峰也被占領,孫軍受著三麵的夾擊,終於崩潰而分路奔逃,經一日的肉搏,受多數的死傷,棲霞乃重歸我手。敵竄江岸一股,被第七軍獨立團繳械俘虜;其剩餘數千,逃向龍潭。第七軍第一師奉令仍回南京。

    龍潭雖以晨間大勝而安全,但當夜又複失陷了。南京到江陰一帶江麵,原由海軍聯鯨、通濟、永續、永健、楚有等艦遊弋警戒,卻為水道長遠,梭巡不周,孫軍連日得從三江營、十二墟、大河口、劃子口各處渡江,且盡向龍潭附近集結,廿七晚再猛撲龍潭,我守軍第十四師的一團及第五十八團抵擋不住,遂被孫軍占領。李寶章、上官雲相兩師已完全過到南岸,此時龍潭附近的孫軍已不下兩萬人。

    龍潭成為雙方互相爭奪的目標,廿八日何總指揮應白總指揮之約,令第七軍固守棲霞到南京一帶,而以警備第一師的一部協同第廿二師夾擊龍潭。自晨至午的戰況,彼此相持不下;黃昏時分,第一軍第二師到來了,加入左翼一衝,便占領了正盤山南方的高地,更前進圍攻黃龍山和青龍山。但孫軍大隊今日繼續分路渡江,隻向八卦洲第七軍防區的被擊退,其餘渡過的,向我軍攻擊龍潭的陣地作包圍,其占領黃龍山和青龍山的炮兵,又據高瞰射,致我仰攻一再突擊的部隊,蒙受巨大的犧牲,正麵被截為兩段,全線混戰,不得已而東退倉頭,西退東陽鎮,第七軍第三師奉令往援,已來不及了,因棲霞仍在我手,敵人追到東陽鎮便不敢再進,但東至鎮江,西至堯化門,此時均為敵氛所籠罩。此役各部都有損失,而以第廿二師為最重。

    這是第三、第四日的戰況。

周密部署、準備圍攻

    龍潭複失的消息到了南京,中央委員和何李兩總指揮徹夜商討應敵的方策。判斷孫軍連日冒險渡江,屢敗複進,今再占龍潭,必將集中力量,與我決戰,我軍士氣尚旺,應勿等待孫軍完全渡過南岸,即迅速將其擊破,則再舉北伐,自屬事半功倍;綜合各方報告,孫軍渡江地點雖在通江集、劃子口、十二墟、瓜州鎮、三江營各處,而其主力卻盡在龍潭、棲霞一帶發現,是主要渡河點在劃子口、大河口兩處,其餘不過佯渡以亂我耳目而已。於是決定:何總指揮率第一、七兩軍從西麵,電白總指揮就可能範圍內盡量抽調鎮江以東的部隊從東麵,於三十日拂曉一齊夾擊龍潭;李總指揮率第七、十九兩軍各一部堅守南京、燕子磯、笆鬥山、鳥龍山、棲霞一帶,並調第四十軍限三十日晨到京相助;海軍從廿九日起集中主力於劃子口、大河口阻絕敵軍偷渡。

    南京和鎮江兩方麵,依照上麵的決定,廿九日用全副精神去準備,所以僅在棲霞、倉頭附近與敵相持,不使其再有發展。何總指揮赴麒轔門收容昨日由龍潭敗退的第一軍部隊,集結整頓,下午督率複向東流鎮前進;並令第七軍第三師和獨立團也進向棲霞。白總指揮令楊軍長派隊截擊由揚州進犯姚家巷的小部敵軍,並電令賴曹兩軍長各抽一團開虹丹陽歸楊軍長指揮和鎮江相呼應後,即自率總指揮人員赴下蜀部署明日總攻擊事宜。李總指揮坐鎮南京,負責首都的警戒,各方的策應,海陸軍作戰的統籌;對海軍,電商楊總司令加派海容、應瑞兩艦遊弋下遊,其餘逐次駛往大河口一帶協擊偷渡和兩岸的敵軍;對陸軍,以第七軍第二師第三、五兩團守鳥龍山和棲霞,第十九軍守笆鬥山和燕子磯,並以一部控置於神策門候命,第七軍教導團、獨立營歸尹團長承綱指揮,分布下關、上新河鎮一帶,各部隊各自對於附近江岸嚴密警戒,並連絡左右的部隊。

    對龍潭明日的攻擊,海軍在北麵攔截江麵;白部第一軍在東;何率第七、十九軍在西,並以第一軍部隊在南,形成了包圍陣容。其詳細部署如下:

    東麵編兩個攻擊隊,以劉師長峙在右,指揮第二師的一團,第廿一師第五十八團和第十四師(缺兩團),沿鐵路進攻正盤山、七星台北端、龍潭車站和其以西地區;鄧師長振銓在左,指揮第一師全部和第十四師的一團,由胡家園進攻正盤山東端、七星台、青龍山;第廿二師以一部在下蜀、倉頭對江岸警戒,餘一團為總預隊,明晨向倉頭推進。

    西麵編三個攻擊隊:李師長明瑞在中央,率第七軍第一師並第二師的一團沿鐵路西則進攻夏家村、龍潭;陶師長鈞在右,率第十九軍第一師由蔡家邊、西溝、古鎮進攻東陽鎮,奏攻後即協同右翼的第一軍攻擊黃龍山、龍潭街市;楊副師長騰輝在左,率第七軍第三師兩團由江岸向周家園、扁擔洲進攻;夏軍長率第七軍兩獨立團為總預備隊,攻擊時沿鐵路推進。

    南麵編兩個攻擊隊:孫師長常鈎在右,率第二、廿一兩師(各缺一團)由上西岡、曹家邊向小花生口、黃龍山攻擊;警備第一師附第十師第四十一團在左,由上西岡向東陽鎮攻擊,奏功後即協同孫師長攻黃龍山;攻擊時何總指揮率衛士隊在下西岡。

苦戰黃龍,孫軍慘敗

    所謂龍潭大戰,三十日天將亮時炮聲響起來了,我軍從四麵八方一齊向龍潭進攻。海軍在棲霞、龍潭、下蜀江麵助威,並阻截敵軍偷渡。西麵中路李師長首先攻破夏家村,即繞攻東陽鎮北端;陶師長在右翼,剛好也攻到東陽鎮,敵人被我兩路齊迫,紛紛退集黃龍山,我軍追到,從下仰攻,遂難進展。左翼楊副師長進占了扁擔洲,敵人全力向共反擊,因河汊紛歧,妨礙運動,故鐵路以北,彼此隻是對峙著。夏軍長以正麵進展不易,令陶師長協同右翼的第一軍猛攻青龍山,李師長全力繞攻黃龍山。不久,東麵白總指揮督率劉師長占領了水泥廠,威脅七星台北端;鄧師長也攻破了正盤山,向七星台、青龍山攻擊。西麵各軍聞知鎮江友軍愈來愈近,精神格外興奮。李師長漸漸逼近龍潭,因小河阻隔,將部隊大部分繞過盤橋,以一部加入陶師協攻青龍山西側,主力圍攻黃龍山。敵方主將孫傳芳和重要將領李寶章、段承澤等親到督戰,據高俯瞰,憑險固的陣地,發猛烈的炮火,拚死堅守;而我軍卻奮不顧身,冒險上衝擊,彈如雨下,血肉橫飛,終因地勢太劣,屢衝都未能達到稜線,死傷奇重,這樣白兵戰的惡鬥,為北伐以來所僅見。午後二時,青龍山敵人乘我軍屢攻疲憊,向我出擊,我正苦敵據山巔,不易得手,遂乘勢搏擊,但結果仍受挫折。午後四時,夏軍長派獨立團來助,李團長思熾由青龍山緩徐部分猛衝而上,喊殺之聲震天動地,掩護的炮兵發炮猛矗,撲到了山頂,敵人潰逃,遂占領青龍山。現隻剩下黃龍山了,李師長的攻擊部隊,人人都已筋疲力蠍,無法再進,隻在山腰支持著;夏軍長派黃權率一營來到,攻到半山,時有英艦七八艘上駛,想是誤認了山頂為革命軍所占領,以為孫軍要攻擊上山,即向山頂開炮轟射了七八發,煙火瀰漫,塵土飛揚;炮聲一停,我軍急一擁而登,到了頂上,隻見敵軍官兵全都死了,單剩下武器散亂在地上,帝國主義者支持軍閥,不料因幫助了革命軍;躲在山穀逃不出去六千多敗敵,都成了我軍的俘虜。孫軍內失了中堅陣地,外受半月形包圍,逐漸退縮往江邊,又被我海軍炮擊,陣線散亂,孫傳芳、李寶章、段承澤先逃回北江,部隊也紛紛逃命北渡,卻被我海軍擊沉了不少的渡船,威脅得其餘不敢再渡,轉向下蜀逃去。白總指揮到水泥廠,令第一軍第一、二、十四各師跟蹤追擊,第七軍去肅清龍潭附近的零星殘敵,天已入黑,而鐵路以北,水田沒陘,河汊錯雜,難以辨別,故不再去追擊。

大獲全勝、渡江追擊

    孫軍三十日在龍潭大敗,受了一塲钜創,誰都以為必乘機逃脫,再徐圖恢複了,白總指揮當夜擬定了掃蕩紫洲東西殘敵和三路渡江追擊的部署,商得何李兩總指揮的同意,已經下令卅一日晨開始行動,不料,孫傳芳尚作最後的掙紮,再向烏龍山和龍潭來一次突襲。

    孫傳芳以為我軍既集中龍潭作戰,南京必定空虛,於三十日夜間派隊由八卦洲渡江,卅一日晨襲攻鳥籠山,第七軍守兵一團竭力抵禦,自晨至午,屹然不動;但敵攻擊愈烈,笆鬥山被占。李總指揮調神策門總預備隊一團往援,從燕子磯、花家巷出擊,將敵擊潰,收複笆鬥山,繳械數百,殘敵逃入八卦洲中,前頭被海軍攔截,後有追兵,進退不得,遂被全部解決。

    龍潭潰敗之敵,乘夜增援三團,卅一日晚,襲攻水泥廠、章家灣一帶,來勢兇猛,過於昨日,但我軍布置周密,動作敏捷,藉戰勝的餘威,彷彿一可當十。當水泥廠被敵猛攻時,第七軍部隊已占領了小曹莊、蘭英閘,拊敵的側背,第一師僅急向陳家墟、金村、元溝挺進,形成了包圍的態勢,何白兩總指揮在龍潭會合,身臨前敵,士氣更為發揚,敵勢局促,陣線淩亂,被我突擊抄襲,相互齊施,遂全線崩潰,爭向江邊逃竄,我追擊既猛,海軍複當頭攔截,溺死千餘,其餘進退不得,遂全部繳械降伏。這塲連續七晝夜的大戰,乃告閉幕。

    這一戰役,孫軍過江的共五師三混成旅,約七萬人。被俘萬餘;投降繳械時的情形頗為紛亂,其將領乘間混雜鄉民中走脫的不少;孫軍打仗時很兇猛,被俘後很馴服,我以少數兵押解數倍的俘虜往南京,並無反抗事故發生。繳獲步槍三萬餘枝,機關槍百餘挺,山炮、迫擊炮各六十餘鬥,第七軍隻能以少數部隊暫時看管堆積如山的戰利品,後來多被別軍任意搬走。孫軍死傷近萬,我軍死傷也一萬以上,戰塲上屍體枕藉,「血染龍潭」,並非誇語。雙方都視此戰為成敗關頭,主將都親臨前線,作生死的決戰,不計犧牲,結果是革命軍勝了!

    九月一日革命軍渡江追擊,楊傑率第十四、十八兩軍克複揚州,進逼淮陰;賀耀祖率第四十、四四兩軍重新占領津浦路南段,以待後期北伐的繼續進展。

原載《春秋雜誌》總第110期(中華民國五十一年)

網上見:【析世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