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馮玉祥關於進攻魯西至克複京津軍事紀實(1928年6月)

(2008-07-29 06:55:19) 下一個


北伐大戰

 
    一、大戰前一般情況

本軍既戡定豫北,克複曹縣,後方已告肅清,遂在漳河以北臨漳、南樂、觀城、濮縣、荷澤、定陶、曹縣、單縣之線與敵持。
    山西方麵:我軍在偏關、雁門、繁峙、井陘之線,與敵相持。
    津浦方麵:我軍在豐縣、沛縣、利國驛、海州以北一帶,與敵相持。
    蔣總司令於二月十六日來開封,決定北伐大計及作戰方略次:彰德、大名方麵,及山西方麵,先取守勢;集中優勢兵力,解決山東方麵之敵。
    我軍作戰部隊如次:
    甲、用於山東方麵者:
    第一集團軍
    第一軍團劉峙。
    第二軍團陳調元。
    第三軍團賀耀祖。
    第四軍團方振武。
    第二集團軍:
    第一方麵軍孫良誠。
    第三軍孫良誠。
    第四軍馬鴻逵。
    第五軍石友三。
    第二十一軍呂秀文。
    騎兵第二軍席液池。
    乙、用於河北方麵者:
    第二方麵軍孫連仲。
    第三方麵軍韓複榘。
    第八方麵軍劉鎮華。
    第九方麵軍鹿鍾麟。
    第一軍韓占元。
    第二軍劉汝明。
    第十三軍張維璽。
    第三十軍劉驥。
    騎兵第一軍鄭大章。
    丙、用於山西方麵者:
    第三集團軍全部。
    時第一集團軍作戰部隊,正在調集,奉逆攻晉甚急,其目的在乘我大軍未進攻以前,先陷山西,以遂其各個擊破之計。總司令乃於三月初七,移駐黃河之北岸新鄉。 晝則運兵北進,夜則運回,故作進攻之勢。一以大軍製京漢線上之敵,以分其攻晉之勢。一以誘敵主力於彰德方麵,而使我主攻方麵,進展容易。 


    二、魯西大戰
    四月初,作戰部隊,均將調齊。蔣總司令至徐州督師,總司令遂於二日移駐蘭封,時議定部署如次:第一軍團劉峙部,擔任津浦正麵。
    第二軍團陳調元部,擔任郯城、沂州迤東一帶,以上兩軍團,在微山湖以東地區。
    作戰由蔣總司令直接指揮。
    第三軍團賀耀祖部,由豐縣、沛縣、單縣進攻魚台。
    第四軍團方振武部,由歸德經曹縣、定陶,攻敵之金鄉。
    第一方麵軍孫良誠軍、馬鴻逵軍、呂秀文軍,由荷澤攻巨野、嘉祥及鄆城。席液池騎兵軍,由鄆城以北,繞汶上寧陽,截擊敵之後方聯路線。
    以上各部隊在微山湖以西作戰,歸馮總司令指揮。敵軍在微山湖以東,為張宗昌、褚玉璞之直魯軍。在微山湖以西,為孫傳芳所屬之全部,楊清臣、袁家驥、柴雲 升、王振及直魯逆軍之一部,約共九萬餘人。在鄆城、巨野、金鄉、魚台之線,構築堅固陣地,原定八日,為全線攻擊,開始日期。第二軍團則先一日,開始攻擊動 作。旋以準備未完,延二日,於十日開始攻擊,第二軍團則於九日開始攻擊。
    劉峙軍於十日攻下台兒莊,十二日攻下韓莊、棗莊,進至滕縣附近,攻擊敵軍第二道陣線。
    呂秀文軍於十一日占領鄆城,即向汶上前進。
    賀耀祖軍團於十二、十三兩日,戰況不利,稍卻。孫逆傳芳以為有機可乘,親督主力軍五萬,向徐州方麵猛進,連陷豐縣、沛縣,其先頭已至黃口集附近。
    石友三軍兩師,時控置於蘭封、柳河一帶,為總預備隊。
    於十五日聞警,即調該軍,並益以野炮兵一團,用火車輸送。
    一日夜,運至碭山,十七日進攻豐縣,斃敵軍長袁家驥,敵軍複在魚台附近抵抗,我軍奮擊大破之,遂於十八日攻克魚台。
    孫傳芳之悉銳南下也,留李寶章率兩萬餘人守巨野,孫良誠軍於十五日攻克之。跟蹤追擊,同日後克嘉祥,十六日進攻濟寧,占其四關。時孫傳芳方在魚台聞警,即分兵為五:一留魚台抵抗。一援濟寧。一向安居鎮。一向嘉祥。一出巨野、嘉祥之間。各路並進,擬包擊孫良誠軍。
    孫良誠軍即撤濟寧之圍,固守安居鎮。時城中之敵,兗州來援之敵,乃孫傳芳自前線抽回之兩路,合攻孫良誠軍於安居鎮。旋石友三軍,將魚台之敵擊破,與賀耀祖 部,急向濟寧前進。方振武軍,已將金鄉攻克,麾軍前進,正與敵孫傳芳部由魚台向嘉祥及嘉祥、巨野間之兩路,遇截擊破之。圍攻安居鎮之敵,於十九日為孫良誠 軍擊潰。
    席液池騎兵軍,自寧陽進擊敵之後路,破壞曲阜、兗州間交通,於十八日乘虛占領兗州,滕縣敵軍聞訊,遂於十九 日潰走。
    孫良誠軍、馬鴻逵軍,於二十一日攻克濟寧,孫逆傳芳部眾潰亂,向肥城、東平奪路竄走,我軍四麵兜擊,各軍俘獲極多。計敵軍此次損失當在五分之三以上,潰退 之眾,士氣頹喪,非經長時期之整頓,已不堪再戰矣。(附圖第二十六 二十七)(缺)

 

三、會師濟南

我軍占領濟寧後,蔣總司令至野雞崗,決定乘敵兵新敗,不使其有整頓餘暇,直攻濟南。蓋泰安以北三十裏之界首,為濟南最要門戶, 山勢甚險,敵若固守,攻之極難。今當敵軍新敗之後,心氣不固,取之較易也。其部署如次:第二軍團陳調元部,展開主力於萊蕪附近,一部在新泰附近,向濟南以 東進展。
    第一軍團劉峙部,居津浦正麵,展開於天寶寨臨汶之線,向界首一帶進攻。
    第三軍團賀耀祖部,居第一軍團之左,展開於大舍、大石橋之線,向當麵之敵進攻。
    第四軍團方振武部,居第三軍團之左,展開於孫伯莊、朝陽莊之線,攻擊前進。
    第一方麵軍孫良誠部馬鴻逵軍、呂秀文軍、席液池騎兵第二軍。居最左翼,展開於陳家山、東阿之線,由東阿、平陰,向長清進攻。
    以上各軍,均以濟南為目標。於二十六日開始動作,正麵各軍,奮勇追進,連克界首、張夏等處要隘。敵兵北潰,於四月三十一日退出濟南,我軍遂於五月一日占領 濟南,城垣敵兵,大部均遁黃河以北,一小部由膠濟鐵路向東竄去。孫總指揮良誠所率之第一方麵軍,由東阿、平陰迂回,向濟南前進,路線過長,沿途糧食缺乏, 又因濟南駐兵過眾,遂於五月三日分紮於長清、樂口、新城一帶。 


    四、漳河大戰
    當山東方麵戰事將起時,奉逆正猛攻山西,勢甚危急,遂命豫北各軍,於四月六日,向磁州大名之敵進攻,以分敵勢,期解山西之圍,其部署如次:孫總指揮連仲,率第十四軍、第二十三軍、鄭大章騎兵第一軍,由彰德向磁州進攻。
    龐炳勳軍駐林縣,與彰德為犄角。
    劉總指揮鎮華部第八方麵軍,由清豐、南樂,向大名進攻,於觀城、濮縣,對東昌方麵取守勢。韓占元軍駐道口,為劉鎮華軍策應。鹿鍾麟為北路軍總司令,豫北作戰各軍,悉聽指揮。
    時敵軍計劃,第一步對晉猛攻,逼入山內。第二步對晉封鎖,以全力擊破。本軍在黃河以北作戰之部隊,第三步即用全力解決山西。敵既達第一步目的,遂實行第二步之計劃。
    於五日由彰德方麵,先行對我軍進攻,來勢頗猛,我軍以整備未完,前哨部隊,略有損失,兩軍相持,激戰極烈。自九 日起,濮縣、觀城、南樂、內黃,皆起劇烈戰事。
    劉驥軍自洛陽、劉汝明軍自禹縣、張維璽軍自潼關,連續均調至豫北。劉驥軍、劉汝明軍,加入彰德方麵,張維璽軍至道口,為劉鎮華軍、韓占元軍策應。時劉、韓 兩軍在觀城、濮縣、南樂、清豐、內黃之線,與敵相持,張維璽軍以樊匪叛亂,運道中梗,僅有二分之一,開到河北。
    敵在磁州方麵者,為奉逆精銳三四方麵軍及附屬各部隊,計戢翹軍、富奴英軍、萬福麟軍、竇聯芳軍,戰鬥極烈,敵人之主攻方麵,即選在此處。自五日開戰後,覺 敵力甚優,十 八軍及劉汝明軍、劉驥軍,均加入前線,兵勢總不能優於敵人。我軍陣線,原在安陽城垣以北二十裏韓陵山、柳園、洪河屯之線,作一外孤形,經連日戰鬥,我軍兩 翼,後引成一 以彰德城垣為頂點之銳角形,右翼陣地至崔家橋,左翼之陣地即靠近京漢、彰德車站附近。
    第四集團軍李總司令宗仁所部,節次北伐。此時派葉軍長琪,率部先進至漯河,接韓複榘軍防務。
    韓複榘軍,即星夜北調,於十六日集中彰德以南,即於十七日拂曉,向敵之右翼猛攻,將崔家橋占領,連奪三十餘村堡。敵人複於後方,增加大部兵力,占據村寨,頑抗不退,激戰至夜,韓複榘軍師長三員,均受重傷,又受傷旅長兩員。
    慮黑夜發生意外,遂仍退歸原陣地。
    時全線激戰極烈,敵軍後於大名、東昌兩方麵,增兵來攻,觀城遂陷。
    我軍以敵勢甚銳,乃決定計劃,先以深溝高壘,固守待敵,一麵集結精銳,於相當地點,俟敵人久攻力疲,相機反攻。時劉鎮華軍、韓占元軍,放棄南樂、濮縣,在 內黃、清豐以北及濮縣以西地帶,選用村堡,構築陣地,與敵苦戰。張維璽軍開至道口,即左右策應,前線一有危急,經張軍馳往夾擊。
    彰德方麵,改取守勢後,敵軍連日猛攻,我軍所守村堡房屋,均為敵炮火所擊平。而我工事甚堅,官兵沉著發槍,雖敵兵一日猛撲數十次,終為我軍擊退。
    我軍後方兵力,均以增加前線。山東方麵,正在會攻濟南,而樊匪鍾秀正在擾亂洛陽、鞏縣一帶,兵已無可再增,欲求勝敵,惟有官兵以大犧牲之精神,堅忍至最後之時間而已。
    敵連攻至二十八日,其氣勢已稍衰。我軍乃於彰德方麵,全線反攻,其部署擬次:第二軍向東行義中家店方麵出擊。第十八軍、第二十三 軍,均向當麵之敵出擊,奏功後,即向左發展。
    第四師附第十五師之一部,由魏師長指揮,須擊潰宋唐村一帶之敵,與二十三軍取聯絡,我正麵之部隊第六十師、第二十三師、第五師、第三十二師、及第一師之第 二旅,左右出擊之時,各在其陣地前方,多派便衣隊,向敵擾亂,待我左右兩翼出擊部隊奏功後,即協同出擊。韓複榘率第十四師及第一師之一部,第七十師又騎兵 第十三團、炮兵旅之一部,唐克車隊,由左翼向徐口、曲溝集方麵之敵出擊,奏功後,即向右發展。
    鋼甲車在紡紗廠附近,以炮火協助我左翼軍出擊,並堵擊敵人左後方,施行擾亂。
    廿九日,進擊以後,敵軍抵抗甚烈,連戰至五月一日夜間,敵軍全線潰退。我軍即於當夜全線向敵舉行追擊,濮縣、觀城方麵之敵,亦於二日潰去,我軍即於三日收複順德,五 日收複大名,各路均向敵躡蹤猛追。 


    五、驅除樊匪
    樊匪鍾秀於我軍蘭封附近第二次大戰時,聲言率兵二十 萬來抄我軍後路。故於克複徐州後,即調韓複榘軍駐紮漯河、許昌一帶,以防其侵襲京漢路線。及北伐大戰將起,策樊匪必有陰謀,乃調宋總指揮哲元,自西安移鎮 潼關。及彰德戰事激烈,韓複榘軍、劉驥軍、劉汝明軍,均先後調離洛陽、許昌、禹縣、漯河一帶。樊匪得訊,即乘虛大舉分襲洛陽、鞏縣一帶,先陷郟縣,圍禹 州、登封,即分兩路,一由臨汝攻洛陽,一由登封襲孝義兵工廠,旁股竄陷偃師、鞏縣、密縣各城。四月二十二日,隴海鐵路及洛、鄭間電線,均為匪毀。
    洛陽及孝義兵工廠,同時吃緊。當時守洛陽者為石訓練總監敬亭,率各級教導團,約五千人任攻防之責,張維璽軍自潼關開赴前線,運輸過半,交通中斷,遂留在洛 陽歸石總監指揮助剿。守孝義兵工廠者為趙廷選師及手槍旅共四千餘人。匪兵號稱十萬,實數約五萬,雖係烏合,然人數過多,漫山寨野,防剿極難。乃調宋總指揮 哲元,率駐陝各部,盡開洛陽,隻留一旅守西安。馬鴻賓軍守潼關。任宋為剿樊總司令,石敬亭為副司令。宋總指揮於二十七日到洛陽,二十八日擊破侵犯龍門之匪 約二萬餘人,斃其偽軍長李萬如。五月一日,克複偃師。時石軍長友三,在魯西作戰,自碭山於四月二十二 日追敵至濟寧,即調援孝義,兩日夜到柳河,輸送至滎陽,於二十九日克複鞏縣,同日解孝義之圍。即令宋、石分兩路追擊,遂複臨汝、自由、密縣,解登封禹縣之 圍,樊匪殘部,遁入魯山、襄城、方城一帶。
    此次樊匪擾我軍後路,實係受張作霖之勾結,得賄七十 萬,並約奉逆取鄭州以東,樊匪取汜水以西,又與陝西李逆虎臣等,皆有勾結,因通信不靈,李逆發動遲延時日,宋總指揮所部,得以先驅樊匪,而陝西仍不至疏失也。時大軍正在北進,陝西李虎臣逆謀將作,故未遠追。 


    六、攻克平津
    我軍既克濟寧,蔣總司令因急欲回京,主持政務黨務,將以前敵軍事相囑,約至濟南會商。總司令遂於二日晚,由新鄉起行,五日至黨家莊,於途中,聞日兵在濟南 與我軍起釁,詳情未甚明悉。及至黨家莊,蔣總司令於是日晨,暨宋、方兩總指揮等,即由濟南來會,詢知日兵起釁緣由,遂決定對濟南日兵,不與交戰,於濟南以 南相當地點,配兵監視之。大兵不經濟南,在長清以西渡河,加多京漢線上兵力,積極前進,貫徹北伐本旨。六日,即由黨家莊至張夏,旋即起行,於九日到鄭州, 十日轉赴新鄉。蔣總司令返駐徐州,旋至京,並以第一集團軍作戰事,囑歸指揮。時京漢線上韓總指揮複矩,率第六軍、第十八軍、第二十三軍、騎兵第一軍,猛追 奉敵,於五月十一日到達石家莊,因鐵路電線,均為敵大破壞,未及報告。山東既起事變,又因敵在京漢方麵潰走者,未蒙甚大之損失,慮敵乘變反攻,乃令韓複榘 軍到石家莊不得前進。
    及電令已發,韓複榘軍,時已過望都,接令請示進止,當複以即在原地停止,韓總指揮以通信不便,恐誤軍令,未及待接。第二次電令即引至石家莊,其時津浦線上 部隊渡河,尚未完竣,而河間、高陽均駐有敵之重兵,京漢線上未可急進,進則陷於孤立,將為敵各個擊破,為戰術所忌,時第三集團軍與敵相持於保定、新樂間, 即命鋼甲車兩列,在正麵助戰,以鄭大章騎兵軍,向安國、蠡縣出動,以鞏固其右翼,並命韓複榘軍負策應之責。津浦我軍大部,已經渡河,地狹人眾,糧食極缺, 後方輸送,皆改由道口從衛河水路輸送,至臨清分發,一時未能運到,前敵官兵,極為困難。進戰則生,退守則死。乃命積極進攻,席液池騎兵軍,遂於五月十三日 占領德州,即定部署如次:陳總指揮調元所部,由吳橋、南皮、滄縣之線以東地區前進線上屬之。
    方總指揮振武所部,由吳橋、南皮、滄縣之線以西,景縣、交河、杜生堡之線以東地區前進。
    孫總指揮良誠由景縣、交河、杜生堡之線以西地區前進線上屬之。
    劉總指揮鎮華所部,由棗強、武強、肅寧之線以西地區前進線上,歸該軍擔任。
    方總指揮鼎英部,由鐵路隨第四軍團後方跟進。
    此時最可顧慮者,沿津浦、京漢兩鐵路進展之部隊,已逼近滄州、保定,而兩鐵路中間四五百裏間,我軍尚未進展。
    敵於河間、高陽,均配置重兵。饒陽、武強各處之殘敵,尚未掃清。京漢鐵路以東,饒陽以西地區,尚無部隊擔任。故決定俟第四集團軍先遣軍到達定縣、新樂、石 家莊各地,即以鹿總指揮鍾麟之北路軍,全部移至京漢線以東地區,與孫良誠方麵軍銜接,然後全線同時進攻。遂於十五日電令津浦線各軍團,以一部在前方監視, 主力均在後方集結,待機進攻。
    蔣總司令於十九日抵鄭州,決定部署如次:京漢、津浦各軍,限於本月二十五日以前,務須在慶雲、南皮、交河、武強、晉縣、正定之線,將主力集結,準備進攻。
    津浦各軍作戰部署照前。
    京漢線上第三集團軍,應維持現狀。
    白總指揮率第四集團軍作戰部隊,即到正定附近集結。
    韓總指揮複矩所率各部隊,即在晉縣附近集結。
    至廿五日,即下令全線進攻,規定攻擊部署如次:津浦路第一集團軍各軍團及第二集團軍第一方麵軍,由衡水、饒陽、肅寧、雄縣之線迤東地區,向滄州、河間之線攻擊前進。限於本月二十八日以前,攻擊開始。
    關於作戰部署,統由朱總指揮培德主持辦理。
    京漢線上第二集團軍北路軍全部(劉總指揮鎮華部在內),由衡水、饒陽、肅寧、雄縣之線,以西地區,驅逐博野、蠡縣、肅寧之敵,向高陽方麵攻擊前進。限於二 十八日前進至肅寧、蠡縣、望都之線。左翼力求與京漢路第三集團軍確實連絡。關於作戰部署,由鹿總司令鍾麟主持辦理,衡水、饒陽、清寧、雄縣線上屬第二集團 軍北路軍。
    各軍正進展間,蔣總司令於二十九日至柳衛,為軍事進展,避免外交上糾紛起見,遂會發命令,其要旨如次:前方各軍破敵之後,即進至靜海、勝芳、永清、固安、長辛店之線,停止待命。
    北路軍於廿九日擊破小旺、董莊之敵,攻克蠡縣。三十 日占領雄縣。三十一日攻克高陽。第三集團軍同日克保定。
    孫良誠軍於六月一日克河間。
    津浦線上敵軍。於二十九反攻,與陳總指揮調元部發生劇戰,擊卻之。二日我軍攻下滄州,張逆作霖見大軍進逼,於二日夜遁走,在途被炸斃,所部殘留在北京、天津一帶。韓複榘軍於六日下午占領南苑,不令一兵入北京城,遵總司令命也。
    天津殘敵負隅,我軍皆紮在三十裏外監視,一麵以武力壓迫,一麵勸諭,受編者遵令退出,頑抗不服者,均遁踞津東一帶。大軍遂定京、津,旋奉國府令,改北京為北平,各部案卷,均送南京。全國政令遂臻統一。 


    結言
    古訓有言:師克在和,不在眾。又曰:不和於國,不可以出軍;不和於軍,不可以出陣。察此次革命軍事,所以頓挫之故,及其成功之原,可以為鑒矣。當革命軍起 於廣州,兵數不逾八萬。總司令自五原移師秦隴,亦祗七八萬人。敵眾無慮,百萬兵勢,若風發河決,不及一年,而戡定湘、鄂、蘇、皖、閩、浙、贛、豫、秦、隴 等省,軍閥勢力,已起垂滅。豈有異術哉。心誌一,而用力齊也。及後寧漢相疑,徐州、蚌埠、滁州等處,先後淪陷,長江以北,悉為賊地。本軍以孤軍支柱魯、 燕、皖、蘇之郊,竭盡智慮,僅能自保,非賊勢之轉強也。自漢寧合作,定都南京,而孫傳芳六萬之眾,殲於龍潭,蔣總司令複職,大舉北伐,兩月而定平津。於以 見和者勝之,端成功之源,古今中外,未有和,而不能成事者也。亦未有不和,而能成事者也。今國是初定,庶政未理,內則匪患不靖,外則強寇侵逼,吾黨同誌, 責任艱巨,其亦知所勉矣。

(選自《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5輯第1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