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昆士蘭華人社區傑出人物選(3)-粟明鮮:前言-昆士蘭華人與多元文化

(2007-05-02 04:15:00) 下一個

前言:昆士蘭華人與多元文化
粟明鮮

                      
    華人是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社會中的一員,也是較早移居澳洲、參與開發和建設澳洲、為澳洲自十九世紀以來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等方麵發展做出過卓越貢獻的移民族群。

    根據史料的記載,早在一八四八年以前,澳洲就已有華人的蹤跡。但這時的華人數量既少,且多為仆役和藝人,並主要集中在教會及傳教士家庭等有關機構。他們之所以來到澳洲,或許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當時英國教會派往東方、尤其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傳教士有關。從一八四八年開始,由於受當時風靡全球的新舊金山淘金熱以及隨後興起的臭名昭著的“豬仔”華工貿易的影響,大批華人開始抵達澳洲。據記載,自一八四十年代至一八九十年代期間,大約有超過十萬以上的華人相繼進入澳洲,主要從事於采礦及農業種植。其後,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白澳政策”的實施,華人在澳洲的數量便急劇減少。一九○一年,在澳華裔人口為二萬九千九百人,一九四九年,隻剩下六千四百人。到一九六一年時,因澳洲移民政策的某些鬆動,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們在世界範圍的遷移活動有所加強,澳洲華人的人口數量略有回升,達二萬零三百八十二人,五年後的一九六六年,達到二萬三千二百八十一人。到一九七六年,其人口數量已上升到三萬六千六百三十八人,十年後,則升至十四萬人(華人社區自己的估計約為二十萬人)。自此之後,華人人口每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長。據一九九六年的澳洲人口普查統計,在澳洲說華語(包括粵語和其他方言)的總人數(年齡在五歲以上者)達三十二萬三千九百五十五人。

   華人最早移入昆士蘭州的記錄是在一八四七年。一八六一年,該地的華人人口僅五百三十八人,到一八八四年,也才隻有六百二十八人;但四年之後的一八六八年,則增至二千六百二十九人,到一八七一年,達三千三百零五人,占當時昆士蘭總人口的百分之二點八。華人人口的急劇增長,顯然是與當時昆士蘭中部和北部地區金礦的開采密切相關,因為在一八六十年代以後,澳洲的淘金熱逐漸轉移到幅員廣闊的昆士蘭。到一八八一年時,昆士蘭的華人人口上升至一萬一千二百二十九人,占該州當時總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三,在總人口中的比率達到曆史最高記錄。

   華人不僅在昆士蘭的淘金史上占據了重要的一頁,同時也在發展昆士蘭的農業,尤其是甘蔗、香蕉和蔬菜等種植業方麵,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然而,隨著歐洲移民對華人和其他亞裔移民的歧視和排斥以及政府的打壓,華人在昆士蘭的人口數量迅即減少。一八九一年,昆士蘭華人移民降至八千五百七十四人,一九一一年,減到五千五百一十八人,到一九二一年,隻剩下三千五百八十五人。隻是澳洲於一九七十年代廢除了“白澳政策”之後,昆士蘭的華人人口數量才有了較大的增長。一九九六年的澳洲人口普查統計表明,昆士蘭的華人人口約為三萬人左右。如果考慮到因統計而產生的誤差及一些未被統計在內的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昆士蘭州的華人人口當在四萬左右或更多。

   上麵的數據表明,最近二十多年來,華人人口數量在澳洲的急劇增長,是與澳洲在一九七十年代放棄“白澳政策”、轉而強調多元文化主義並實施和諧寬容的多元文化政策密切相關的。事實上,唐人街(或稱中國城)的繁盛和大批華族人士自一九八十年代以來的大量移居澳洲,以及中華文化在這塊土地上的延續和發展,均有賴於多元文化政策的實施。而居住在澳洲的華族人士,無論是早期移民的後裔,還是移民來自東南亞各國、巴布亞新幾內亞、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以及世界的其它地方,通過各種形式和自身不懈的努力,與當地其他族群一道,從各個不同的方麵,促進了民族社區的發展和壯大,增進了與主流社區的聯係,又推動了多元文化的發展,豐富了多元文化的內容。昆士蘭州的華人社區,亦不例外。

   事實的確如此。例如,布裏斯本中國城於一九八十年代的興建以及發展,就是華人社區長期的訴求和努力爭取,並得到政府當局的大力支持的結果。而現在,中國文化的特色以及華人社區的迅速發展,又成為當局在規劃某些地區的市政建設時不得不加以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換言之,華族移民經多年的奮鬥,不僅在各行各業中對澳洲尤其是昆士蘭州的社會、經濟、教育、文化和政治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使中華文化在本地得以延續、推廣和發展,並使之成為澳洲多元文化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一切,都是與自十九世紀以來的華族眾僑民以及他們中的傑出人物的努力和奮鬥分不開的。

   筆者自一九八十年代初於中國廣州中山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時起,就因所研修的專業的關係而接觸海外華人問題的研究;此後,亦在此領域裏工作多年,尤其是在澳洲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以及日後從事的研究教學和社區工作中,得以近距離地觀察和研究海外華人社區及其相關的問題。而一直以來,我都期望能有機會來編纂或編輯一本書,以反映海外華人在居住國或居住地區如何融入當地社會,並在各行各業中對所居住國或地區做出貢獻的同時,又如何以極大的熱情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承繼和推廣中華文化,促進和推動當地華人社區的進步與發展,使之成為澳洲特別是昆士蘭當地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麵。一九九九年是聯合國規定的國際老人年。於是,藉此機會,通過昆士蘭中國人協會出麵組織作者,選擇昆士蘭州華人社區中的一些對社區的進步與壯大、對澳洲經濟文化的促進和發展、以及對澳洲多元文化事業的推動與繁榮有所貢獻的年長人士為對象,撰寫他們的傳略,記述他們在澳洲社會、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及社區活動等方麵作出的努力,以揭示他們作為華人中之傑出人物對澳洲社會的貢獻和取得的成就。本書欲通過對那些於社會有貢獻和有成就的年長人士的訪問,以及為此而撰寫的有關他們的傳略,展現他們在取得其成就過程中的蓽路藍縷和對社會及對推廣中華文化的默默奉獻中的心路曆程,從而向世人昭示,華人是如何構成澳洲多元文化社會中的重要一員以及如何成為澳洲特別是昆士蘭州的各項事業發展中的開拓者和建設者;並期望以此來激勵後人,發揚和光大中華文化,促進澳洲多元文化的發展。

   本書所選撰的昆士蘭州華人社區年長人士中的傑出人物,年齡皆在六十歲以上,具有澳洲公民資格,或者是在澳洲至少居住了十年以上,具有澳洲永久居民資格者,包括一些已經去世的社區傑出人士。在他們之中,有享譽海內外的文壇巨匠、丹青高手和舞蹈專家,有曾馳騁商場、成績卓著的佼佼者,有在教育界學術上做出卓越貢獻的學者和科學家,有在當地社會中積極推廣中華文化、促進社區發展的各界人士,有在社區中享有聲譽的領袖人物、社會活動家和默默奉獻的社團精英,還有熱心社區服務的神職人員……等等。雖然他們來自於不同的地方,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曆,但都以其赤誠之心,通過各自不同的形式,推動著華人社區的進步和中華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使之在澳洲的多元文化的土地上不斷繁榮興盛,成為澳洲多元文化社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中華文化得以在澳洲,尤其是在昆士蘭州的推廣和發展,正是由於長期以來華族移民經幾代人共同努力、不斷奮鬥的結果。本書所反映的,就是一批在澳洲這塊多元文化土地上的辛勤耕耘者的幾個側麵。他們的努力和成就,見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尤其是一九七十年代中期澳洲“白澳政策”終結以來,昆士蘭華人社區的發展和中華文化的推廣之曆史進程。

   嚴格說來,本書算不上傳統的曆史傳記,也不屬於係統的口述曆史記錄。但它從不同的層麵以及不同的角度,切入到澳華社會的演進,反映華人社區的多元特征及其發展,以及居住在澳的華人傑出人物的成就和對華人社區及澳洲社會的貢獻。本書其實可以作為海外華人社區的另類曆史的記載,期望它能為人們了解海外華人的個人世界及社區的進步提供一定的幫助。

   盡管本書中的傳主在昆士蘭州華人社區(主要是在布裏斯本地區)年長的傑出人物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我們也必須承認,這本書無論如何難以涵蓋整個昆士蘭州甚至是布裏斯本市範圍內的華人社區中的所有傑出人物。一方麵,這是由於在組織撰寫這些傑出人物過程中,人力和經費的短缺,有些應該被撰寫的人士無法予以聯絡到和給予訪問,因為撰寫他們的小傳必須事先徵求意見,得到他們的同意,方可進行;另一方麵,則是由於一些傑出人物雖然在社區或在他們的各自的領域裏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他們非常謙虛,在澳華社會的多元文化園地裏辛勤地默默地耕耘著,不願意聲張,對他們便無法訪問和撰寫傳記。因此,使得還有一些華人社區的傑出人物未能在本書中反映出來,這是在編輯這本書的過程中所留下來的遺憾。

   我希望以後還有機會繼續編輯同類型的書,從而將這些傑出人物以及其他不同年齡層次的傑出人物的事跡反映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昆士蘭華人社區中的傑出人物是如何通過他們的努力,與其他華族移民一起,積極推動華人社區的發展和弘揚中華文化,從而促進澳洲多元文化的繁榮與興旺。

   如果沒有傳主們的積極配合與大力支持,以及作者們的努力和多方協助,這本書的編輯和出版是難以想像的。尤其是傳主們和他們的家人在經濟上給予了大力支持,使本書得以最終印刷出版。僅在此對這些傳主和他們的家人、作者、以及關心和幫助本書編輯和出版的所有人士,表示誠摯的謝意。

   我也希望藉此機會,感謝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人類學與社會學係教授葉富強(David Ip)博士。葉教授對本書的編輯給予極大的關注,並對如何撰寫華人社區傑出人物,提出了許多高瞻遠矚的具有建設性的建議;他並且在百忙之中,撥冗為本書作序。同時,我也要感謝畫家孟剛先生為本書設計了主題鮮明的封麵,他的設計反映了華人與昆士蘭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

   此外,我還要感謝昆士蘭中國人協會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會長陳帆先生出麵組織項目,召集華人社區中的年長人士和傑出人物以及作者們開會,集思廣益,使得本書的編輯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在此還要感謝澳華作家協會昆士蘭州分會。該會積極參與和協助,如前任會長蔣中元先生和現任會長李曉蒂先生,對本書的順利編成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因為本書的作者大都是該協會的會員。而且這些會員中的一些人,還是學術界的學科帶頭人,如邦德大學(Bond University)的哲學教授呂武吉(Martin Lu)博士,盡管教學與科研繁忙,但也積極參與人物傳記的編寫工作。他們這種不計名利大力協助的精神,是對編者的巨大鼓勵和支持。

   最後,僅在此感謝昆士蘭州政府多元文化事務局的支持。正是由於該局在一九九九年國際老年人年到來之際,倡導開展與少數民族社區中年長者有關的活動和項目,並提供一定程度的財政資助作為啟動經費,使本書的編輯得以進行。

二○○○年二月
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布裏斯本(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參考書目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1997) 1996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Selected Social and Housing Characteristics-Australia. Canberra: 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1997) 1996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Selected Social and Housing Characteristics for Statistical Local Areas-Queensland. Canberra: 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Chin, K. H. (1988) "Chinese in Modern Australia", in Jupp, James (ed.) Australian Peopl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 Its People and Their Origins. Sydney: Angus & Robertson Publishers.

      Jupp, James (ed.) (1988) Australian Peopl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 Its People and Their Origins. Sydney: Angus & Robertson Publishers.

      McMillen, Donald H. and Su Mingxian (1998) "'Extended Connection', 'Divided Identities'?: A Study of Hong Kong People of Chinese Ancestry Having 'Ties' with Australia", Issues & Studies, Vol.34, No.3, pp.88-125.

      May, Cathie Rosemary (1988) "Chinese in Queensland", in Jupp, James (ed.) Australian Peopl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 Its People and Their Origins. Sydney: Angus & Robertson Publishers.

      May, Cathie Rosemary (1984) Toysawyers, the Chinese in Cairns: 1870-1920. Townsville: History Department, James Cook University.

      Shum, Kui-kwong (1988) "Chinese in New South Wales Since the 1960s", in Jupp, James (ed.) Australian Peopl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 Its People and Their Origins. Sydney: Angus & Robertson Publishers.

      粟明鮮、孟東寧:“澳洲華人社區的認同問題”,《南洋問題研究》(廈門大學),1998年第1期,頁1-29

      Tu Wei-ming (ed.) (1994) The Living Tree: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Being Chinese Toda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ang, Sing-wu (1988) "Chinese Immigration: 1840s-1890s", in Jupp, James (ed.) Australian Peopl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 Its People and Their Origins. Sydney: Angus & Robertson Publishers.

      Wang, Sing-wu (1978) The Organization of Chinese Emigration: 1848-1888,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 Emigration to Australia. San Francisco: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王省吾:《十九世紀下半期華工在澳洲淘金謀生史略》,台北:中國圖書館學會,1987年。

      顏清湟著,粟明鮮、賀躍夫譯:《出國華工與清朝官員─晚清時期中國對海外華人的保護 (一八五一─ 一九一一年)》,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年。

      Yen Ching-hwang, Coolies and Mandarins: China's Protec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During the Late Ch'ing Period, 1851-1911.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Singapore, 1985.

      Yuan, C. M. (1988) "Chinese in White Australia: 1901-1950", in Jupp, James (ed.) Australian People: An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 Its People and Their Origins. Sydney: Angus & Robertson Publisher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