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玉與中國文化傳承─ 中華文化係列講座專題“辨玉說翠”題解

(2007-04-22 05:52:52) 下一個


鬼穀雄風
 


玉與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自古人從原始社會進化到文明社會時起,中國就已開始生產有玉;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與中華文化傳統思想的形成,玉文化也與之相始相隨,成為博大精深之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考古發掘所得的實物來看,中國對玉的開采、雕琢以及玉器的使用,大致上誕生在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已有一萬年的曆史。在上古國家成型的初期,玉器就一直作為重要的祭具和瑞器,被中華民族的先祖視作與神明祖先溝通的媒介物。近幾十年來,從中國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遼河流域紅山文化遺址、黃河流域龍山文化遺址及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來眾多不同形製的玉器,便說明了玉及其玉器在中華文明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此後經夏、商、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玉的開采和玉器的使用更為廣泛和普遍,逐步形成了一個全民愛玉、尊玉的民族文化與心理,中國也因之有“玉石之國”的美譽。由於玉器的廣泛使用,玉的價值也不斷升高,以致到了與生命同價、與國家興旺相關的境地,“玉石俱焚”這個成語,就說明了玉石在中國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的,就是著名的“卞和與和氏璧”的故事。

據《韓非子》一書記載,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人名叫卞和,在荊山東麓的一個山洞內獲得一塊玉璞,也就是內部包含著美玉的石頭,他隨即將這塊玉璞獻給了楚厲王。厲王對此心存疑慮,便叫來玉匠進行鑒別。因那玉匠乃平庸之輩,根本不識貨,看了之後就說這隻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已。厲王認為卞和欺君,乃下令砍斷了他的左腳。厲王死後,楚武王繼位。卞和又捧著這塊玉璞去獻給武王。武王也叫來玉匠予以鑒別,但這玉匠看了後還是不識貨,告訴武王說,卞和所獻的仍隻不過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武王也同厲王一樣認為卞和欺君,下令讓人砍了他的右腳。到武王死後,文王繼位,卞和又想去獻玉,可是此時他雙足俱廢,再也無法行走了,隻好把玉璞抱在懷裏,爬到荊山腳下,哭了整整三天三夜。眼淚流完了,從眼角溢出來的竟是一滴滴的鮮血。文王聽到有關卞和哭玉的消息後,遂派人詢問其痛哭的原因,問他:“天下人因犯罪被砍斷腳者很多,你為何哭得如此悲傷啊!”卞和回答說:“我並非因為雙腳被砍斷而悲傷,我所痛心者,是珍貴的玉石被看成是普通的石頭,忠貞的人卻被當成了騙子!”文王得知後,將卞和請進王宮,令玉匠鑿開玉璞,果不其然,裏麵是一塊美侖美奐的玉石!經過精心製作,這塊玉石被製成了一塊圓形玉璧。文王為卞和平反昭雪,並將玉璧命名為“和氏璧”,以紀念卞和的忠貞。後來,這塊“和氏璧”流落到了趙國,從而引出了動人的“完璧歸趙”故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這塊“和氏璧”製成了玉璽,亦即皇帝的印章,以象征皇權無上,這就是後來人們常說的“傳國玉璽”。

從上述“和氏璧”的故事及其歸宿,可以看出,玉在中國具有著崇高的地位。從現存的商代甲骨文和鍾鼎文中,可以看到,有關“玉”的字不斷出現。在現有的漢字中,從玉的字就有近500個之多。而用玉所組的詞句詞組更是無計其數。簡言之,漢字中的珍寶等物皆與玉有關,“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美好、高尚和尊貴的字眼和象征。比如說,皇帝的“皇”字,即由“白”和“王”組成,可見,潔白玲瓏剔透的玉一定是美好高貴的;另一個字是“玉”,是“王”字加一點,可見國王是一定要佩戴美玉,方顯其高貴尊嚴。而傳國玉璽也一定要用美玉雕琢,方顯出其無比珍貴、價值連城。這也可以解釋上麵提到的秦始皇為何要用“和氏璧”製成玉璽,以象征其皇權的無上威力。

成於漢代的《說文解字》(作者:許慎)這樣來解釋玉:“玉,石之美者”,形象地和精確地從其物質的特性和觀感兩個方麵闡述了它的概念,故古人常用玉來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物。我們隨手可以從古代詩文中找到這樣的句子和成語,“千樣瑪瑙萬樣玉”、“一片冰心在玉壺”、“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玉潔冰清”、“玉樹瓊花”、“瓊樓玉宇”、“玉不琢不成器”、“拋磚引玉”、“金玉良緣”、“錦衣玉食”、“金口玉言”、“玉骨冰肌”、“香消玉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金枝玉葉”…… 

正因為古人知玉、用玉、也愛玉,使玉文化與中華文明的發展息息相關,使古人在對玉質的認識和製玉的追求過程中,形成了明確的玉文化思想體係。正如英國人李約瑟在其《中國科技史》一書中所說,“對玉的愛好,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來,玉的質地、形狀和顏色一直啟發著雕刻家、畫家和詩人們的靈感”。春秋時期,孔子就認為“君子比德於玉”。時人曾詢問孔子,為何他喜玉蔑石?孔子答曰,玉有仁、義、禮、樂、忠、德等十一德。由此可見,以玉比德,“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成了儒家文化主宰人的思想準則。這種寓德於玉,以玉比德的觀念把玉和德結為一體;同時,又將玉與君子結緣,物質、社會、精神三合一的獨特玉意識是華夏民族的思想建樹,成為中國玉文化的豐富思想和精神內涵。

今人在繼承玉文化傳統的同時,對玉器的追求有增無減。從佩戴、家居工藝品擺設,到個人以投資方式收藏古玉以及作為地區旅遊紀念的主要消費品,玉器都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但如何鑒賞、如何收藏、如何辨別,這裏麵就大有學問了。實際上,並不是什麽人都具有這些學問的。人們除了要對玉(和翡翠)的曆史有所了解之外,還需要進行多方的探索,具備專門的知識。比如說,如何鑒別玉的質地,什麽是上品玉器,什麽又是下品玉器;挑選玉器時,應如何注意玉的色澤,怎樣了解玉材的特性,如何判斷和挑選玉件的色澤和紋飾,以及如何鑒定古玉和判斷古玉作偽?此外,古人早有“佳石如玉”之說,對外行人而言,如何避免購買到那些“以石代玉”的贗品,也是一門專門的學問。上述種種問題,給我們許多人在挑選玉件時因難辨真偽而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來自中國西安的韓保林先生,就是一位寶石鑒定的專家。1954年出生的韓保林,自幼酷愛藝術,及至年長,乃尊父訓,承祖業,潛心研習珠寶玉石。曾多次赴和闐,下緬甸,探荒漠,鑽深山,雖曆經坎坷磨難,然矢誌不改,而終有所悟。1990年代在西安創辦依林昌珠寶行,三年後發展為四家連鎖店,躋身於西安市最大的綜合性寶玉石私人店之列。因其店品種繁多而又專業,被多所大學地質係、珠寶係定位為校外實習點。韓先生曾先後擔任陝西省觀賞石協會副秘書長、陝西省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寶玉石協會觀賞石專業委員會委員和中國長安大學地質係珠寶專業客座教授等職。

因此,由韓先生來為中華文化藝術節的中華文化係列講座主講《辨玉說翠》專題,以其豐富的經驗和淵博的珍寶玉石知識,解答有關玉和翠方麵的問題,對於加深我們對玉與翠的了解,將是可以期待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