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91)
2008 (75)
2011 (59)
2013 (41)
2014 (87)
2015 (41)
2017 (48)
2018 (51)
2019 (89)
2020 (142)
2021 (126)
2022 (148)
2023 (119)
侯寶林不愧是相聲大師,任何事經他一描述就變得有聲有色。 我一直喜歡聽他的《戲劇與方言》,特別是有關上廁所的一段對話妙趣橫生。 有時我學幾句,還逗得我爸媽大笑不止。
侯寶林主要是說各地都有方言,而地方戲要用當地的方言唱才好聽。 侯老先生省略了各地也有自己的小吃,到一個地方一定要品嚐當地的特產。 上廁所一事在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同一種食物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吃法。
油條是受歡迎的小吃。 豆漿油條在北京是極普通的早點,而近在咫尺的天津最著名的小吃煎餅果子卻把油條裹在煎餅裏吃。 我上次到天津專門去找煎餅果子,被告知隻有路邊小販出售這種食物。 我們到得太晚,小販都收攤了。 沒有吃過煎餅果子,但是我讀過有關煎餅果子的文章。 做煎餅果子,先在鍋裏鋪薄薄一層麵糊,上麵打一個雞蛋。 把餅翻過來,塗上甜麵醬。 加入一個油條,再用餅把油條裹起來就行了。 吃是吃不到了,想起來也流口水。
油條不光是北方食品,南方人也吃油條。 廣式茶樓出售炸倆(或者炸良),是把油條裹在豬腸粉裏。 腸粉軟滑,油條酥脆,再加茶水去膩就搭配得天衣無縫。 上海人喜歡的粢飯團則是把油條裹在糯米飯裏吃。
第一次在上海餐館看見粢飯團,還以為是壽司。 後來在永和豆漿吃到粢飯團,才知道粢飯團和壽司不大相同。 粢飯團裏的糯米沒有放醋。 有人評論說粢飯團中的糯米和肉鬆是絕佳組合,我卻覺得軟儒的糯米加酥脆的油條才是精華。 再配上肉鬆的鹹和籮卜幹的爽,與豆漿一起進食很有一番風味。
上個周末閑來無事,就在家裏學做粢飯團。
材料:糯米和大米各一杯,肉鬆½杯,油條2根,籮卜幹2湯匙
做法: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