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芬妮的溫馨客棧

烹飪,攝影,旅行,經典美食,品質生活
個人資料
恬芬妮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茶樓的包子

(2005-05-26 09:16:04) 下一個


叉燒包在早期廣式飲茶中極受歡迎,有鎮山之寶的美稱。 茶樓供應兩種叉燒包:中式蒸叉燒包和西式焗叉燒包。 蒸叉燒包的麵又白又胖,裏麵包滿鮮紅的叉燒粒;焗叉燒包實際上是叉燒麵包,用酸麵根發麵。 外表烤成棕紅色,裏麵有叉燒粒和洋蔥粒。 以我看來,剛出爐的焗叉燒包更香口。

叉燒包固然好吃,廣東人上茶樓卻很少吃,如果請人飲茶絕對不點叉燒包。 因為“吃包包吃飽”,過早填飽肚子就吃不下其它點心,而請人吃叉燒包是沒有誠心的表現。 地道廣東人會叫一份叉燒包打包帶走,留著下午肚子餓的時候吃。

廣式飲茶經常吃小籠包。 竹蒸籠底下墊一片椰菜,上麵有6到10隻小巧靈瓏的包子。 旁邊帶一小碟大紅浙醋,裏麵有幾條刀功整齊的細薑絲。 上海南翔小籠包裏麵還有蟹粉。

一般小籠包采用燙麵,皮薄餡靚。 咬起來一泡水,是灌湯包子。 有人介紹這種包子的吃法是輕輕提起,咬破包頂。 吸去湯汁,再吃其餘的麵和餡。 我似乎體驗不到這種境界。 有些包子拿來已經破掉,有些夾的時候弄破,湯汁盡流;皮肉完整的包子裏的湯汁非常燙口,隻能先捅破包子,讓湯汁流出,再慢慢享用。

梁實秋先生對吃灌湯包有精采描述:一個食客一口咬下去,包子汁濺了對麵食爺一臉。 食爺卻毫不覺察,繼續埋頭吃東西。 跑堂在旁邊看不過去,遞過一條毛巾。 食爺卻不慌不忙地說:“別忙,他還有一個包子沒有吃!”

生煎包是另一種風格。 生煎包個頭比小籠包略大,用發麵包豬肉餡。 底部焦黃,吃起來酥脆夾雜著肉香,非常誘人。

如果說小籠包是典雅的淑女,生煎包是妖豔的蕩婦,廣式大包則是憨樸的大嫂。

大包的起源是茶樓將賣剩的燒臘切塊做成包子,賒本出售。 點心鋪的雞包用又白又胖的發麵,裏麵有一塊帶骨雞肉,一節臘腸,一塊冬菇,一瓣熟雞蛋,和一些豬肉末。 大包個頭大,份量足。 物美價廉,一隻足以應付一餐,適合中午帶飯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