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會觀念陳舊情節老套讓韓劇嚴重失真

(2005-05-24 16:22:19) 下一個

 

數一數我還看過不少韓劇,最初純屬偶然。看的第一部韓劇叫做《情定大飯店》,覺得很有趣,幾個人物都給我留下印象,除了那個叫徐貞英的女主角,裴永俊扮演的那個外表冷酷內心溫熱的角色給我印象最深。後來為了看裴永俊又去借了《冬季戀歌》,結果又認識了崔誌友,還有幾部韓劇忘了名字。最近又看了《愛在哈佛》和《天國階梯》,結果看出了很多問題。

我必須承認很多人喜歡韓劇是有理由的,從韓劇的道具和背景,還有人物的形象都可以看得出,韓國的社會發展在中國之前一個階段。也曾經看過中國的幾部所謂的偶像劇,中國的偶像相對邋遢多了,或者外表講究,就是沒有那種偶像劇中應該有的超然之氣。一個日常生活水深火熱的人,可能很難在劇中表現出太多閑情逸致,我想中國偶像劇演員可能都處在現實生活的困頓和劇中環境的反差所帶來的巨大尷尬中。那些所謂大牌演員的狀況可能稍好一點,但是又過了偶像劇的年齡。還有編劇和導演,沒有吃飽到撐,很難把劇情和人物寫得票飄欲仙。結果中國沒有自己真正的偶像劇,大家對偶像劇的興趣就轉移到了韓劇。為什麽是韓劇不是日劇或者西方的什麽劇呢?日劇可能還能找幾部,歐美的可能早就不再有韓劇那樣的偶像劇了。之所以日劇和歐美劇中的偶像劇較難找,最根本的原因,我認為,在於日本和歐美社會相對於韓國社會是更先進的社會。日本曾經是有偶像劇的,當時三浦友合和三口百惠就締造了不少偶像劇,但那是幾十年以前了。我的結論是,偶像劇盛行必須有一些落後的社觀念支持,這些觀念首先是社會觀念,其次是編劇和導演的老套思維,還有演員對於這些落後觀念的篤信和熱衷,沒有這些落後的要素是拍不出韓劇那樣的偶像劇的。
。不要吃驚,讓我一點一點解析。

就我看過的韓劇,讓我覺得太過分的落後元素包括:

1。社會觀念陳舊

(1)財富崇拜。韓劇中對財富的崇拜當然不是赤裸裸的,而是以對財富精英的崇拜屈折地表現出來。那些偶像劇的主角總要攤上一個有錢人家。因為以偶像的年紀不可能獲得巨大財富,那些偶像必定是大財團總裁的兒子或女兒(比如 冬季戀歌中的裴永俊 和 天國階梯 中的男主角),或者是極有可能獲得巨大財富的新貴(比如 情定大飯店中的 裴永俊)。

 (2)美國崇拜。我吃驚韓劇中的美國崇拜反映出韓國社會的美國情結比中國社會隻會更強不會更弱。經常是一個主角跟美國有點關係,比如畢業於美國的什麽名校,情定大飯店的裴永俊畢業於哈佛商學院,愛在哈佛 男女主角則一個在法學院一個在醫學院,哈佛最好找工作的學院看來都讓他們給占全了,哈哈。

(3) 社會歧視或者不平等。我們看到韓劇經常表現社會歧視:富人家對窮人家的歧視,有知識的人對沒有知識的人的歧視,有能耐的對沒有能耐的人的歧視。盡管劇中對這些歧視是持批判態度,但是某種社會現象大量的湧現在文藝作品裏,肯定在某種程度體現了社會的實際情形。韓劇中還隱約透露了韓國的大男子主義社會遺跡,男性對女性的俯視和暴力或者類暴力經常可以見到。

(4)缺乏現代倫理觀。我在《天國階梯》裏看到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情節:當女主角被發現雙目失明,需要角膜移植的時候,兩個愛她的男人一個表示要獻出一隻眼睛,被醫生以醫學倫理拒絕;另一個見此情形,幹脆選擇自殺以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的方式來使女主角複明。我想這樣的情節在歐美電影裏可能不敢出現吧,這不僅是對現代社會倫理違背,也是對現代愛情理念錯誤的把握-----任何人不能以愛的名義為所欲為。


2。情節老套

 (1)灰姑娘模式。 伴隨財富崇拜,必然出現現代灰姑娘的故事。韓劇最熱衷的題材就是一個有錢人愛上了一個窮人,曆經波折,兩人克服財富懸殊帶來的麻煩和阻隔,最終走到一起來。

 (2)絕症模式。為了把愛情寫道極端,以為非得死去活來才可以,結果動不動選擇一種絕症模式。讓男女主角之一去死。這種伎倆不同國家的偶像劇都用過,美國的 愛情故事,日本的 血疑。總不能永遠就是這套吧,一點想象力也沒有。

  (3)車禍模式。我吃驚我看得幾部韓劇中,車禍模式就出現了兩次(冬季戀歌 和 天國階梯 )。為了把一個戀愛故事寫得曲折離奇,總是讓一個主角被車撞了,暫時失去記憶,到了全劇快要結束的時候再安排一次車禍,把那個主角撞回到清醒狀態。我想醫學上可能有一種說法,重現失憶時的場景或狀態可以恢複暫時的失憶,結果所有的導演都把它當作愛情故事的通用模式。太濫啦。


我們生活在一個並非愛情至上的社會,從一而終,堅貞不渝的故事在現實麵前顯得蒼白甚至虛假,也不符合現代社會 選擇性和自主性的社會價值觀,韓劇卻想以千篇一律的情節重新塑造一個愛情至上的社會,這使得韓劇的缺乏基本的真實性。今天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從文學文藝作品裏尋找生活指導,就是因為文藝作品的藝術真實永遠不能接近社會現實,韓劇的文藝真實則離社會現實越來越遠。還有一些失真來自於編劇和導演的生活經曆和理解吧,我看《愛在哈佛》,把在哈佛讀書描寫成那個奇怪的樣子,就想到《北京人在紐約》把偷渡客的生活描寫成那個樣子,我在想,編劇和導演通常是誠實的嗎?也許從良心出發,他們想做到誠實,但是從閱曆和理解力出發,他們經常是撒謊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