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生活中的變化(1) 手絹哪裏去了?

(2005-02-21 16:10:21) 下一個

 

 

學齡前我能記得很少的一些事情之一是上學(幼兒園)必須帶好手帕,手帕被要求用別針別在外套左胸的位置,如果哪天忘記帶了,阿姨立即會很嚴肅地批評,諸如不愛講衛生,不聽話,不是好孩子之類。所以,我想我們這批人先於考試而遇到的壓力是之一是手絹帶來了,它關乎一個人的名譽甚至榮耀。因為那時候給小紅旗的標準中總是少不了聽話和講衛生兩項吧。對小文盲們也沒有太多的智力考察活動,所以競爭就集中在戴手帕,剪指甲上了。

我寫這一段是很有用意的,戴手帕其實不僅關乎幼兒的名譽和榮耀,其實在人類發展史上,它是一個重要的文明標誌。現代文明起源於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甚至催生了歐洲最偉大的一些作家文豪,但是他們的作品加在一起敵不過一本小冊子的發行量和影響力。那本小冊子是當時的一本時尚讀物,主要訓導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每天要刷牙,經常要洗澡而不是如從前一個月或者一年才洗一次。還有就是後來被人津津樂道的刀叉擺放和用餐禮節,當然還有衣著和社交禮儀。其中一項就是關於手帕的使用。其實到中國的七八十年代,還有人教別人如何在西服口袋路出一截手絹。到九十年代初,一些老外到中國來,給中國人送的禮物裏還有手帕。可見手帕在社交禮儀中占據多重要的內容。

可是今天手帕似乎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紙巾。我想今天使用手帕可能不是講衛生的標誌而是不講衛生的標誌了吧,嗬嗬,就這麽換了人間。其實跟手帕一樣被取締的還有餐巾和抹布,在中國抹布或者擦手布被紙巾取代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趨勢是必然的。


我們生活中有多少這樣的變化呢,這些看似微小的變化,其實包含豐富的社會變遷內容,你發現了哪些,如果願意,請跟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知覺和感想。

 


***************************************************

我們有幸生活在發展速度飛快的年代,一代人經曆了三代人的生活曆程。有的生活中的變化是隨時感覺到的,因為它們是我們眼下和未來生活求取的目標,比如冰箱,彩電,電話,手機,汽車,住宅,我們隨時可以感覺到這些目標物的數量和質量的變化。與此同時,一些舊的生活內容在改變,曾經竭力求取的目標物,一夜之間成了廉價物品甚至淘汰物品比如自行車,手表,縫紉機。上麵列舉的是盡人皆關注的事項,其實我們生活中的變化遠遠超乎這些目標物的改變,絕大多數事物是在人不知不覺中發生改變,驀然回首,才會感覺到生活中的變遷。

我想不停地寫這個話題,如果有朋友願意,請一起加入,大家一起來挖掘我們生活中的變化,感覺社會變遷。我很有興趣從別人的文字裏看到自己尚未察覺或者關注的事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