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清兩朝的外貿順差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華爾街日報
(2009-03-19 12:20:14)
下一個
挖出埋在中國農村的黃金 2009/03/18 16:51:29
劉罡
繼去年的家電下鄉之後,中國政府最近又啟動了汽車下鄉行動,然而各方人士對此舉拉動消費的功效卻並不太看好,原因很簡單,農民有那麽多錢買家電、買汽車嗎?
是沒那麽多錢,因為中國農民正在捧著金飯碗“討飯”。他們的金飯碗就是自己的土地和宅基地,之所以“討飯”是因為他們的承包地不能順暢流轉,他們宅基地上蓋的房子不能自由出售。
中國土地自由出售的曆史有幾千年,土地一直是中國社會最重要的一種商品,隻是1949年以後才失去其商品屬性。改革開放30年,中國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但由於社會中可流通的商品數量不足,相當一部分積攢下來的財富(兩萬多億美元)隻能以外匯儲備的形式借給外國使用,無法在國內錢生錢創造更多財富。
近段時間以來經濟學家們一直在熱議如何將外匯儲備用於國內以拉動消費,討論的結果卻如左小蕾女士所總結的,實際上不能把外匯儲備用於國內,因為如果政府比照外匯儲備的規模發行相應數量的人民幣投放國內,就會發現國內沒有足夠的商品和服務與之對應,而這就會引發通貨膨脹。當然,鑒於目前的通貨緊縮形勢,適當投放一些這類貨幣尚不至顯著推動物價上漲,但這些貨幣也必須先轉化為投資,然後才能生產出商品和服務,而如果這些生產出來的東西沒有市場需求,“投放”到國內的外匯儲備還是無法有效拉動國內消費。
但如果政府允許農民承包的土地、林地自由上市流通,或至少允許農民自由出售其宅基地上的房產,這個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中國城市現在有大量財富苦於無處投資和消費,如果允許城裏人購買在農民的宅基地和所承包林地上蓋房的權利,則這部分資金會立刻在“小產權房”和休閑用房投資和消費領域找到用武之地,而農民也可立即獲得一筆不菲的消費資金,購買下鄉家電和汽車的錢自然也就不愁了。
中國明、清兩朝的曆史可以證明上述想法絕非天方夜譚。明朝中期以後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大量出口海外,到清朝中葉世界約一半的白銀都被賺到了中國。由於當時中國基本不需要從海外購買商品,因此大量輸入的白銀隻能在國內流通,相當於大大增加了國內的貨幣投放量,這和現今比照外匯儲備的規模發行相應數量的人民幣投放國內是一個效果。但鴉片戰爭之前中國的物價卻多年保持了穩定,究其原因,正是土地這種商品消化了多增加的貨幣。通過外貿輸入的白銀被大量用於購買土地,土地價格被推高,而這又鼓勵人們開墾更多土地。正因為土地供應的大量增加,農產品供應量也相應增加,中國人口才在清朝前期的一百多年時間裏從明末的一億多爆增至近四億。
立時啟動農村消費的點金棒就掌握在政府手裏,就看它想不想用了。
(本文作者劉罡是《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編輯兼專欄撰稿人。文中所述僅代表他個人觀點)
本文內容歸道瓊斯公司所有,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