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春秋

史海春秋縱橫一萬年
正文

抗戰時中國武器比日本差嗎?(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徐焰)

(2008-03-31 21:12:02) 下一個
在抗戰期間,中國軍事力量總體上弱於日本是不爭的事實。不過當年腐敗的當權者恰恰抓住這一點,以武器落後為自己的不抵抗和無能來辯解,一些唯武器論者也用此來掩飾舊中國的社會病弱。如今的人們要全麵地認識抗戰史,正確地看待人的因素在戰爭中的作用,就不能不對戰爭期間中日的武器對比做一番比較客觀的分析對比。


  中方的輕武器數量質量均優於日本

看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紀錄片的人都會有印象,歐洲戰場上的圖景主要是陸海空機械化裝備的交鋒,亞洲戰場特別是中國戰場的畫麵卻多是步機槍、徒步衝鋒、戴鬥笠穿草鞋的士兵……當時歐美國家交戰,主要以飛機、戰艦、坦克和重炮殺傷對手(如蘇德戰場上傷亡中槍傷僅占三分之一,美軍殺傷敵軍近九成靠空炮火力)。中國戰場上交戰雙方的機械化程度都不高,前期中國的機械化部隊隻有靠蘇援裝甲車輛建立的第5軍(基幹又是第200師),日軍對華作戰時投入的全機械化部隊也隻有第5師團和第3戰車師團。在中日兩軍的作戰傷亡中,槍傷都占一半以上,可見輕武器在戰場上仍唱主角。

從輕武器的主體槍械看,中國軍隊在數量上始終占優勢。從1937年至1945年,日軍對華作戰兵力保持在50萬至105萬之間,其中半數裝備槍支(多數炮兵和勤務人員不配槍)。國民黨軍一線兵力則保持在200萬至300萬,也有半數配備槍支,此外民間武裝也有大量槍支(近代中國進口的毛瑟手槍即駁殼槍即近百萬支,多為富戶購買)。隻是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因無外援,槍支數量一麵少於當麵日軍和偽軍,彈藥更是奇缺。八年抗戰中,敵後解放區全靠戰場繳獲和搜集民槍發展力量,至1945年夏八路軍總數雖超過90萬,卻隻有37萬支槍,平均每支槍又不足20發子彈,仍隻能以遊擊戰為主。

從當時中國主要裝備的槍械質量看,要稍優於侵華日軍。抗戰前中國軍隊派係雜亂,不過從清末起軍界大都看中德式7.9毫米口徑槍械,最早大批量裝備的步槍便是毛瑟槍的改進型──“漢陽造”。1935年南京政府根據德國顧問建議,以德式Kar98毛瑟步槍為標準統一全軍,除外購外並在國內仿造為“中正式”。此種槍在二戰中也一直是德軍主要裝備,性能優於日軍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槍。參加過抗戰的老人大都知道,七九槍的傷口進去的眼小,出來能帶出一塊肉;6.5毫米的“三八大蓋”不僅口徑小,且因彈道設計缺陷造成“進去多大眼,出來多大眼”。當時人們戲稱:“用三八槍打中鬼子,過幾天鬼子又回來了”;“三八槍打中抗日戰士,養幾天傷繼續抗日”。日軍也深感三八槍威力小,1939年研製出7.7毫米口徑的九九式步槍,性能與德國98式相當,卻因生產能力所限僅有少量裝備。

在機槍方麵,抗戰時中國各派軍隊裝備的輕機槍主要是口徑7.9毫米的捷克式(與德式槍彈通用),質量優於日軍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中國人稱“歪把子”)。1939年日軍研製出九九式輕機槍,同樣沒有大量生產。日軍重機槍為九二式,靠彈板供彈,操作不便且易卡殼。中國軍隊使用的重機構多屬馬克沁式,除需水冷這一麻煩外,可靠性好得多。抗戰後期國民黨軍還大量裝備了美製湯姆遜、英國的斯登衝鋒槍,侵華日軍一直未裝備此類武器。

日軍主要裝備手槍是的南部十四年式(中國人稱“歪把子”),因彈簧鋼質量差使供彈常出問題,被兵工界稱為“二次大戰中最差的手槍”。中國當時用的進口手槍雜亂,不過其中多數是德式毛瑟自動手槍(即“二十響”),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自動手槍。 

當時日本陸軍裝備特別是輕武器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是因重工業-軍工基礎弱於其他列強,又要集中力量研製飛機和海軍艦隻。侵華戰爭開始後,日軍頭目便抱怨陸戰裝備比日俄戰爭時強不了多少。1939年夏日本關東軍在諾門坎與朱可夫指揮的蘇軍交鋒,其落後的陸戰武器抵擋不住機械化部隊,第6軍大敗戰死1.8萬人(為蘇軍三倍)。此後日本陸軍雖提出改進陸軍裝備,卻因太平洋戰爭期間實行保障海空的“超重點主義”,仍無力兼顧。


    抗戰前後期重武器對比也發生變化

在全麵抗戰前期,日軍在重火器方麵占有一定優勢。從地麵炮兵對比看,中國輕重型火炮數量略少於日軍,日製品雖在質量不如中國進口的一些德式裝備,卻有配套齊全和彈藥補充能力強的優勢。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進口了數百門質量不錯的德製山炮和榴彈炮,以75毫米口徑炮為主力,卻因炮彈需進口且運輸手段落後,無法保障火力持續性。如上海“八一三”抗戰之初中國的炮兵還能局部壓製日軍,時間一長便在火力上被壓倒。

中日軍隊作戰時一直流動性較大,攻堅戰很少,使用重炮的場合不多。在野戰中,雙方主要使用輕型線膛炮和迫擊炮,裝備顯得各有所長。中國方麵的迫擊炮口徑大,普遍為82毫米,裝備數量卻較少,如中央軍一個團才有一個迫擊炮連(裝備4-6門)。日軍裝備的仿法式81毫米迫擊炮不多,一個中隊(連)卻有6門50毫米迫擊炮(擲彈筒),威力雖小卻使用便捷和普遍。

八路軍在抗戰初期拾到閻錫山的晉軍逃跑時丟棄的12門75毫米山炮,組建了唯一的一個炮兵團,卻因缺乏炮彈來源隻能在幾次重要作戰時上陣。抗戰期間,八路軍的兵工廠自製了部分擲彈筒及其所用彈藥,新四軍通過從上海秘密運來機器和鋼管也生產了幾百門51毫米口徑的輕迫擊炮,不過因彈藥有限也隻能在關鍵戰鬥中使用。在當時的敵後戰場上,共產黨領導的軍隊麵對著火力相差最懸殊的條件,是在最困難的環境中堅持抗戰。

抗戰初期日軍武器最大的優勢在空中,從1937年秋至1941年末,侵華日軍一線作戰飛機保持在500架左右,並靠本國年產數千架的能力可迅速補充。中國空軍的飛機全靠外購,開始主要使用美製霍克III戰鬥機和隨後蘇援的伊-15和伊-16,性能與日軍的中島九七、三菱九六戰鬥機相當,卻因飛行員和戰機都缺乏補充能力而越打越少,空戰主要依靠蘇聯誌願航空隊。1940年日軍的零式戰鬥機出現後,製空權完全落於敵手。據李宗仁回憶,抗戰初期作戰時顧慮最大的便是日機轟炸,如湯恩伯等一線將領的指揮所都終日流動不定。

到了抗戰後期,中國戰場上重火器力量對比有了重大改變。1941年美國陳納德的“飛虎隊”進入中國戰場便開始扭轉空戰形勢,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該部擴編為美軍第14航空隊,陸續裝備大量新型戰鬥機和轟炸機,如P-51“野馬式”為當時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戰鬥機。加上日本航空兵的主力外調,1943年以後中國戰區製空權已經掌握在中美聯合空軍手中。據美國第14航空隊宣稱,其空中攻擊共殺傷日軍12萬人,這自然有誇大成份,不過1944年日軍發動攻勢確實主要靠夜間行軍,打通平漢、粵漢鐵路這些“大陸交通線”後因空襲猛烈也無法修複通車。據日軍戰史記載,在衡陽圍攻戰時,其前沿部隊白天都“要像地老鼠一樣鑽在洞裏”,因供應不濟隻好讓士兵用鋼盔舂米吃,險些重蹈英帕爾一戰供應斷絕的覆轍。

  從1942年秋至1945年初,美國以空運方式向國民黨軍提供了13個軍的美械裝備,如在緬甸作戰的新一軍一個師的火力都超過日軍一個師團。盡管如此,抗戰後期國民黨軍除了為取得外援線發動打通中印公路的攻勢外,在其他戰區不僅未能反攻還連遭大敗,1944年秋至1945年春丟棄了36個機場,以至中美空軍人員都大罵地麵部隊太不爭氣。


    中方落後在於綜合係統能力差

從中日戰爭的武器對比中可看出,國民黨軍的很多失利不能歸咎於武器,需要從別的方麵尋找原因。人們常說“落後就要挨打”,在特殊情況下卻不盡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便是長期以劣勢裝備戰勝強敵。“落後加腐敗注定要挨打”,這話倒是被抗戰史充分驗證。

以單項武器而論,抗戰期間中國除海軍方麵無法同日本相比外,國民黨軍的陸空裝備質量並不算差,後期在數量和質量上還都占優勢。不過近現代戰爭是綜合力量的交鋒,武器對抗也是係統功能的對抗,發達與落後的差別主要體現為係統性的優劣。

舊中國的腐敗、落後和不統一,體現在武器裝備方麵便是引進時雜亂無章。以槍支而論,各派軍閥向不同國家分頭購買(常視能拿多少回扣而定),抗戰時中國軍隊的槍支來自十幾個國家,有“萬國武器博物館”之稱。抗戰期間的裝備最好的中央軍也是先購德械,希特勒為照顧日本對華禁運後,又主要依靠蘇聯援助,戰爭後期又搞美械化。裝備如此混亂,便經常出現件不配槍、彈不對膛,對後勤保障是一種災難。日軍的輕武器質量雖不算好,卻實現了標準化、序列化,組織火力和供應保障的能力要比中方強得多。

重武器和裝備和使用,更是一個由操縱、維修、補給、運輸有機結合的係統工程。舊中國作為落後的農業國,雖引進了許多飛機、火炮、坦克和車輛,自身卻缺乏彈藥、汽油等基本的保障能力,往往壞一個零件都要到外國去配,大量裝備經常“趴窩”不能使用。日本作為一個工業國,對自身裝備能有效保障和維修,作戰時協同配合能力也遠比中方為高。

武器性能的充分發揮,還要靠操縱者的精神、文化、體能素質和技術水平,舊中國政治腐朽的弊病在這方麵暴露得最為突出。抗戰時一些西南軍閥部隊還是“雙槍兵”,行軍打仗都要帶著大煙槍,精神和體力之糟不問可知。中央軍雖然禁煙較嚴,克扣軍餉造成士兵饑寒交迫的情況仍所在多有。加上抗戰期間國民黨軍的兵源主要靠抓壯丁,補充的多是農村文盲,上層又珍惜所購武器而輕視人命,舍不得消耗多少彈藥進行訓練,造成戰時裝備使用效能大都不高。隻有派往印度的部隊因征召文化兵較多且經過體檢,加上身處異國無法開小差,一心打回祖國鬥誌旺盛,對武器運用也比較得手。國民黨軍隊中駐印軍對日作戰的戰績最好,除了裝備和後勤又有美國負責保障外,主要原因也正在於官兵的素質。

侵華日軍在中國戰場猖狂一時,除軍官作戰組織能力較強,還在於士兵受到“武士道”熏陶,又普遍經過嚴酷訓練。日本步兵出征前至少要在各種條件下打靶耗彈數百發,據當年戰場觀察,許多鬼子兵在行進中射擊不用貼腮瞄準,平端槍便打也能較準確地打中百米內的人形目標。在拚刺刀時,中國士兵因體力和技能大都不如敵,經常要三四個人才能戰勝一個鬼子。正是由於上述原因,抗戰期間中日兩軍擺開堂堂之陣對壘時,日軍大多能以少擊多。八路軍、新四軍采取神出鬼沒的遊擊戰,才能揚長避短,以絕對劣勢裝備屢挫強敵。 

抗戰期間中國方麵在裝備使用方麵的弱點,恰恰是近代社會病弱所造成。舊中國在外國入侵麵前總是挨打,首先體現在人的素質落後,具體表現為政府腐敗、軍隊指揮無能和士兵教育訓練素質低下,武器裝備的因素還在其次。以甲午戰爭而論,中日兩軍的武器在同一檔次,清軍卻無戰不敗。日本戰敗前夕,中國正麵戰場還出現豫湘桂大敗而一潰千裏,為盟邦所笑所輕(這也是造成雅爾塔會議拿中國領土主權作交易的重要原因)。

無情的史實,應驗了毛澤東的那句名言──“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中國要戰勝侵略者,最重要的保障還在於全麵提高人的素質。回想《四世同堂》的主題歌名──“重整河山待後生”,更能讓後一代中國人牢記這一曆史經驗教訓,努力提高政治、軍事和文化素質,才能重整如此多嬌的江山,完成振興中華的偉大任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