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春秋

史海春秋縱橫一萬年
正文

1937年雁門關伏擊戰:切斷日寇交通線

(2007-07-05 22:25:14) 下一個
新華網北京6月16日電 (記者徐壯誌) 1937年深秋的一天,八路軍120師師部正在山西忻口的一個小村莊裏,召開師團以上幹部軍事會議。

  端著煙鬥的賀龍指著地圖上一個等高線密集的地區說:我們要在這個古戰場上,同敵人打一仗!

  賀龍手指所向,正是曆史上著名的隘口——雁門關。公元前136年,李廣率軍出雁門關,因寡不敵眾而受傷被俘。押解途中,他飛身奪得敵兵馬匹,射殺追騎無數,回到漢營,從此贏得了“飛將軍”稱號。

  3天的急行軍後,年僅16歲的八路軍戰士夏精才隨部隊到達雁門關西南六七公裏處的才窩村。

  “村裏能聽到敵人汽車開過的聲音,還能聽到炮聲。”夏精才記得,他一邊準備打仗,一邊宣傳抗日,還幫助老百姓秋收——因為怕日本人,村裏的老百姓快跑光了。

  10月16日,情報傳來,日寇從大同集結了300多輛汽車,滿載武器彈藥準備運往忻口。

  “賀團長揮舞著獨臂,親自給我們做動員。”夏精才說。716團團長就是後來著名的獨臂上將賀炳炎。

  “實際上,他的左臂也有傷。”夏精才回憶,全麵抗戰開始時,賀炳炎因左臂內有一顆子彈頭傷著神經未取出來,正在西安治療。聞知軍情,這位戰將不等傷病痊愈就奔赴前線。

  10月18日,雞叫頭遍,部隊已沿著小道進入陣地黑石溝。這是一個絕好的設伏地——公路的西麵是懸崖峭壁,北麵是一段陡坡,順公路向南不遠處有一座石拱橋,既便於部隊隱蔽接敵,又可使敵人遭打擊後無法進行有效還擊。

  等到太陽高照,日軍車隊終於進入了伏擊圈。先打頭,再打尾,接著打中間,部隊僅有的幾門炮連連齊射,很快就把日軍車隊困在了溝裏。

  “賀炳炎團長一隻手端著槍往前衝,一下就把我們拋到了後邊,我們趕緊跟著衝上去。”夏精才回憶,駁殼槍的子彈打完了,賀炳炎隨手撿起一支日軍丟棄的長槍,刺死了一個日本兵。

  “我們不喊‘繳槍不殺’,隻要鬼子沒放下槍,就要與他們戰鬥到底。”夏精才說,平型關大捷中,115師的戰友們損失了好幾百人,“據說,當時很多鬼子都躺在地上,等八路軍靠近時突然起來開槍。”

  戰鬥結束,敵人的一輛輛汽車冒出了濃煙。聞訊趕來增援的日軍,隻看到了一片日軍屍體和汽車殘骸。

  這次伏擊斃傷敵300餘人,炸毀汽車20餘輛。八路軍對敵運輸線的破壞,使阪垣師團一時麵臨食物不足,彈藥短缺,油料缺乏的局麵。

  遺憾的是,隨著國民黨軍把守的娘子關一線失守,太原垂危,忻口失去屏障作用。太原失陷當天,毛澤東電告八路軍各領導人:“華北正規戰爭階段基本結束,遊擊戰爭階段開始。這一階段,遊擊戰爭將以八路軍為主體,其他將附於八路軍,這是華北總形勢。”

  雁門關伏擊戰,作為120師抗戰之初有代表性的一仗,載入了八路軍英勇抗戰的光榮史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