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従歴史來思考両岸問題妥協的原則

(2007-03-04 12:13:00) 下一個

  我在談談一個理性的大陸人的理性討論一文中提到過個人対妥協的看法。今天想就這個問題専門談一下我在此問題上的原則。
  主張対台灣妥協的想法通常分三種。
  一種是無原則地妥協。対持這種立場的人,我作過評価,掛著理性的外套,站在台灣人甚至是台獨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用古老一點的観點來看,就是小資産階級,生活在自己完美的夢中,在那沒有戦爭,沒有政治闘爭,沒有貧窮,沒有飢餓,隻有一群聴著音楽,喝著酒的人,吃飽喝足了,就囲著桌子開始討論了,來,今天譲我們聊聊民主和人権吧。要是維護社會穏定的話這種人再合適不過,但要委託他代表人民利益去談判和別人交手就太危険了。
  第二種最可悪,就是那些対大陸政府有怨念的,反対政府也就算了,還要去作反華勢力的幇凶,生怕中國強大起來,希望支持現政府的人都不得好死。我今天落難了,就要14億人陪著一起受罪才心理平衡一些。這様的人需要的不是自由或民主,不是統一或獨立,也不是講道理,而是心理醫生。
  第三種立場是有原則地妥協。談到這,我又要説説歴史了。
  黃紹竑在従周恩來手中接過共産黨的和談協議時,両人間有一段非常精采的対話。
  當時黃紹竑翻了翻協議書,沒有看到不過江之類的字眼,揺了揺頭説:恐怕有的人不會答應。他很清楚老蔣的底線是共産黨無論如何都不能過江。
  周恩來対他説了一番話:我們的條件己経非常寛大了,相信任何希望早日結束內戦実現和平的人都會接受。季寛兄回去跟李徳隣説,隻要接受和談,我們可以譲他做國家副主席。至於白崇熺,他不是喜歓帯兵嗎,広西才十幾萬軍隊,解放後我們可以譲他帯一百萬,這才是物盡其用。而溪口那位蔣先生,願去美國也好,日本也好,悉聴遵便。(這就是統戦,任何希望祖國統一的人,都可以談判協商,不管以前做過什麽。)
  周恩來又接著説:當然,我們也預料到有人不會接受這份協議書。不過原則問題我們不會妥協,大家都知道共産黨有時是很硬的。如果我們処処妥協,也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麵。其実対某些人來説,任何條件他們都不會接受的,為此我們準備了一百萬大軍。
  太精采了,一針見血,其実対某些人來説,任何條件他們都不會接受的。(対台獨這就是我,也應該是所有中國人的態度。)
  対一部分持維持現狀態度的台灣人,需要説的是,如果你支持統一,大陸會盡量満足你一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條件。而不是満足你條件後,你再統一。両者是不同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