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什麽中國開始宣傳和平崛起?

(2007-05-09 05:36:17) 下一個
為什麽中國開始宣傳和平崛起?

隨著以意識形態的冷戰的結束,中國的領導人,放棄了意識形態的爭論,轉而采取了務實的經濟崛起的戰略。由此看出,中國人,是冷靜而睿智的,尤其是鄧小平的目光銳利

,行動果斷。冷戰結束後,尤其是蘇聯解體,世界很多國家希望中國擔負起抗著社會主義著杆大旗,但以鄧小平為領導的中國,拒絕了這樣的期待,這令象朝鮮這樣的國家領導人

,大惑不解。這不是心胸狹隘,沒有世界全局觀的人,能馬上理解的。中國曆史上的百年恥辱,讓中國人信奉達爾文主義,強者生存的道理。中國人最懂得,窮,就要挨打的思維

。因此,中國終於在毛澤東去世後,果斷的放棄了意識形態的爭論,全力發展經濟,試圖打造在世界範圍內自己民族生存的空間。1979年,中國開始了新的目標的爭取,那時,號

召人民,開始新的長征。中國,放棄和盡量的延緩銳利的和世界各國的利益爭奪,爭取著更好的氛圍和環境。鄧,親臨日本,擱置東海爭議,贏得了日本的對華關係的改善,引進

技術和資金。那時的中國,在是否建立寶鋼的問題上,依然有反對意見,原因是投入太大,那區區50億,就是當時的國民收入的1/3。現在寶鋼在證券市場上,輕鬆的,就拿到了幾

百億的融資,怎能理解當時的艱難。同時也同美國加強了聯係。鄧製定了忍辱負重的意識,做為中國人,必須知道,為什麽大使館被炸,而隻能忍耐的原因了。魯迅,非常討厭水

滸中的李逵,為什麽呢?因為他就知道輪起板斧亂砍一氣。不知道自己的目標,該忍的時候不忍耐,是鹵莽匹夫,但該站起來的時候,不敢呐喊,那是懦夫。應了陳義那句話;不

是不報,時機未到。中國人,尤其是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不是一再的忍耐的,打越南,就是勇敢凶狠的,不打,那是忍耐,而打,就是讓你怕。當鄧小平麵對撒切爾夫人談香

港的時候,就是沒有任何的猶豫的強硬:香港歸屬問題,是不能談判的。天,一點麵子,都沒有給對方留。
社會主義製度,有他的優勢,也有他的劣勢。原因是他調動社會資源的能力,比自由國家,要強的多。如果這樣的能力,用的對,發展進步的就快,如果運用的不擋,那麽倒

退的也快,也就是說,目前這樣的製度,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但僅僅在經濟上,目前看,中國發展的這麽快,尤其是和印度對比看,由為明顯。中國,也在自身的逐步放棄了獨

裁的統治,按江澤民的說法是,與時具進。集體領導,逐步實行民主。
一個民族的興起,必然要在內外兩個方麵上,有所表現,僅僅對外來說,就要占有更多的資源,而世界的資源,是一個定數,你多了,人家就少了。二十六年的每年國民經濟

的9%的增長速度,社會財富,尤其是國家資本的積累與膨脹,逐步形成了一個讓世界不能忽視的經濟力量了。對外,必將引發其他國家的不同的反應。從世界曆史上看,國家的興

起,往往伴有對外侵略的行為,因此,為了營造一個好的環境,必須對外聲明,中華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但這樣的崛起,其實,也帶有了一個潛台詞,對可以的國際爭論,適

當的要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也就是或,要在忍耐中,有所作為。比如抗日戰爭中,在總體忍耐的持久戰下,也應該有百團大戰的行為。在這個階段

下,抗戰與忍耐開始並存了。但依然是要貫徹,打得贏,就打,而打不贏的,就先忍耐化解的方針。表現為,柔中,開始帶鋼了。其實,一個民族的崛起,沒有鋼,是不可能的,

但在自己的力量不強的前提下,沒有柔的一麵,是荒唐的。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告戒他的後人:柔軟的東西,是最有生命力的東西。因此,目前中國的口號:和平崛起,仿佛象當

年強敵日本進犯,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一樣,是一個製敵先勝的理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