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男人

實實在在,無虛都實,文筆羞澀,馬馬虎虎。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在海外認識的一些中國人(十五)--留學的失敗(下)

(2007-12-28 13:22:16) 下一個

        姚先生的公司,幾年來一直在穩步發展,營業額年年遞增.雖然也出現了幾家競爭對手,但從貨物的吞吐量,市場占有率及流動資金都無法與其相比,根本形不成競爭的氣候。

董事們在這幾年中,得到了最好的投資回報。每個人都購置了幾處房產,為自己的後半生,為子孫後代作了準備。

董事會每年都要開幾次會議,討論每年的計劃,經營方向,還有分紅計劃等。姚先生不是股東,隻能列席參加會議。在會議上,總結一年來的成績與不足,並要拿出新的一年的企業經營計劃。

在一次的會議上,他把他準備很久的一個方案,提交給了董事會。這個提議,是勸說股東們,對企業的固定資產,開始投資。

         這是是個內行的經營者的意見:現在的辦公室,庫房都是租賃的,每個月都要付出很多的租金。如果設想有一天貨物不暢銷,把貨物的投資不計算在內的話,這個公司實際上所有的資產,隻是個零。因為,運營的這幾年中,所有的利潤,當年就都分紅了。一個企業要成長壯大,必須應有自己的不動產投資。從另一方麵說,美國的房地產,年年都在升值。股東們如果少分一點紅利,而將其作為固定資產的投資,企業就可以降低很多租賃成本,股東們也會得到更長的投資效益。

董事們對此建議,意見不統一。有的股東同意姚先生的建議,少拿一點分紅,留在企業裏發展;有的股東,卻希望每年能多拿點分紅,早一些把自己家購置的房產貸款還清。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麽多的理由中,很難找到一條理論,來判明誰對誰錯。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家有千百口,主事在一人。在大家爭議不休的時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公司最大的投資人,也就是當政的董事長的臉上。這位董事長的投資,其實就是當年用別人的錢,投資在股票上賺的錢。他本人一直是搞金融的,習慣於作投資方麵的事情,打心裏根本不喜歡經營這種賣雜貨的公司。但是,當時他投資在這裏,是為了辦投資移民,隻有通過這樣的公司,才能穩妥地拿到綠卡。現在,他的綠卡到手了,投入的資金也翻了幾倍,他根本不想在這裏戀戰。他何必要把自己和自己所有的錢,捆在這樣公司裏?

他是這些股東當中,最年輕的一位。他沒有像其他股東希望的那樣,靠這個企業養老。他是財政方麵的專家,還是要到華爾街,繼續做自己喜愛的事情。

董事長表示了自己的意見。他以當時美國的股票不穩定,結果會涉及到房地產為借口,否決了姚先生的提議。另外,董事長還提出了一項相反的提議,增大每年分紅數量,不足部分從流動資金中提取,讓投資人每年得到更多的利益。

這種提議很明顯,就是殺雞取蛋。

投資一個企業和養一隻母雞是一個道理。一隻小母雞從小養大,最後長成一支可以下蛋的大母雞。飼養者雖然在喂養這隻小母雞的時候,付出了錢和自己的勞動,但到這隻雞生蛋的那天開始,飼養者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鮮的雞蛋。但是,如果飼養者等不及,在這隻母雞還沒生蛋的時候,就把它殺了,可以吃到雞肉還有未長熟的雞蛋,將來就再也沒有雞蛋可以吃了。

精明的姚先生,一眼就看出了這裏的鬼把戲。他馬上質問董事長:如果拿走了流動資金,公司拿什麽去訂貨?董事長笑著反駁說:用自己的資本金賺錢,是一種最愚笨經營理念。聰明的生意人,成功的商人,一定要想辦法,利用銀行的資金賺錢,或者用其他人的錢來賺錢。

作為經濟學方麵的專家,姚先生如何能不明白:這種沒有固定資產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哪一家銀行也不可能給一分錢貸款。董事長的用意很明確,讓國內的供貨廠家,在少付款或者不付款的情況下,提前發貨,等貨物賣出以後再付全款。


像我們的老祖宗提前分析好的那句話一樣;這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這個企業通過艱苦的創業,剛剛打出了一片天下,現在已經設計了一條走向滅亡的道路。

 這個時候,社會大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經過長時間艱辛的努力,終於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美國的貿易大門,終於對中國敞開了。隨著國內的貨物大量進入美國,由國家管理的國營進出口公司,已經無法承擔所有的出口業務。國家開始更改政策,放寬了出口必須經過進出口公司的限製,把出口權下放到了企業。這一個政策的改進,中國商品一下子像潮水一樣湧入了美國。國內的所有生產廠家,隻要能和美國的任何公司沾上點邊,都爭先恐後的把產品發向美國。

國內產品的大量出口,馬上掀起了一股加大生產量的熱潮。許多的產品,超量超額的大量生產,大大超過了出口的需求。各式各樣的商品,從那個時候起,大量的產品產生了積壓。僅旅遊鞋這項產品,在福建省就積壓了幾十億雙。

產品積壓,如果不低價拋出去,就會占壓資金,增加各方麵的管理成本。國內的廠家,為了推銷這些商品,不但把產品降價出售,而且提高了送給購貨方的回扣。姚先生公司的董事們,一直負責這家公司的進貨事宜,每個人都有機會拿回扣。

公司能夠製定那樣的經營計劃,誰知道這個公司還能維持到哪一天?每一位董事,都開始利用訂貨的機會,從國內的廠家,拿起巨額的回扣。

姚先生公司進口的貨物,質量越來越差,銷售出去的商品,退貨量急劇增加。公司的信譽受到了影響,銷售人員也開始怨聲載道。

進口的整貨櫃商品,也開始發生了問題,與提供的樣品的質量不符。有時,明明白白寫在合同書上,這裏客戶點名訂的貨物沒有到貨,而來的是一大批滯銷的商品。這樣的公司怎麽經營?以後的路該如何走?姚先生盡管是火冒三丈,也隻能是把打掉的牙齒,咽到肚子裏。他對任何一位董事,都無法抱怨。因為,他隻是個打工的,人家才是老板。

產品的銷售,開始明顯的下降。許多銷售人員,因為銷售的傭金的下降,自己的經濟所得受到了影響,開始跳槽走人了。

倉庫中,退回的不合格商品,占了很大的麵積,好壞摻雜在一起。每天出貨時,合格的和不合格的貨物,經常被搞錯。姚先生亂了套了,每天被退貨的事情,辭職員工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有時間去管庫房的事情。

管理一鬆懈,什麽問題都產生了。庫房偷盜的事情開始了,裏外已經串通好了。從開始的小偷小摸,發展成大卡車拉貨出庫。這些偷盜人員中,開始隻是幾個庫房的管理人員和業務員,後來連財務部和采購部的人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兵敗如山倒,樹倒猢猻散。公司的股東們,都提前開始為自己留後路。他們可不是小人物,不采用那種偷雞摸狗的方式。他們是大手筆,一個電話,把整集裝箱的貨物,直接從運輸公司就調撥到了自己的倉庫中。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每個人都提前成立自己公司,租好了自己的庫房。

姚先生看到大勢已去,一切也不可挽回了,自己也要提前想退路。他當機立斷,以這個公司總裁的名義,從國內訂了幾個貨櫃的貨物,開始辭職另起爐灶了。

曾經那麽蒸蒸日上的進口企業,現在已經是千瘡百孔。因為欠賬太多,正式申請了破產保護,宣布倒閉了。姚先生的奔馳汽車,也被充公了。

落難的鳳凰為什麽不如雞?因為鳳凰要麽生活在深山的仙境中,要麽生活在金鑾殿內,其自我生存的能力,哪能和生活在農家小院的雞來相比?一生還沒有經曆過任何挫折的姚先生,從現在開始,要自己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了。他是經濟學方麵的專家,隻有在大型的公司內工作,才能有所作為。淪落到今天,為填飽肚子而掙紮的時候,他還比不過一個文盲。

他現在除了那點貨物,幾乎是身無分文。公司解散的時候,剩下的幾位職員,曾想過跟著姚先生一起繼續工作。但是,姚先生連租庫房錢都不夠,隻有等賣了手裏的貨物,才有錢開出工資。萬一貨物賣不出去,他們的薪水從哪裏來?所以,所有的人都隻有自謀生路去了。

姚先生成了光杆司令,首先賣掉了自己擁有小別墅,帶著所有的錢,租了新的庫房,把貨物擺了進去。為了省下點有限的錢,自己也搬到了庫房裏住了。他到美國以後,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苦,沒有發過這樣的愁。炎熱的盛夏,住在這個倉庫裏,簡直像躺在蒸籠裏一樣,加上蚊蟲的叮咬,他幾乎是徹夜未眠。


是啊。怎麽辦?這樣的生意怎麽做?著名的韓信,是統領千軍萬馬的大將軍。但是,如果劉邦不給他這些兵馬,他無非隻是個街頭的混混,無所作為。

姚先生是經濟學方麵的高材生,如果在大公司中工作,當然是如魚得水。可是,這種跑街叫賣的活,對於他來說,也真難為他了。

他開著他自己新買的載貨車,和他曾經雇用的銷售員那樣,自己開始了一天的推銷工作。


這時候的中國商品,已經覆蓋了全美國的市場。大大小小的進口商,已經遍布各個州。紐約的法拉盛,曼哈頓,布魯克林已經出現了批發一條街,有的甚至成為了大型的批發區,家家都是進口兼批發。另外,新澤西州,賓州也誕生了無數的進口批發商。這些批發商,大部分都是中國人。批發商的增多,競爭也從此開始了。


不知道為什麽?中國人之間的競爭
,首先是以拚價格開始。我有時到日本的餐廳吃飯,發現幾家同樣規模的日餐廳,盡管坐落在同一條街上,各家飯菜的特點略有不同,可是價格方麵,基本都一樣。在這幾家店中,你很難發現誰的飯菜最便宜。

可是,中國餐館就截然不同了。這家餐館的一個菜,賣九美金多,另外一家的餐館,這個菜就賣七美金,再另外一家餐館,賣六美金還送一個湯。如果顧客還要便宜的話,幹脆能吃到自助餐,六美金隨便吃。

批發行業,也是一模一樣的模式。一雙旅遊鞋,批發價相差很大。有的公司,剛一開始,批發價是十塊美金。馬上就有其他的公司,隻批發八美金。聽說到今天,在曼哈頓的批發區內,可以批發到一塊半美金一雙的旅遊鞋。

麵對著批發商之間的尖銳競爭,小零售店的店主們笑了。他們現在,不僅不再受美國批發商得氣,而且,他們開始給批發商氣受了。因為批發商太多了,每天都有人上門推銷。拚搏的理由就是一個,都是低價格。

店主們開始長脾氣了,你如果不降價,我就找別的公司去訂貨。就是訂了你的貨物,還要再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他們也開始學會一點;如何用別人的錢來做生意?批發商辛辛苦苦地把貨送到門口,店主們先不付款。什麽時候付款呢?等下次送貨時,結上一批貨的帳。這些店主們,在這麽好的競爭機製中,把自己的資本金都拿走了。用這些批發商的貨物,不但交了房租和發了工資,還得到了自己豐厚的利潤。

他們利用批發商之間的競爭,真正的改善了自己的地位。每一位批發商,每次都要陪著笑臉,忍耐著這些小店主們,提出的一個個不合理的要求。因為,一旦把他們惹火了,不是到該結賬的時候不結帳,而且以後再也不從你這裏訂貨了。這哪裏叫公平交易?這就是欺負人。可是,這些被欺負的人,不是自願的,就是被迫的,是自己找上門來的。

商業行為中,是不包含感情因素的。商人在經商的過程中,也是無情的。姚先生手裏拿著個表,是他原來的那個公司,用計算機打印出的客戶名單。根據這份表格,他走訪了每個客戶。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沒有一個店主人,買他這位曾經是大總裁的帳。該討價的,還是討價。看著他汗流浹背的樣子,連一口水都不給。

更可怕的事情也發生了。他在客戶那裏,遇到了許多人,是原來在他手下工作的業務員們。他們現在為其他的公司,做著同樣的業務。還不錯,見了麵能打個招呼,喊一聲姚總,已經是最大的安慰了。從昔日的輝煌,到今天的這個地步,和自己雇用的業務員搶一碗飯吃,成了競爭對手,是多麽大的天壤之別啊!是不是命運對自己的嘲弄?

不過,搞經濟學理論和企業管理,姚先生是個專家,但作為普通的業務員,姚先生確實不太合格。幾個月的事實表明,他根本不適合做這個業務員;盡管每天都沒有停止工作,貨物沒有賣出多少,他的本錢卻賠進了不少。

天無絕人之路。在姚先生百般無奈,麵臨公司關門的時候,一個女人來到了他的生活中。

這位女士從北京來的,曾經是國家隊的職業運動員,人高馬大,性格剛強。她是慕名而來,想與姚先生一起,同舟共濟發展這家公司。她盡管手裏也沒有什麽錢,但是能夠不要工資,幫助打理這家虧損的公司,已經是喜從天降了。

姚先生的載貨車裏,多了一個助手,回到庫房裏,還有人幫助做飯洗衣。工作中增加了合作者,生活中多了個夥伴。兩人一起吃,一起住,還一同工作,幹脆正式的成了男女朋友。

女朋友的加入,雖然增添了些快樂,但並沒有提高多少銷售的營業額。現在,他考慮如何能賺出充足的錢?為他的公司,也為了他們未來的家。他的女朋友建議他找一個較窮的區域,租個門麵房作零售也作批發。如果那樣的話,就不會像現在一樣,像一個沒有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

貧困的地區,華人稱那是爛區。犯罪率較高,大多數是低收入或沒有收入的人,但是房租很便宜。在那裏做生意,東西賣的便宜,有時候被偷,有時候被搶。那樣的生意,沒有什麽人願意做?簡直是虎口拔牙。但是,她講得有道理,他也沒有其他的選擇了,就采用了這個意見。

這又是另一種嚐試。為什麽?他實際上還是個進口商。進口商直接做零售,還是一種跟新的嚐試。這種商業銷售,沒有任何中間環節,等於直接從生產廠家進貨,沒有在中國市場上賣,而是拿到美國市場上賣。人民幣和美元,都有七倍多的差價,這樣的貨物能不便宜嗎?價格已比較,比一般的商店便宜得多。

他的這個店很受歡迎,他們兩人每天忙得不得了,不到幾個星期就賣出了兩萬多塊錢。姚先生這次高興了,這辛勤的汗水沒有白流。因為,有了這些錢,他就有資本了,可以進口更好更暢銷的貨物。

現金每天都在增加,可是他們沒有時間把錢存入銀行。因為每天太忙了,銀行的營業時間又特別短。他們開門時,銀行還沒有營業,他們關門時,銀行早就關門了。這個房子的最裏麵,有個二層閣樓,他們倆就住在的小閣樓上。他們把這些現金,都藏在閣樓中一個垃圾桶內,上麵蓋滿了水果皮和垃圾,是個很安全的地方。

一天,幾個黑人一起來買貨。他們是在附近的馬路上,站在路邊賣貨的人。姚先生每天都和他們打交道,和他們很熟。這幾個人今天來,先從口袋裏拿出了三百塊錢交給了姚先生,他們說他們今天要多買些貨物,準備到遠處的自由市場去擺攤。不過,因為今天買的東西較多,他們想自己到商店的裏麵去挑一些貨物。

幾個月來,他們每天都是一個樣;早晨一開門,拿著一塊錢買個便宜貨,一會兒在街上賣掉了,就跑回來再買貴一點的活,再跑到街上去賣。就這樣一天要來許多次,到下午的時候,資本長到了幾十塊錢,就一次買幾十塊錢的貨物,裝在麻袋裏,坐上公共汽車到遠處去賣掉。這就是他們賴以生活的手段,政府的救濟金,是不允許他們喝酒吸毒的,他們就用這種方法,白天在街上賣貨,晚上用這些錢喝酒,吸毒。當然,他們會留下一塊錢,作為第二天的本錢。所有白天賺來的錢,當天的晚上就消費光了。

         今天,他們表現得很奇怪,一下子能拿出三百塊,看來是有點像改邪歸正了。這時,外麵的客人越來越多,姚先生也實在沒有時間和他們糾纏,就讓他們進去了。姚先生和女朋友,一直不停得賣貨收款,把他們在裏麵的事情,早就忘記了。這幾個人,用了好長時間,才從裏麵存貨的地方出來。不過,他們說他們沒有找到他們想要的貨物,想明天再來。姚先生兩人忙得不可開交,哪有時間再和他們多說話?把他們的三百塊錢退給了他們,請他們走了。

他們又忙碌了一整天,好容易盼到了晚上。關門了,兩人邁著疲憊的步子,一步步地走上小閣樓。一到閣樓,他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小閣樓裏所有的地方,被翻得亂七八糟,東西垃圾,扔得滿地都是。姚先生不顧一切的跑到裏麵,找到那個裝錢的垃圾桶。所有的垃圾,全都散亂在地上,幾萬多現金沒有了。

完了,一切都完了。這些可惡的小偷,騙子,他們早就觀察好了地形。他們知道存放貨物的地方,是上小閣樓的唯一通路,所以才演出了今天的這一場戲。姚先生馬上打電話報了警,過了快一個小時,警察來了。他們做了些紀錄,照了幾張相就離開了。

兩人坐在地上,抱頭痛哭。姚先生跪在地上,哭著問蒼天:這是不是對我太不公平了?

這被偷走的錢,包含著他們的血汗,但最多的是寄托著他們的希望,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完了,真是全完了。這人到了倒黴的時候,自己放個屁,都要砸自己的腳後跟。

姚先生從早晨到現在,沒有吃一口飯,現在也不想吃了。他獨自坐在床前想了一夜。


他太累了,熬過了這痛苦的一夜,天亮了。第二天,他覺得很累,和女朋友商量是否關一天門?好好的休息一下。他的女朋友馬上表示反對:本來就丟了錢,如果再停業休息,不是更賠了嗎?

好,那就繼續開門吧!店門剛一打開,就進來了另一個也是在街上賣貨的黑人。他一進門就說:他想要先賒點貨走,一會兒再把錢送回來。他解釋說:他今天沒有錢,因為身上所有的錢,昨天的晚上都花光了。

剛被人騙過的姚先生,看到這種跑街賣貨的人,氣就不打一處來,他大聲說不行!不行!不行!他站了起來,要趕這個人出去。

這黑人一把抓起個小玩具,轉身就要跑。姚先生的女朋友這次顯露了真本領,她不愧是運動員。隻見她一個飛腿,把那個黑人一腳踢出了門外,一下子甩到了很遠,趴在地上爬不起來了。姚先生找出一條繩子,把那個黑人捆綁了起來,然後打電話報警。

警察來了,問清了情況,把姚先生的女朋友先用手銬銬了起來。他們對站著發呆的姚先生說:他的女朋友是故意傷害別人,不屬於正當防衛。她不隻是要付法律責任,還要負擔這個人的醫藥費。


姚先生氣憤地問著警察:“搶東西的人不能碰,哪不是誰都來搶了”?警察的答複是:遇到這個情況,隻有報警,由警察來解決,。

姚先生的女朋友和警察一起,坐上警車走了。

幾天後,她回到這個小閣樓,取走了自己的東西,和姚先生道別了。她告訴姚先生:被踢的人沒有受傷,她本人也不用承擔法律責任。但是,她打算離開這裏,再去尋找其他的路。


就這樣,她離開了姚先生的生活。她後來是嫁人了?找到工作了?還是回國了?沒有人知道。她在美國沒有任何的親戚,沒有任何的聯係信息。

麵對這家毀人散的處境,姚先生對這個公司失望了。他不止是失去了錢,也失去了自己的愛,又荒廢了自己青春時代的大好時光。怎麽辦?他打算結束這個生意,找份工作去做,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


一個公司關門也沒有那麽簡單;要把屋子裏的東西清理幹淨,才能和房東商量退房子的事宜。

他今天沒有開門,找到了那份原來公司的客戶名單,開始給他們打電話。他告訴客戶們,他所有的存貨,全部以百分之五十的價格售出,要買就自己開車來提貨。他明確表示,準備把這個公司關掉。


打了幾十個電話,他剛剛想要休息一下,提貨的車輛不斷地來了。

奇怪!這些店主們,今天各個一反常態,進門就點頭哈腰,高呼姚總好。他們然後恭恭敬敬地問他;哪些貨物可以賣給他們?哪些不能賣?

這貨物一降價,總裁的身份都找回來了。門前的車輛排起了長隊,姚先生又回到了以前的公司,看到了那種輝煌的銷售景象。錢啊!是最重要的東西,是改變一切的根本,這就是典型的資本社會的寫照。

姚先生今天一絲汗都沒有出,輕輕鬆鬆的坐在倉庫的門口。他隻收錢,不管裝貨。所有人都是任勞任怨,自己裝貨,分文不少的付賬,還不斷地對總裁表示感謝。

這幾天,忙啊!每天來拉貨的車都排隊。姚先生隻管大把的收錢,中途還要關三次門,因為他要去銀行存款。這些人沒有一個抱怨,都規規矩矩的坐在店外等著。

這些貨的來源,是以原來公司的名義訂的,是姚先生悄悄的轉到了自己的倉庫。原來的公司宣布倒閉後,這些貨也不了了之。對他來說,本來也是無本的貨物,賣一件賺一件。

他的存款數額,這幾天大幅度增加,都是這批貨的銷售款。倉庫幾乎空了,還是滿足不了客戶的需要,還有好多的客戶也要來拉貨。怎麽辦?庫房已經空了下來,這可就難辦了。

真是無巧不成書。正在此時,一位來自新澤西州的進口商,來這個地區推銷商品。看到這家公司,有這麽好的生意,買貨的人流川流不息。他馬上主動找到姚先生,首先交上個朋友。他請求姚先生,幫助他銷售積壓的貨物。

這不是送到嘴邊的肥肉嗎?姚先生爽快地答應了。隻有一個條件,先到貨,等貨物賣完後,再付全款。那位進口商,欣喜若狂的答應了。

第二天,這家公司的幾部大型運貨車,日夜兼程的運來了貨物。姚先生在收貨單上簽了個字,所有的貨物卸載到了庫房。

貨車一走,姚先生馬上把銷售價格定了下來,以貨物價格的百分之五十,作為商品的銷售價。這不是陪著本做生意嗎?是啊!對姚先生來說,他並不賠本,因為他本來就沒有打算付這筆款。

就這樣如法炮製,姚先生的公司又開始紅火了起來。他雇了幾個人,自己又成了總裁。他在附近租了間公寓,從小閣樓裏辦了出去。從此,小閣樓成了總裁的辦公室,小閣樓下麵是批發倉庫,零售店的業務不再做了。

我和朋友去過這家公司。倉庫確實不小,所有的窗戶都關閉著,並有鐵條固定的結結實實。倉庫內,各式各樣的貨物,無秩序的堆放著,沒有編號,沒有類別。向裏麵走一步,不是踩上一個小玩具,就是頭頂上碰到個女人的內褲。雨傘,旅遊鞋,襪子,夾克衫,乳罩等,連包裝都沒有,擺放成了一個個小山丘。

我看到地下,還有很多黃色錄像帶的包裝盒。聽他的業務員說:這些黃色錄像帶,很受那些在街上賣貨的黑人的歡迎,他們幾塊錢從這裏買走,到街頭用高價賣給十五歲以下的小孩子。

做這樣的生意不是缺德嗎?美國的法律那麽嚴,賣黃色用品的商店,絕對不會讓小孩子進去。可是,那些吸毒的流浪漢們,卻從這家公司可以得到這樣的東西,去毒害那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們。

建設現代的精神文明,一定要有物質文明作基礎。如果人們為最基本的吃飽穿暖而掙紮時,誰會想到要彬彬有禮,禮讓他人和遵守法律。一次次痛苦的波折,一次次毀滅性的打擊,已經把這位經濟學方麵的高材生,變成了一個不守信譽,缺乏道德的騙子。

他從國內的廠家訂的貨物,大部分都沒有付款。幾年來,國內的許多廠家聯合起來,雇用了追債公司來要賬。但是,中國與美國相隔萬裏之遙,又是不同的製度和法律。這些廠家在國內有多大的實力,在美國也很難行得通。從姚先生開始從國內騙取貨物的那天起,他就沒有打算再回國。他心裏很明白,那麽多受騙的人是不會放過他的。

姚先生的這種從國內騙貨的方式,幾年下來,就再也行不通了。據說,他在國內不同省份的幾十個廠家,騙得的所有貨物,總值超過了幾百萬以上。他的壞名聲已經在國內流傳,他已經找不到廠家在給他放貨了。也許,他本人也沒有計算過,到底欠了多少錢?

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現在,在美國作中國商品進口的人,大部分是中國人。商家之間,互相很少通氣,這又給了姚先生另一個可以鑽的空子。國內拿不來貨物,就想辦法在美國當地拿貨。通過黃頁,報紙,他隨便就找個不認識的進口商。首先買進少量的樣品,全部支付現金。如果,發現產品對路,就訂購幾千塊美金的貨物,用支票付賬。當支票在銀行轉賬後,進口商發現一切正常,就會進一步和他聯係,希望他能訂購更大量的貨物。這次,他一張口就訂購集裝箱的貨物,同樣付的是支票。這下子,進口商就慘了,這張支票一定會跳票的。從那開始,進口商就一次次來上門要帳,但這筆錢已經很難拿回去了。姚先生隻有一句話:現在賬上沒有錢,下個月再說。這位倒黴的進口商,你能拿他姚先生怎麽樣?

為什麽不起訴他?是啊!起訴和追債都需要很多錢,進口商本來就是薄利,根本也沒有這筆討賬的費用。還有最大的一個因素,是姚先生沒有說不付這筆賬。他明確表示,一有錢會還的。這個意思,就是還有希望把錢要回來。

欠賬的人比要賬的人要氣派的多!要賬的人,每到了逢年過節,還要帶著禮物拜訪姚先生。來了以後,姚先生幾句話就會把他或她打發走,連瓶水也不會給。

幾年來,姚先生的銷售一直很好。道理很簡單,因為他的貨物的銷售價,比任何進口商的價格都便宜,有的商品隻有一半的價格。他的貨物反正是無本的,賣什麽價格都賺錢。他的許多客人,是那些在街上沿街叫賣的小販,這些人連買帶偷,姚先生早就知道,他也不在乎。他對朋友說:隻要這些人,不用大卡車來偷貨,對他沒有任何影響。是啊!這些無本的貨物,怎麽賣都是賺錢的。


他自己的豐田車,送給了業務員,自己又買了一部新的奔馳車。不過,他沒有雇用司機,是自己每天開車上下班。

他的貨物低價批發,也把本來就是微利的中國商品市場搞亂了。商店的店主們,用姚先生的批發價格,到處找其他的進口商壓價進貨。因為,姚先生經常更換供應商,他的貨物,總是斷檔,沒有持續性。貨物一進入他們公司的倉庫,幾天就會賣光了,下一個貨櫃,不知又是什麽新貨。商店的店主們,因為要找同樣的貨物,就必須找其他人去買。但是,如果要求其他的進口商,同樣的價格銷售,是誰也無法做到的。因為,大部分的進口商,使自己付款買的貨物。這些有正常成本的貨物,誰能比得起那位姚先生,能陪著本錢賣呢?

我見過姚先生幾次。他的年齡應該是四十多歲,帶著一副眼鏡,頭發亂糟糟的沒有梳理,鼻孔的毛發長到了外麵,講話時嘴裏散發著惡臭的味道。說真的,我沒有找到,那個曾經是風度翩躚的年輕總裁的影子,也未發現經濟學高材生的文雅談吐。此一時,彼一時。一個人混到了一個什麽樣的地步,也就隻有考慮這個地步應該做的事了。

多行不義必自斃,騙人的生意能夠支持多久?姚先生的這種騙取貨物的手段,持續了好幾年,他的壞名聲,在眾多的中國進口商中慢慢傳開了。國內的廠家不給貨,國外的進口商也不給貨了,他的貨源逐漸得斷了。


窮凶極惡,登峰造極。姚先生是一個身體都落入水中的人,他還能顧及露在水麵上的耳頭嗎?沒有貨物來源,他開始做違法的生意。首先,從做假名牌的不法進口商那裏,買進大量的假名牌的商品銷售。另外,他購置了幾台烤製
DVD的機器,烤製電影的複製片,大量的批發銷售。

持有優良品牌的美國的大公司,可不是那麽軟弱可欺的。是他們交的稅支撐著美國的政府,政府首先會保護他們。這些仿製品出現後,影響了大公司的銷售額,馬上被大公司察覺了。經他們的人調查後,這家公司的行為,被告到了政府。

美國聯邦調查局馬上查封了這家公司,姚先生也被正式逮捕了。他的名字,他的公司的名字,也出現在報紙和電視中。

姚先生隻是持有美國的綠卡,他沒有加入美國國籍,所以他還是個中國公民。根據美國的法律,在這裏服刑滿了以後,他必須被押解回國。

 

一個品學兼優的中國學生,帶著滿懷的希望,不遠迢迢的來到了美國。拿到了最高的學曆,取得了最好的成績。人生的前景,對於當時的他來說,是那麽的美好,那麽的燦爛!無論當時,他選擇了哪一家的大公司,還是作為海歸回到祖國,他應該是個前途無量的人。

今天,已經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帶著手銬,被押送回自己生長的地方。他無法預料自己的命運,走到這一步,是他出國留學的失敗。

他已經被押送回國了。回國以後,他是繼續坐牢?還是找一份工作去做?或者,要接受那些曾經被他坑害過的廠家的懲罰?這就是這個故事無法完成的結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良言苦口 回複 悄悄話 My job i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Many Chinese companies in the US approached me for financial needs. But when I asked for income statement and compnay financials, they disappeared. Any bank will provide finance to any company without evaluating the company's fiancial performance? You think American banks are stupid and Chinese are out smart? Good luck! It is one not all of the reasons that Chinese companies reached their limits so quickly and started going down because they never followed the rules here, pay their dues and have a record. When they need financial help, they have nothing to approve that they are finacialy healthy.
xiaoguai04 回複 悄悄話 當初看著那公司不對時,憑他的資曆不是完全可以另找個公司嗎?反正那時公司狀況又不是他的錯。不合邏輯,怎麽會一棵樹上吊死。他有美國名校文憑,語言又好,根本不是那些隻能在華人圈混的人可比的。
man666 回複 悄悄話 看了兩遍,看明白了。
largesammy 回複 悄悄話 太像小說了。真的有這樣的人嗎?當不成大公司總裁,憑他的實力去別的大公司也可以的吧,以前不是有很多公司找他的嗎?為什麽非要自己幹?
白雲下的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這個是做人的人品問題, 和當初去不去大公司有什麽關係? 人品不好, 即使進了大公司裏也會幹出什麽違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很遺憾,人的品質和學曆,沒有什麽直接關係. 還有,職業的選擇是雙項的, 你拒絕了一個職位選擇,大公司裏有的是人申請,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 主人公是自甘墮落 ...
littlebirds 回複 悄悄話 sad sad story. :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