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男人

實實在在,無虛都實,文筆羞澀,馬馬虎虎。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在海外認識的一些中國人(十三)---成功的商人

(2007-08-05 15:35:32) 下一個

    我的這部《我在海外認識的中國人》已經完成了十二篇,收到的幾百個留言和悄悄話中,有許多讀者問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麽你認識的中國人,都有著那麽悲慘的命運?我想誠懇地解釋一點:我們在海外的中國人大部分都是成功的人,我寫的是一些不同尋常的故事。

什麽是成功?拿我們這些出國留學的人來說,我們為什麽要出國?什麽是我們的理想?我們現代的這些留學生,不是過去被別人買過來的豬仔,而是為了自己的美好前途,經曆了千辛萬苦和不折不撓的努力,自己奮鬥出來的。每一個人,都經過人家的大使館嚴格篩選的。為什麽能選中我們?因為在中國人中,我們是最優秀的人才,不是人才的人家也不要。出國以後,一下了飛機就成了個一個外國人,中國的留學生,出來時平均年齡在25-35歲之間,本身起步時間就比當地人晚了25-35年;語言方麵,現金積蓄方麵,簡直和當地人無法比。八十年代的老留學生就更慘,隻有三十塊美金落地。可是,在這麽多不利的條件下,我們的大部分人,經過5-8年的時間,已經達到中產水平。這不是一個成功嗎?這也是許多土生土長的公民們無法想象的。

中國人的勤奮和聰明是事實,但不意味著十三億中國人,每個人都能得到我們所取得的成績。來美國的留學生,找工作,就要有文憑,要有工作許可,以後還要辦綠卡。申辦綠卡的手續以前,還要登廣告,如果有一個美國人想要這職位,這個綠卡就辦不成。而我們這些人,就是在這種苛刻的條件下,經過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奮,以最短的時間實現了自己的美國夢。

這一篇,我寫的是一個普通中學教師出身的中國人,如何用僅僅幾年的時間,走入了美國富人的行列?

美國的東海岸是美國經濟發達的地區。這裏有紐約,費城,華盛頓和波士頓等著名的工業城市,其中服裝,建材,印刷,機械製造和食品等行業,都在全國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東岸的港口規模巨大,每天大量吞進吐出著進出口的商品,東岸的機場,也承擔著美國一半以上貨物的空運業務。

 

由於經濟的繁榮,東岸也是美國少數民族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這裏不僅有很多少數民族的社區,也有眾多少數民族開辦的公司。像東海岸的中國城中,中國人創辦的公司,幾乎包含了各行各業;像飯館,理發店,旅遊,汽車維修,機加工,服裝廠,食品廠等等。生活在這個社區內,基本用不到講英文,白天在中國人的公司裏工作,晚上回家可以看到中文電視。

近些年,隨著大量西籍人非法進入美國,少數民族的生意的機會開始更新了。西籍人來自墨西哥,古巴,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智利等西班牙語係的國家,湧入的數量相當大,當西籍人在美國的總人口量超過美國總人口的15%時,這個龐大的新市場被許多精明的生意人注意到了。幾千萬人的來臨,把美國幾乎所有的低收入行業,都占據了。美國許多低薪的行業,像飯店,工廠,建築工地,都需要他們。例如一個雞肉的處理工廠,職工的比例已經變成隻雇用幾個美國人作為管理人員,剩下幾千人都是西籍工人。除了大部分西籍人找到工作的人外,人口還是過剩的多,相當一部分人在一些繁華地區的街頭上,等著臨時招工的人們來找他們,這一群群的無業人流,又形成了一個個勞務市場。

幾千萬人的到來,要住房,要吃飯,要穿衣,他們不需要豪華的晚宴,隻要吃飽就可以,他們不需要名牌的裝飾,隻需要普通的服裝,他們手裏拿著現金,到處尋找便宜的商品。

在一個朋友的生日聚會中,我碰到了一位李先生,他是這次聚會中,最有實力的老板;他擁有十五家零售店,分布在新澤西州,馬裏蘭州和維基尼亞州。李先生身高也就一米六左右,說話相當的隨和,讓人很難想象出他是個中等連鎖店的老板。他頭發剪的短短的,濃眉大眼,胡須刮得幹幹淨淨,和那些在美國公司工作的國人比起來,他的穿著相當的樸素;其他人的襯衫上不是有個鱷魚的標誌,就是有個小馬的標誌,他的衣著的各處,什麽也沒有,甚至連領帶都不帶。

他是好酒量,我坐在他的旁邊,他頻頻的和每個人碰杯,和我也碰了好幾次杯,這二鍋頭酒看來對他不起作用。

我們互相交換了名片,也簡單交談了一些關於生意方麵的信息。他的零售店基本都坐落在西籍人和黑人的聚集區,出售的商品大部分是中國製造。當我問到他如何從國內進口的商品時?他告訴我他所有的貨物都來自紐約或加州,他自己不做進口。我感到特別驚奇,這可是個有興趣的事情;十五家中等規模的零售店的吞吐量,一個四十尺長的大集裝箱的貨物,分散到每個店內也不過占一個小小的角落,既然有如此大的吞吐量,他何必讓進口商再扒一層皮呢?不過,聚會上不宜過多談這樣的事,因為打美國工的朋友對此也不感興趣,我隻好作罷,直到聚會解散時,我們握手言別。

一次,我去維基尼亞州辦事情,順便到李先生的一個零售店去看了一次。我首先給他打了個電話,因為他在維基尼亞州有幾家店,我不確定他正好在哪一家?按著他給我的路線,我來到這個地址。

這是個大型的商業購物區,許多各式不同的商店,餐廳,洗衣店都聚集在這裏。從過來過去的購物者來看,西籍的人占了大多數。他們的相貌和當地的白人及黑人有明顯不同的地方,大部分皮膚略黑,身材矮小,即使有少數的白皮膚和黑皮膚的西籍人,也是身材比美國人矮的多得多。

李先生的商店設在一個大型的食品超級市場的隔壁,店麵比較大,大概是兩千平米左右。這個店外裝飾普通,也沒有像隔壁的超市一樣,有豪華的自動門,乍一看來基礎設施還比較簡陋。我拉開門,看到進門的右手邊有個櫃台,櫃台後站著一位像墨西哥人一樣的男人。他和我點點頭,並用帶有西班牙口音的英文對我說:“先生,請把你的皮包存放在這裏。”我眉頭一皺,這是什麽規矩呢?我到美國幾年了,還沒遇到過一家商店;先把客人的皮包收走,再進去購物的。我奇怪的問他:“為什麽?”他用手指了一下牆上的大字,那裏用英文和西班牙文寫道:我們保留禁止你帶包進去的權利。我低頭看一下櫃台裏,確實存了許多不同的包,每個包的上麵還有一個號牌。我猶豫了一下,因為我的公文包裏,有好多份合同,如果在這裏搞丟了,那對我來說就太麻煩了。我在考慮進去還是不進去時,李先生正好從裏麵走出來,先大聲和我打招呼,後來通知那個人我可以帶著包進去,那個人向我點點頭,我拿著的包徑直向裏走去。

李先生向我介紹說:這個商店是他的所有的商店中,最大的一家。他領著我簡單的參觀了一下,有服裝,鞋帽,日用品,家具,禮品等,是個國內簡稱的百貨店。店裏的生意很好,顧客交款的隊排得很長,三個收銀員在同時收款。

我對李先生說;“你可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了,有這麽大的家業在美國。”

李先生說:“這算什麽?人家做股票的,做網站的人賺的錢比做零售店不知道要多多少倍”?

李先生是江西人,來美國已經快二十年了。在國內時,他曾經是英語老師,所以到美國後,語言關很快就通過了。不過,英文老師到美國後,語言不是問題,可卻是個沒有任何一技之長的人。他來的時候已經不年輕了,再拿起書本又很吃力。可是,不讀書拿不到文憑,也隻能是做一些體力勞動了。

美國是個最講究文憑的國家,沒有文憑的人想做個白領,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尤其作為個外國人就更沒有可能了。李先生打過中餐館的工,做過搬運工,汽車修理工等。他比別人幸運的一點,沒有像大部分留學生一樣,先讀書,找到工作後再辦綠卡,他拿到的是大赦的綠卡。

在美國,工作環境是很緊張的,因為都是私營企業,一般閑人很少。我和李先生的談話也被一次次問話的打斷,不是顧客有事要問,就是店員問這問那。人家太忙,不是聊天的時候,我隻好告辭了。臨走時,李先生問我是否和國內的家具廠有關係?他想買一些國內的家具。我想了一下,我有個朋友在國內開家具工廠的,可是那是些低檔家具,怎麽能出口到美國呢?我把這想法和李先生一說,他一下子笑了起來,他說:“你看看我這些顧客,每個長得都像棗戶,人人拿著現金,連信用卡都沒有,他們隻關心價格不關心質量,我就是尋找低檔的。。”我說:“既然這樣,我晚上給我的朋友打電話,讓他直接和你聯係。”

當天晚上,我打電話到國內,這時正是國內的早晨,我找到了我那位做家具生意的朋友。我的朋友很高興做這筆海外的貿易,但是他經商的時間較長,做生意從不講人情,他的條件是付了全款才可以發貨。我與這位李先生也隻有兩麵知交,此次我隻是為兩方無償幫忙,所以我也不想做任何的許諾,隻是把李先生的電話號碼給了我的朋友。

第二天的一早,李先生向我打電話詢問那個家具廠的實力如何?他主要是擔心付了款,萬一拿不到貨怎麽辦?我和那位國內的朋友認識了十年不止,他為人相當的誠實,而且那個家具廠的規模也很大,是個幾千人的工廠,不可能在這點小貿易中騙錢。在電話裏,我告訴李先生:那家工廠的信譽很好,這點我可以擔保。另外,我又給了李先生其他兩位朋友的電話,讓他親自打電話自己確認。

做生意就這麽簡單,經過幾次的電話傳真的聯係,他們的生意就這樣做成了;李先生一次就訂了五個集裝箱的沙發,每個集裝箱內有八十四套。

大約兩個月後,李先生又給我打電話,邀請我和他一起吃飯。他請我先到了他的商店裏,看一下他自己進口的沙發。沙發的外觀確實很漂亮,是仿皮的表麵,一套三件,上麵的標價是899美金。我問李先生:“這些沙發的成本是多少?”李先生回答說:“包括運費等,每套沙發大約300美金”。

好家夥,他也真敢開牙,這可是翻兩倍的利潤啊!這種暴利,是一般的商家都很難做到的。我問他:“這沙發銷得好不好?”他笑著說:“十五個店已經總共賣出了好幾十套了,估計下個星期,本錢就賺回來了。怎麽樣?你是要點谘詢費還是拿套沙發走?”他的話,我沒有感到驚訝;因為在生意場上我也混了多年,大家誰都明白,這是個金錢的社會,誰也不該給誰白忙活。但是,這點小事對我來說是舉手之勞,我從來沒有想過在這個生意上賺錢,我笑著說:“這沙發我不會要,我自己家已經有幾套了。谘詢費我也不想要,我隻打了個電話,沒做別的事,我沒法收費。好了,就交個朋友吧。”聽我說完後,李先生高興得說:“看得出你是做大生意的人,在那天聚會中,我就感到我們倆有緣。好,交個朋友,今晚咱們好好喝幾杯。”

晚上,我們來到一家較大的中餐廳,點了幾個菜,邊吃邊聊了起來。李先生還是繼續那天未談完的話題。

他拿到綠卡後,找到了一家美國人的批發公司工作。開始是做司機,後來做了銷售員。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工作,他發現這裏的生意比較容易做;和國內不同的地方,是不需要送禮,不要搞人際關係和看買家的臉色。隻要你提供的商品,在商店裏暢銷,買家會拚命和銷售員搞好關係,以保證能及時的供貨,銷售員的地位一點都不低。

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供求關係,你的商品走俏,商家買你的商品就有信心。如果你的產品滯銷,你就是給商家磕頭,人家也不會買。

美國人特別喜歡搞連鎖店,而且連鎖就是全國都有店麵,甚至延伸到海外。連鎖店的擺設一致,裝潢一致,工作人員的服裝也一致。雖然許多連鎖店也強調價格的一致,但我本人看到的同樣的東西,其價格在不同的地區根本不一樣。因為各州的州稅不一樣,房租水電有高有低,雇員的工資也是根據地區的工資標準來定的。在我以前住過的中西部,那時人員的最低工資五塊美金一個小時,商店的服務員也就是這個工資標準。可是,在紐約的曼哈頓,那時的最低工資已經六塊多一個小時。所以,商店用五塊錢的工資雇人,首先不合法,而且也找不到人。所以,這道理明擺著,基本的成本不一樣,如何能維持銷售價格的一致?

美國的大型連鎖店,占據了美國90%以上的零售市場。連鎖以外的小店,除了一些專業店外,一般的零售店,想生存下來也是相當的難。隨著西籍人不斷地進入美國,一些專門做他們生意的小型的雜貨商店,一元店才開始多了起來。這些店能夠生存下去的原因,是因為美國的連鎖店商品的價格相對要貴一些,西籍人剛到美國,還是買不起,另外就是連鎖店中,都是講英語的美國人,西籍人看不懂也聽不懂。那個時期,中國和美國的貿易也已經開始了,做中國商品的進口商,一下子開始多起來。因為那些進口商的大部分的商品,都是沒有公認的品牌的商品,所以很難進入大型的連鎖店。但是,不注重產品品牌而隻注重價格的小店,自然成了大部分中國商品的最終顧客。小店的大量增加,進口商也增加,商品從此後也越來越全,幾乎是應有盡有了。

李先生的一位客戶是個印度人,他擁有一家中等規模的商店。這家店開始一直從李先生的公司進貨,後來進貨減少了,李先生在一次客戶尋訪時,才發現他已經從紐約的小進口商那裏直接進貨了。這位印度人對李先生的為人比較了解,熱情地邀請李先生入股,和他一起開店。其主要原因是紐約和加州的小進口商,多數是中國人,語言的差異使他在進貨中,經常產生誤會,不是貨物搞錯了,就是數量弄錯了。

李先生懷才不遇已經好多年了,這個機會是他從一個貧農當上地主的最好機會。他毅然辭去了現有的工作,帶著滿懷的熱情和這位印度人一起經營起商店來。他這次的最大優勢,就是他流利的中文。成為股東以後,他負責進貨,親自跑遍了紐約,加州,選貨進貨,而且參加了許多次商品展覽會,並認識了很多的進口商。

在他們的合作過程中,他做得幾乎是天衣無縫,每次進貨時,都會征求那位股東的意見,而且貨到以後,把所有的進貨單據,都交給那位股東存檔。由於貨物選擇的對路,而且進貨價格也比以前低了許多,這個店的生意額比李先生來以前,提高了一倍以上。

隨著生意的好轉,股東之間開始產生了些矛盾。那位印度人因為聽不懂李先生在電話中講的中文,他有時候對一些進貨的價格產生懷疑。所以,他經常偷偷的給供貨商打個電話區再詢價,李先生也從供貨商那裏聽到了這個事。幾次發生後,李先生覺得這種不信任是對自己人格的一種侮辱,後來和他為此事吵了起來,吵鬧後結果是李先生退股。這位印度人已經掌握了所有的供貨途徑,與李先生的合作,其作用也已經不大了。他們找了律師和會計師保把所有的財產作了估價,李先生拿著自己的股份離開了。

這次,他還是要開商店,開一個百分之百屬於自己的商店。手頭的資金是有一些,但要開一個中等規模的商店,這點資金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開一個商店,各處都需要錢;像內外裝修,製作特大的招牌,政府的手續費,租房的抵押金,更多的是進貨的款項。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憑著他和這些進口商的關係,他給所有認識的供應商都打了電話,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能否先給貨而遲些再付款?在美國的中國人,雖然都生活在在這個金錢第一的社會中,但大家畢竟都是來自禮儀之邦,錢之外還多了個情字。李先生的請求,得到了大部分供應商的同意,但隻是所賒的貨物不是太多,誰也不想冒太大的風險。不過,能有這些貨就足夠了。不出三個月,坐落在維基尼亞的商店就開張了。

這個商店,是這個地區的第一家便宜商店,其商品的價格相當有競爭力。這個店的開張,一下子吸引了附近居住的西籍人,開張不久就馬上火爆起來。不過,丟貨退貨的事情時有發生,麵對著這些特殊群體的顧客,李先生也一反美國商店的常規;包括商品自由退換,拿包自由出入等,他製定了這個店特有的規矩;商品不退不還,所有的人進到店裏,必須把自己的包交給櫃台保管。這些不太合理的規則,沒有影響到商店的營業額,因為圖便宜的顧客們也不在乎這些。不過,這些規矩的製定,把偷盜和故意搗亂的行為,也有效的杜絕了一些。

商品的快速周轉,使李先生很快擺脫了困境,不到一年的光景,所有的貨物款項都在不斷的進貨中,全部付清了。按他的說法:盡管他沒有見到一百萬的現金,可商店的存貨,已經是價值超過百萬美金了,這些貨不是賒來的,款也付清了,是他自己擁有的財富了。

在維基尼亞的西籍人,遍布了好幾個郡。這個商店的價格優勢,已經開始遠近聞名。許多住在其他郡的人,幾個人擠在一輛車裏,從很遠的地方來這裏采購。

這個創業的故事,是我有生以來聽到的最簡單的發家的曆史。我讀過許多企業發展的書,大多數談到企業的開創時,都會提到創業之艱難,海外的故事如索尼公司起家的艱難曆程,國內的四通集團,大碗茶集團的奮鬥史等。可是,相反,而這個商店的發家史確實如此的平淡和簡單。

我問了一下李先生關於另外十幾家店的籌建曆史。他這次有點一反常態,與談到前麵第一家商店時的那個自信說法,已經轉換了180度。他說:“這後來的開啟的商店,確實經曆了不少周折。我開始認為,有那麽多的客人從很遠的地方來,我為什麽不在那附近開個店呢?可是,開個新店也真不容易,首先是地方不好找到,因為很多的商業區內都有自己的計劃和部署;其零售商店盡量不搞同類的,以免引起同行業的惡性的競爭。我好容易看好的店麵,不是規定不許賣服裝,就是不許賣家具。為此,我找了商業區的管理部門,郡的管理部門,一再說明我是做墨西哥人的生意,他們的身材穿不了美國人服裝,我賣的便宜家具,美國人也不會買”。

我知道美國人在這個方麵相當的守規矩,隻要是有個規定在條文上,沒有人改違規。我說:“那你就沒有談成功嗎?”李先生歎了口氣說:“談了幾個月,最後在比較偏遠商業區,找到了一個一千多米的店麵;這個商業區裏,大部分的顧客是美國人,西籍人寥寥無幾。不過,我認為這個店盡管位置偏一些,但距離上,比住在這裏的人,跑到我的第一個店購物還是要近一些。我用開第一個商店的方法如法炮製,把第二個店在聖誕節以前開了起來。剛開始的時候,生意還可以,當地的美國人和住在附近的西籍人都來買貨。沒想到,過了聖誕節,生意馬上就下滑,那些西籍人寧可跑到我的第一個店,再也不來這裏買貨了。後來,我這個店隻剩下很少的美國客人了。為了防止進一步的虧損,我改變了商品的模式,開始從美國公司進貨,賣美國商店同樣的東西,而且是以低價賣出。沒想到,從那時開始,美國人就更不來了”。

我奇怪的問:“為什麽?”他說:“我問了好多美國人,才弄明白了這個道理。在我的小店裏賣美國製造的商品,還是這麽低的價格,客人能認為是貨真價實嗎?作為個消費者,誰不想多花點錢,買個放心的產品”?

我明白了,為什麽像李先生這樣國外來的小商店的業主,對客人那麽恭恭敬敬,客人反而到對其的商品倒不放心了,他們情願到美國的大商店裏,看那些服務人員的臉色,花高價買同樣的東西,作為個消費者,買東西也是圖個心裏踏實。

我有些不解的又問:“那住在這裏的那些西籍人,為什麽要舍近求遠跑到你的第一個店去購物呢”?李先生說:“這就是美國服務業的特點,強調的是Location,就是地點。這地點的作用相當的重要,我的第一個商店附近,也有許多西籍人的不同形式商店,他們除了到我的店購物,還可以到其他的地方,買我店裏沒有的東西,這就是他們為什麽要舍近求遠?可是,我這個坐落在美國人購物中心的商店,可以說是孤零零的一家,你想,誰會為買一條褲子,特意到我的商店,而買其它的東西,還要再跑很遠的地方?”

真有道理,美國的購物習慣和我們在國內許多方麵不一樣。在國內時,是需要一瓶醋,才會去買一瓶,不習慣儲存這些東西,而且每個星期可以購物幾次。在美國,即使是食品,一般的人家最多也隻是一個星期買一次,都存放在大冰箱裏。像服裝和日用品之類的東西,在美國的習俗是推著車買,每次都是買過量的,幾個星期才采購一次。

李先生最後無奈的說:“沒辦法,每個月都賠錢,我後來把那家店關門了。”

我說:“那你租賃商店房屋的合同,還沒到合同的期限,一定要被房主罰款吧?”

他說:“是啊,不過那隻是損失的一小部分。最大的損失,使所有的貨物都砸在了手裏,那些商品是美國人用的,放在做墨西哥人生意的商店裏,根本賣不出去。我那次一共損失了幾十萬美金?”

我惋惜地說:“看著你這麽成功,還以為你是多麽一帆風順呢?”

他說:“世界上哪有這麽好的事?我的第二家店的損失,把我的第一家店差點拖垮。因為我當時的資金還是不足,我從美國人的批發公司買貨,因為沒有長期的業務關係,每次都要付現金。我第二家店的所有貨物,都是從美國人的公司進的貨,把第一家店的周轉資金,全部用光了。這樣,第一家店的進貨,又開始從中國人進口商那裏賒貨,可是到了付款日期,銀行裏沒有錢,隻能開出空頭支票,把他們都惹急了”。

我說:“是啊,中國人講究個守信譽,你這樣做當然人家要翻臉了。”

他說:“那時我最困難的時候,快給人家跪下了,不付現金,誰也不給發貨。我打電話時,大哥大姐的喊著人家,人家就是不幫忙”。

我感慨地說:“是啊,這可以理解,如果做生意被人騙了一次,當然就永遠不會信任對方了。”

他說:“沒辦法,賠錢了。商店裏沒有好的商品,客人每次都白來,下次人家也就不來了,我那幾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一回家,看著老婆孩子還等我養活,我都要急死了。”

我問:“你太太是什麽意見?”

李先生說:“她也著急。找了好多的親戚朋友借錢,也沒有借到錢。我問過她,是否把自己的房子賣了,我老婆馬上哭了。孩子生下來時,一直是生活在大房子裏,可全家住進小公寓,孩子怎麽辦”?

我也深表同情地說:“是啊。做皇帝降為平民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先生接著說:“你知道我的孩子住進小公寓時如何問我?爸爸,你是個什麽樣的爸爸?你說,我能說什麽?這一間屋半間炕,我沒有問題,他們卻是受不了。我這一肚子苦水,又能到哪裏去吐”?

他和我又碰了杯,小聲地說:“我那時叫天無路,叫地無門。我不能埋怨那些不給我發貨的老中們,他們也都不容易。”

我看到他的眼圈有點發紅,這段談話引起了他痛苦的回憶了。

我換了話題說:“那你又是怎麽翻過身來的呢?”

他說:“我從那時開始,用賣房子的錢買貨,誰的貨都不賒賬。我又把商店的所有貨物,從原來的基礎上,又減價20%。經過了幾個月,才把客人們又找了回來。生意剛一回升,我開始雇用了一個從薩爾瓦多來的人,專門出去給我找店鋪。不瞞你說,我開的那十四家店,用了隻有兩年的時間。”

我說:“你一定還有訣竅沒有說,怎麽你能摔倒了,爬起得這麽快呢?”

他得意地說:“看來你還是有經驗。告訴你點訣竅吧,反正我們今天是交朋友,不做生意。多開幾家店,主要還是資金問題,因為商店的流動資金要的太多,因為要備足了各式各樣的商品,客人進商店以後,才不會空手出去。為了我其他的連鎖店,這第一家店,也是我所有的店中最大的店,我把利潤降到了最低點,就是讓這些貨物流通的更快,訂貨的數量增大,而且專款專用,從不賒賬。這麽大的進貨量,使那些進口商們,特別關注我的生意發展,誰也不想失去我。達到了這個目標後,我開始鄭重的要求他們,第一家店的進貨是采用貨到付款,但新開的連鎖商店,貨款一律90天後付,否則,我將停止與這個進口商的業務關係。你想,我現在已經是個大買主了,哪個進口商想失去我,所以也隻好賒貨了,我所有的連鎖店幾乎沒有占用我的多少資金,都是靠進口商們的貨物在周轉”。

我饒有興致地問:“人家隻給你賒些貨物,你畢竟要付房租,和人工的工資啊?”

他笑著說:“你以為開店有什麽特殊的訣竅?找對了地點,租下來把貨擺進去,就開張了。隻要一開門,物美價廉,客人會一傳十,十傳百,沒幾天就顧客盈門了,房租和人工當月就賺回來了。我最發愁的是貨款,那是最大的流動資金。而最大的流動資金由進口商來頂著,我還有什麽擔心?我其他的十四家店,所有的貨物價格都比第一家高出30%以上,貨物流通的速度較慢,與這家大的商店沒法比,不過,我大部分的利潤是在那些商店獲得的。不過,因為第一家店的貨物需求量最大,但利潤太低,而且從不賒欠一分錢,供應商誰也不想丟掉這塊肥肉,我也是利用這塊肥肉,迫使他們滿足為其他店賒貨的條件”。

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他發達的這麽快?這才是做生意的有一個新招法:東方不亮,西方亮,這裏不賺錢,從別的地方找回來。

我們又開始碰杯,他洋洋得意地說:“這種局麵已經快過去了,經過了這幾年積攢,我也在想到自己進口的路子。這些供應商雖然賒貨給我,但貨款早晚還是要付的,他們的利潤我是賺不到的。這次你幫助我聯係的家具廠,是我進口的第一步,明年我準備回國,到義烏去自己進貨”。

我問他:“你還要開更多的連鎖店嗎?”

他說:“是的,不過我不打算自己開了。我要用我的商店的模式,和別人合作開,我負責進貨,那樣我也不至於這麽辛苦了。”

據統計,美國每年倒閉的公司要幾萬以上,而誕生的新公司也有幾萬以上。開一個個小型百貨商店,幾乎不需要什麽特有技能,人人都能成為店主。不過,要把這種簡單的行業,做到生命力強,而且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中,形成一定的規模,那就不可能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了。這位李先生既沒有文憑,也沒有一技之長,更沒有雄厚的資金來啟動自己的公司,他今天的成功,應該說是上天對他聰明,勤奮的一個回報吧。我粗算了一下,他的十五家店每年的營業額已超過一千萬,如果其利潤能達到20%,他每年的收入已經在美國是個富人的收入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JanAiZhang 回複 悄悄話 Yes: "學到很多!"

Thanks!!!
隔海看山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學到很多!
largesammy 回複 悄悄話 這位仁兄是我的偶像。能做到這樣的確是不容易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