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十大元帥之陳毅[組圖]

(2007-02-22 16:52:04) 下一個


  陳毅簡介


  陳毅字仲弘。四川省樂至縣人。一九一九年赴法國勤工儉學。一九二一年回國。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七年在南昌起義部隊任第十一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政治指導員。參加領導湘南起義。



  土革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黨代表,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十二師黨代表、師長,紅四軍軍委書記、軍政治部主任,紅六軍、紅三軍政治委員,中共贛西南特委書記,紅二十二軍軍長,江西軍區總指揮,西方軍總指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領導了南方三年遊擊戰爭。



朱總司令和陳毅在濮陽會議期間研究我軍的作戰方針(1948年5月)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江南指揮部、蘇北指揮部指揮,新四軍代軍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副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司令員兼上海市市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九屆中央委員。



周總理和陳毅出席萬隆會議歸國後在成都合影(1955年5月)



毛主席和陳毅在一起(1958年)



陳毅為外國朋友題詞(1962年6月)



陳毅手跡:《冬夜雜詠》之一


  陳毅(1901-1972),中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陳毅元帥能文能武,博學多才,擅長棋藝,愛好體育,尤長於文學。將軍本色即詩人,是陳毅元帥軍事生涯的重要特色。其指揮藝術,如同其詩作,被毛澤東譽為“大氣磅礴”。他經常“虎口拔牙”顯神威,敵人聞風喪膽。這裏講述的是他在孟良崮戰役中是怎樣從“虎口”中把“牙齒”拔掉的。


  解放戰爭開始後,國民黨軍由於大批有生力量被殲,1947年3月被迫縮短戰線,放棄對解放區的全麵進攻,集中兵力對陝北和山東實施重點進攻。在山東戰場,國民黨軍集中了24個整編師共60個旅45萬人,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在徐州設立前進指揮所統一指揮。其中用於第一線的兵力為17個師43個旅約20萬人,以其精銳的整編第11、第74師和第5軍為骨幹,編成3個兵團,成弧形向魯中山區推進,企圖迫使華東野戰軍主力與其決戰或北渡黃河。


  華東野戰軍陳毅司令員想了許多辦法,想把敵人的重兵集團調開,然後各個殲滅。雖然幾經周折,但敵人仍集結不動。這時中央軍委、毛澤東指示:敵人密集靠攏不好打,隻要有耐心,殲敵機會總是有的。膠濟線以南廣大地區,都可以誘敵深入,讓敵人攻占萊蕪、沂水、莒縣,陷敵於困境,然後殲敵並不為遲。但是,這需要極大的耐心,要掌握最大的兵力,不要過早地驚動敵人的後方。我軍遵照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指示精神,剛一後撤,敵人便迫不及待地尾追而來。最積極的是湯恩伯的第一兵團,打頭陣的是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湯恩伯發現我軍後撤,誤認為我軍已無力再戰。自稱“天下第一師”的74師師長張靈甫剛愎自用,氣焰囂張,立功心切,一直打頭陣。消滅74師這個所謂的“禦林軍”和被國民黨譽為“常勝將軍”的張靈甫,一直是華東部隊的夙願。當蔣軍對我發動全麵進攻時,陳毅的第一個決心是打敵暴露的第7、第48師,但發現第74師位居中央正麵的坦埠一帶,在態勢和地形條件都有利於我殲滅該師時,立即改變決心,及時調整部署,決心當74師進到孟良崮山區之後,從蔣軍6個整編師的戰役布局中挖他一塊,吃他一口,堅決消滅74師。74師果然中計,進至孟良崮山區,順順當當地鑽進我軍設置的口袋裏去了。孟良崮為石質山,構築工事十分困難,74師的重裝備也難以隨行。其右翼有3個整編師,左翼有2個整編師,這6個師靠得都很近。戰鬥力比較強的第5軍和整編第11師在新泰、萊蕪一帶,離孟良崮都不遠。我軍決定以5個縱隊集中打74師另以4個縱隊負責打援。當時,我軍已對74師形成合圍,把增援74師的6個師和兩翼部隊割裂開來,戰場形勢已對蔣軍非常不利。但蔣介石卻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錯誤地認為,決戰時機已經到來,他命張靈甫的74師死守孟良崮,同時又命令左右兩翼的5個師對我進攻部隊實行兩麵夾擊,命令第5軍、第11師等部隊對我實行反包圍,準備在孟良崮地區與我決戰,或逼迫我軍撤出膠濟路以南地區。但我軍的目的不是與他決戰,隻是從敵人的重兵集團中把74師挖出來消滅掉,猶如“虎口拔牙”。陳毅帳中有的是“打虎英雄”,不但能拔老虎的牙,還有本領把老虎打死。經不到4天的激戰,不可一世的蔣介石的王牌軍74師就被徹底幹淨地消滅掉了。王牌師師長張靈甫本人被擊斃。


  呆在南京坐陣的蔣介石為此傷心不已,74師被全殲可謂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連老本都輸光了。蔣介石不禁連連哀歎:“這是空前的大損失!無可補償的大損失!”為此,湯恩伯丟了烏紗帽,援救不力的83師師長李天霞等也被“軍法處辦”。


  孟良崮戰役這一仗,一反先打弱敵後打強敵的常用戰法,出敵不意地打了個漂亮的殲滅戰。它震驚了國民黨軍隊內部,鼓舞了解放區軍民的勝利信心,有力地配合了陝北和其它戰場的作戰,受到了中央的高度讚揚。這次打擊的是蔣介石當時最強大的進攻方向;殲滅了蔣介石最精銳、機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隊。這個打擊出現在解放區全麵反攻的前夜,因此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年 表


1901年 誕生
  8月26日(清光緒27年辛醜7月13日)出生於四川省樂至縣複興場張安井村。


1906年 5歲
  開始在私塾讀書。


1908年 7歲
  隨父親陳昌禮到湖北利川建南司外祖父的任所寄讀。


1910年 9歲
  陳家由樂至遷居成都東門外上河心村,租田耕種。陳毅隨父由利川回成都,上小學。


1911年 10歲
  祖父陳榮盛與地主打官司敗訴,家庭破產。


1913年 12歲
  初秋,考入成都華陽縣德勝鄉高等小學。


1916年 15歲
  考入成都甲種工業學校,讀染織專業。


1918年 17歲
  3月 考入成都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


1919年 18歲
  春 考取官費留法勤工儉學生。
  6月1日 離成都赴上海。
  8月14日 由上海乘法國貨輪“麥浪”號四等艙啟程。
  10月10日 到達法國馬賽,入華工醫院治病,年底出院到巴黎,入蒙達尼學校法文補習班學習,與蔡和森等同學。


1920年 19歲
  在巴黎施乃德工廠做工8個月,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參加李富春等組織的工學互助社(工學世界社)。


1921年 20歲
  2月 作為四川學生代表參加爭取勤工儉學生“吃飯權、工作權、求學權”的“二·二八”運動。被工廠解雇。鬥爭有成果後,被安排入聖·日爾曼公學讀書。
  6月至8月 為反對北洋政府向法國出賣築路權的秘密借款,與周恩來、蔡和森、趙世炎等一起,發動和領導了留法學生的愛國運動,取得勝利。
  9月20日 與蔡和森、趙世炎、李隆郅(立三)等發動和領導勤工儉學生代表100餘人占領裏昂中法大學校園,全體遭法方關押。
  10月14日 由法國當局武裝押送,陳毅和蔡和森、李隆郅等100餘人被遣送回國。
  11月回到上海。


1922年 21歲
  1月直至初秋 作為四川留法學生代表回四川,先後向重慶、成都的軍政當局請求解決勤工儉學生的經費,均無結果。秋末冬初,回樂至家鄉。其間,由蔡和森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3年 22歲
  春 應聘擔任重慶《新蜀報》主筆,撰寫大量抨擊時弊和鼓動反抗軍閥暴政的文章,在知識界和青年中頗有好影響。
  10月 為《新蜀報》著文抨擊時政,被楊森下令“克日離川”,禮送出境。
  本月 到北京中法大學學習。
  11月 經顏昌頤、肖振聲介紹,由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年底 任中共北京西部區中法大學黨支部書記。


1924年 23歲
  在中法大學西山學院學習,從事中共地下工作;參加茅盾等組織的文學研究會,發表不少作品;被選為中法大學學生會主席。


1925年 24歲
  3月 孫中山逝世,帶領同學迎靈守靈,並寫《西山埋葬》以寄哀思。
  4月 在北京香山宋氏別墅與金滿城、李嵩高成立“西山文社”。此後,創作增多,有《歸來的兒子》、《十年的升沉》等。
  下半年 在中共北京地方委員會領導下,開始從事工會工作,學生運動,統戰工作;擔任北京市學生聯合會黨團書記;經中共組織批準參加國民黨北京特別市黨部擔任執行委員會委員,兼《革命周報》編輯委員。並繼續擔任中法大學學生會主席,主辦校刊《救國報》。年底,畢業於中法大學文學院(服爾德學院)。


1926年 25歲
  1月 在北京“列寧學會”發表《紀念列寧》的講演,遭徐誌摩批評,又發表了《在列寧逝世紀念日與徐誌摩的爭論》。
  3月13日 與李大釗出席在清華園大禮堂舉行的紀念孫中山逝世周年大會,發表演說,宣傳共產主義學說,痛斥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和軍閥的罪行。
  3月14日 參加國民反日大會,憤怒聲討日軍炮擊大沽口的暴行。17日,國民黨北京特別市黨部召集緊急會議,為反駁和抗議英、美、法、日、意、西、荷、比8國橫蠻要求段祺瑞政府和國民軍在44小時內拆除天津至大沽口之間防禦工事的最後通諜,決定在3月18日召開國民大會,舉行大示威;被派作為代表之一赴國務院交涉,敦促段祺瑞政府駁回8國通諜。18日,參加天安門國民大會。會後,示威遊行隊伍遭反動軍警血腥鎮壓。陳毅身在前列,臨危不懼,救護同學。當晚,參加在北京大學一院召開的有北京市200餘團體出席的聯席會議,組織了“北京慘案善後委員會”。19日,陳毅為主席召開了北京特別市黨部緊急會議,決定組織“行動委員會”、“慘案善後委員會”,發表告中外民眾宣言,派代表赴上海、廣東、長沙、南京、天津、張家口、漢口宣傳慘案真象。此後,陳毅全力投入有關宣傳、聯絡和善後工作。
  8月 受中共北方區委與李大釗的派遣,離北京到四川楊森部隊做響應北伐的兵運工作。
  8月26日 在楊森處會見已來該軍工作的朱德。
  8月29日 因英國商船在長江雲陽段浪沉楊森部餉船3隻,楊森在朱德、陳毅鼓勵下扣留了駛抵萬縣的英輪兩艘。9月2日,陳毅先後主持了萬縣各界反英暴行籌備會及群眾抗英大會,與朱德在會上講話。大會後舉行了示威遊行,並通電全國。5日,英艦船3艘載海軍陸戰隊數百名到萬縣以暴力劫奪英輪,英艦炮擊萬縣市區,造成萬縣慘案。朱德、陳毅敦促並協助楊森反擊英艦。英艦兩艘負傷逃去。軍民振奮。後楊森屈服於吳佩孚的壓力,這場鬥爭以虎頭蛇尾告終。
  9、10月 經朱德介紹,與中共重慶地方委員會(相當於後來的四川省委)接上關係,被派往達縣川軍田頌堯部胡翼旅任黨代表,並在學生界開展工作。
  11月 被調回重慶,負責共青團工作和青年工作。12月上旬楊闇公、劉伯承、吳玉章等通過以共產黨人為主的國民黨四川省特別黨部領導發動順(慶——今南充)瀘(州)起義,陳毅參加了起義的組織工作,並準備擔任起義軍政治部主任(以後起義失敗)。
  12月25日 去合川川軍第二十八軍第三師工作,被任命為該師政治部組織科長。


1927年 26歲
  1、2月 為三師政治部刊物《武力與民眾》撰稿,宣傳國民革命和三大政策;利用軍官教育團等合法講壇向部隊灌輸反帝反封建意識;推動學運、工運和農運;秘密發展共產黨組織。
  3月31日 四川軍閥在重慶槍殺參加反對英、美軍艦炮轟南京下關暴行大會的工人、學生,製造了“三·三一”慘案,並大肆捕殺共產黨人。
  4月5日 陳毅潛抵重慶,然後登輪赴武漢。
  5月 由中共中央軍委分配到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工作,以校政治部準尉文書的公開身份作掩護,同惲代英、施存統組成該校中共黨委,任書記。
  7月中旬 汪精衛宣布“分共”、“清黨”後,軍校改編為第二方麵軍教導團。陳毅仍以準尉文書身份隱蔽在連隊。
  8月1日 南昌起義。
  8月2日 教導團以“東征討蔣”名義乘船離武漢。4日抵九江,即被張發奎下令繳械。陳毅連夜召開共產黨組織的緊急會議,布置應變辦法。然後與特務連連長肖勁奔赴南昌,追趕起義軍。7日,在撫州(臨川)趕上起義軍。10日,由前委書記周恩來任命為第十一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團指導員,隨軍南下。
  8月25日 參加起義軍攻擊會昌錢大鈞部的戰鬥,第一次經受戰火的考驗。
  9月 隨軍經長汀進抵廣東,第二十五師與第九軍教育團奉命由朱德指揮,留守三河壩。10月初,與敵軍血戰3晝夜後轉赴饒平茂芝,開了幹部會議,開赴閩粵贛邊界。
  10月 部隊進入贛南,隻剩 1500多人,原師一級軍政主官均已離隊,瀕於潰散。陳毅作為唯一的團級政工幹部,協助朱德做穩定部隊的工作。
  10月下旬 部隊進入信豐城。陳毅主持整頓紀律,並號召部隊要跟朱軍長幹革命。朱德在隊前宣布:今後這支部隊由他和陳毅領導。
  10月底 部隊在大餘城整編,改稱“國民革命軍第五縱隊”,下轄3個支隊,朱德(化名王楷)為司令,陳毅為指導員,把一批黨團員分配到大隊(連)工作,加強共產黨對部隊的領導。
  11月上旬 第五縱隊進入湘贛邊界崇義上堡地區。陳毅主持整頓紀律,作出沒收與繳獲全部歸公的規定;大力開展群眾宣傳工作,恢複群眾組織,開始把武裝鬥爭與農民運動結合起來;同時,進行軍事訓練,開始從正規戰向遊擊戰轉變。
  11月中旬 朱德、陳毅派毛澤覃去井岡山與毛澤東聯係。同時,利用朱德與滇軍第十六軍軍長範石生的舊交,建立了統戰關係,決定在保持獨立自主條件下與之合作。下旬,第五縱隊以第十六軍四十七師一四○團的番號為掩護,繼續支持粵北農民暴動,並從第十六軍得到大量資財補充。
  11月26日至28日 與朱德在汝城召開湘南各縣中共縣委書記會議,討論和布置湘南年關暴動。
  11月底 由於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軍一團三營取得第十六軍一四一團番號,粵北農軍200餘人取得第十六軍特務營番號,為統一領導中共在以上各部及第十六軍原有共產黨的工作,秘密建立中共第十六軍軍委,陳毅為書記。
  12月上旬 率部進入粵北仁化,和中共北江特委取得聯係,在仁化縣董塘區與農民自衛軍配合,鎮壓土豪,收繳民團槍支武裝農民;幫助董塘區成立蘇維埃政權,建立工農革命軍獨立第四團。旬末,根據中共廣東省委指示去韶關,準備南下參加廣州起義。
  12月中旬 得悉廣州起義失敗,折回韶關西北之犁鋪頭。開辦教導隊。發動群眾打土豪。
  12月下旬 和朱德一起在犁鋪頭會見毛澤東派出聯係的何長工。在犁鋪頭進行軍政訓練,常到教導隊上課。



1928年 27歲
  1月上旬 範石生密信通報合作事暴露,朱德、陳毅立即離開範部北移。打開仁化城。決定組織宜章暴動。12日,智取宜章。13日,召開群眾大會。打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旗號,朱德為師長,陳毅為黨代表,王爾琢為參謀長。
  1月中旬 粉碎獨立第三師師長許克祥部6個團的進攻,殲其1000餘人。以繳獲的槍支裝備宜章農軍,擴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三師。在暴動與戰鬥勝利影響下,湘南各地工農紛紛起義。與朱德率部北上支援各地起義。
  2月4日 攻克郴州,與朱德率部進駐郴州城。
  2月上旬 全力投入郴州的群眾團體建設與政權、農軍建設,成立工農革命軍第七師。接著揮師北上,連克耒陽、永興、資興,在耒陽建立工農革命軍第四師,暴動波及整個湘南及粵北一帶。
  3月上旬 中共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實行“左”傾盲動主義,引起廣大群眾的不滿與反抗。3月12日,少數壞人利用群眾對焚燒城市的不滿,在郴州製造混亂。陳毅按照湘南特委的要求帶一個營趕到郴州處理這一事件,兼任中共郴縣縣委書記,查明真相,處理善後。
  3月16日至20日 湘南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永興舉行。選舉產生了湘南蘇維埃政府,陳毅當選為執行委員。這是中國最早的地區蘇維埃政府之一。
  3月底 湘、粵西省國民黨軍7個師分北、南兩路向湘南工農革命軍“協剿”,加上“左”傾盲動主義造成的後果,工農革命軍退出湘南,向湘贛邊界轉移。
  4月上旬 陳毅部署郴縣部分幹部轉入地下鬥爭,而後率第一師一部及郴縣黨政機關、工農革命軍第七師和革命群眾向資興轉移。各縣農軍及群眾相繼匯聚,達8000餘人。中旬,與各縣及農軍負責人會議,進一步明確向井岡山地區轉移。
  4月中旬至5月上旬 與朱德帶領的工農革命軍第一師主力在酃縣沔渡會合。朱德、陳毅率部到達寧岡礱市一帶。毛澤東率部返回礱市。毛澤東率領的部隊與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及湘南農軍會師,成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陳毅在礱市召開的慶祝會師和宣布成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大會上擔任執行主席。大會正式宣布朱德任軍長兼第十師師長,毛澤東任軍黨代表兼第十一師師長,陳毅任第十二師師長。其間,朱德、陳毅率部出黃坳、五鬥江,擊敗贛敵楊如軒部,進占永新。
  5月中旬 陳毅與朱德、毛澤東率部在草市坳、永新城擊破贛敵楊如軒第三次“進剿”,再克永新,繳獲大批軍械、銀洋。
  5月20日至22日 出席在寧岡茅坪召開的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中共湘贛邊界特別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特委書記,朱德、陳毅同為候補常委。接著紅四軍開代表大會,改選陳毅擔任軍委書記。
  5月下旬 由第十二師改編的第三十、三十三團(均為湘南農軍)被遣送回湘南。中共湖南省委派杜修經第一次來井岡山,送來湖南省委肯定應在井岡山建立根據地、部隊要和特委一致行動的信。
  6月23日 陳毅與朱德、毛澤東率部在新老七溪嶺惡戰獲勝,追圍殲敵,取得龍源口大捷,三占永新。
  6月下旬 紅四軍軍委決定在永新、蓮花、安福分兵遊擊,開展群眾工作,鞏固和發展革命根據地。此時為井岡山全盛時期。
  6月30日 協助毛澤東在永新城內召開中共湘贛邊界特委、紅四軍軍委和永新縣委聯席會議,討論湖南省委要紅四軍立即向湘南發展的指示。會議決定紅四軍應繼續在湘贛邊界各縣作深入的群眾工作,建設鞏固的革命根據地;建議湖南省委重新討論。
  7月上旬 湘、贛兩省敵軍發動第二次“會剿”。朱德、陳毅率第二十八團、二十九團進取酃縣、茶陵。中旬,攻克酃縣後,第二十九團官兵強烈要回宜章家鄉,第二十八團也願去贛南。朱德、陳毅多次勸阻無效。在沔渡代表會上以壓倒多數通過去湘南的決議,陳毅寫信報告了特委及毛澤東,但部隊未聽毛澤東的阻止,堅持開往湘南。並改軍委為前委,選陳毅為前委書記。
  7月24日 攻克郴州,繳獲頗多。傍晚敵反撲,被迫撤出郴州,第二十九團營以下官兵絕大多數跑散回鄉。
  7月下旬至8月中旬 部隊集結資興布田村在中共地方黨組織和群眾支援下休整,做群眾工作。去湘粵贛邊界探路的先頭部隊負責人、第二十八團二營營長袁崇全叛變。
  8月中旬 與朱德率部東移桂東縣沙田。在沙田,開黨員代表大會,陳毅主動承擔湘南失敗的領導責任。
  8月23日 在桂東與毛澤東會合,開前委擴大會,決定重回井岡山,撤消前委,成立以毛澤東為書記的行動委員會。
  9月13日前後 打敗敵劉士毅部,攻克遂川,俘敵200餘。
  9月26日 與朱德、毛澤東率部返回井岡山。
  10月4日至6日 出席在茅坪召開的中共湘贛邊界第二次代表大會,被選為第二屆特委委員。
  11月6日 出席特委擴大會,討論於本月2日收到的中共中央6月4日給前委的指示信。重新組織紅四軍和根據地的最高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陳毅任前委秘書長。
  11月14日至15日 出席中共紅四軍第六次代表大會。會議選舉23名委員組成軍委,陳毅為委員。


1929年 28歲
  1月上旬 出席紅四軍前委召開的聯席會議。決定:為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和第三次“會剿”,紅四軍一部留守井岡山;主力轉往外線作戰。
  1月14日 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主力下井岡山,出擊贛南。陳毅作為軍士兵委員會秘書長隨軍部行動。
  1月下旬 紅四軍主力進占大餘,遭敵軍攻擊,退入粵北南雄之烏徑,後又入贛南,經信豐、安遠至尋鄔,追兵緊躡其後。
  2月2日 在羅幅嶂出席紅四軍前委會議,總結下山後的經驗,決定軍委暫時停止辦公,由前委直接領導紅四軍;部隊進行改編,陳毅為第一縱隊黨代表(縱隊長林彪)。2月10日至11日,參加大柏地戰鬥,將敵劉士毅部兩個團大部殲滅。
  2月17日 經寧都城到達吉安東固。與朱德、毛澤東一起和東固紅二、四團負責人交流經驗。決定拋棄固定區域之公開割據政策而采取變定不居的遊擊政策(打圈子政策)。
  2月25日 贛敵再次進擊,率一縱隊在朱德、毛澤東指揮下撤離東固地區。
  3月12日,率一縱隊進占福建長汀四都鎮,擊潰郭鳳鳴旅一個團的進攻。14日,攻克長汀,殲敵2000餘人。
  3月中旬 參與紅四軍長汀整編。紅四軍成立政治部。毛澤東兼主任。部隊編成3個縱隊。
  3月20日 出席前委擴大會,會議決定在贛南、閩西20餘縣範圍內,開展遊擊戰爭,發動群眾,建立蘇維埃政權和農民武裝,並與湘贛邊界相連接。
  4月1日 率一縱隊隨朱德、毛澤東抵瑞金,與紅五軍會合。
  4月5日 出席紅四軍前委會,討論中央“二月來信”。認為要把紅軍分得很小、散入農村的做法不妥。
  4月11日 在於都出席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討論行動計劃,決定:彭德懷率部回湘贛邊界恢複井岡山根據地,朱德、毛澤東分頭率部在贛南發動群眾,建立贛南革命根據地。
  5月18日 出席在瑞金召開的紅四軍前委擴大會,因贛敵進迫而閩西空虛,決定部隊再次入閩。
  6月8日至中旬 前委連日開會。決定成立第四縱隊,取消臨時軍委,由陳毅接任政治部主任,代理前委書記。前委擴大會決定召開中共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
  6月20、21日 主持召開紅四軍前委擴大會。22日,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在龍岩城召開。陳毅主持大會並代表上屆前委作了工作報告。經討論,通過《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決議案》。改選了前委,陳毅為書記。
  7月9日 向中央匯報堅持閩西鬥爭的情況並送呈《四軍七次大會決議案》、《黨內爭論文件》等。
  7月中旬 接中共中央來信要紅四軍派領導幹部去上海參加軍事會議、匯報紅四軍情況。前委決定陳毅前往參加會議,由朱德代理前委書記。7月下旬至8月下旬,經廈門、香港,乘輪船到達上海。
  8月29日 列席中央政治局會議,匯報了紅四軍情況與黨內爭論的問題。會議決定由周恩來、李立三、陳毅3人組成一個委員會,提出決議送政治局討論通過。
  9月1日 將連日趕寫的《關於朱德、毛澤東軍的曆史及其狀況的報告》等5個文件送中央。
  9月28日 由周恩來召集討論由陳毅起草的《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經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
  10月1日至11日 離上海,經香港、汕頭到達中共東江特委所在地。與特委開會研究紅四軍按中央指示進入東江的工作。10月22日,到達閩粵邊境的鬆源,回到紅四軍前委。當晚即向前委傳達了中央的指示信。並致信毛澤東,請其回前委工作。
  10月下旬 紅四軍攻克梅縣。粵軍蔣光鼐部3個團來襲,與朱德率部撤回贛南。
  11月4日 在尋鄔大田鄉寫信給中共中央,匯報了返部情況,並再次寫信請毛澤東回前委工作。然後與朱德率紅四軍回閩西。11月18日,在上杭官莊舉行的前委擴大會上,傳達中央“九月來信”。
  11月下旬 占領長汀。毛澤東回到紅四軍前委。28日,在長汀舉行前委擴大會,決定召集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協助毛澤東調查研究,整理材料,準備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
  12月28日至29日 與毛澤東一起在上杭古田主持召開了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詳細傳達了中央“九月來信”。還在大會上作了反對肉刑、反對槍斃逃兵的專題發言。會議一致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改選前委,陳毅等11人被選為紅四軍前委委員。


1930年 29歲
  2月6日至9日 紅四軍前委、紅五軍、紅六軍軍委和贛西南特委的聯席會議(二·七會議)在吉安陂頭召開。會議決定成立共同前委,陳毅(未出席)被選為共同前委委員。會議後,陳毅被任命為紅六軍政治委員、軍委書記,並一度兼該軍第二縱隊政治委員。
  2月24日至26日 與黃公略指揮紅六軍第二縱隊配合紅四軍在水南直夏、富灘地區殲敵獨立十五旅大部,俘1600餘人。
  3月起 率紅六軍(後改為紅三軍)第二縱隊在興國等地發動群眾。
  6月中旬到下旬 到福建長汀出席紅四軍前委、閩西特委聯席會議。根據中央指示,將紅四軍、紅三軍、紅十二軍整編為第一路軍(不久改稱為第一軍團)。
  6月下旬 奉調離開紅三軍,負責組建紅二十二軍。
  6月底 紅二十二軍在江西信豐成立,任軍長(曾兼政治委員),屬第一軍團建製。
  7月起 在信豐舉辦紅二十二軍幹部學校,兼任校長。在贛南組織訓練部隊,並參加土地革命工作。
  8月下旬至9月上旬 第一方麵軍成立後,奉命再攻長沙。在總前委書記毛澤東要求下,陳毅配合贛西南特委,將大量預備軍送往前線補充主力。9月,與肖菊英在泰和結婚。(肖1932年落井而死)
  10月初 率紅二十二軍北上,配合攻打吉安。
  10月7日 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在吉安成立,陳毅為政府委員。
  12月上旬 紅二十二軍縮編為紅六十四師,歸屬紅十二軍建製。
  12月12日 富田事變發生,陳毅受命前往處理。
  本月 江西省行動委員會被解散,相當於省委的中共贛西南特區委成立,陳毅為書記。


1931年 30歲
  3月至4月 出席從3月18日至4月17日舉行的中共蘇區中央局第一次擴大會議。在毛澤東提議下,陳毅被增選為蘇區中央局委員,呈報中央,但未獲準。
  4月 在東固組織革命動員委員會,任主席,負責籌集糧草。
  4月至10月 在贛西南特區委支援反“圍剿”,還率領地方武裝配合作戰,拔除蘇區內的白色據點。此時,贛西南地區和紅一方麵軍大打AB團,經常指示要認真調查,注重證據,對於一些查無實據的在押者批準釋放,以致被李韶九等懷疑為AB團首要分子,幸得毛澤東保護。
  11月上旬至中旬 出席在瑞金葉坪召開的中華蘇維埃全國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選為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被授予紅星獎章。



1932年 31歲
  1月9日 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決定設立江西省軍區總指揮部。被任命為總指揮兼政治委員,指揮獨立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師及江西省所有赤色地方武裝。
  1月10日 中革軍委發布攻取贛州的軍事訓令。規定陳毅為支作戰軍指揮。紅軍圍攻月餘不下,於3月7日撤圍。
  3月起 從江西軍區陸續動員大批赤衛隊和民工赴閩南支援朱德、毛澤東率領的東路軍。繼而又支援粵北的作戰。
  5月 與李富春、吳德峰受命組成江西省肅反委員會。宣布:在過去紅軍肅反工作中作為AB團分子被殺的官兵,尚未宣布而查不清楚的,其家屬如在地方仍一律以紅軍家屬優待。
  8月 組織江西軍區所屬部隊配合第一方麵軍進行樂安、宜黃戰役。
  12月 中革軍委決定以紅一軍團警衛師以及江西軍區部隊組成西方軍。陳毅協同一軍團軍政主官共同指揮,主要任務是經常派出兩個獨立團以上的部隊“在敵人的深遠後方進行遊擊戰爭,配合主力紅軍作戰”。


1933年 32歲
  2月至3月 帶領新二十二軍以及江西軍區部隊和地方遊擊隊配合主力紅軍在周恩來、朱德指揮下進行第四次反“圍剿”。
  6月1日 在興國筲箕窩參加興國模範師出征誓師大會,宣讀中革軍委賀電並授旗。
  本月 中共蘇區中央局在江西軍區所在地寧都召開擴大會議討論戰略問題。陳毅列席了會議,並在發言中肯定了毛澤東創建紅軍和蘇區的功績,以及指揮一、二、三次反“圍剿”所取得的勝利。
  7月 中共蘇區中央局在寧都布置召開江西省委擴大會,清算所謂江西的“羅明路線”,點名批評鄧小平、毛澤覃、謝維俊、古柏。陳毅不願上台發言。
  9月 第五次反“圍剿”開始。任西方軍總指揮,率所部轉戰贛江兩岸,配合主力紅軍作戰。
  12月 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號召12月份突擊擴大紅軍。西方軍提前完成規定的任務。


1934年 33歲
  1月 出席中華全國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再次當選全蘇中央執行委員,接受二等紅星獎章。
  5、6月 在單純防禦的苦戰中深懷憂思,連續發表《幾個支點守備隊的教訓》、《開展群眾遊擊戰爭的潮流》、《最近時期西北線遊擊鬥爭的檢查》等軍事著作。被誣蔑為“鼓吹遊擊主義,實屬典型的機會主義”。
  8月28日 在江西興國老營盤指揮作戰時負重傷。
  9月 在朱德、周恩來關心下,經博生醫院轉到瑞金雲石山國家醫院治療。
  10月9日 紅軍和中央機關即將長征。周恩來到醫院看望,麵告陳毅:中央將率中央紅軍撤離中央蘇區,決定任命陳毅為中共中央分局委員、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留在蘇區領導鬥爭。
  10月13日 中共中央分局書記項英到醫院向陳毅傳達中央有關中央蘇區鬥爭的部署並作初步商討。陳毅主張在掩護紅軍主力撤出中央蘇區的任務完成後盡快分散,轉入遊擊戰爭。
  10月14日 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辦事處在瑞金馬道口召開會議,項英傳達貫徹中共中央布置的方針和任務。陳毅作簡短講話。
  10月22日 中革軍委電項英,指示“中央軍區應從22日起即宣布成立”,項英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按:陳毅沒有軍職)。
  11月 與中央政府辦事處副主任梁柏台一起頒發第一號布告;壓縮合編中央政府的部局;疏散和安排幹部家屬及病弱幹部;布置埋藏機器與鎢砂;開始分散和安置傷員。
  11月22日 中央軍區組織力量在會昌謝坊伏擊敵人,殲滅、擊潰各半個旅,但暴露了自己的實力。次日,最後一個縣城會昌被敵侵占。
  11月下旬 中央軍區開始向遊擊戰爭轉變,在於都寬田開辦了遊擊訓練班。陳毅也去授課。
  12月 與梁柏台發布中央政府辦事處第三號布告,嚴辦蠱惑拒用蘇維埃貨幣者;發布中央政府辦事處緊急命令,懲治反動分子及叛徒。


1935年 34歲
  1月 紅二十四師等部集中與敵激戰,損失甚重;陳毅寫了一個全麵轉入遊擊戰爭的指示,準備發各省委、特委,但交通已斷絕,電台不通,無法下達。
  2月5日 中共中央書記處在項英連電請示下發來急電,指示立即轉入遊擊戰爭,並指示成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區分會,以項英、陳毅、賀昌等5人組成,項為主席。
  2月13日 中共中央書記處發來詳細指示,作出對遊擊戰爭的部署和指導。當晚,中共中央分局召開緊急會議傳達討論,決定分9路突圍。敵封鎖嚴密,突圍損失嚴重,許多重要領導人犧牲。
  2月中、下旬 親自在禾豐、上坪山區安排疏散最後的2000餘名傷員到群眾家養傷。
  2月28日 與項英等接到中共中央書記處傳達遵義會議決議的電報,熱忱擁護。
  3月9日 與項英、賀昌率中央軍區直屬隊及第七十團編4個大隊突圍,賀昌犧牲,部隊大部被打散,突圍未成,退回上坪山區。
  3月12日 與項英帶少數警衛人員穿便衣突圍。3月底,到達中共贛粵邊特委、軍分區所在地油山。
  4月上旬 與項英在大餘長嶺召開幹部會議,確定了長期堅持遊擊戰爭,保存和積蓄革命力量,準備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鬥爭方針。並將贛粵邊劃分油山、北山、信康贛、南山與上猶崇義5個區,將突圍來的1300餘人分為5個遊擊大隊。以油山為中心建立秘密的交通聯絡網。
  春、夏 粵軍對贛粵邊發動大“清剿”,與項英召開中共縣、區委與遊擊隊領導人聯席會議,確定堅持公開鬥爭與半公開鬥爭相結合、武裝鬥爭與地下黨的秘密鬥爭相結合、武裝鬥爭與群眾鬥爭相結合、非法鬥爭與合法鬥爭相結合的方針。陳毅來往於各遊擊區,組織和指揮遊擊隊挺進山外打擊敵人。
  7月至9月 繼續組織群眾與敵人的“移民並村”、“封坑搜山”作鬥爭。
  10月20日 叛徒龔楚誘捕項英、陳毅未成,製造“北山事件”,殺害中共黨政軍幹部及遊擊隊員50餘人。
  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 與項英向全區發出加強政治教育、氣節教育的指示後,陳毅親自去北山的帽子峰一帶與龔楚徹底搞垮北山區的圖謀作鬥爭,使北山區的中共組織、遊擊隊及指揮機關得到恢複。


1936年 35歲
  6月“兩廣事變”爆發。與項英在油山提出“反對軍閥戰爭,實行抗日戰爭;變軍閥戰爭為抗日的革命戰爭”的口號,廣泛散發《為兩廣事變告群眾書》。此後,遊擊隊與遊擊區擴大;赤白交界區的抗租、抗糧、抗債、抗稅、抗丁鬥爭,白區的武裝分糧等工作開展。
  9月 兩廣事變結束後,蔣係第四十六師即以碉堡封鎖為主要手段“進剿”。與項英召開幹部會研究對策,作出“九月決議”:依靠和組織群眾反碉堡;遊擊隊出擊建立新區;放手搞“兩麵政權”、“黃色村莊”。
  12月 梅山遇險,作《梅嶺三章》。
  本月“西安事變”發生。與項英召開幹部會議,分析形勢:中國革命發展到了全國走向抗日的新階段,要大家做好思想準備,迎接抗日高潮的到來。會議決定在農村和城鎮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在軍事上將遊擊隊適當集中,進行整訓,準備打退國民黨軍新的進攻。


1937年 36歲
  1月 蔣介石從西安回南京後,實行“北和南剿”方針。項英、陳毅當即製訂和布置了對策。
  2月起 與項英分頭率遊擊隊與敵周旋。陳毅隨南雄縣委行動,積極開展遊擊活動,牽製敵人。
  4月中旬 與項英在梅嶺齋坑召開兵運工作會議。兵運工作幹部陳宏在歸途中被捕叛變。敵人製定了誘捕項英、陳毅,同時襲擊包圍齋坑的計劃。陳毅去大餘及時發覺敵計脫險。敵突襲項英、楊尚奎、陳丕顯駐地,搜索燒山未獲。
  敵對梅山發動圍困搜捕數十天。
  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爆發。
  7月中旬 見香港刊物登載的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代表會議上的報告摘要,即與項英召開幹部大會,通過對毛澤東報告摘要的學習討論,統一認識;並決定將贛粵邊紅軍遊擊隊改為抗日義勇軍。陳毅起草《向贛南軍政當局提出合作意見書》。
  8月8日、15日 中共贛粵邊特委和贛粵邊抗日義勇軍先後發表《停止內戰,聯合抗日》宣言,《告贛南民眾書》。
  9月上旬 去大餘與縣長彭育英談判。又到贛州與江西省政府代表、第四十六師代表談判。抵贛州受到群眾熱烈歡迎。
  9月24日 與項英到南昌同國民黨江西省政府談判;並通過南京八路軍辦事處博古、葉劍英轉電毛澤東、張聞天,三年來首次得以向中央匯報情況。
  9月下旬 項英、陳毅在南昌發表《告南方遊擊隊公開信》,要求各遊擊隊立即集中,聽候改編,為抗擊日本侵略、爭取民族解放而戰鬥。
  10月 在中共中央指示下,同國民黨簽署協定,實現了停戰;並派人到各遊擊區去傳達中共中央指示。
  11月 親赴湘贛邊區傳達中共中央指示,險被錯殺。後又到皖浙贛邊區傳達。使這些遊擊隊及時下山改編。
  12月1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項英所作的《三年來堅持的遊擊戰爭》長篇報告,當即作出《關於南方遊擊區工作的決議》。決議說:“這是中國人民一個極可寶貴的勝利。”“政治局號召全黨同誌來學習這些同誌的模範。”
  12月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撤銷中共中央分局,成立中共中央東南分局,陳毅為分局委員。成立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陳毅為副主席。


1938年 37歲
  1月6日 新四軍軍部在南昌成立。被任命為新四軍第一支隊支隊長。
  1月15日 長江以南的新四軍各部隊奉命集中。3月,第一、三支隊先後在皖南歙縣的岩寺集中。
  4月中、下旬 項英委托陳毅組建新四軍先遣支隊,由第二支隊副支隊長粟裕率領,去江南敵後作戰略偵察。
  5月4日 毛澤東發出指示:茅山根據地大體建立後還應準備分兵東進和北上江北。
  5月28日 在南陵召開第一支隊幹部會議,作《新的戰鬥條件和新的戰鬥任務》的報告。
  6月1日 率第一支隊離開南陵,6月3日晚通過蕪湖、宣城間日軍封鎖線,進入江南敵後。
  6月15日 率第一支隊司令部進駐茅山北麓的寶墊鎮。一路布置與丹陽自衛總團管文蔚聯係;向許維新、樊玉林、紀振綱等做統戰工作。並布置第二團一部配合先遣支隊對日軍作戰。
  6月17日 先遣支隊並第二團一部在鎮江西南韋崗伏擊日軍軍車獲勝。江南新四軍首戰告捷。
  7月1日 親自指揮第二團夜襲並火燒了京(南京)滬鐵路的日軍據點新豐車站。此後,取得一係列戰鬥勝利。
  7月7日 在句容寶墊鎮召開鎮(江)丹(陽)金(壇)句(容)四縣各界代表會議,成立共產黨、新四軍領導的鎮、丹、金、句四縣人民抗敵自衛委員會。隨後,各縣人民抗敵自衛委員會成立。
  9月中旬 應管文蔚之請,派一批幹部去丹陽自衛總團加強工作,將該部改編為丹陽挺進縱隊。不久,該部發展到長江邊。
  10月 到長江南岸視察,確定爭取揚中為今後渡江北上的“跳板”。



1939年 38歲
  1月 丹陽挺進縱隊第二次進擊,解放了揚中。挺縱一部進駐長江以北大橋、嘶馬地區。
  2月 為國民黨第三戰區命第一支隊接替第一○八師水陽防禦陣地事,赴國民黨江南前敵指揮部冷欣處談判,據理力爭,取消了這一命令。
  2月23日至3月14日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到皖南軍部傳達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精神,陳毅參與商定了“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方針。
  3月底 寫新詩《十年》,此即《新四軍軍歌》歌詞初稿。
  5月下旬 為執行中共中央“東進北上”指示,派葉飛、吳焜率第六團東進澄(江陰)、錫(無錫)、虞(常熟)地區。後繼續向東發展,夜襲滸墅關火車站日軍,一直打到日軍據守的上海虹橋飛機場。
  5月底 到江北視察,聽取惠浴宇、管文蔚匯報情況後,確定了在蘇北發展中“聯李(明揚、長江)、孤韓(德勤)、抗日”的策略方針。
  7月中旬 一進泰州,與國民黨蘇魯皖遊擊總指揮部正、副總指揮李明揚、李長江(簡稱二李)開始搞統戰。
  8月 新四軍第一、二支隊合並指揮。
  11月7日 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在溧陽水西村成立,與粟裕分任正、副指揮。
  11月8日 第二團、新六團延陵大捷,殲日軍170餘名。
  11月下旬 到江陰南部葉飛部隊,布置向蘇北發展。月底,葉飛率部到揚中整訓,與管文蔚部合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簡稱挺縱)。
  12月上旬 二進泰州,與李明揚、李長江會晤,“所談甚好”,二李承認新四軍開到蘇北的挺進縱隊、蘇皖支隊,並準備與挺進縱隊配合在蘇北東進。
  12月19日 主持召開中共蘇皖區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中共蘇皖區委,下設蘇皖特委、蘇南特委和蘇北特委。


1940年 39歲
  1月 出席項英主持召開的中共東南局與軍分會的聯席會議。討論關於新四軍皖南、江南部隊發展方向的問題。中共中央19日複電指出華中是目前最好發展的區域,“江南陳毅同誌應努力向蘇北發展”。
  1月下旬 勸說項英將軍部和皖南主力向江南轉移,然後向浙西和蘇北東部發展。
  2月 回江南指揮部為迎接軍部和皖南主力東移作準備。
  春 同張茜在水西村江南指揮部結婚。
  3月 韓德勤以8個團兵力進攻新四軍淮南路東根據地中心半塔集,陳毅急令葉飛率挺縱主力馳援;自己冒險三進泰州,緩和挺縱與二李的矛盾,以策挺縱後方的安全。
  3月 華中的反共風雲日緊,項英東移江南的決心動搖,派袁國平到蘇南參加會議時向陳毅解釋。陳毅要求與中央的電台直接通報。
  4月21日 陳毅的電台首次和中共中央通報。
  5月2日 陳、粟再次電中央建議皖南主力集中蘇南,指出曆史上多次長征損失均大,皖南部隊不宜於頑軍進攻時長征閩、浙。
  5月4日 由毛澤東擬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向東南局、軍分會發出《放手發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頑固派的進攻》的指示。中共中央同意陳毅建議,令葉飛部從淮南開回蘇北。
  6月15日 在八路軍南下和皖南主力東移均暫時無望的情況下,陳毅電中共中央和項英、胡服:我決心布置移往蘇北。蘇南主力同日開始行動。
  6月18日 命令新四團、新六團對妄圖堵截新四軍北進道路的國民黨兩個團進行還擊,在西塔山殲擊了該軍。
  6月28日 二李在韓德勤的挑唆下,以10倍於挺縱的兵力向駐在郭村的挺縱進攻,陳毅輕舟簡從,星夜渡江北上。7月2日,戰鬥勝利,二李部隊後撤至塘頭一線。陳毅進郭村,指揮部隊於7月4日攻取塘頭,兵臨泰州而不入,與李明揚談判,爭取繼續合作。
  7月8日 粟裕率江南主力北渡長江,到塘頭會合。嗣後,遵中央指示,將江南指揮部改為蘇北指揮部,陳毅任指揮兼政治委員、粟裕任副指揮,新四軍部隊及起義部隊整編為3個縱隊9個團。
  7月下旬 陳毅與二李談判成功。25日,率部東進黃橋,二李部隊如約讓路。
  7月30日 毛、朱、王來電:同意胡服對蘇北戰略問題的意見和陳毅爭取二李的策略。
  8月2日 胡服致電陳毅並報毛、朱、王:蘇北各部隊將來由陳毅擔任戰役上的統一指揮。
  8月上旬 中共蘇北區黨委成立,陳毅兼書記,陳丕顯為副書記。委派5個縣的縣長。開展對韓國鈞、朱履先等中間派人士的統戰工作,並繼續發展深入。大力發動黃橋地區群眾。
  9月中、下旬 發動以反對糧食封鎖、反對腐敗政治為中心的統戰工作,爭取中間派的支持。為粉碎糧食封鎖,指揮部隊攻克薑墊,解決保九旅主力。
  9月底 在薑墊召開軍民代表會議;為爭取社會各階層支持與韓德勤決戰並集中兵力於黃橋,主動讓出薑墊。
  10月初 與粟裕等精心組織了黃橋戰役,取得軍政全勝。以7000兵力殲滅韓方主力 1.1萬餘人。
  10月中旬 部隊迅速向北挺進,與南下增援的八路軍先頭部隊會師於鹽城以南白駒鎮附近。
  10月中旬 遵中共中央指示精神通過韓國鈞、李明揚與韓德勤談判和平。
  10月、11月 蔣介石組織湯恩伯率10萬人進攻皖東北,李品仙率5萬人進攻皖東。陳毅與胡服等反複研究是否先解決蘇北韓德勤而後增援皖東。陳毅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與粟裕聯名建議暫不打韓德勤,傾向於由皖南主力渡江北上增援皖東。
  11月17日 為統一指揮華中的新四軍和八路軍部隊,華中總指揮部在東台成立,葉挺任總指揮,陳毅任副總指揮並在葉挺過江前代總指揮,胡服任政治委員。
  11月中旬 抗日軍政大學第五分校成立,陳毅兼校長。
  11月18日 毛、朱、王向全軍轉發了陳毅《關於蘇北統戰工作的經過與主要經驗》的報告,批示:“中央及軍委完全同意陳毅同誌的統戰方針及統戰工作。”
  12月上旬 在海安召開蘇北臨時參議會,準備成立蘇北行政公署。


1941年 40歲
  1月1日 慶祝元旦,在鹽城閱兵;參加鹽城縣參議會成立大會;並以兼校長身份出席抗日軍政大學第五分校開學典禮。
  發表《現在的蘇北應該做些什麽?》一文。
  接到中共中央12月31日指示:蔣介石已令湯恩伯、王仲廉、李仙洲等率軍20萬人進逼華中、山東。對此,“華中及山東黨與軍隊必須緊急動員起來”,“打破頑固派的進攻”。軍事指揮“統一於副總指揮陳毅、政治委員劉少奇的指揮之下”,“中原局統一領導山東與華中”。
  1月7日 獲悉皖南事變發生。11日,日軍飛機18架轟炸鹽城,駐地文廟亦中彈。即在郊外與劉少奇商討對皖南軍部的救援之策。
  1月12日至15日 在鹽城西郊舉行旅以上幹部會議。麵對日、蔣南北夾擊形勢,總指揮部決定將主力分為南、北兩線展開。北線由八路軍張愛萍、梁興初率部對付由山東南下的反共軍,南線重建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由粟裕等率領回駐東台以應付南線嚴重局勢。
  1月14日 陳毅等新四軍各支隊、縱隊司令聯名為解除新四軍皖南部隊重圍致電蔣介石。
  1月17日 國民黨發布反革命命令,宣布新四軍為“叛軍”,取消番號。將葉挺軍長交軍事法庭審理。
  同日 新四軍將領發表《抗議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皖南事變的通電》。
  1月18日 與劉少奇報告中央軍委:軍部問題發生後,已注意悲觀喪氣情緒之克服。現準備在蘇北成立新四軍軍部,以陳毅代軍長。
  1月20日 中央軍委發布命令,任命新四軍領導人,以陳毅代軍長,張雲逸為副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賴傳珠為參謀長,鄧子恢為政治部主任。接著,新四軍將領發表就職通電與《新四軍將領聲討親日派通電》。
  1月25日 慶祝新軍部成立大會在鹽城遊藝園舉行。以代軍長名義宣讀中央軍委的命令並講話,發布了軍部領導人的就職通電。就職以後,發表《論皖南事變及新四軍的態度》一文。
  1月至2月間 同劉少奇一起多次與中央軍委研究,最後確定將所屬部隊整編為7個師和1個獨立旅及直屬隊(包括抗大和特務團等),任命各師、旅的領導人,統一了編製和指揮。
  1月底 軍衛生部成立,派衛生部長沈其震到上海去動員一批高級醫務人員到新四軍工作。其中包括奧地利泌尿科、婦科專家羅生特,醫學博士江上峰等20餘人(他們於3月20日抵鹽城)。
  2月初 中央軍委電示:華中戰略指導中心應著重於3個基本戰略區,要求陳毅著重鞏固蘇魯基本根據地,待機向鄂豫陝邊及蘇浙皖邊、閩浙贛邊發展。
  2月14日 再次赴東台,同粟裕等組織討伐投降日軍的國民黨蘇魯皖邊區遊擊總指揮部副總指揮李長江部的戰役。2月18日與劉少奇聯名頒發討伐命令。19日戰役發起,直搗李總部,殲李偽軍5000餘人。同時,日偽軍5000人也開始“掃蕩”蘇中,進占泰州、海安、東台等地。在新河邊對幹部講形勢時指出:“在敵偽聯合圍攻之下,我們均隻能占據鄉間作長期堅持,隻有在堅持長期鬥爭中,始能鞏固自己的陣地,城鎮之得失不足慮。” 14日返抵鹽城,軍部已遷入鹽城西門外之泰山廟內。
  3月27日 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組織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後改稱華中局)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華中分會,陳毅均為委員。
  3月25日至4月20日 為粉碎國民黨軍一部從山東南下和韓德勤配合反共,曾三次赴東溝、益林部署作戰。在4月13日驅殲進占蔣營等地的反共軍之後,采取了暫時妥協的方針。
  5月初 下令第五、第九、第十旅清剿洪澤湖匪,曆時月餘,掃清湖匪,控製了洪澤湖、成子湖。
  5月 在鹽城開展“紅五月”活動。為全縣師生作長篇報告。
  5月15日至19日 舉行高幹會,傳達中共中央對皖南事變的有關決定,總結皖南建軍的經驗教訓。17日發言中,強調要加強共產黨對軍隊的領導。
  5月22日 軍司令部、華中局合署頒行關於幫助農民麥收的指示。
  6月3日 出席鹽城縣第一屆參議會第二次會議,並作《帝國主義戰爭和中國問題》的報告。
  6月4日 召開幹部大會講解皖南事變的經驗教訓。
  6月23日 撰寫《論“掃蕩”與反“掃蕩”》。
  7月1日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創建20周年,作《論建軍工作》,進一步強調黨對軍隊領導的重要性。
  7月10日 由於日軍即將大舉“掃蕩”鹽阜區,根據軍部  6月18日的決定,和劉少奇等率軍部離鹽城向湖垛地區轉移。
  7月19日 衛生學校開學,前往講話並題詞。
  7月22日 日軍突入鹽城,26日占領阜寧,新四軍部隊轉入日軍側後作戰。
  7月31日 與劉少奇分兩路活動,8月4日會合,決定乘日偽軍轉兵蘇中時實行反攻。
  8月5日 與劉少奇報告中央軍委:敵占鹽城、控製蘇北水網地區後,在蘇北建立華中總的戰略根據地之任務現已無法達到,將軍部6000餘人縮編到1000人以下,根據地工作交各師負責。
  8月7日 夏季反“掃蕩”結束,日軍企圖偽化蘇北的企圖破滅。
  8月10日 發電報向毛澤東並中共中央報告:向東發展任務已完結,目前是鞏固已得陣地,今後發展將以皖東為基礎,沿長江兩岸逐漸向西發展。
  8月19日 與劉少奇率軍部由北路馬移至侉周村。
  9月12日 與劉少奇發布命令,令第四、第二、第六、第五、第七、第三師配合國民黨軍打擊進犯鄭州、洛陽之日軍。
  9月27日 為反擊侵入根據地的國民黨軍,打通鹽阜、淮海、皖東的聯係,成立前方指揮所(簡稱前指)。次日,率前指西進。
  10月15日至21日 勝利地舉行了程道口戰役。
  11月3日 撰寫《論時局》一文。
  本月 在四師參謀人員訓練班講《關於參謀工作的職責與認識》。
  12月8日 太平洋戰爭爆發,與軍部其他領導人電示各師、旅:乘日軍抽調部隊赴太平洋作戰之機,相機進占日偽撤退的據點。
  12月24日 致電各師及軍部領導人,應乘日軍他調、偽軍惶恐之時,大力爭取偽軍,造成今後戰略進展的有利條件。


1942年 41歲
  1月5日 軍部與華中局由停翅港移阜寧之單家港。
  本月 撰寫《四年抗戰與新四軍現狀》。
  1月20日至3月5日 華中局第一次擴大會議在單家港舉行。陳於2月23日作《論軍事建設》的報告,3月4日又作軍事建設問題總結報告。劉少奇在3月5日宣布他將奉命返延安,軍分會書記一職由陳代理。
  本月 聞韓紫石(韓國鈞)陷敵不屈而死,詩以讚之。
  2月7日 帶病參加抗大第五分校畢業典禮,講話後,用擔架抬回軍部。病中,又寫《蘇南反“清鄉”的總結》。
  3月8日 回停翅港。寫信給羅生特,簡述了自己41歲以前的經曆。
  3月16日下午 劉少奇召集軍分會、華中局的負責人陳毅、饒漱石、曾山、賴傳珠等鄭重交代:今後華中局書記由饒漱石代理,但華中局的領導工作仍依靠陳毅。
  4月17日 到抗大作戰略問題報告。
  同日 向毛澤東主席等報告自中央軍委1941年12月關於精兵簡政的指示以來,新四軍執行精兵簡政的情況。
  5月5日 到中共鹽阜區委會所在地去參加韓紫石追悼會。次日,鹽阜行署召集參加追悼會的各界人士開座談會,征求對行署的意見。5月7日作題為《向鹽阜各界致詞》的講話,解釋中共的若幹政策問題。
  5月9日 華中局確定饒漱石到二師去處理領導關係等問題,估計需時3個月,華中局書記及新四軍政委的職務均由陳毅兼代。
  6月1日 抗日軍政大學華中總分校成立,兼任校長。
  6月2日 簽發華中局關於突擊夏收、對付日偽搶糧的指示。
  6月6日 簽發華中局、軍分會關於夏收與秋收之間工作的指示,並將抗大總分校開學後的情況向中央軍委和抗大總校報告。
  6月21日 向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提出建立山東、華中統一領導及發展方針的意見。(毛於6月24日複電:“所見甚是”)
  7月1日 為中共黨慶發表《偉大的二十一年》。
  8月8日 向毛澤東主席和中共中央作《關於地方黨政領導方式及與各方麵關係問題》的報告。
  本月 在華中抗日軍政大學教育會議上提出《對抗大工作的建議》。
  8月14日 就蘇中黨政活動及組織形式給粟裕以指示。
  8月27日 簽發華中局關於補充主力部隊的決定。
  9月 撰寫《精兵簡政文選序言》。
  饒漱石回到軍部,陳毅不再代理華中局書記及新四軍政委兩項職務。
  10月10日 到單家港參加新安旅行團建團8周年大會,發出“組織10萬兒童”的號召;要求大家“一麵工作,一麵學習,學好本領,建設新中國”。
  10月25日 出席鹽阜區首屆參議會開幕式。
  11月9日 到官路曹歡迎副軍長張雲逸到任。
  12月19日 向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報告自己對於統一華中領導的意見。
  12月25日 軍部與華中局機關由鹽阜區向淮南轉移。



1943年 42歲
  1月10日軍部與華中局抵達目的地——原第二師師部駐地黃花塘。
  1月中旬至3月中旬因病在第二師醫院住院。
  2月中旬 日軍“掃蕩”韓德勤部及新四軍第三師地區,韓部經新四軍同意後,轉移到洪澤湖附近地區暫避。韓部下保安第三縱隊王光夏等部卻在日軍“掃蕩”結束後,違約不返原防,而且破壞民主根據地政權,叫嚷要在洪澤湖畔建立反共基地。
  3月8日 被接回軍部。確定對韓德勤、王光夏等采取“先禮後兵”的方針,而後返回醫院。
  3月15日 對韓、王勸說無效。再次被接回軍部。隨即決定驅逐韓、王的部署。
  3月17日 新四軍部隊在收複山子頭戰鬥中擊斃王光夏、活捉韓德勤。
  3月23日 赴第四師。經與第四師領導多日磋商後,報請中央軍委批準,於4月1日釋放韓德勤。
  6月1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幹問題的決定》。饒漱石認為,學習了毛澤東的《關於農村調查》之後,很有啟發,也要親作農村調查,實際上是暫離軍部,借機打擊陳毅。
  6月8日 開整風聯席會議。
  7月1、2日 開幹部會紀念“七一”,連續作報告兩天。
  7月5日 為紀念抗戰五周年,撰寫《新四軍在華中》一文。
  8月1日 在幹涸的黃華塘內舉行軍人大會以慶祝建軍節。並主持閱兵式。
  8月13日 根據華中局8月10日關於加強整風工作的指示,召開直屬隊領導人及各部長會議,檢查領導工作,提出今後改進意見。14日,會議繼續舉行。下午饒漱石回軍部,認為有些意見是“反對政治委員”的問題,性質嚴重,開始找有關人員個別談話,挑撥內部關係。
  8月20日 華中局開會檢查工作。
  8月21日至22日下午 軍分會開會,各委員作自我批評。
  8月24日 華中局與軍部分開辦公,並成立直屬政治處。
  9月10日 在軍直作報告,講述古田會議決議。
  10月12日 為《新四軍殉國先烈紀念冊》作序。
  10月16日 開整風委員會主任聯席會議,饒進一步布置對陳的鬥爭。下午,在以“漫談會”方式舉行的軍分會會議上,陳作自我批評。然後對陳開展批評、鬥爭,把性質定在“反對政委製度”、“反對黨中央”的線上,饒將排擠陳的活動推向高峰,此即“黃花塘事件”。
  10月底 饒給毛澤東發電報,造謠誣告陳;同時授意一些領導人也給中共中央發一份電報,以求擠走陳毅。
  11月初 陳向毛澤東主席報告了事情經過。
  11月8日 毛回電要陳赴延安參加中共“七大”。
  11月15日至16日 向機關、直屬隊幹部解答時事問題。
  11月19日 到黨校講課。
  11月25日 作《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誌》詩一首,然後踏上赴延安的旅途。


1944年 43歲
  1月14日 在太行致電毛澤東,報告將在太行了解整風經驗後再赴延。
  2月 離太行西進,3月7日到達延安。
  3月15日 在毛澤東的提示下致電華中局作自我批評。毛澤東同時致電華中局,說明“關於內戰時期在閩西區域的爭論,屬於若幹個別問題的性質,並非總路線的爭論,而且早已正確的解決了”。又指出陳在內戰及抗戰時期都是有功勞的。
  4月 在讀了毛澤東撰寫的《學習與時局》初稿後,寫信給毛澤東,論述教條宗派與經驗宗派問題。
  4、5月間 向中央軍委作係統的《華中工作總結報告》。
  5月21日 中共六屆七中全會第一次會議開會,應邀到會。
  8月10日 參加會見美軍駐延安觀察組人員,從此在延安公開活動。
  8月28日 寫好《蘇北事件真象》及《皖南事變真象》兩個文件,經毛澤東主席等審閱後,交給美軍觀察組組長包瑞德上校。
  9月27日 向毛澤東報告紅七軍曆史座談會的收獲。
  12月1日 寫信向毛澤東主席陳述自己對同國民黨、美國代表簽署協定的意見以及自我修養的收獲。當天毛即複信慰勉。
  12月10日 在參加 9日七中全會對成立解放區委員會的議論後,向毛澤東寫信陳述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補充意見。
  12月26日 與劉少奇電示華中關於發展江南的準備工作。


1945年 44歲
  1月14日 在勞動英雄與模範工作者大會的閉幕式上講話。
  1月28日 在《解放日報》上發表《追憶彭雪楓同誌》。
  春 為中共“七大”起草《建軍報告》。
  4月21日 中共“七大”開幕,作頌詩《七大開幕》一首。
  5月1日 代表華中新四軍在“七大”會上發言。
  6月 在中共“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8月9日 毛澤東主席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11日,新四軍軍部下令全軍對日總反攻。
  8月12日 為中央軍委起草致華中局並新四軍五師電,關於執行中共中央12日指示(即改變奪取江南大城市的方針)的具體部署。
  8月14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8月23日 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陳毅為委員。
  8月25日 乘美軍飛機由延安到山西黎城長凝機場,擬取道冀魯豫返華中。
  8月26日 被中共中央任命為新四軍軍長、華中局副書記。
  9月19日 中共中央指示全國戰略方針為“向北發展,向南防禦”。決定羅榮桓率山東大部主力去東北,新四軍大部主力到山東,一部去東北,江南部隊撤到江北,中共華中局移至山東與山東分局合組成華東局,陳、饒到山東,在華中成立華中分局,受華東局領導。
  10月4日 抵山東臨沂,同羅榮桓會合,並開始交接山東工作。
  10月10日 國、共雙方代表簽訂《會談紀要》。
  10月12日 中央軍委指示,華東目前的中心任務除調兵東北外,是切斷津浦路,阻止蔣軍北上,並求殲其一部或大部,以保衛解放區。
  10月15日 津浦前線指揮部成立。接著即率指揮部移駐香城,組織津浦路徐州至濟南段的作戰。戰役自10月18日開始,19日克鄒縣、大汶口,殲日偽軍一部,11月3日又在界河以北殲偽第三方麵軍吳化文部4000餘人,繼續向南發展攻勢,至12月中旬攻克滕縣及臨城(今薛城)外圍各據點。至此,粉碎了蔣、日、偽軍打通津浦路的企圖,殲其2萬餘人。
  10月25日 華中局、新四軍領導機關全部入魯,中共中央華東局正式成立。華中分局與華中軍區亦成立。
  12月3日 中央軍委決定新四軍軍部兼山東軍區領導機關。陳毅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


1946年 45歲
  1月7日 津浦前線指揮部撤銷,組成山東野戰軍(簡稱山野),陳任司令員兼政委。下轄第一、第二縱隊,第七、第八師。其時國民黨軍約10萬人由徐州向魯南棗莊、嶧縣(今嶧城)一線進犯,山野於11日開始反擊,國民黨軍縮據韓莊、賈汪一線。
  1月9日 國民黨新編第六路軍由其總司令郝鵬舉率領舉行反內戰起義,改編為“華中民主聯軍”。陳多次前往訓活。
  1月13日 國、共雙方在1月10日簽訂的停戰協議本日起生效。
  1月23日 向飛抵嶧縣的軍事調處執行部徐州小組提出國民黨軍違令的材料,要求查處。
  2月2日 與飛抵臨沂的軍事調處執行部濟南小組晤談執行第二號命令事。
  2月11日 在臨沂西關文廟向黨政軍領導機關幹部傳達中共中央2月1日《關於目前形勢和任務》的指示,指出練兵、減租、生產是目前解放區三項中心工作,部隊要通過練兵達到正規化。
  2月23日 華東局頒發了《百日練兵軍政工作指示》。
  3月2日至3日 三人委員會周恩來、張治中、馬歇爾由北平飛抵濟南,陳往迎接,並一同飛往徐州。其間詳談了國民黨軍諸多違令事件及處理辦法。
  3月7日 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在臨沂集會慶祝葉挺將軍出獄,陳到會講話,並致電慰問,促請其返回新四軍。
  4月12日 得悉葉挺等於4月8日殉難,作《哭葉軍長希夷同誌》悼詩誌哀。19日在臨沂舉行追悼會,陳號召“繼承四·八烈士遺誌,為革命奮鬥”。
  5月 在華東局高幹會議上作《關於如何正確執行中央“五·四”指示的報告》。
  6月 在臨沂接見由青島飛來的美海軍陸戰隊的克萊門將軍,向他揭露了國民黨在美國的支持下,正準備發動全麵內戰的陰謀。
  6月7日至16日 在山東境內勝利地進行了津浦路、膠濟路討逆戰役。殲偽軍3萬餘人,解放德州等城鎮數座。
  6月22日 中央軍委鑒於國民黨軍大舉進攻在即,擬定了外線出擊以粉碎國民黨軍的內戰陰謀的作戰方針。陳毅表示堅決擁護。
  6月26日 包圍中原解放區的國民黨軍開始大舉進攻,中原解放軍勝利突圍,全麵內戰爆發,解放戰爭開始。
  6月28日至29日 到新安鎮附近會晤中共華中分局領導人鄧子恢、張鼎丞,研究作戰方針。
  7月1日 中共華東局發布迎擊國民黨軍大舉進攻的緊急動員令。
  7月14日 在前方指揮所幹部會上作《如何取得戰爭的勝利》的報告。
  7月18日 徐州國民黨軍以17萬餘人開始向淮北、魯南解放區進攻。山野積極準備迎敵。7月24日,對第八師營以上幹部作出擊華中的動員。
  7月27日至29日 進行朝陽集戰鬥,殲國民黨軍第九十二旅等部5000餘人。
  8月7日至9日 圍攻泗陽未克,淮北戰場情勢緊張,山野陷於被動。
  7月13日至8月27日 蘇中戰役七戰七捷。
  9月7日 到華中分局與鄧子恢、張鼎丞會商9、10兩月在淮北作戰問題。
  9月19日 撤出淮陰、海安。
  9月23日 中央軍委指示合並山東、華中兩個野戰軍指揮部,陳為司令員兼政委。
  9月28日 報告中央軍委:“陳已來華野,即以華野為統一指揮機關。宋時輪、唐亮率山野指揮部進駐沭陽以北,負責指揮七、八兩師、濱海警備旅……華中分局移淮海區主持,陳士榘任軍部參謀長,即在臨沂主持工作。”
  10月19日至30日 漣水保衛戰,殲敵整編第七十四師一部,掩護華中後方向山東轉移。
  10月27日 在華中軍區直屬隊幹部會議上作《華東三個月自衛戰爭的總結和今後任務》的報告。
  11月上旬 在漣水西北陳師庵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進一步講清形勢任務與要求。
  11月10日 對進攻魯南解放區的國民黨軍發動台(兒莊)棗(莊)路反擊戰。
  11月11日 延安《解放日報》報道華東部隊開展立功運動的消息,“號召普遍響應立功運動”。
  12月1日 朱德生日,在八師連以上幹部大會上介紹總司令的生平和時事問題,號召八師連續打殲滅戰。
  12月9日 率一縱、八師自魯南南下,待粟裕等到達後,於13日至19日勝利地進行了宿北戰役,殲國民黨整編第六十九師等部2.1萬餘人,中央軍委傳令嘉獎一切有功將士。此後,華東戰局轉趨主動。
  12月25日 山東、華中兩野戰軍合並。


1947年 46歲
  1月2日至20日 魯南戰役獲勝,殲蔣軍5萬餘人。
  1月下旬 華東全軍實行統一整編,撤銷山東、華中兩野戰軍番號,正式組成華東野戰軍(簡稱華野),下轄12個縱隊,陳為司令員兼政委,並成立中共華東野戰軍前委,陳為前委書記。
  在臨沂附近召開的前委擴大會議上作“一麵打仗、一麵建設”的報告。中央軍委對此頗為讚許。
  2月6日 對1月27日叛變之郝鵬舉部實行討伐,至7日黃昏,殲叛軍兩個師,生俘郝鵬舉。
  2月20日至23日 萊蕪戰役獲勝,殲蔣軍5.6萬餘人,解放了膠濟線13個城鎮。
  3月 前委擴大會議在淄川大礦地舉行,傳達貫徹中共中央關於《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陳毅總結8個月作戰經驗,布置休整,準備迎擊國民黨軍新的進攻。
  3月下旬 國民黨集中了24個整編師、60個旅,共45萬人,開始對山東實施重點進攻。
  4月下旬 實施蒙泰戰役,於22日攻克泰安,殲國民黨軍整編第七十二師等部。
  5月13日至16日 孟良崮戰役,殲國民黨精銳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等部3.2萬人。
  5月28日至6月2日 野戰軍在沂水西北之坡莊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作孟良崮戰役總結,陳作形勢任務報告。
  6月底 第一、三、四、八、十縱隊分兵向敵後出擊,連克數城。但自7月下半月以後,由於雨季作戰,洪水橫流,各路攻擊均未得手,部隊減員甚眾。為爭取主動,指揮部北渡黃河。
  8月29日 前委發布《野戰軍擁護土改並支援農民土地改革的決定》。
  9月3日 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與粟裕率第六縱隊進入魯西南地區,統一指揮外線6個縱隊作戰,以配合晉冀魯豫野戰軍實施戰略進攻。
  9月7日至9日 沙土集戰役獲勝,殲國民黨軍整編第五十七師萬餘人,開始掌握外線作戰的主動權。在此前後,陳大力宣傳反攻形勢,華野大軍在雨季艱苦的外線作戰中重振軍威。
  9月9日《大眾日報》發表陳著文《如何愛護民工與組織民工》。
  9月22日 中共中央決定改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為晉冀魯豫野戰軍,歸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領導並負責統籌其後勤供給。陳毅任晉冀魯豫中央局第二副書記。他與粟裕(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委員)代表該局指導黃河以南、運河以西、平漢以東、淮河以北地區之黨政軍民工作。
  9月26日 所部南越隴海路,挺進豫皖蘇,並於 10月內解放睢縣、夏邑等24座縣城,掃滅國民黨地方保安團隊6個團。為經營一個新解放區奠定了基礎。
  11月初 到晉冀魯豫中央局聯係工作,8日渡黃河抵達華野的後梯隊所在地朝城。9日到華東隨營軍校,作《對反攻形勢的說明》。10日在野戰軍後方幹部會議上作整理後方工作的報告,然後到淮陽給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二縱隊講話。該縱隊為中原突圍之新四軍第五師老部隊。陳風趣地說:“我代理新四軍軍長未能同五師同誌見麵,今日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講了兩個小時。11日以後,經陽穀、德州到惠民,同華東局及軍區領導人會商後,18日又上路。24日夜抵達目的地冶陶,受到薄一波等的熱烈歡迎。25日下午,向參加土地會議的縣以上幹部講《毛主席的軍事思想》。再向軍區幹部講華東野戰軍自衛戰爭的經驗。
  12月初 應召到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匯報工作。接著,又奉命到陝北參加中共中央的會議。途經晉察冀軍區、晉綏軍區時,都作了華東一年自衛戰爭初步總結的報告。在晉綏的報告,從12月31日開始,1948年元旦才結束。



1948年 47歲
  1月7日 到達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向中共中央報到。
  1月10日 應邀在西北野戰軍高幹會議(即前委擴大會)上作華東一年自衛戰爭的經驗介紹。
  1月18日 參加毛澤東主持的中央會議,通過了毛澤東提出的《關於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從19日下午3時到21日下午,均由陳毅就華東野戰軍的情況作匯報,講了9個問題,提出了恢複總政治部、辦大軍校等建議。其間還研究了派遣華東野戰軍第一兵團3個縱隊到江南實行寬大地域的戰略機動問題,因而從1月27日起,連續與粟裕電報往複商討此事。
  2月4日 離楊家溝東返。受中共中央委托,到中共中央後方委員會、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等處傳達中央會議精神,主要是糾正土改、整黨及新區政策中的“左”的問題。2月21日到達晉察冀以後向中共中央報告了參加中共中央後方委員會會議的情況。
  3月2日 中工委召集了晉察冀、晉冀魯豫和華東3個中央局領導人參加的會議,陳毅參加了全部7次會議,認真傳達了中央指示精神並積極提出了自己對各項工作的意見。
  4月2日 回到濮陽與粟裕見麵,並在5日向華野一兵團團以上幹部講述《到中央去的沿途見聞》。
  4月16日 粟裕提出將第一兵團暫時留在中原殲敵比遠出江南的戰略機動更為有利的意見,陳毅鼓勵其分別報告劉、鄧和中央軍委。
  4月20日 劉、鄧向中共中央要求調陳毅到中原工作,以加強中原的領導力量。
  4月23日 在華野一兵團團以上幹部會議上傳達中共中央12月會議精神。27日,為會議作總結報告。當晚,同粟裕離濮陽到中共中央開會。
  4月30日 抵阜平城南莊,參加由毛澤東主席召集的會議。5月5日,中央采納粟裕的意見,決定:華野一兵團暫不渡江南進,仍留中原殲敵。在劉、鄧的一再要求下,決定陳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書記、中原軍區及中原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華野職務不變)。這一決定在5月9日正式以通電下達。
  5月7日 與粟裕陪同前去華野第一兵團視察的朱德總司令南下。12日抵達一兵團所在地濮陽孫王莊。
  5月14日 一兵團連以上幹部開歡迎會,陳作《向朱總司令學習》的講話。
  同日 與粟裕聯名致電華東局、中原局及陳(士榘)唐(亮)兵團,傳達毛澤東主席提出的“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三項方針。並且說,毛澤東指出:中原局所麵臨的困難是中國革命最後最大的困難,要加緊解決。
  5月29日 將親自起草的《對第一兵團部隊工作開展反軍閥主義傾向的決議》交由前委擴大會議(一兵團團以上幹部會議)審議通過。
  5月30日 與鄧子恢帶領4700名幹部離開濮陽去中原。他們經館陶渡黃河,過邯鄲,越太行,經晉城,再過黃河到洛陽。12日他倆向中央軍委發出《支前與生產結合經驗介紹》的電報。(6月24日中央軍委複電稱,辦法甚好,準備研究在全軍推廣。)
  6月14日下午 抵寶豐縣皂角樹村同鄧小平、劉伯承等會合,次日即參與研究作戰問題。
  6月17日至19日 在野戰軍司令部駐地向軍區、第二、第五分區及直屬隊團以上幹部傳達中共中央十二月會議精神及中央首長指示。
  6月26日 與劉伯承、鄧子恢、張際春到襄城西北第四縱隊教導團駐地向團以上幹部傳達中央指示。次日17時與劉、鄧、鄧(子恢)致電粟裕:“為保障你們殲區壽年兵團,我們決心以一部監視十八軍,主力主動攻擊北進之吳兵團吸十八軍回援。”28日下午,在團以上幹部會議作戰鬥動員,會後各部即準備戰鬥。29日發出戰字第一號命令,然後與劉、鄧率前進指揮所到舞陽以東之吳城地區指揮作戰。此行直至7月9日才又返抵皂角樹村。
  7月2日至16日 襄樊戰役獲勝,殲國民黨第十五綏靖區司令官康澤以下2萬餘人,曾同劉伯承一起接見了副司令官郭勳棋,並對在俘之川籍官兵訓話。
  7月25日 決定中原全軍休整1、2個月。同日鄧小平赴中央開會,中原局工作暫由陳主持。
  7月31日至8月8日 中原局、中原軍區及第一、第三、第四、第九縱隊團以上幹部在寶豐進行整黨與整軍,陳毅傳達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自十二月會議以來的各項方針政策。8月15日至21日又到方城崔莊向第二、第六縱隊的團以上幹部傳達。
  9月6日 根據鄧小平轉達中央指示精神,製訂了《中原局關於克服無紀律無政府狀態並建立請示與報告製度的決定》。
  9月12日 起草《關於1948年夏季中原情況及政策轉變問題向毛主席的綜合報告》。
  9月25日 與劉伯承、李達複電粟裕,同意他提出的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
  10月5日 軍區指揮部移至獨樹鎮。當晚對二分區區級以上幹部作報告。
  10月7日 與劉伯承到第四縱隊,在團以上幹部會議上作關於建軍及秋季作戰準備工作的指示,要求在戰術思想上除以多打少外,還要能以少勝多;每一個部隊,不僅要善於進攻,還要善於防守。下午,參觀拋射炸藥、登城、架設浮橋通過水壕的演習。
  10月11日 鄧小平返部。
  同日 中央軍委電令攻鄭州,以抑留孫元良兵團、保證華野下一步之作戰。
  同日 毛澤東主席提出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
  10月18日 中原軍區發出關於鄭州作戰的基本命令。下午與鄧小平、張際春到第四縱隊司令部指揮攻鄭作戰。22日,鄭州守敵逃走,鄭州解放;24日,開封解放。
  10月26日 與鄧將中原配合華東作戰之部署意見報中央軍委,並電令豫皖蘇區作戰前的一切必要準備。
  11月2日 奉中央軍委1日17時電示,與鄧統一指揮淮海戰役。對西線兵力提出部署意見。
  11月5日13時 陳、鄧決定淮海戰役於11月7日夜發起。
  11月6日 與鄧電令各部,以後作戰所取得的津浦線上的城市(包括徐州)均歸華東局接管。
  11月6日 淮海戰役打響。7日,直接指揮部隊首殲國民黨第181師於馬牧集。
  11月10日 劉伯承到達前指。遵中央軍委電令,全力攻奪宿縣,切斷徐蚌路。15日,攻克宿縣。
  11月16日 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成立總前委,陳毅為常委,其時,指揮部位於永城東南之張圍子。
  11月22日 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勝利結束,下一步決定打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即黃維兵團。當晚,指揮所召集中野各縱隊首長在駐地周殷圩開會,決定打敵左翼之十軍,指揮所移住臨渙集東南之小李家。
  11月23日 淮海戰役第二階段開始,24日向黃維兵團全線出擊,25日將其包圍於雙堆集地區。
  11月29日 徐州杜聿明集團開始撤逃。30日,徐州解放。12月4日杜集團被華野包圍於陳官莊地區。
  12月5日 劉、陳、鄧於11時5分將對黃維兵團的總攻擊令用電話下達到中野東、南、西三個作戰集團。12月6日16時半開始炮火準備,17時半開始攻擊。
  12月15日 黃維兵團被殲,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勝利結束。
  12月17日 遵照中共中央軍委12月12日電示,劉、陳、鄧驅車到肖縣蔡凹華野指揮所與粟裕、譚震林開總前委會議,提出淮海戰役之後的作戰任務,渡江作戰,及在渡江之後兩軍共同經營東南的意見。會議於18日結束後,劉、陳便於次日乘車去向中央軍委匯報。


1949年 48歲
  1月6日至8日 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7日的發言中著重談了渡江作戰問題。8日,會議通過了《目前形勢和黨在1949年的任務》的決議。
  1月10日 曆時66天的淮海戰役以殲敵55.5萬餘人勝利結束。
  1月11日 離西柏坡南返,22日抵達徐州。出席並主持華野在賈汪召開的前委擴大會議,傳達中共中央指示,並於25日為大會作總結。次日即趕到商丘與鄧小平會合。
  1月29日 出席中野高幹會議,傳達中央指示。其後出席總前委會,著重研究渡江作戰的部署及各項準備工作,還學習了中央軍委“關於把軍隊變為工作隊”的指示。2月9日,與總前委書記鄧小平向中共中央作了對黨內思想動向有分析的報告。中央2月13日複電認為“極好”,即轉各處研究;特別指出要防止輕敵傾向。
  2月5日前後 華野整編為第三野戰軍(簡稱三野),陳毅任司令員兼政委、中共三野前委書記。
  2月11日 中央軍委決定劉、鄧、張際春、陳賡4人參加華東局為委員,總前委照舊行使領導軍事及作戰的職權。同時更要求總前委、華東局、華東軍區應同三野前委靠攏,以利工作。這樣總前委以後便從第二野戰軍(由中野改編)指揮部所在的商丘到了徐州。
  2月15日 在徐州參加擴大後的中共華東局會議。
  2月18日 到賈汪參加三野前委擴大會議,並於19日作了黨的新區政策的報告。當晚又召集軍以上幹部會議,研究渡江作戰問題。並於20日簽發了第三野戰軍渡江作戰預備命令(京字第一號)。
  3月5日至13日 出席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發言中談渡江作戰等軍事問題和城市工作問題;請求到上海工作。
  3月14日 中共中央召集安排全國各大區組織人事問題的座談會。華東方麵,提議陳毅為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三書記,上海市市長。
  3月16日 離西柏坡南下,17日到濟南同粟裕商量軍事問題,18日抵徐州。
  3月21日 三野指揮部南進到蚌埠東南之孫家圩子(屬鳳陽縣)。陳、鄧到達後,於3月26日召集總前委會議(三野的兵團首長參加),檢查了渡江作戰準備工作。30日三野頒發了京字第二號命令。又確定由粟裕代理三野前委書記。31日總前委製訂了《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呈報中央軍委(4月3日得到同意)。
  4月2日 與鄧小平到達總前委渡江作戰指揮位置——合肥東南之瑤崗村,統一指揮第二、第三野戰軍東、中、西三路大軍渡江作戰。
  本月簽發了《入城三大公約、十項守則》的命令。
  4月17日 與鄧小平將渡江準備工作情況報告中央軍委,確定22日渡江,不再推遲。18日,中央軍委複示:“完全同意總前委整個部署,即二野、三野各兵團於4月20日開始攻擊,22日實行總攻,一氣打到底。完成渡江任務後,再考慮略事整頓,采取第二步行動。……”
  4月20日18時半,中路渡江作戰開始。
  4月21日 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中午,總前委向中央軍委報告:七、九兩兵團(中路)渡江成功。接著,東路、西路大軍渡江也告成功。
  4月23日 總前委取消原定第四兵團接管南京的任務,改為出擊浙贛路,協同第三、五兵團殲滅浙贛線上之敵,南京城防改由第八兵團兩個軍擔任。南京當晚解放。
  4月25日 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宣布“約法八章”。
  4月27日 與鄧小平當夜率總前委輕便指揮部進駐南京。
  4月29日 粟裕報告,逃向杭州而被逼入山區之敵8個軍已大部就殲,僅五十四軍殘部約兩個師逃跑。中央軍委估計上海的國民黨軍也有逃跑的可能,催促總前委抓緊完成占領上海的準備工作。陳毅參加5月1日在南京舉行的解放區與地下黨幹部的會師大會之後,當晚即趕赴鎮江,5月2日到達丹陽與華東局、華東軍區等會合,立即召開總前委會議,聽取粟裕、唐亮對上海戰役的設想和部署的匯報。接管上海的準備工作立即展開。
  5月10日 向接管幹部和部隊作城市政策紀律報告。指出入城紀律是入城政策的前奏,是見麵禮。
  5月24日 對上海市區的總攻擊開始,至 25日淩晨,蘇州河以南的市區解放。
  5月27日 上海解放。上海市軍管會正式成立,陳毅任軍管會主任。(6月2日,崇明解放,淞滬戰役勝利結束,共殲敵15.3萬餘人。)
  5月28日 下午3時,在市府主持接管儀式,國民黨政府代理市長趙祖康交出印信。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就任市長。
  5月31日 與鄧小平、饒漱石、吳克堅等前往看望宋慶齡。
  6月10日 為穩定上海金融市場,打擊銀元投機活動,決定查封證券大樓。
  6月17日 舉行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一次政務會議,出席講話。
  6月25日 由於美蔣於6月23日開始對各海口實行武裝封鎖,華東局開會討論反對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封鎖與發展城鄉生產問題。又出席華東財經會議並發言。
  7月6日 上海百萬軍民舉行“七·七”示威大遊行,陳毅檢閱武裝部隊,下令拘禁了在遊行中尋釁搗亂的美國違法分子。
  8月3日 在上海市各界代表大會上作《關於上海市軍管會和人民政府6、7兩月的工作報告》。
  8月26日 在上海工商界聯合會籌備會成立大會上致詞。接著趕到法商水電公司職工會成立大會上講話,要求“工人把眼光放遠,克服目前困難。外商遵守政府法令仍受我們歡迎。”
  8月31日 晚,在中國大戲院接受上海各界勞軍總會獻旗。該總會勞軍總金額為87.5億元(合人民幣87.5萬元)。
  9月7日以後 赴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會上致詞。參加選舉中央人民政府,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9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陳毅將軍談上海工作》。
  10月1日 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典禮,在天安門城樓上即興賦詩《開國小言》。
  11月10日至14日 上海市第一屆學生代表大會在光華大學舉行,出席了開幕式,並在閉幕會上致詞。
  12月11日 為紀念茅麗瑛烈士殉難十周年題詞:為人民利益犧牲是最光榮的,人民永遠紀念她。
  12月17日 下午,在上海市各界代表大會協商委員會上被推選為主席。


1950年 49歲
  1月1日 號召全市軍民“貫徹反封鎖六大任務,為克服困難建設新上海而鬥爭!”
  1月8日 上午9時,在上海教育工作者工會籌備會成立大會上,號召大家配合即將到來的經濟建設高潮,培養大批工農新知識分子。
  2月2日 華東軍政委員會成立,代表華東局致祝詞。
  2月6日 美製蔣機17架轟炸上海,造成全市停電。立即召開緊急會議,並簽發軍管會防空緊急通知。次日,偕副市長潘漢年、公用局長葉進明赴上海電廠視察災情,慰問死難者家屬,並給中央發電報報告敵機轟炸情況。11日召集市協商委員會商討反轟炸問題,12日下午6時,在反對美帝轟炸、追悼死難同胞大會上,號召市民在考驗中更勇敢地站起來。次日,在市府中共黨組會議上作反轟炸部署。
  3月12日 就上海財經形勢的實際情況給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寫信,要求在公債、稅收催交上采取鬆動一點的政策。
  4月4日 再次給中央寫信,反映上海財經形勢相當嚴重,失業、倒閉、請願時有發生。4月15日又寫信如實報告情況。
  4月15日至22日 出席上海市各界代表大會,作了上海市工作報告,並於22日作了總結發言。會後,寫信向中央匯報,認為“緊張情況已開始好轉”。
  5月1日 上午9時,檢閱上海市51萬人舉行的“慶祝‘五·一’勞動節工人糾察隊大檢閱”。號召全市工人發揚30年鬥爭傳統,克服困難。
  5月13日 在工商業稅民主評議委員會成立大會上說:“務必做到公平合理,使政府稅收與納稅人負擔在公私兼顧的原則下妥善處理。”
  5月17日 舟山解放。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前委發出《關於攻台(灣)準備工作的指示》。
  6月 在京參加中共七屆三中全會。會間毛澤東主席宴請榮毅仁、劉鴻生、吳蘊初、郭棣活等人,朱德、周恩來、陳毅作陪。陳毅亦邀請在京的上海工商界人士座談。趙樸初曾即席賦詩,有“四月江南不等閑,將軍妙語絕人間”之句。
  根據中央指示,陳毅在返回上海後,還須兼管華東軍區工作。
  6月25日 朝鮮戰爭爆發。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公然宣布在武裝幹涉朝鮮內政的同時,命令美國第七艦隊向台灣海峽出動,侵占中國領土台灣,對上海影響甚烈。
  8月 在華東空軍司令部、政治部成立大會上講話。中共華東軍區委員會成立,任第一書記。
  10月16日至24日 上海第二屆各界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會,陳毅致開幕詞,提出“爭取經濟進一步好轉,團結製止侵略;發揮人民民主,嚴厲鎮壓反革命活動”的任務。22日選舉市府委員,陳毅當選為市長。
  10月25日 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參戰。
  11月2日至4日 在上海海南路10號召開的華東軍區高幹會議上,深刻講述自朝鮮戰爭爆發以來的形勢任務,指出目前最主要的工作還是“加緊剿匪肅特,鞏固後方,完成土改。”黨政軍民全體動員,政治上仇美,提高鬥誌,軍事上加緊練兵,提倡在戰鬥中建軍,建設海軍、空軍,整頓部隊,建設後勤工作。
  12月6日 美國宣布對中國全麵禁運。上海市軍管會從12月30日開始,對美國在滬企業中的150個單位實行軍事管製。



1951年 50歲
  1月9日 在新當選的市長、市府委員就職大會上報告1951年的工作任務。
  1月13日 在報紙上公開指示:“一切失足份子隻有向人民悔過立功才是出路”。
  1月15日 代表中央軍委到南京軍事學院成立大會上致祝辭,並向劉伯承院長授旗。
  本月中旬 在華東軍區炮兵司令部、工兵司令部成立大會上發表《增加新知識,學習新技術》的演說。
  2月3日 在南京軍事學院學員幹部大會上作《論正規化現代化國防軍的建設》的講話。
  3月 赴福建前線視察。
  5月 出席華東軍區及第三野戰軍曆時半月的文藝、體育大檢閱。
  6月18日 與劉伯承在安徽臨淮關組織步兵師江河進攻戰鬥實兵演習。這是解放軍第一次多兵種協同作戰的大演習。
  本月末 為紀念建軍24周年,發表《學習毛主席的馬列主義的創造作風》。


1952年 51歲
  2月20日 在上海工人“五反”運動代表會議上講話。當晚,在上海市委共產黨員幹部大會上對“三反”運動作指示,並宣布對15名幹部的處分。3月10日,又在中共華東局幹部黨員大會宣布對7個幹部的處分。
  6月1日 慶祝“六·一”兒童節,參加廣播大會。晚,向在逸園舉行營火晚會的8000多少兒代表講話。
  6月11日 在南京湯山為軍事學院、總高級步校、華東炮兵聯合實彈射擊和航空兵轟炸示範演習作總結。
  10月 參加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赴莫斯科出席蘇共“十九大”,12月28日返抵北京。


1953年 52歲
  3至4月 親自檢查上海裏弄工作,並召集普陀區南英華裏等裏弄工作人員談話作調查。
  6月25日 在上海第三屆人代會三次會議討論帝國主義天主教進行陰謀活動問題時作重要講話。
  10月 10日 在華東各地工商界、民主黨派代表人士座談會上談公私合營和總路線問題。
  11月12日 向上海1.4萬餘教授、科學家、藝術家、教育家等作“關於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的報告。
  12月4日 到北京參加全國軍事係統高級幹部會議,作關於堅持部隊政治工作製度的發言。
  12月7日至次年1月26日 出席軍事係統高級幹部會議,參加揭發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鬥爭。
  12月7日 夜,到玉泉山向毛澤東主席談華東執行總路線情形。
  12月9日 夜,在頤年堂毛澤東召集的會議上討論國家資本主義的實行、進展問題。
  12月13日 夜,毛澤東召陳毅談話,談及高崗、饒漱石兩人的問題,提出要警惕非法活動。20日上午,毛再次召集談話,強調黨內團結,認為高、饒案情已大白。
  12月 出席軍事係統高幹會議後,中共中央決定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受命與羅榮桓、譚政一道主持修改工作。在陳、羅、譚主持下,修改工作很快完成,並於翌年4月15日經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批準頒布實行。


1954年 53歲
  1月12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增強黨內團結的決定和召集中共七屆四中全會的議程。
  2月6日 出席中共七屆四中全會。在會上作了題為《為增強黨的團結和鞏固與提高中央的威信而鬥爭》的發言。會後,與鄧小平、譚震林主持饒漱石問題的座談會。
  3月4日 在懷仁堂向2000餘高、中級幹部傳達饒漱石問題。
  4月 出席中共中央華東局擴大會議。作傳達四中全會精神的發言(這發言被毛澤東稱讚為“能概括,有點理論了”)。後又作傳達四中全會內容的報告。
  5月 赴山東檢查中共山東分局的工作,解決積累的問題,曆時40天。
  6月22日 毛澤東與陳毅談話,說“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6月26日 毛澤東與陳毅談話,說:“希望今冬與震林同來中央工作。”
  本月 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9月 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被任命為副總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其後於10月31日,經國務院常務委員會決定,分任常務副總理,兼管科學院、政法、文化工作,也參與國防工作(上海市市長職務不變)。
  本月 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
  10月3日至27日 率中國人民友好代表團訪問德意誌民主共和國。其後於12月11日完成《關於德國問題的材料》、《出國見聞》;又於12月17日向毛澤東詳談西德問題。
  11月22日至12月26日 掌握第三次全國民政工作會議,扭轉了民政係統以管政權建設為主的錯誤方針,批判了“民主建政”的錯誤口號。
  12月5日至翌年1月8日 召集和掌握全國擴展公私合營工業計劃會議。其間12月30日至翌年1月5日召集私營工商業問題座談會。兩會解決了調整公私關係,統籌兼顧,黨內外協商和適當地擴展公私合營工業問題。


1955年 54歲
  1月4日 出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商討各大區人事安排和旅大接收等問題。又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各省、市名單和中央管理幹部名單。
  1月20日 夜23時,應召到毛澤東主席處開會,討論浙江一江山島攻下後,準備攻大陳島問題,並研究美國提出停火的真實意圖。
  l月23日 返上海工作。其後出席中共上海局、上海市委和市人大會議,並聽取浙江、江蘇等省工作匯報。
  3月5日 周恩來總理召集匯報會,陳毅談科學院問題和援助越南問題,習仲勳談西藏等問題。出席9日國務院研究西藏問題的會議和10日周總理歡迎西藏兩活佛和西藏僧俗官員的招待會,並參加 12日送達賴、班禪返西藏。
  3月17日 中共中央批轉陳毅關於全國擴展公私合營工業計劃會議和關於召開私營工商業問題座談會的報告,希全國各地“認真研究並組織貫徹”。
  4月 隨周恩來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參加在印尼萬隆召開的第一次亞非會議。
  5月10日 國務院再次分工,確定陳毅分管第一、第二辦公室、民族事務和科學、衛生工作。
  9月27日 在中南海懷仁堂由毛澤東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0月4日至11日 出席中共七屆六中全會。此次會議通過《關於農業合作化的決議》。在會上作了重要發言。


1956年 55歲
  1月上旬 參加《1956年至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修正稿)的起草和修改;並參加中央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指示及周恩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的修改。
  1月18日 應召到中南海遊泳池討論農業發展綱要向黨外動員征求意見問題,毛澤東麵托陳毅與彭真協辦。
  1月24日 中共中央批複民族事務委員會共產黨黨組《關於慶祝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和去西藏進行訪問組織中央代表團的幾項問題的請示》,指定陳毅為代表團團長。於1月下旬起即大力投入此工作。
  1月26日 向中央機關幹部大會作《關於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的報告》。
  2月 就任全國科學規劃委員會主任,領導編製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
  3月16日 率中央代表團離京赴藏。
  4月17日至6月4日 在西藏進行訪問活動。其中4月22日在拉薩慶祝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大會上代表中央致賀詞;5月 10日至19日訪問後藏日喀則。6月 4日,離藏東返。
  6月中旬起 參加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
  7月 參加中共上海市代表大會。
  9月15日起 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作《目前國際形勢和我們的外交政策》的報告。在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10月1日起 陪印尼總統蘇加諾赴各地參觀訪問,途經沈陽、杭州、廣州等地,直送至昆明返國。
  10月28日 出席科學規劃會議。因工作將主要轉向外交方麵,根據中央指示把領導科學技術的工作移交聶榮臻承擔。
  11月1日 突發腦貧血,在印度大使的宴會上暈倒,被送入北京醫院診治。經診斷患有多種心、腦疾病,係疲勞過度引起。
  11月22日 病愈出院,院方建議擇地休養。
  11月23日 經中共中央批準離京赴廣東從化休養。


1957年 56歲
  1月4日 與羅榮桓、鄧子恢聯名向中央提出《關於開發海南島的意見》,指出:海南島確是值得迅速、大規模地開發的地方,不論從經濟上、政治上、國防上著眼,開發工作仍應提前進行為宜,建議除將修建南渡江上遊的大水庫和發電站列入第二個五年計劃外,便是有計劃地移民。意見書中提出了動員海南軍區複員軍人留島屯墾的設想,認為留下的複員軍人還是以組織國營農場的形式為適當。這樣不僅可以訓練大批將來開發海南島國營農場的骨幹,而且在開發海南生產的示範與推動上,意義也很大。
  2月5日 由南方返京。
  4月4日 繼續在家中休養。上午,周恩來、鄧穎超和朱德來訪,對其健康狀況甚表關切。
  6月4日 下午,從閱讀參考材料得知:一些地方發生學潮,壞分子、反革命分子趁機活動,資產階級和民主黨派中出現了一些新動向,共產黨的弱點也明顯暴露,特別在肅反與思想改造方麵反響很大。當晚,朱德來訪,與之談了自己的憂慮。
  6月17日 中南海頤年堂來電話,問能否參加會議。陳立即前往。此會係毛澤東主持,主要聽取各地整風反右情況的匯報。
  8月1日 撰寫的《人民解放軍如何教育了我》一文發表。當晚9時,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
  8月21日 出席政治局會議,通過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修改稿。
  9月20日至10月9日 出席中共八屆三中全會。
  10月15日 上午與周恩來總理談話,決定正式恢複工作,先暫時分管外事、文化和貿易等項工作。
  10月16、19、26、30日 出席國務院常會,討論統一調撥、商業市價、三門峽的修建計劃和培養工人階級的技術幹部隊伍等問題。
  12月18日 出席中央軍委會議,討論軍民用工業結合問題,明確主張軍事工業宜加以掌握和提高,而不應減弱,即隻宜在不妨礙軍工的條件下作些民用產品。


1958年 57歲
  2月5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上通過政府各部名單,內定由陳兼任外交部長。11日,正式公布這一任命。
  2月14日至21日 隨同周恩來總理率代表團訪問朝鮮,並安排中國人民誌願軍在年內全部撤軍。17日,在誌願軍總部講話。
  2月23日 在京中央委員、後補中央委員70餘人在中南海頤年堂聽取周恩來作訪朝報告,陳與張聞天、粟裕作補充。
  2月24日 應召與周恩來談日本問題,準備與日本八幡鋼鐵代表團談判長期貿易合同。下午與周恩來出席外交部黨組擴大會,正式履行外交部長一職。
  3月4日 為集中精力從事外交工作,經毛澤東主席批準辭去上海市市長職務。
  5月27日至7月22日 出席中央軍委召開的有高級幹部1000多人參加的軍委擴大會,7月14日至15日在會上作長篇發  言。
  7月31日至8月3日 接待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赫魯曉夫訪華,並多次參加會談。
  8月25日至9月中旬 陪同來華訪問的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到外地參觀。
  9月27日 為原子反應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剪彩。
  12月3日 陪來訪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率領的朝鮮政府代表團到外地參觀。


1959年 58歲
  1月26日 與民主德國外長博甫次博士會談。先後向劉少奇和毛澤東報告會談情況,得到一致讚同。
  2月 撰寫《憶三年遊擊戰爭》一文。
  3月11、12日 與劉少奇等中央領導人談西藏問題。
  3月21日 赴劉少奇處討論西藏平叛問題,然後去周總理處討論平叛涉及的外交措施問題。
  4月19日11時,應召到毛澤東處談印度幹涉西藏問題。
  4月25日 夜,與毛澤東、周恩來談對印度政策。
  7月、8月 廬山會議期間,受命留守北京,主持國務院日常工作。
  9月26日 中共中央組成新的軍事委員會,毛澤東為主席,林彪、賀龍、聶榮臻為副主席,陳毅與朱德、劉伯承、鄧小平等為常委。
  9月底至10月初 赫魯曉夫訪問北京,陳毅參加會談,堅持獨立自主原則。
  10月20日 中央在懷仁堂集會談國內外形勢,陳毅出席。
  10月23日 毛澤東處集會談國內外形勢,陳毅應召參加。


1960年 59歲
  1月5日至17日 赴上海出席中共中央全會擴大會。會議期間,陳毅等應召同毛澤東談話,就政治經濟學、修正主義、文藝方針、政治形勢等方麵作廣泛交談,又到周恩來處談對日聲明等問題。
  1月26日 夜,到劉少奇處談中緬問題,主張與緬甸簽訂協定和中緬友好條約。
  4月13日 隨同周恩來總理出訪緬甸、印度、尼泊爾、柬埔寨、越南等5國。
  5月16日 回到武漢。夜,與周恩來向正在武漢的毛澤東匯報出訪5國情況,又談及中美關係、中蘇團結等問題。
  5月27日 出訪蒙古。
  7月16日 蘇聯片麵決定撤回蘇聯專家,通知從7月28日起至9月1日全部撤回。陳感歎“赫公把文章作絕”,實等於逼中國自力更生,中國決不會因此而屈服。
  8月21日至27日 訪問阿富汗,參加其獨立42周年慶典,簽訂了中阿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
  9月14日至10月20日 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陳毅在會上作國際形勢與外交的發言。
  10月4日 陪緬甸奈溫將軍到中國南方參觀訪問。
  12月20日 陪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赴中國南方參觀。
  12月30日 赴緬甸進行友好訪問。



1961年 60歲
  1月1日至1月20日 在緬甸參加該國獨立13周年紀念活動,互換中緬邊界條約批準書,隨帶歌舞隊、體育隊出訪。
  2月22日 晚 7時,在劉少奇處出席中央常會,談國內工作,著重計劃落實,該下馬的下馬,該保的力保。
  3月13日 接周恩來通知,中央常委赴廣州開會期間,留陳毅、陸定一、羅瑞卿、薄一波在京工作。又與周談人民公社問題。陳主張因地製宜,實事求是,管理體製多樣化,以鼓舞群眾積極性為主,否則不能解決問題。
  3月26日 率友好代表團訪問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接受印度尼西亞二級共和國勳章。
  5月9日至6月中旬 率領代表團赴瑞士參加關於老撾問題的擴大的日內瓦會議,與美國作針鋒相對的鬥爭,促使會議得以有成效地進展。
  9月6日 與平傑三談處理30萬右派問題。陳認為失之過左,宜從寬處理,爭取他們站在革命道路上。


1962年 61歲
  1月11日至2月7日 在北京參加中共中央召開的擴大的工作會議(七千人大會)。
  3月上旬 在廣州向全國科學家會議和全國話劇、歌劇、兒童劇創作座談會作了著名的“廣州會議講話”,向知識分子行“脫帽禮”。
  7月 赴日內瓦簽署《關於老撾中立的宣言》和議定書。


1963年 62歲
  3月1日 赴機場迎接巴基斯坦外長布托,並與布托會談。
  3月2、3日 陪劉少奇主席、周恩來總理接見布托,並參加中巴邊界條約簽字和與布托繼續會談。
  3月6日至10日 赴機場迎接老撾國王和富馬首相,陪毛主席、劉主席會見和宴請老撾貴賓,陪同老撾貴賓在北京和外地參觀。
  4月12日至26日 陪劉少奇出訪印尼、緬甸。
  5月1日至6日 陪劉少奇主席出訪柬埔寨。
  5月10日至16日 陪劉少奇主席出訪越南。
  6月13日至23日 接待朝鮮崔庸健委員長訪華,陪同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崔的接見和會談,並陪崔前往東北各地參觀訪問,直到送其返國。
  7月1日 與聶榮臻到五院參觀東風一、二號火箭。
  7月8日 與聶榮臻參觀自動控製研究院。
  8月4日至10日 接待索馬裏總理訪華,並陪同遊覽和參與會談。
  9月“圍棋外交”取得成功。接受日本棋院贈送的名譽七段證書。10月13日設宴招待日本圍棋代表團。次年12月,日本29位最著名圍棋手發表呼籲書,號召日本800萬圍棋愛好者參加要求恢複日中邦交征集3000萬人的簽名運動。
  10月23日至11月2日 通過法國戰鬥報記者與謝黎同法國前總理富爾首次接觸,並陪同中共中央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接見和會談,為後來中法建交鋪平了道路。
  12月9日 赴肯尼亞參加獨立慶典。
  12月13日 從肯尼亞出發,隨同周恩來總理訪問亞洲、非洲諸國和阿爾巴尼亞。


1964年 63歲
  1月27日 中法建交。這是西方大國第一個同中國建交,轟動世界。
  1月至2月 繼續在亞洲、非洲諸國和阿爾巴尼亞訪問。
  4月9日至15日 率代表團到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參加第二次亞非會議籌備會議。經過堅韌的、有理有節的鬥爭,使籌備會對印度提出的邀請蘇聯參加亞非會議的提案以“沒有得出一致意見”的決議案作罷。
  7月5日至9日 出訪越南。
  7月10、11日 出訪緬甸。
  8月18日 與聶榮臻聽科學討論會匯報。
  8月31日 出席北京科學討論會閉幕式。
  10月下旬至11月初 訪問阿爾及利亞、阿聯、巴基斯坦。
  11月8日 啟程去金邊參加柬埔寨獨立慶典,飛機直接通過美軍飛機封鎖的地區。13日返抵南寧。
  11月26日至12月6日 出訪印尼、緬甸。


1965年 64歲
  2月 和周恩來總理一起兩次接待訪越過境的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建議毛澤東主席與柯西金作了談話。
  3月 訪問尼泊爾、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4月初 與周恩來總理赴印度尼西亞參加萬隆會議十周年紀念。此行途中,與周總理秘密訪問美機轟炸中的越南河內,與越南領導人商量安排援越物資的品類、數量、運輸等問題。
  6月下旬 赴開羅轉阿爾及爾參加第二次亞非會議的外長會議,途中,阿爾及利亞發生政變,到阿爾及爾爭取外長會議如期召開未成。
  9月初至中旬 訪問巴基斯坦、敘利亞、阿爾及利亞、馬裏、幾內亞、阿富汗6國。
  9月下旬 陪同西哈努克親王沿長江航行觀光。
  9月29日 在北京舉行中外記者近300人的記者招待會,暢談對國際國內一係列問題的看法與態度。


1966年 65歲
  3、4月 與張茜陪同劉少奇主席及夫人王光美訪問巴基斯坦、阿富汗、緬甸。
  4月中旬 出席中共中央在杭州召開的批判“二月提綱”的政治局會議。
  5月4日至26日 出席在北京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16日,會議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五·一六通知”)。
  6月 向外交係統派出8個工作組,並態度鮮明地支持工作組的工作。
  6月27日 主持召開亞非作家緊急會議,並代表中國政府致賀詞,堅決抵製造反派對大會的衝擊。
  7月25日 毛澤東召開會議,決定撤消工作組,並於次日政治局會議上宣布:派工作組犯了方向路線性錯誤。會後,陳毅說:我們現在是乾綱獨斷。
  8月1日至12日 出席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全會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十六條”)。
  8月 出席外交係統各單位批鬥工作組的大會,為各工作組承擔責任,並教育造反派。電話勸止包頭鋼鐵廠造反派企圖批判遊鬥蘇聯專家的行動。在外交部紅衛兵成立大會上拒絕當“紅司令”。派人勸阻外交部造反派的抄家行動。
  9月下旬 在國務院的總結會上,陳毅主持進行的外事口的“文化革命”運動因堅持了共產黨的領導受到好評。
  10月初 宴請華東各省第一書記,講伯恩斯坦背叛馬克思、恩格斯,赫魯曉夫背叛列寧、斯大林,現在又有人大捧毛主席,提出:“他不當叛徒,我不姓陳!”
  11月13日 與葉劍英、賀龍、徐向前在工人體育場和8萬多名軍隊院校學員見麵。發表講話,教育學員們聽從黨委領導,學好路線鬥爭,並批評極左的思想行動。
  11月29日 在工人體育場再次接見上訪軍校學員,發表講話。兩次講話稿傳遍全國。
  11月30日 在工人體育館向1萬多上訪工人講國際形勢及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勉勵工人們回去抓革命、促生產。


1967年 66歲
  1月24日 在人民大會堂向學生和群眾作了檢查,周恩來總理作了總結。陳毅成為第一個獲得“解放”恢複工作的副總理。
  1月28日 毛澤東簽發了穩定軍隊的“八條”命令。
  2月13日、16日 在懷仁堂的中央碰頭會上就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保護幹部的大多數、穩定軍隊等與譚震林、李先念、李富春、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等一起向野心家、陰謀家們作鬥爭,被汙蔑為所謂大鬧懷仁堂的“二月逆流”。
  2月16日夜 在中南海外事口會議室接見歸國留學生代表,講話長達7小時,向野心家、陰謀家們猛烈開火,並說文化大革命的後遺症10年、20年不治。
  2月19日至3月18日 因所謂“二月逆流”而一再受到錯誤批判。
  7、8月 野心家們煽起對陳毅的揪鬥高潮。周恩來堅決保護陳毅。在毛澤東批判王力“八·七講話”(煽動奪外交大權的講話)為“大大大毒草”之後,造反派的氣焰稍減。


1968年 67歲
  2月13日 外交部大字報欄貼出91位司長、大使聯名寫的大字報《揭露敵人,戰而勝之——批判‘打倒陳毅’的反動口號》。之後,大字報的91位署名者在“中央文革”策動授意下大受批判。陳毅為保護他們,鼓勵他們揭發陳毅自己。
  10月13日至31日 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見宋時輪為不肯揭發陳毅而挨批判,鼓勵宋時輪揭發。


1969年 68歲
  2月初起 到京郊南口車輛廠蹲點,調查研究,每周寫調查報告。
  3月5日起 在毛澤東、周恩來布置下,與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每周一次舉行國際形勢座談會。陳毅向中央建議恢複中美大使級會談,打開中美關係的冰凍狀況。座談會共舉行23次,至10月18日終了。
  4月1日至24日 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中共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被張春橋等誣蔑為“右派代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4月28日 出席中共九屆一中全會。會上當選為中央軍委副主席。
  10月 以“戰備疏散”名義被下放到石家莊。


1970年 69歲
  7月 開始腹痛並伴有腹瀉。
  8月28日至9月6日 出席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因不了解黨內鬥爭新情況,發言中維護毛澤東是在實踐中群眾中鍛煉出來的天才,被誣為“二陳合流”。
  10月21日 因腹痛加劇,消瘦日甚,回北京。26日方為301醫院收治,住院56天,無一次會診,腸癌竟未發現。


1971年 70歲
  1月16日301醫院以患闌尾炎為其手術,結果發現是腸癌,已有局部轉移。手術後,經日壇醫院吳桓興院長門診放療,略有恢複。
  5月1日 焰火之夜,最後一次登天安門城樓,會見毛澤東、周恩來及來賓。癌症已有肺轉移。
  8、9月 在北戴河與朱德、聶榮臻一同療養,度過最後一個生日。
  9月“九·一三”事件後,中央召集老同誌座談會。陳毅作最後的戰鬥,兩次長篇發言揭發林彪曆史真實麵目。


1972年 71歲
  1月4日 向妻子兒女作最終囑咐:“……一直向前……戰勝敵人……”
  1月6日 23時55分 逝世於北京日壇醫院。
  1月10日 追悼會。毛澤東親臨致哀,說“林彪是反對我的,陳毅是支持我的。”“他是我們黨的一個好黨員、好同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