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些佩刀少年——直刀篇

(2005-11-13 10:40:37) 下一個
我有一位長相類似劉青雲的校友,某次潛入偉大的首都,日日在潘家園一帶流連,於漫天的假貨之中找到了一把殘缺的日本30式刺刀,花100塊錢毅然買下。

再 說那30式刺刀,乃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利爪,早年頻繁現身於革命戰爭影片之 中,時常挑著膏藥旗進村掃蕩,經常用於殺害村民,留給人深刻印象。我那校友的30刺到手時已經殘破不堪了,更為嚴重的是,因為它已經被鋸掉了護手鉤和套火 環,如果再取下鋼鞘,那麽基本就看不出那是一把刺刀了。

根 據他當時的分析,這把刀之所以被鋸掉護手鉤和套火環這些棒狀的簡單外形, 乃是“文革”時期為了適應武鬥需要而做的改動——當年武鬥不比日本鬼子拿著38大蓋拚刺,還要勾掛對方兵器。武鬥往往是近身肉搏,一刀定生死,出刀一定要 快。平時刀插在身上,遇上敵人急切要往外拔,那些牽牽絆絆的護手鉤套火環往往會掛住衣服釀成大禍——也許在當時不會有人想到,多年之後世界各國設計軍警槍 械時都要考慮到這一點:武器必須具有流暢的外形以保證出擊速度。

從“文 革”時期的武鬥,一直到“83嚴打”之前,軍刺就一直活躍在那些不安 分的年輕人手裏。由於我國對製式裝備的嚴格管理,我軍裝備的56刺則很少流出,小壞蛋們手裏多是侵華日軍遺留的30刺。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後來的刺刀設 計目的都已經發生了轉移,冷兵格鬥功能多不如半米多長的30刺。你要是見過56刺就知道,這些折疊刺刀完全沒有可以拿捏的地方,即使是扁刺也放棄了劈砍的 功能和棱刺一樣沒有了刃,遠不如30刺可砸可砍來得順手。

不過,即便是如此古老的30刺,在當年也不是人人都能搞到。於是在大環境的召喚下,江湖上又湧現出了各式古怪的兵器:水管叉、自行車鎖、武術表演用短劍、螺絲起子等等,其中又以終極武器三棱刮刀為最。

那 三棱刮刀模樣凶狠,而且通體敷以黑漆防鏽——在這一點上,它和戰術刀具的 戰術塗層(主要是防反光暴露目標,兼顧防鏽)不謀而合。更加要命的是,這家夥有一個尖尖的錐頭,遠比56式棱刺的“T”形頭來得淩厲——我甚至懷疑後來設 計的63式棱刺是否就受了三棱刮刀的啟發——而且三條鋒線鋒銳絕倫(比63還要厲害得多),鋒鋼刀體本來就是用於刮削金屬的,在硬度上完全可以笑傲江湖, 堪稱是一代名器,武林至尊。直插在自行車把手上,晃晃蕩蕩,殺氣凜凜,令敵人望“鋒”而逃。
  
正是因為三棱刮刀的凶猛,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裏,它在刀具管製條例裏都是作為重點的一項被單獨提出來強調的。不過在後來的刮刀生產上,廠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有意弱化了刀體與刀柄的連接部位,刀體輕輕一抽就從刀柄中脫出,強度大打折扣,已經不再是一件合格的凶器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