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殲擊機發展介紹

(2005-09-19 13:54:56) 下一個

新中國建國後,迅速開始了仿製生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工作。中蘇政府於1951年10月正式簽訂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組織修理飛機、發動機及組織飛機廠方麵以技術援助的協定》。同年4月18日重工業部設立航空工業局,統一負責飛機的維修工作。1951年底航空工業局共下屬18個工廠,職工近一萬人。1951年12月,周總理親自主持會議研究決定,要在3到5年的時間裏試製成功蘇製雅克-18初級教練機,以及米格-15。後殲擊機項目改為試製更加先進的米格-17噴氣式殲擊機。1954年中國第一批飛機及其發動機試製成功,兩年以後,1956年9月8日,沈陽飛機廠試製成功中國第一種噴氣式殲擊機殲-5,即米格-17Ф型,隨後獲批準批量生產。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成批生產噴氣飛機的國家之一。

殲-5由沈飛工業公司研製,是單座單發高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主要用於晝間截擊,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殲-5是仿製蘇聯的米格-17Ф(米格-17F)殲擊機,米格-17F型51年9月首飛,52年底開始大量生產。首飛的試飛員是吳克明,當時殲-5被稱為56式,直到1964年才改稱殲-5。左圖為首架殲-5,當時的編號塗裝與現行塗裝有所不同。試製工作從1954年10月開始,1956年7月19日原型機首次試飛成功,並使用蘇製零件裝配了13架殲-5。 1956年7月13日,全部用自製零件組裝的第一架殲-5完成總裝。至當年9月15日,製造出4架國產型殲-5飛機。這4架飛機參加了1956年國慶大典。至1959年下半年停產,共生產殲-5F飛機767架,有力地支援了人民空軍建設。

殲-5采用單座、單發、機頭進氣、後掠式中單翼布局。後掠式中單翼的後掠角是45°,為雙梁結構。機翼內側有角度可控的後退式襟翼。副翼偏轉角範圍為±18°。起落架艙在機翼根部,主起落架收在機翼的兩個艙內。全金屬半硬殼式構造機身是圓形截麵的流線體,機頭進氣。機身後部裝有可操縱的減速板。垂直尾翼分成上下兩段,下段固定在後機身的承力斜框上,上段可拆卸。垂尾後掠角為55°41′。方向舵可轉動25°。水平尾翼後掠角為45°,安裝在垂直尾翼下段頂部。升降舵向上可轉動32°,向下為16°。前三點式起落架均為單輪。前起落架收入前機身下部的輪艙內,主起落架收入機翼內。主起落架裝有緩衝器,前起落架裝有減震器和減擺器。主輪輪胎壓力為 8.34×105帕(8.5千克/厘米2)。密封式單人座艙在應急時可拋掉艙蓋,可彈射座椅保證飛行員在緊急時迅速安全地脫離飛機。操縱係統為硬式操縱。副翼調整片和升降舵調整片為電操縱。液壓係統用於收放起落架、襟翼、減速板、可調噴口和操縱副翼。冷氣係統用於刹車、密封座艙、應急收放起落架和應急刹車等。
采用一台渦噴-5離心式加力渦輪噴氣發動機,靜推力2600千克,加力推力3380千克。該發動機是蘇聯克裏莫夫設計局的VK-1F發動機的仿製品,VK-1F是米格-17的發動機。1951年航空工業局成立後,開始組織發動機生產,學習蘇聯新的噴氣發動機生產工藝資料。在蘇聯的援助下,引進了VK-1F的專利製造權。1956年6月包括我國知名發動機設計師吳大觀在內的隊伍,在沈陽航空發動機廠(現“沈陽黎明機械公司”)仿製成功渦噴- 5。1964年生產任務轉由西安紅旗機械廠負責,66年轉產定型投入批量生產。渦噴-5加力推力3380千克,最大推力2700千克,額定推力2400千克,巡航推力2160千克,不同狀態耗油率介乎2千克/千克/小時到1.05千克/千克/小時之間。機內燃油1170千克,外掛兩個400升副油箱。

機載設備包括超短波指揮電台、無線電羅盤、無線電高度表、信標接收機、敵我識別器、護尾器、測距器等。


機翼為後掠式中單翼,副翼的偏轉角範圍為±18度。機頭左側下方裝兩門23-1型23毫米機炮,機頭右側下方裝一門31型37毫米機炮。裝彈量為200發。 23-1機炮初速680米/秒,射速800發/分,彈種包括航23-1殺燃、航23-1殺燃曳光、航23-1穿燃、航23-1訓練自炸彈。37-1型初速 690米/秒,射速400發/分,1954年開始研製,開始時因考慮到該炮性能落後、蘇聯已有後繼型號,故僅計劃少量生產以避免浪費,後來因為殲-5需求量增加,最終生產了236門後於1959年停產。機翼下可掛兩枚100-250千克的炸彈。

 (1):建國時期著名飛行員:王自重
殲- 5屢建戰功,1958年7月至10月擊落來犯的2架F-84G和6架F-86F,其他戰例無數。有趣的是越戰期間的1956年4月,四架F-4入侵海南島我方領空,我軍殲-5在攔截期間,F-4匆忙發射AIM-7“麻雀”導彈,不料殲-5拐彎半徑小得以逃脫,脫靶的AIM-7竟然飛向遠方的一架F-4,將其擊落。
1958年9月,我軍殲-5編隊與台灣空軍24架F-86編隊在浙江溫州地區上空遭遇,空軍飛行員王自重因掉隊被其中12架F-86 圍困。王自重單機擊落敵兩架F-86後,被F-86攜帶的AIM-9“響尾蛇”導彈擊落。這廝世界上第一次實戰中空空導彈取得的戰績。但當天F-86發射的AIM-9中有一發未爆炸,墜落後被我軍民發現。這枚AIM-9被送往蘇聯,蘇聯在此基礎上研製成功了K-13(AA-2)空空導彈,我國的進口仿製品即霹靂-2空空導彈。
解放軍的殲-5機群




 (2):飛行員在殲-5旁談話——請注意當時帶有軍銜的蘇式軍裝



翼展 9.60米
機長 11.36米
機高 3.80米
機翼麵積 25.00平方米
機翼後掠角 45度

最大起飛重量 60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 534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 1170千克(機內) 1834千克(帶副油箱)
最大載重量 213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 1145千米/小時(高度3000米)
巡航速度 800千米/小時
最大爬升率 75.8米/秒
實用升限 16000米
最大航程 1560千米(帶副油箱) 1020千米(不帶副油箱)
續航時間 2小時50分(帶副油箱)

殲- 5的主要改型包括殲-5甲殲擊機,這是我國在殲-5基礎上改進的夜間殲擊機。前機身加粗,機頭上端有突出進氣口前緣313毫米的鯊魚嘴狀雷達罩,進氣口內加裝了半球型天線中錐。這兩個部位都采用硬度較小的非金屬材料製造,塗藍色油漆。由於裝有簡單的RP型搜索瞄準雷達,使得殲-5甲獲得了較原始機型強大的夜戰能力。發動機采用性能改進的渦噴-5乙。但殲-5甲的改進也有一定代價,如武器係統改成3門HP-23 23毫米航空機炮,備彈共300發,比基型火力略有下降。可外掛2枚250千克炸彈。在打擊美國B-17G轟炸機偵察改型的戰鬥中,我軍技術人員曾改進了殲-5甲的RP雷達,將向下視野由14度改為7度,上仰視野不變,從而屏蔽了尾追低空飛行的B-17G時雷達收到的地麵反射雜波。1959年5月29日,空軍第18師截擊大隊隊長蔣哲倫成功駕駛該改型戰鬥機擊落了B-17G。




(3):此外少量退役殲-5被改裝成了無人靶機,代號可能為“靶五乙”。







殲-5改造的無人攻擊機

此圖據說為一架被美國飛行員購買的殲-5,已經改為蘇軍塗裝
翼展     9.60米
機長     11.36米
機高     3.80米
機翼麵積   22.6平方米
主輪距    3.85米
前主輪距   3.37米
最大起飛重量(帶副油箱)  60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   5340千克
正常著陸重量   4164千克
空重       3939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機內)  1170千克
(帶副油箱)    1834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高度3000米)   1145千米/小時
      (高度11000米)  M0.994
巡航速度    800千米/小時
失速速度    190~210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無外掛,加力)  16000米
動升限          17500米
爬升時間(0~10000米)   3.7分
最大爬升率        4548米/分
最大使用過載       8g
最大航程(帶副油箱)    1560千米
最大航程(機內燃油)    1020千米
續航時間(帶副油箱)    2小時50分
起飛離地速度       235千米/小時
著陸接地速度       170~190千米/小時
起飛滑跑距離       590米
  著陸滑跑距離       825米



(5):米格-17


 (6):殲-6:
The F-6 fighter is based on Mig-19 fighter of USSR, on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fighters after WWII &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 supersonic fighters.
殲-6殲擊機,原型為蘇聯米格-19殲擊機,是第二代戰鬥機,也是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目前在我國還有兩三千架在服役。殲-6多次擊敗比自身強大的敵方戰鬥機,不管具體情況如何,還是值得我們銘記的。在蘇聯,米格-19很快就被米格-21取代了,實際上很多飛行員都是由米格-15/17直接改飛米格-21的。但在中國大陸,大批生產的殲-6和殲-6甲等始終是空軍和海軍航空兵60、70年代主力戰機,長期活躍於國土防空作戰。
The F-6 is firstly made by Shenyang Aircraft Group, modified from Mig-19 since 1953.
殲- 6最早由沈陽飛機廠(現沈飛集團)研製,該廠自1953年開始參照前蘇聯米格-19波(Л)型和埃斯型殲擊機研製的。工廠稱其為“東風102”,於 1959年9月23日首飛成功,試飛員是吳克明。9月30日,正式宣布首飛成功。這就是殲-6晝間型的原型機。後因首批飛機出現質量問題,於1961年重新仿製米格-19埃斯型飛機。新機在1964年9月23日交付部隊,並被正式命名為殲-6。


米格-19原型於1952年5月24日首飛(用不帶加力燃燒室的AM5發動機)。承繼了米格-19的優點,殲-6在當時來說飛行速度快,相應結構上使用了後掠55度(1/4弦線)大後掠角全金屬中單翼,1/4弦線後掠角達55°。這一後掠角接近大後掠翼的實用極限。采用高速對稱翼型,順氣流方向翼根處相對厚度8.73%,翼尖處8%。機翼上有翼刀,下表麵有擾流片,與副翼聯動。圓截麵形機身為半硬殼式結構,頭部進氣,尾部轉變為橢圓型。全動水平尾翼後掠角同樣為55°,相對厚度7%。垂直尾翼後掠角56°,順氣流翼型的相對厚度8%。起落架是液壓收放前三點式,主起落架上裝有雙麵刹車的KT-37機輪,其尺寸為660×200B,輪胎壓力為10.79×105帕(11千克/厘米2);前起落架上裝有雙麵刹車的KT-38機輪,尺寸為500×180A,輪胎壓力為6.86×105帕(7千克/厘米2)。座艙密封,裝有零高度火箭彈射座椅,可保證地麵滑跑零高度安全彈射。采用兩套液壓係統,可進行收放起落架、襟翼、減速板、操縱加力燃燒室可調噴口、水平尾翼和副翼的動作。冷氣係統則控製機輪的正常和應急刹車,應急放起落架和襟翼、拋放減速傘、拋放座艙艙蓋、裝彈、噴射防冰液等。電源係統由直流電源、交流電源和蓄電池組成。無線電設備有通信電台、雷達測距器、無線電高度表、陀螺磁羅盤、信標接收機、敵我識別器、護尾器等,儀表設備包括駕駛領航儀表、發動機儀表以及飛機附件儀表等。火力強大,使用三門30-1型30mm機關炮,初速780米/秒,射速850發/ 分,三炮齊發,威力無比。當然,隨著加特林機炮等更高技術的高射速航炮的出現,30-1型機炮射速過慢、精度不足的缺點暴露無遺,據國內科研單位計算三門 30-1的實戰效能仍不如一門M61 20mm加特林機炮。使用彈藥包括航30-1殺爆燃曳光彈和航30-1穿燃彈。

The F-6 is powered by two Shenyang Liming Machine Company`s WP-6 turbojet, chinese version of USSR RD-9BF-811.


殲- 6裝兩台仿製的蘇聯圖曼斯基RD-9BF-811型九級軸流式渦輪噴氣發動機。該發動機在中國由沈陽黎明機械廠仿製,名稱渦噴-6(WP-6)。渦噴-6 在蘇聯發動機的基礎上改進了火焰筒和渦輪,增強了可靠性和安全性,首次返修壽命由蘇聯產品的100小時增加至200小時,但壽命還是較短。渦噴-6最大推力為2600千克,飛行高度在6000米以下和以上時,最大推力持續使用時間分別為6分鍾和10分鍾;中間推力和巡航摧力分別為2150千克和1720千克,無持續使用時間限製;最大加力推力為3250千克,持續使用時間為15分鍾。長5420毫米,最大高度950毫米。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蘇聯停止援助的情況下,黎明廠在1963年實現渦噴-6裝機首飛。實際上,渦噴-6投入批生產的時間是1959年,由於“大躍進”年代出現的“左”傾錯誤思想影響,僅僅用不到兩年的時間研製出的渦噴-6先後出現多起大的質量問題,嚴重影響了發動機的正常交付。1961年年初,工廠針對渦噴-6發動機質量問題展開了優質過關活動。同年10月,渦噴-6發動機所需的金屬材料、成品件,國內能全部供應和試製供應的分別達到98%和96%,保證了發動機優質過關的需要。

In Sep 20, 1965, PLA Navy pilot Gao Xiang shot down a F-104C of USAF near Hainan island, USAF pilot Philip Smith captured by Chinese.


舉兩個實戰例子:1965年9月20日美軍一架F-104C入侵海南島,海航空兵大隊長高翔駕殲-6迎擊,把F-104C打得當場爆炸,飛行員菲利普·史密斯跳傘後,成為第一個在中國領空被擊落並活捉的美國飛行員。下圖為史密斯被扣押在我軍營房內。有趣的是,80年代,史密斯重返中國,專程找到高握手言歡。

In 1960s, China exported F-6s to Pakistan, which later equiped with two USA AIM-9P/L missile.

六十年代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殲-6。印巴戰爭中殲-6共擊落一架米格-21,八架蘇-7和三架英製“獵人”戰鬥機,自己損失三架。當時在巴的美國顧問認為殲-6技術水平相當高,爬升率比印度的米格-21和巴基斯坦當時擁有的美製F-104都快,低空纏鬥性能好過當時亞州除F-86外的所有戰機,在加掛兩枚美製AIM-9P/L“響尾蛇”空空導彈後,威力更強。

1980年,中國援助巴基斯坦建設了殲-6大修廠,可檢修殲-6機身和大多數零部件。同時該廠還設計了1140升的機腹保形油箱,該油箱後來還被中國空軍采用。該廠年工作量可達大修224架次。此外殲-6發動機可由卡拉奇附近的巴空軍廠家整修。由此,巴基斯坦的殲-6衍生出殲-6RF型,采用了現代化的材料表麵處理、熱處理、鍛造、鑄造、無損測試和原材料加工技術,由此生產出的 RF型性能和維護性有一定改善。1981年該廠首次完成殲-6的大修工作。目前該廠已經完成了大量的殲-6、殲教-5、強-5C、殲-7P的大修工作。後來該廠還增加了大修殲教-7P的能力。由於大部分的巴軍殲-6已經經曆了三次大修,目前巴方正用殲-7PG替代殲-6,僅保留兩個中隊作為後備用途。到 2002年3月,隨著殲-7PG投入現役,目前巴基斯坦的殲-6已經全部退役。


下圖為巴基斯坦的殲-6,注意機腹保形油箱。使用中國、巴基斯坦國旗塗裝的殲-6,是為紀念殲-6從巴基斯坦空軍退役而專門塗裝的。



1983年10月16日,我國成功研製了殲-6大型地麵訓練設備——飛行模擬機。同年11月1日,王震、楊尚昆、餘秋裏、張廷發等到現場參觀。

殲- 6主要改型包括:殲-6甲(下圖左,圖中是軍事博物館收藏的0001號機,是中國生產的第一架超音速飛機)全天候戰鬥機,即米格-19P,頭部機炮取消,可帶兩枚PL-1空空導彈,空速管在右翼尖。進氣道上端和隔板中央加裝了RP-1測距雷達(搜索距離2千米),54年7月首飛,55年開始大量生產。甲型是由沈陽飛機廠和南昌飛機廠於1958年開始,同時仿照米格-19波型研製的。後因質量問題,於1974年移交貴州飛機廠重新研製,並在1975年12月首飛。發動機采用2台渦噴-6發動機,單台推力25.497千牛,加力推力31.871千牛。

殲-6I(下圖右)於1966年研製成功,為高空截擊型,提高了升限,三航炮,進氣口有鋁製整流錐。換裝了推力更大的渦噴6甲發動機,增大了機翼和襟翼的麵積,減少了不必要的設備和結構重量,取消了翼根航炮,隻保留了機頭右下方的1門。由沈陽飛機廠研製。

殲- 6Ⅱ型(下圖),1969年3月25日首飛,用於高空高速攔截,實用升限17500米。機炮配置改為兩門機身炮,進氣道中央有可調整流錐,機頭有8個輔助進氣門。進一步擴大機翼麵積,減輕了結構重量。發動機采用2台渦噴-6甲,推力29.42千牛,最大速度1548千米/時。在這幅圖片裏空速管向上折起,這是殲-6的一大特點
殲-6Ⅲ型,1969年8月5日首飛,高空高機動型,三門30mm航炮,進氣道同殲-6Ⅱ,減速傘艙移到垂尾底部。換裝渦噴6-甲發動機,使全機推重比提高到0.988。增設兩級可調進氣調節錐。減小了翼展,延長翼弦,增加翼麵積,使翼載減小到6千克/平方米。

殲教-6由沈陽飛機廠研製,於66年開始研製,1970年11月6日首飛。殲教-6前機身加長375毫米,為後座艙提供了空間。為改善後座的前方視界,風擋、座艙蓋比殲-6加高80毫米,前座椅頭靠降低40毫米,後座椅提高70毫米。風擋換成34毫米無機鋼化膠合防彈玻璃。殲教-6仍使用渦噴-6發動機。隻保留機頭右下方一門30mm機炮,翼下兩個掛梁可掛火箭發射器。著陸傘艙移到垂尾根部,避免放傘時受到噴氣衝刷。後機身下加裝雙腹鰭,以保證方向安定性。機上增加機組通話設備、全羅盤、信標機、無線電高度表,機頭右上方加裝3型照相槍。


其他改型還包括殲-6Ⅲ改,74年研製,是Ⅲ型的改進型,翼尖加2枚導彈,解決了存在的一些技術問題。
殲- 6IV(下圖)是1970年改裝的夜間截擊型,隻有兩門機翼炮,薄進氣道唇口,進氣道得到擴大,加長了機身,並在機頭安裝國產雷達。進氣道唇口變薄以擴大截麵積。采用加大的殲-6Ⅲ型機翼,兩門翼根30mm航炮。其他與殲-6Ⅲ相同。下圖博物館中的殲-6的機炮與部隊的IV型似乎有所差異。


殲-6乙是南昌飛機廠以米格-19波埃姆型為原型,仿製而成的全天候導彈截擊機。它在機翼上安裝了4個固定導彈發射架,可攜帶4枚PL-1空空導彈。翼根保留了2門航炮。減速傘艙移至垂尾根部。

殲-6R(原殲偵-6)是69年開始設計的偵察改型,1975年首飛,在機腹加裝了攝影偵察裝置

殲-6在地麵移動時借助牽引車輛的幫助。

殲教-6近年有一種特殊改型,即BW-1變穩飛機。BW-1是中國第一架電傳操縱變穩型空中試驗機,實際上就是電傳係統的試驗機。它使我國的戰機從機械操縱向電子操縱轉化有了可靠的空中試驗手段。飛機的前艙改裝為評審試飛員艙,采用電傳操縱係統的後艙為安全駕駛員艙,保留了原來的機械式操縱係統。兩艙駕駛杆之間的小拉杆經電磁離合器,協調電傳操縱以及機械操縱前後杆的脫開和齧合。實施電傳操縱時,後駕駛杆與機械杆係聯動,一且電傳操縱出現故障,經應急切斷開關,後架駛杆可立即接替飛機的操縱。在改裝中,BW-1變穩機加裝了數字式氣動變穩係統、模擬式電液伺服人感係統、數字式目標跟蹤顯示係統、機載數據采集記錄和遙測發射係統、試驗信號放大器、大氣擾流信號發生器和各類傳感器、變換器、電氣和液壓副件等共136項。為增加安裝空間,還拆除和換裝原機有關附件外,還加裝了一個機腹設備艙和背鰭鼓包。1988年11月5日BW-1首飛評審通過;88年12月25日,地麵滑行3次;89年4月22~26日,改裝飛行5次;1989年6月21日,電傳操縱係統閉環滑行2次;89年6月27日~7月21日,人感係統試飛10次;89年8月8日~9月28日,電傳係統閉環試飛26次。9月28日,該機順利完成全部閉環試驗試飛,開創了我國飛行品質、飛行控製技術研究的新領域。試飛實現了所有設計功能。該機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殲-6服役時是相當先進的一種機種,但在60年代中期後軍用航空技術飛速發展,尤其是美國高技術的航空器在這段時間不斷侵擾我國,殲-6的不足也逐步凸現。首先是其高空攔截能力弱,難以有效的對付美國高空偵察機,如U-2和“火蜂”無人偵察機,僅能借助高空躍升這種危險而效率不高的辦法抗擊;其次速度慢,殲-6曾經具有不錯的速度優勢,但當美軍普遍裝備兩倍音速戰鬥機之後,殲-6的速度顯得跟不上,盡管曾經擊落過高速的F -104等戰鬥機,不足以彌補其劣勢;由於當時我國電子技術上不去,火控雷達、導彈研製

殲-12輕型戰鬥機:

J-12 fighter is the first jet fighter designed and produced all by Chinese technology itself. It is also the first fighter of China not following the design of USSR, which grounds the basic of China jet fighter developing projects. But J-12 never entered the service because of its own death-wound.

殲-12輕型戰鬥機是我國第一種完全依靠本國技術力量進行設計和製造的噴氣戰鬥機。它擺脫前蘇聯係列飛機的設計格局,為我國獨立自主研製戰鬥機奠定了良好基礎。但由於殲-12的一係列致命弱點,它最終夭折,從未正式服役。

Before the Culture Revolution, the PLA airforce started the "Small Fighter" project during Apr 1967, which was greatly effected by the political thoughts and leaders` preach. The project emphasized that the new fighter should be smaller, lighter and more agile. This was based on the theroy of "Air bushfighting" and carried out a agile, short distance takeoff and landing, easy maintenance and low cost small fighter. In 1969 Nanchang Airplane Company took the job and denominated it "J-12" the next year. The main director is Mr.Lu Xiao Peng. J-12 first flied in Dec 1970, then made a great air show for the leaders of the PLA. Marshal Ye Jianying called J-12 "Air Li Xiangyang" after the show, and Li Xiangyang is a famous guerilla captain in Chinese movie. The Marshal hoped that J-12 would be as heroism as Li Xiangyang and J-12 did it in maneuverability area. The pilots of J-12 all admirationd this.

文革前夕我國空軍受到政治思想和部分上層人物鼓吹的影響,於67年4月啟動“小殲”的研製計劃。計劃突出新殲擊機要小、輕、靈,按當時“開展空中遊擊戰”的設計思想,本意是要研製一種高機動靈活,短距起降,維護簡單,造價低廉的小型戰鬥機。69年南昌飛機製造廠正式接受了研製任務,次年3月正式定名“殲-12”。由我國著名航空設計師陸孝彭同誌(下圖)任主設計師。原型機於1970年12月首飛成功,73年9月向中央領導做匯報表演,當時葉劍英元帥讚譽其為“空中李向陽”。名如其機,殲-12飛機機動性確實相當不錯,參加試飛的飛行員讚歎有加。


殲- 12正常起飛重量為4450千克,空機重量隻有3100千克,占據世界超音速戰鬥機的“最輕”冠軍。由於機體重量輕,相對而言推重比較大,機動性也就相對的好。但重量輕體積小也恰恰是殲-12的致命弱點,其安裝武器的空間很有限,固定武器是一門30mm航炮及一門23mm航炮,外掛兩枚紅外格鬥空空導彈,這在超音速戰鬥機中算是火力較弱的了。由於有重量限製,加上其機頭進氣布局,殲-12的電子火控設備被最大幅度的壓縮了。機上沒有機載雷達,戰鬥力大受影響。機體輕小的另一個致命弱點是機體內空間有限,無法裝載足夠的燃油,航程自然很短。這兩個弱點直接導致了殲-12胎死腹中。
盡管殲-12有種種弱點,但南昌飛機公司在當時的大環境和技術條件下,采用諸多新穎技術,在飛機性能的某些方麵獲得了很大成功,這是殲-12研製中可取的地方。參加過殲- 12試飛的飛行員都交口稱讚它的機動靈活的特點。其出色的機動飛行能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輕巧,殲-12戰鬥機在某些指標上非常優秀。例如海平麵高度上的最大爬升率是 180米/秒。而和殲-12同年同月首次試飛的美國F-14戰鬥機的這一項指標是200米/秒;專門針對米格-21而設計的F-5E是160米/秒。殲- 12在5,000 米高度上的最小盤旋半徑是1,140米。而中低空機動性能突出的殲-6是1,200米;美國刻意改善盤旋性能的F-5E是1,080米,為此在該機機翼上安裝了新的前後緣襟翼係統。殲-12在5,000米高度上,從M0.9水平加速到M1.2,所需時間為65秒。而殲-6是85秒;美國的F-5A是140 秒。殲-12的水平是比較先進的。再看殲-12的地麵機動性能,也就是它的短距起落性能。其起飛滑跑距離500米,著陸滑跑距離是510米。與殲-12重量相當的亞音速戰鬥機殲-5的起飛滑跑距離是590米,著陸滑跑距離是825米。殲-12能做到比殲-5的滑跑距離還要短是很不容易的,並且具有防塵裝置,可在短土跑道上起落。殲-12的最大平飛速度,在11,000米高度上,最大M數1.5,優於殲-6;實用升限17,410米,與殲-6相當。殲- 12在高空的巡航速度是M0.95,雖不能超音速巡航,但以能接近音速巡航。殲-12是迄今世界上最輕的超音速戰鬥機。它的正常起飛重量為4,450千克,最大正常起飛重量5,295千克,空機重量隻有3,100千克。它裝有一台渦噴6乙型噴氣發動機,加力推力39.72千牛(4,050千克力),全機推重比可達0.91。殲-12的優越性能主要是靠機體重量輕和大的推重比而得到的。
80年代初,陸總師曾向海軍航空兵提出以殲-12擔當“島載機”,利用該型號起飛距離“短”的特點,作一些適應性的改型後,把它放到國防邊疆的島嶼上,承擔大陸基地殲擊機航程不足而無法擔當的國土防空任務。到90 年代初,國內論證發展艦載機,針對殲-12飛機的輕小、短距起降的特點,陸總師又極力推薦殲-12改艦載機。進入“九五”規劃以後,隨著國外出現像F- 22、JSF等先進戰鬥機,陸總師提出了以F-22為作戰目標的新型空中優勢殲擊機研究藍圖,以殲-12為基本型,取殲-12飛機的基本特點,改進機體結構、矢量推力、相控陣雷達、空中加油裝置、兩餘度火控計算機、1553B總線、隱身附加材料和塗料、中距主動雷達製導導彈等,作為重型四代機的配套機與補充。但站長認為,該設想基於太多尚未成熟的設備,例如要在殲-12的機體上安裝有足夠探測距離的相控陣雷達,這是美俄都無法做到的,陸總師的想法隻能是一廂情願。

殲-12幾架原型機有兩種不同設計,一種帶有激波錐,空速管在進氣道下方。另外一種無激波錐,空速管在上方。


航空博物館的殲-12,可以看到底部細節 —— 工藝實在不好 ……

嗚呼哀哉,暴殄天物啊!








殲-7:

蘇聯於1961年轉讓的米格-21F-13,分代為第二代噴氣戰鬥機,第二代超音速戰鬥機,是我國目前的主力戰鬥機,有多種改型。上圖為殲-7原型機,采用米格-21F的前開式單框座艙蓋。

米格-21是最有名的戰鬥機之一。在飛行史上,從來沒有一種飛機有那麽多種改型(30多種),被那麽多國家采用(49個國家),並被用於那麽多實戰中。在蘇聯,共有15種主要改型的米格-21在三處工廠批量生產了28年(從59到87年)之久。

米格-21的幾種原型機曾創下了不下17個世界紀錄。米格-21總產量超過8000架,現在還在各國空軍服役的尚有5500多架。
米格-21的研製始於54年,原型機很快就在12000米高度飛出馬赫2.05的速度而且分別59和60年打破兩項當時世界飛行速度記錄。在1958年,以此原型機為基礎的米格21被批準量產。米格-21與米格-19相比有了重大改進:發動機提供充足動力,使戰機的推重比,爬升率,最大速度,加速性都有所提高;武器係統更完善,外掛武器從米格-19的20種增加到68種;維護保養性能好。


捷克,印度,中國都取得了米格-21的生產許可,在自己的國家大量生產該型戰鬥機。我國由50年代末開始對米格-21產生了濃厚興趣,但當時由於中蘇已出現裂痕,蘇聯並不想提供這一先進戰鬥機給我國,尤其是生產技術。甚至在莫斯科航空界上米格-21公開亮相後,蘇方對我國的答複竟然是“我們根本沒有這個型號的飛機”。但隨著共產國際形勢變化,蘇聯需要中國支持,於是1961年中蘇簽署協定,授予中國米格-21F-13飛機及R-11F-300發動機的製造特許權,包括全套生產技術資料,飛機、發動機散裝件,以及當時國內缺少的成品、原材料。但由於中蘇交惡,實際上大部分的技術資料沒有到手,到手的有很多錯誤,真正有用的就隻有幾架樣機,這給試製帶來了困難。最後經過負責此項目的沈飛公司和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艱苦努力,硬是“照貓畫虎”把米格-21製造出來。因此我國的米格-21研製曆程與印度、捷克非常不同。

這一過程是痛苦而卓有成效的。之前國內科研機構曾構思過東風-113高空高速戰鬥機,但因好高騖遠,很快被迫放棄,科研力量的思想變得更腳踏實地。1961年國內開始對米格-21進行係統的“技術摸透”工作,賦予這一新殲擊代號 “62式”。次年5月,航空研究院和航空工業局聯合做了部署。其深遠意義在於為自行設計先進的殲擊機打下一個牢固的基礎。“技術摸透”的步驟,首先是根據仿製需要,摸清主要的生產技術問題,包括技術關鍵和材料;其次是仿製,通過必要的試驗研究,摸透其設計思想、設計方法和技術特點。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在對米格-21的“技術摸透”中,完成了飛機強度計算報告的校核、機頭錐強度計算、機翼的強度與剛度計算、飛機戰鬥性能分析、空氣動力特性校驗計算等39項課題;進行了27項3300次高低速吹風試驗;安排了進氣道、飛機共振、座椅地麵彈射、飛行等64項試驗。通過這些計算和試驗,一方麵補充和校核了設計技術資料,同時也學習和掌握了原設計的方法,為自已積累了經驗。

鍛煉技術水平的另一途徑是開展對西方國家飛機的分析研究,兼收並蓄,吸取諸家之長。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前後對5種殲擊機和高空偵察機進行係統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研究報告,繪製了部分圖紙,搜集整理了某些飛機可供借鑒的技術。沈陽飛機廠和發動機廠還在試製中逐一解決了鈦合金件成型、整體壁板化學銑切、整體機頭罩加工、整體密封油箱裝配、非金屬蜂窩錐體製造等工藝技術關鍵,完成了各項技術攻關。其中包括26種新合金、塗層等新材料,試驗並掌握了46項新技術和新工藝。實踐證明,用三年時間對米格-21飛機進行“技術模透”的決策是正確的。磨刀不誤砍柴工。“技術摸透”為殲-7的研製和自行研製更先進的殲擊機,準備了比較充分的條件。64年,62式改名殲-7。


1966年1月,首架殲-7在沈陽飛機廠首飛,試飛員是葛文墉。1964年和1965年航空工業部確定成都飛機廠和貴州飛機廠也生產殲-7。後來基型殲-7大約生產了十幾架。

殲- 7基型裝有1門30毫米航炮,可外掛2枚霹靂-2空空導彈或38枚火箭。進氣道進氣錐可分三級調節。發動機為一台渦噴-7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 38.245千牛,加力56.388千牛。渦噴-7是黎明發動機製造公司於1963年按前蘇聯Р11-Ф-300發動機開始仿製的,1966年12月國家驗收,1967年小批生產。1968年轉至黎陽公司試製,1970年開始批量生產。首翻期為100小時,總壽命300小時。1980年後渦噴-基型基本停產。在使用初期出現了不少影響可靠性、耐久性與維修性的結構問題,通過改變結構、更換材料和改進工藝,基本排除故障。改進包括,新工藝製造的渦輪葉片和部分重要零部件,加力燃燒室和壓縮器則重新設計。後期的渦噴-7的渦輪葉片從31片減少到24片,更大地提高了可靠性,減少了發動機對喘振和失速顫振的敏感性。

殲-7基型揭開了殲-7係列的序幕。此後殲-7衍生了眾多的改型,包括I型、Ⅱ型、Ⅲ型、A型、B型、E型、M型、MG型、PG型、P型、MP型、FS型、MF型等。

殲-7基型
殲-7基型性能:

翼展 7.15米
機長 13.945米
機高 4.103米
機翼麵積 23平方米
機翼後掠角 57度
實用升限 17500米
正常起飛重量 7370千克
正常著陸重量 5480千克
機內燃油 2080千克
最大航程 1480千米 1530千米(帶副油箱)
最大平飛速度 2177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 970千米/小時
失速速度 215千米/小時
起飛滑跑距離 800~1000米
著陸滑跑距離 800~1000米
由於沈飛承擔了殲-8高空高速戰鬥機的人物,殲-7基型研製成功後,研製工作交由成飛執行。殲-7I是由殲-7原型改進而成的晝間防空型,於1969年6月首飛。實際上此時殲-7I已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但由於文革影響,研製一直拖到了這個時候。I型的左翼根增加1門航炮,解決了部隊反映火力不足的問題,這一問題的起因是米格-21研製時為減輕重量,削減了一門機炮。進氣道調節錐改為無級調節,以提高水平加速性能。進氣道唇口圓弧半徑由0.5毫米增加到2毫米,這一變化改善了低速飛行時的空氣流動特性,提高了起飛推力.


下圖為殲-7I配用的霹靂-2導彈。1958年我軍在實戰中繳獲美蔣空軍美製AIM-9B紅外製導空空導彈兩發,1961年蘇聯在此基礎上仿製出了К-13 空空導彈。我國於1970年成功仿製К-13導彈,命名為霹靂-2。該彈於70~80年代大量裝備我軍,載機包括殲-6、殲-7等。我軍曾使用殲-7I發射霹靂-2-15改型擊毀敵入侵無人機,由於霹靂-2引信延時的設定主要針對戰鬥機類型目標,打個頭小的無人機時起爆時機過晚。於是出現了部隊對新裝備的攜帶霹靂-2的殲-7I的高空攔截能力滿懷信心,起飛攔截後最終空手而回的現象。部隊一度在殲-7I上配用航空火箭彈用於攔截無人機。目前霹靂-2已基本退役。



殲- 7I衍生出殲-7A出口型,發動機采用渦噴-7乙(WP-7B)型,加力推力提高到58.8千牛,壽命延長。1965年,沈陽航空發動機研究所、黎明機械公司聯合在渦噴-7甲的基礎上改型發展乙型。01批次發動機性能與渦噴7-甲相同。69年轉至黎陽公司和貴州航空工業集團第二設計所繼續研製改進,成為 02批。1979年8月正式定型,首翻期100小時,總壽命300小時。

A型的減速傘艙移到了垂尾根部,改變了減速傘力矩,縮短了著陸滑跑距離,同時避免了降落後開傘時尾焰的灼燒,這一改進為後續的改型沿用。為適應外國客戶的需要,換裝了部分電子設備。另外為布置空空導彈加裝了一些電纜。A型出口埃及90架,12架出口到阿爾巴尼亞,坦桑尼亞16架。出口埃及的殲-7A後來改進到了殲-7B的水平。I型和A型與米格-21早期型號一樣,采用寬翼弦垂直尾翼。
因為文革影響,I型之後的改進型號很晚才出現,這一狀況導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解放軍戰鬥機部隊在質量上比擁有米格- 21改進型的越南要差。殲-7Ⅱ就是I型的進一步改進型,1978年12月30日由餘明文駕駛首飛。外觀上最大的變化是座艙蓋。I型的鉸接式前座艙蓋是向前打開的(上圖),與駕駛員座椅連在一起。原本的用意是在彈射時可對駕駛員起到屏蔽保護作用。但由於這種聯動係統比較複雜,加上加工質量粗糙,所以這種救生係統彈射容易出現故障導致傷亡。因此Ⅱ型座艙蓋改為向後開啟,前風擋固定。蘇聯的米格-21也存在同樣問題,也經曆了這一改變。阻力傘艙移至垂尾根部。在機腹內沿縱向中心線,增設有一個容量為720升的超音速副油箱。

Ⅱ型還采用了於1975年開始自行研製的可靠性更高的II型 (HTY-2)火箭彈射座椅。該彈射座椅裝有一枚大推力彈射火箭,彈射時加速平穩,減小了飛行員脊柱受傷的可能性,具有更高的彈射軌跡。彈射條件為地麵高度,時速超過260千米。在空中彈射時,飛機的最大飛行速度可達到890千米/小時。但該型彈射座椅直到1984年才被使用,85年連續5次挽救了遇到飛機故障的飛行員,頗受好評。

Ⅱ型改裝渦噴-7乙型發動機。該型發動機利用了已在渦噴-7A發動機上的新型材料,以及結構和機械加工工藝方麵的成功經驗。其維修間隔時間得到成倍增加,達到200小時,推力也有所提高。渦噴-7乙采用了新的燃燒室火焰筒、新的高溫軸承、密封技術和合成燃油。重新設計的加力燃燒室,采用了新隔熱措施,可避免殲-7/米格-21F飛機普遍存在的後機身被燒事故。

殲-7B是殲-7Ⅱ的出口型,1982年5月首飛。它使用更先進的彈射座椅,翼下可兼掛西方近距空空導彈——主要是法國魔術R.550近距空空導彈,或國產霹靂-2導彈,換裝煤油啟動的延壽渦噴7-乙發動機。改裝了機載電子設備和座艙儀表,飛機的主要成品、附件的壽命有所延長。B型出口埃及(由A型升級,下圖,可見殲-7A上座艙後部的小窗口仍然保留,機炮有所不同),出口伊拉克約90架,蘇丹22架,其中7架於1996年後交付。伊拉克的殲-7B在與伊朗的兩伊戰爭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在海灣戰爭中則隻有挨打的份。有意思的是後來伊朗也購買了少量殲-7N型戰鬥機。


90年代出口斯裏蘭卡的4架殲-7BS,是B型的簡化版本,取消了平視瞄準係統等先進設備,采用國產電子設備,有四個武器掛架。

殲-7ⅡA是在殲-7Ⅱ的改型,於84年3月7日由餘文明駕駛首飛。ⅡA型加裝了引進的先進火控設備。空速管縮短,移到機頭右上方,並改為固定式。雷達天線罩得到改進。垂尾頂部安裝有甚高頻(VHF)天線。

殲-7戰鬥機,原型為蘇聯於1961年轉讓的米格-21F-13,分代為第二代噴氣戰鬥機,第二代超音速戰鬥機,是我國目前的主力戰鬥機,有多種改型。上圖為殲-7原型機,采用米格-21F的前開式單框座艙蓋。

米格-21是最有名的戰鬥機之一。在飛行史上,從來沒有一種飛機有那麽多種改型(30多種),被那麽多國家采用(49個國家),並被用於那麽多實戰中。在蘇聯,共有15種主要改型的米格-21在三處工廠批量生產了28年(從59到87年)之久。

米格-21的幾種原型機曾創下了不下17個世界紀錄。米格-21總產量超過8000架,現在還在各國空軍服役的尚有5500多架。

米格-21的研製始於54年,原型機很快就在12000米高度飛出馬赫2.05的速度而且分別59和60年打破兩項當時世界飛行速度記錄。在1958年,以此原型機為基礎的米格21被批準量產。米格-21與米格-19相比有了重大改進:發動機提供充足動力,使戰機的推重比,爬升率,最大速度,加速性都有所提高;武器係統更完善,外掛武器從米格-19的20種增加到68種;維護保養性能好。



捷克,印度,中國都取得了米格-21的生產許可,在自己的國家大量生產該型戰鬥機。我國由50年代末開始對米格-21產生了濃厚興趣,但當時由於中蘇已出現裂痕,蘇聯並不想提供這一先進戰鬥機給我國,尤其是生產技術。甚至在莫斯科航空界上米格-21公開亮相後,蘇方對我國的答複竟然是“我們根本沒有這個型號的飛機”。但隨著共產國際形勢變化,蘇聯需要中國支持,於是1961年中蘇簽署協定,授予中國米格-21F-13飛機及R-11F-300發動機的製造特許權,包括全套生產技術資料,飛機、發動機散裝件,以及當時國內缺少的成品、原材料。但由於中蘇交惡,實際上大部分的技術資料沒有到手,到手的有很多錯誤,真正有用的就隻有幾架樣機,這給試製帶來了困難。最後經過負責此項目的沈飛公司和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艱苦努力,硬是“照貓畫虎”把米格-21製造出來。因此我國的米格-21研製曆程與印度、捷克非常不同。

這一過程是痛苦而卓有成效的。之前國內科研機構曾構思過東風-113高空高速戰鬥機,但因好高騖遠,很快被迫放棄,科研力量的思想變得更腳踏實地。1961年國內開始對米格-21進行係統的“技術摸透”工作,賦予這一新殲擊代號“62式”。次年5月,航空研究院和航空工業局聯合做了部署。其深遠意義在於為自行設計先進的殲擊機打下一個牢固的基礎。“技術摸透”的步驟,首先是根據仿製需要,摸清主要的生產技術問題,包括技術關鍵和材料;其次是仿製,通過必要的試驗研究,摸透其設計思想、設計方法和技術特點。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在對米格-21的“技術摸透”中,完成了飛機強度計算報告的校核、機頭錐強度計算、機翼的強度與剛度計算、飛機戰鬥性能分析、空氣動力特性校驗計算等39項課題;進行了27項3300次高低速吹風試驗;安排了進氣道、飛機共振、座椅地麵彈射、飛行等64項試驗。通過這些計算和試驗,一方麵補充和校核了設計技術資料,同時也學習和掌握了原設計的方法,為自已積累了經驗。

鍛煉技術水平的另一途徑是開展對西方國家飛機的分析研究,兼收並蓄,吸取諸家之長。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前後對5種殲擊機和高空偵察機進行係統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研究報告,繪製了部分圖紙,搜集整理了某些飛機可供借鑒的技術。沈陽飛機廠和發動機廠還在試製中逐一解決了鈦合金件成型、整體壁板化學銑切、整體機頭罩加工、整體密封油箱裝配、非金屬蜂窩錐體製造等工藝技術關鍵,完成了各項技術攻關。其中包括26種新合金、塗層等新材料,試驗並掌握了46項新技術和新工藝。實踐證明,用三年時間對米格-21飛機進行“技術模透”的決策是正確的。磨刀不誤砍柴工。“技術摸透”為殲-7的研製和自行研製更先進的殲擊機,準備了比較充分的條件。64年,62式改名殲-7。


1966年1月,首架殲-7在沈陽飛機廠首飛,試飛員是葛文墉。1964年和1965年航空工業部確定成都飛機廠和貴州飛機廠也生產殲-7。後來基型殲-7大約生產了十幾架。

殲- 7基型裝有1門30毫米航炮,可外掛2枚霹靂-2空空導彈或38枚火箭。進氣道進氣錐可分三級調節。發動機為一台渦噴-7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 38.245千牛,加力56.388千牛。渦噴-7是黎明發動機製造公司於1963年按前蘇聯Р11-Ф-300發動機開始仿製的,1966年12月國家驗收,1967年小批生產。1968年轉至黎陽公司試製,1970年開始批量生產。首翻期為100小時,總壽命300小時。1980年後渦噴-基型基本停產。在使用初期出現了不少影響可靠性、耐久性與維修性的結構問題,通過改變結構、更換材料和改進工藝,基本排除故障。改進包括,新工藝製造的渦輪葉片和部分重要零部件,加力燃燒室和壓縮器則重新設計。後期的渦噴-7的渦輪葉片從31片減少到24片,更大地提高了可靠性,減少了發動機對喘振和失速顫振的敏感性。

殲-7基型揭開了殲-7係列的序幕。此後殲-7衍生了眾多的改型,包括I型、Ⅱ型、Ⅲ型、A型、B型、E型、M型、MG型、PG型、P型、MP型、FS型、MF型等。

下圖為解放軍殲-7Ⅱ和機群。



殲- 7M是殲-7係列中以ⅡA型為基礎重要的出口型號,1983年8月31日首飛。殲-7M的研製過程頗有戲劇性,改革開放之初航空工業部決定以殲-7飛機為窗口引進英國的航空電子火控設備,為空軍改裝100架殲-7,點名讓成飛的屠基達同誌參與並主持專家組與英方馬可尼公司談判。屠基達等中方人員當時對平視顯示器、武器瞄準計算機、數字電路等先進技術的情況了解不多,經過反複學習、谘詢和談判,初步確立了引進馬可尼火控設備的方案。

但此時國民經濟調整,上級決定撤消馬可尼引進項目,空軍也表示不要改裝後的飛機了。屠基達認為,令殲-7實現平視顯示和快速熱線射擊非常重要,而且多達 4000萬人民幣的合同預定金、銀行信貸、保險、手續費等也已支付。因此兼任殲-7M型外貿殲擊機總設計師的屠基達,積極和領導機關研究萬全之策。最後上級同意用馬可尼電子火控設備先裝在M型上出口,解決缺乏引進資金這一矛盾。這樣做,不僅工作量大,有技術風險,而且原本參加引進生產線的專業廠已全部退出,領導機關的聯合辦公也已撤消,全部專業技術工作隻能由成飛公司自己承擔。特別是部分人置疑馬可尼、殲-7M等項目已經變成了單純的進出口業務,流言蜚語甚多。最終成飛通過艱苦努力,打破國內新機研製的程序慣例,製造上先通過10架飛機的製造,做好1300多項新零件的工藝鑒定工作。引進合同和到2億多美金的出口合同勝利實施,以引進設備改裝的殲-7M型誕生了。
殲-7從I型、II型到通過出口發展到M型,前後共達30多項改進,仿製色彩漸漸消失,創新色彩日漸突出。1985年殲-7M型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8年又榮獲國家首枚大型複雜武器裝備金質獎,成為國家拿在手上的最好的輕型殲擊機。殲-7M飛機在第一個出口合同之後,從1987年起,又開創了向其他幾個國家改型出口的途徑,成為我國唯一在國際軍機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飛機。該型號引進國外7項電子火控設備,提高了彈射座椅的性能指標,翼下掛架可掛霹靂-2、霹靂-7導彈或西方近距空空導彈。為此進行了相應的外掛係統改進工作。翼下增加了一對外掛點,可掛火箭、炸彈、副油箱(機身掛點800升,翼下掛點500升)。采用了新型防鳥撞風擋。起落架得到了加強,換裝壽命延長的渦噴-7乙(WP-7BM)發動機,推力3420千克,加力推力6100千克。WP-7BM是國內延壽改型渦噴-7乙B的出口型號,81年通過技術鑒定,首翻期為200小時,總壽命為600小時。

M型改進的核心是采用了大量西方先進電子設備,包括GEC·馬可尼航空電子公司的平顯和目標瞄準計算機,即956平視顯示器HUD和武器瞄準計算機WAC;一部新型抗幹擾測距雷達;一台新型大氣數據計算機,以及新型雷達高度表和敵我識別係統、無線電通訊保密電台等。在外觀上看,M型的空速管移到了機頭錐的上方,偏向右側,殲-7Ⅱ則設在機頭下麵。

M型的武器裝備包括兩門 30mm機炮、兩枚導彈、57或90mm火箭彈發射器、50到250不同等級的普通炸彈。我國空軍也以上述標準改裝了一批殲-7,代號殲-7ⅡM。M型曾出口孟加拉16架,緬甸24架,伊朗18架,津巴布韋22架。1987到1993年,M型共出口多達164架。1984年,在爭取埃及的訂單時,殲-7M 敗於法國幻影戰鬥機之下,說明即使M型在價格上有很大優勢,但性能仍然是手頭稍微寬裕的外國客戶主要考慮的問題。遺憾的是,比殲-7M有階段性提高的中國出口型戰鬥機,直到近20年後的今天現在還在研製之中。



殲- 7H(原殲-7ⅡH)是殲-7Ⅱ的改型。1985年3月首飛。該型改用通用外掛梁,改裝煤油啟動的渦噴-7乙(WP-7BM)延壽發動機,主起落架支柱加強,采用無內胎輪胎,改裝了發射控製電路,具有使用改進自以色列“怪蛇3”近距空空導彈的霹靂-8導彈的能力。但由於霹靂-8重量很大,殲-7必需加裝 200多千克的配重去保持平衡。直到采用雙三角翼的殲-7E出現,才不再需要加裝這一配重即可使用霹靂-8。



殲- 7MP是M型的改進型,1988年6月9日首飛。加裝電子設備和座艙後視鏡,改裝外掛係統,可掛不同型號的空空導彈、火箭彈、航彈。加裝馬丁·貝克10L 零零彈射座椅。駕駛杆縮短了50毫米,減輕了飛行員手臂疲勞。MP最突出的改進是電子係統和顯示係統,導航係統整合柯林斯公司的AN/ARN- 147VOR/ILS甚高頻全向信標係統/儀表著陸係統接收機、PROLINE II DME-42數字距離探測係統。我國共進口了約100套該類設備。雷達選用GEC·馬可尼的“空中巡邏兵”雷達。殲-7P、殲-7PG、殲-7MB、殲- 7N都是在MP型的基礎上,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而發展的出口型。

殲-7P/M兩個型號采用的馬丁·貝克公司MK.10L彈射座椅

其中巴基斯坦第一份訂單就是20架殲-7P,於1985年提出定貨。巴軍將P型改稱為“天空閃電”(Skybolt)。P型可帶一個中央機腹副油箱,兩枚 AIM-9P“響尾蛇”空導彈,以及兩門北方工業公司(Nolinco)的30毫米機炮,每門備彈60發,有效射程800米。除AIM-9P/L“響尾蛇”導彈外,也可攜帶中國的霹靂-5、霹靂-7或者是法國“魔術”導彈。翼下有4個外掛架,可掛4枚空對空導彈。P型采用中國生產的IV(HTY-4)型彈射座椅,它可以在零高度和速度大於140千米/小時的情況下使用。IV型彈射座椅是在III型彈射座椅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不但用於殲-7P,也用於中國的殲-8戰鬥機。該型座椅有良好的自動分離性能,先期彈出的穩定傘快速將降落傘打開。缺點是在起飛前必須打開至少11個彈射保險銷。89年MP型開始交付巴基斯坦空軍,至94年交付完畢。93年中國訂購了意大利FIAR公司探測距離達55千米的GRIFO-7多模式火控雷達,用於替換巴方第二批購入的殲- 7P使用的“空中巡邏兵”雷達。GRIFO-7的突出優點是使得殲-7P和MP具有了真正的全天候晝夜空戰和對地攻擊能力。

據稱巴基斯坦最初訂購了20架殲-7P,後增購60架殲-7P,最終進口80架MP型。至1994到1995年,巴方的頭20架殲-7P通過改裝GRIFO-7雷達,升級到了第二批P型和MP型的標準。殲-7MP目前裝備了巴空軍第2、14、15、17、18、19、20中隊。

中國為巴基斯坦建立的殲-6大修廠在殲-7P交貨後,也開始執行大修殲-7P的任務。在一架殲-7P飛行800小時或約8年後,就必需進廠大修。更重要的是,渦噴-7B 發動機的首次大修飛行時間僅為200小時。殲-7的機身大修大約需要30個星期,期間會將所有部件拆卸,進行全麵細致檢修。在90年代開始的大修中,殲- 7P上的中國產電子設備被拆下,換上新的絕緣性能更好的電纜,更換全部橡膠密封件和部分輸油管道。同時最重要的是,把GEC·馬可尼雷達換成新的FIAR GRIFO7雷達。殲-7N和殲教-7N是出售給伊朗的殲-7B型,根據伊朗軍方要求做了少許改動。伊朗方麵共訂購了約20到30架殲-7N,可使用美國AIM-7P近距空空導彈和法國“魔術”導彈。為此進行了符合西方武器要求的軍械外桂研製工作。但據稱由於成飛和中航技在出口和後期維護的具體操作出現諸多與伊朗用戶的矛盾,導致最終雙方不歡而散,伊方未再大量訂貨。


渦噴-7BM(WP-7C)雙轉子渦輪噴氣發動機性能(已用於殲-7M)

推力 42.1kN
加力推力 58.8kN
油耗 0.102kg/N.h
加力油耗 0.204kg/N.h
大修壽命 200h
直徑 907mm
長度 46,000mm
重量 1,179kg

近年我國在多種殲擊機的基礎上研製了無人駕駛改型,具體用途據說與壓製外國大型水麵編隊有關。下圖為殲-7無人型。


殲-7技術數據:

武器裝備      前機身下可掛PL-2空-空導彈,火箭彈和炸彈等
翼展        7.15米
機長        13.95米
機高        4.10米
機翼麵積      23.0平方米
機翼前緣後掠角   57度
正常起飛重量    7370千克
正常著陸重量    5480千克
燃油重量(機內)   2080千克
最大馬赫數     M2.05
巡航速度      970千米/小時(高度11000米)
失速速度      215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      18700米(無外掛)
最大航程      1480千米(機內燃油)
帶副油箱      1530千克
起飛滑跑距離    800-1000米
著陸滑跑距離    800-1000米


殲-7Ⅲ:

蘇聯的米格-21最重要的改型是裝備一門23mm雙管加斯特機炮、4枚Р-13Р雷達製導空空導彈(北約代號“先進環礁”)的米格-21MF,以及更為先進的米格-21比斯型。其中比斯型74年開始量產。MF、比斯等型號針對米格-21F、PF等早期型號的缺點進行了深入改進,主要表現為加大背鰭、機身等,以便裝入更多設備和燃油;加大進氣口和進氣錐,以容納更大的雷達,同時解決了進氣口唇部對雷達的幹擾問題,具有使用半主動雷達製導導彈的能力。而我國的 “米格-21MF”則是殲-7Ⅲ(按空軍新的編號方法稱為殲-7C),該型號項目又稱殲-7大改,以米格-21MF為藍本,目的同樣是改變殲-7係列航程短、雷達作用距離短、火力弱等缺點。我國於1979年以多架殲-6為交換,從埃及換回了一架MF型。米格-21MF和比斯的性能與早期的米格-21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廣泛裝備於蘇聯、東歐、印度等。遺憾的是,我國的殲-7Ⅲ卻不能說是成功之作。

1972年這一計劃正式確立,當時稱為殲-7全天候方案,由成都飛機廠於1975年5月向三機部呈報設想。1975年改稱殲-7Ⅲ,後又稱殲-7甲,1978年稱殲-7大改,1978年國家經委和國防工辦正式定名為殲-7Ⅲ。1976年11月,三機部將任務轉給貴州011基地。1977年2月三機部要求011基地和成都飛機廠共同做好技術論證準備工作。1977年9月成飛再次上報了“殲-7甲設計研製方案”。1978年,中央軍委決定盡快以殲-7、殲-8換裝殲-6,加快了研製殲-7Ⅲ的步伐。1978年6月在重點廠所領導幹部會議上決定由611所、成都飛機廠、011基地、沈陽飛機廠共同研製,以求加快研製進度。1982年,宋文驄正式擔任國家“六五”期間重點項目殲-7Ⅲ型飛機總設計師。其人乃我國飛機設計戰術性能氣動布局專業組的創建人之一,早在60年代初已投入了對飛機先進氣動布局的研究,積累了大量技術數據和工程經驗。86年,宋文驄轉任成飛重點型號——國產三代戰鬥機的總設計師。

1979年3月,三機部調整了研製分工。1978年10月又決定由611所負責設計,成都飛機廠為主要試製和總裝廠,貴州011基地承擔機翼和起落架。1976、1978年曾兩次派員出國考察米格-21MF。1979年2月從埃及引進的米格-21MF樣機到達成都飛機廠,1979年10月至1980年5月完成了測繪工作。到1983 年,係統工程管理手段在殲-7Ⅲ的研製過程開始發揮了有效作用。1984年4月26日,殲-7Ⅲ型在成都飛機廠首飛上天。

殲- 7Ⅲ的具體要求為研製一種高中空、高速全天候殲擊機,用於晝間、夜間和複雜氣象條件下作戰。因此Ⅲ型成為了我國第一種全天候戰鬥機,這是該型號的重大意義所在。隨著該型號裝備服役,我軍戰鬥機部隊擁有了全天候作戰能力。培養一名具備四種氣象條件下作戰能力的殲-7飛行員,需7年時間、1070萬元,可見全天候作戰多不簡單。而培養一名殲-8飛行員,需要8到10年、1530萬元。培養一名蘇-27飛行員,需要10年時間,所需費用達5000萬元。

米格-21MF與早期的米格-21F有很大不同,因此殲-7Ⅲ也與殲-7I等非常不同,“Ⅲ”這個代號並不表示與I型等有什麽關係。殲-7Ⅲ的零件變化率為 80%,成品變化率為43%,采用新材料37項,新成品190項。具體的改進包括:配備了JL-7全天候J波段截擊雷達,為此進氣口和調節錐增大。JL- 7雷達是在317甲型二厘米波段多功能單脈衝雷達的基礎上,針對殲-7Ⅲ具體研製的。其空空工作方式包括B型搜索顯示、人工截獲目標、配合敵我識別,光學瞄準或平視儀瞄準,尾追攻擊目標。空地工作方式包括測定目標斜距,配合光學瞄準攻擊地麵目標。使用橢圓拋物麵,單脈衝饋源。發現空中飛機目標的最大距離為 30千米(當然,這是很低的一個數字,遠遠不能和第三代戰鬥機裝備的雷達相比)。方位角範圍±45°,跟蹤距離大於15km,角度±45°。使用高度最低 700米。有五種抗幹擾措施。具有可與外場檢查儀聯接的自檢係統,組合與電纜均可快速拆卸。電路已采用集成電路,結構輕巧、體積小,適於在各種殲擊機、強擊機上安裝。

采用推力加大的渦噴-13(WP-13)發動機。加大背鰭以安裝機背油箱。機身呈流線形加大,以容納更多燃油。換裝較先進的火控係統,垂尾處加裝LJ-2全向告警係統。尾翼弦長加大,以適應氣動外形的改變;采用了吹氣襟翼。塗裝也改用綠、藍、褐和淺褐色迷彩,也有采用灰色塗裝。
Ⅲ型采用加強型可收放前三點式單輪起落架,搖臂式前起落架收入前機身,支柱式主起落架機輪旋轉收入機身,支柱收入機翼。單人全密封座艙,固定式風檔,座艙蓋向右側翻。風擋上方有WG113-1甲型後視鏡,座艙紅光照明。改用與殲-7P相同的IV型(HTY-4)彈射救生座椅。

這裏引用一下米格-21MF 型的資料,對深入了解殲-7Ⅲ型有一定幫助。MF型采用切尖三角形懸臂式中單翼,下反角2°,前緣後掠角57°。對稱翼型,翼根處相對厚度5%,翼梢處 4.2%。展弦比2.22,尖削比12.5,安裝角0°,翼根弦長5.97米,翼尖弦長0.46米。襟翼麵積2×0.92平方米,軸補償副翼麵積2× 0.59平方米。機翼上方靠近翼梢處裝有附麵層板。全金屬結構,有兩個主梁和一個輔梁。副翼由液壓助力器操縱,大型“吹氣”平板後緣襟翼由液壓作動。半硬殼式結構機身截麵近似圓形,最大直徑為1.24米(不包括座艙)。衝壓式機頭進氣道,進氣口直徑0.87米,大於早期米格-21型。機頭上部有向前打開的電子設備艙門,在沿機身從座艙延伸到垂直安定麵的大型背鰭內裝有操縱杆、電子設備、單口加油口蓋和燃油箱。靠近機翼前緣處的機身下部兩側各有一塊減速板,還有一塊減速板設在腹鰭的前邊,三塊減速板均由液壓操縱。懸臂式全金屬結構尾翼,全部翼麵都有大後掠角。液壓助力全動式平尾,1/4弦線後掠角55°。相對厚度6%。平尾前緣最大上偏+7.5°,下偏-16.5°,麵積7.9米2。平尾翼梢有配重塊。操縱係統有力臂調節器,可根據不同的高度與空速調節傳動比,尾翼配平開關設在駕駛杆上,無配平調整片。垂尾1/4弦線後掠角60°27′,麵積5.32米2,平均氣動弦長3.14米,相對厚度4.4%。方向舵麵積為1米2,偏角±25°,腹部有大型單片式腹鰭。

機上係統包括:環控係統:YX-5供氧係統;液壓係統:互相獨立的主液壓係統和助力係統、應急電動泵組成;電源係統:1台QF-12D型直流起動發電機,2個15×YG-(2)堿性蓄電池組,1台JF-12A型交流發電機,DBL- 1500D、DBL-750F單相變流機和SBL-500C、SBL-125C三相變流機;燃油係統:機身內有8個軟油箱,背鰭上有1個金屬油箱,機翼內有4個整體油箱。機內最大燃油容量2635升,帶3個副油箱時,全機燃油總容量為4316升;操縱係統:硬式操縱,控製增穩,差動平尾操縱;冷氣係統由主係統和應急係統組成。

關於渦噴-13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單台最大靜推力加大到了4100千克,單台最大加力推力6600千克。機身尾部采用簡單收斂式引射噴管,機尾整流罩左右各有1個缺口,以便利用尾噴流調整飛行中的航向不平衡。與以往殲-7使用的渦噴-7相比,渦噴-13體積小,壓氣機和軸承得到改進,大大降低了發動機的振動水平。在結構材料上增加了鈦合金,同時在燃料係統中安裝了集成電路金屬探傷設備,防止滲漏導致事故。這些改進對發動機的可靠性和壽命有明顯的影響。
電子設備包括1套KJ-11型自動駕駛儀,1台ADS-1型大氣數據計算機。火控係統包括1部JL-7型單脈衝火控雷達,1套射瞄-8D(HK-03D)型光學射擊瞄準具,後期換裝HK-13A型平視顯示器(含火控計算機)。

導航係統包括1部WL-7型組合式羅盤,1部264甲型雷達高度計,1部XS-6A型信標接收機,1部481型數據傳輸/導航係統,1套HZX-4型航向姿態係統。通訊係統為1部506型雙頻段超短波電台。電子對抗係統有1部605甲型敵我識別器,1台930-2型雷達告警接收機(後期改裝KJ-8602 型),2套GT-1/941型紅外/無源電子對抗係統(紅外誘餌/幹擾箔條發射器)。

武器裝備較以往型號有較大提高。航炮采用1門 23-3型23mm雙管航炮,備彈200發。該炮由847廠在米格-21MF配用的雙管機炮基礎上進行研製,1979年首次獲得部件不完整的該炮樣品, 1984年研製成功,並獲得批準定型。該炮改為加斯特自動原理,通過滑板、連杆實現雙炮自動交替射擊。細分為帶炮口裝置的23-3型和不帶炮口裝置的23 -3A型。除機炮外,還裝有HK-03D航空照相槍。機身下1個外掛點,可掛480升或760升副油箱、組合式炸彈掛架、導航吊艙、瞄準吊艙、偵察吊艙、電子對抗吊艙等。機翼下共有4個外掛點,使用PF-5/8D掛架,可掛近距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包括PL-5B/C/E、PL-7A/B、PL-8、PL -9/9C,火箭發射器包括57mmHF-7B/C型、90mmHF-16A型、130mmHF-14型,航彈有50-500千克低阻常規航彈、反跑道航彈、反坦克子母航彈。機翼外側掛架除上述武器外,還可外掛480升副油箱。


令人奇怪的是,此後研製的殲-7MG沒把殲-7Ⅲ 的改進成果保持下來,沒有脊背油箱,也沒有大進氣錐。這是因為Ⅲ型和前期型號相比,機動性大幅下降。原因是由於增加了重量而發動機推力增加有限,與米格- 21MF一樣,光為了維持機體變化後的平衡所需的配重就達到100千克;其次是激波錐加大導致了格鬥時進氣不足,嚴重影響機動性;第三是機身直徑大,增加了阻力。且Ⅲ的雷達探測距離達到26~28千米,但這一數值並沒有為作戰帶來根本性的改善,仍然要依靠地麵雷達引導。更致命的是,上述型號研製成功的時間太晚,已經不符合當時作戰的需要。這也是為什麽米格-21MF、比斯大量裝備蘇軍,而我軍則沒有大量采用Ⅲ型的原因之一。

Ⅲ型投入部隊試用後,部隊普遍反對換裝該型號。到80年代末,西工大沙伯楠教授被學生問到為什麽殲-7Ⅲ一定要帶一個笨重的鉛塊,此後沙老師就開始研究取消這一配重。其方案以殲-7M為藍本,通過雙三角機翼設計進一步增強了機動性,比M型提高約46%,並采用先進的脈衝多譜勒雷達以使探測距離不小於殲-7Ⅲ的單脈衝雷達。經過西北工業大學飛機係和其他兄弟係的努力,殲-7E於1992年開始裝備部隊。出口型殲-7MG(MG表示M的改進型,G即“改”)也已出口多國。

殲-7Ⅲ的改進改型包括殲-7ⅢA,又稱殲-7IV,在我軍飛機命名方法改變後稱殲-7D,同時Ⅲ型改稱C型。D型由成飛設計院、成飛、貴州航空公司聯合研製。D型研製的目的在於改善C型上暴露出的各種問題,取代殲-6甲夜間戰鬥機,與殲-7E、殲-8II等完成夜間防空。 1988年開始研製改進,1991年8月20日由劉慶禮駕駛首飛,1994年11月定型投產,95年裝備,99年停產,主要裝備空軍。D型機體比C型粗、長,機身上部有大型背脊,座艙蓋頂部安裝了後視鏡。
主要改進包括換裝HK-13A型平視顯示器,換裝JL-7A型單脈衝火控雷達,加裝JD- 3Ⅱ型塔康導航係統,加裝563B型慣性導航係統,換裝WL-7A型無線電羅盤、KJ-11A型自動駕駛儀、換RKL-800A型組合式電子對抗係統。新采用的雙聯23-3A機炮安裝在機腹中線。加裝RKZ-404E型箔條/紅外誘餌投放器、TKR-122型超短波電台。采用了1台渦噴-13FⅠ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更大。經上述改進後,D型的全天候作戰能力較C型有較大提高,可使用霹靂-7、霹靂-8等新型紅外近距空空導彈。但由於航程、機動性等問題無法根治,同樣未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D型在外觀上與Ⅲ型非常相似,僅垂尾尖端和根部的天線有所不同。

JL-7A型單脈衝火控雷達,探測距離28千米,無故障工作時間70小時,重量100千克

看看這架波蘭空軍的米格-21BIS,對比一下,是不是非常相似?但還是有一些微妙的差別,各位請仔細對比


由於沒找到 殲-7Ⅲ 的資料,就拿米格-21比斯的頂著吧:
最大速度:     2175千米/小時  (13000米高度)
海平麵最大速度:  1300千米/小時
自海平麵爬升率:  230米/秒    (帶兩枚導彈)
實用升限:     17500米
最大航程:     1110千米    (無外掛,高度11000米)
          1430千米    (帶一800升副油箱,高度14000米)
          1355千米    (帶兩枚導彈和2個490升副油箱,高度11000米)
起飛/降落滑跑距離: 830米/550米   (用減速傘)










 

 

 




殲-7MG:


殲-7E和殲-7MG是我國殲-7高中空、高速全天候殲擊機的兩種改進型,而MG型又是由E型發展來的出口型。這兩種改型是對米格-21係列機動性改進的重大嚐試,事實證明這一改型是相當成功的。

點擊查看殲-7E/MG視頻資料:八一表演隊在珠海航展作飛行表演 表演II 表演III 表演IV 表演V
殲- 7E的主要改進是機翼將過去米格-21一成不變的大後掠三角翼改成了雙三角翼,內翼後掠角57度,外翼後掠角42度,並增設了前後緣機動襟翼,使整機的機動性能有巨大提高。換裝了WP-13F發動機,使推力增大10%,使中低空機動性較大提高,起飛降落距離大為縮短。MG型采用WP-13FI發動機,改進了可靠性、維修性和後勤保障係統,改進了燃油係統,為空中加油提供了基礎條件,續航能力提高。

上述改進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新機翼的展弦比2.78,升力係數提高。最大爬升率接近雙發的殲8-和F-14,達195公尺/秒,提高24%,水平加速時間略減,作戰推重比約0.97,超過了殲-8Ⅱ,最大負荷8g。最大轉彎角速度約22度/秒,提高了近50%,低空穩定盤旋角速度約14度/秒,相當於殲-7Ⅱ/M的最大轉彎角速度,失速速度約200千米左右,空戰翼負荷低於300千克/平方米。

機長 14.88米
機高 4.1米
翼展 8.32米
最大速度 馬赫2.0
最大平飛速度 1200千米/小時
最小平飛速度 240千米/小時
實用靜升限 17800 米
最大爬升率 155米/秒
最大航程 2000千米
起飛速度 280千米/小時
起飛距離 800米
著陸速度 280千米/小時
著陸滑跑 750米
正常起飛重 7680千克
最大起飛重 9100千克
總油量 4165千克

E 型的出口型號殲-7MG使用有下視下射能力的英國GEC公司的SSR(Super Sky Ranger)雷達,可跟蹤8個目標,攻擊其中最危險的1個。SSR發展自殲-7M上的SR雷達,測角精度10米位,測速精度30米/秒,使用高度300 至21300米,重量55千克,體積0.05立方米,有5種工作模式,可同時搜索8個空中目標並跟蹤攻擊其中1個。SSR是平麵陣列天線的X波段脈衝都卜勒雷達,有俯視/俯射能力,利用ARlNC429資料匯鏈輸出精確的目標距離、距離變化和瞄準線數據。
意大利FIAR公司也推出多種適合殲-7各型號使用的雷達,主要產品是GRIFO-7火控雷達(下圖)。這種I波段雷達采用脈衝壓縮技術,可用多功能操縱杆 (HOTAS)上的按鈕控製其工作。上述雷達具有良好的電子對抗能力;在脈衝多普勒和脈波重複頻率波形模式下,具有完整的下視上視能力,並可比對地麵測距;可從平視顯示器上顯示相關信息。殲-7E和殲-7MG也可采用相似於GRIFO-7的雷達

座艙加裝平顯顯示器(傳為馬可尼公司產品),大氣數據計算機等;換裝航姿係統,無天線羅盤,信標接收機,無線電高度表,超短波電台,光電觀瞄吊艙;加掛高性能空空導彈;增加武器外掛能力,采用複合通用掛架及通用導彈發射架;在機翼兩端各加一個外掛點,增強了空對地火力;對平尾和副翼載荷進行設計改進等。飛行員擁有多功能下顯、手不離杆(HOTAS)、紅光照明等先進操縱控製設備。改進後的飛機其低空格鬥能力,起降性能,對地火力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並對未來電子戰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改進了燃油係統,為空中加油提供了基礎條件,飛機的續航能力得到提高。在使用維護性和可靠性等方麵具有優良的品質。


從MG型的平視顯示器看到的景象

E型增加了壓力加油係統,液壓係統采用密閉加油。采用結構油箱,整個機翼內部可裝載油料,使其最大航程增加47%,從殲7M/MP的1500千米增為2200千米。

殲- 7E和MG反映在實際空戰上最突出的改進是近距格鬥能力的大幅提升。提高穩定盤旋角速度要受三個條件的限製:一是最大載荷限製,一般不超過8~9個g;二是失速限製,盡量提高Cy,並盡量降低翼載荷;三是可用推力的限製,要求盡量提升推重比。由於殲-7MG將原三角翼改為雙三角翼,並安裝了前後緣機動襟翼,使該機的Cy大幅提升;由於換裝WP-13F發動機(發動機推力6560千克)可用推力增加460千克,這些都對穩定盤旋性能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時由於WP-13係列發動機中更大推重比的新改型已批量生產,殲-7MG的機動性能有提升的餘地,其中低空穩定盤旋性能進一步提高,與F-16A基本相當,這對於持續空中格鬥尤為重要。

水平機動性能的另一項重要指標是瞬時盤旋性能,通常是以減速來達到,因此不受可用推力限製,隻受承載能力和失速限製。由於殲-7MG的翼載荷較小,因此,殲-7MG在瞬時機動性上占有優勢。殲-7MG由於Cy大幅提升,翼載荷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該機的失速表速將會比殲-7的210~220km/s有較大程度的放寬,這無疑將對提升殲-7MG的瞬時盤旋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總的來說,該機裝備了由英國進口的七項電子設備,采用了國內八個改進項目,提高了高精度快速射擊和對地攻擊等性能;雷達探測距離大,抗多種幹擾;通訊設備先進;出口的MG型采用改進自HTY-6的TY6C彈射座椅,性能更佳。殲-7E正逐步裝備我軍,作為殲擊機部隊的低檔搭配。

關於具體的電子設備,存在著多種說法。在垂直尾翼上的各種天線,殲-7MG明顯與以往的型號不同。留在成飛公司的0144號原型機,除垂尾頂端兩旁各有2枚 BM/KJ8602ESM接收天線外,仍保留了較舊的ESM天線,但沒有尾部告警接受機。而在珠海和香港作靜態展示的0142、0143號原型機,沒有舊式ESM天線,但有較大的尾部告警接受機。MG型的座艙後方有M型的極高頻VHF通訊天線,E型則采用Ⅱ型的天線,說明出口型和國內型有不少不同。目前殲 -7E的單價約1500萬人民幣,相當低廉。MG型因采用更好的西方設備,價格可能略高。


殲- 7E憑借出色的機動性能,已經成為了“八一”表演隊的用機。向“八一”隊提供的型號稱為殲-7EB,拆除了武器係統,加裝了特技飛行高精度儀表,機頭左側迎角探測器明顯增大。近期八一隊換裝了新的藍白色塗裝,至於是否好看,見仁見智了。另外殲-7EB近期開始試用601所研製的HTY-6A第三代火箭彈射座椅,已通過12名飛行員30架次的飛行試用、試飛。座椅的救生性能、使用維護性、可靠性和舒適性均得到很大提高,標誌著我國航空救生裝備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EB型首次正式亮相是在2000年珠海航展上,但之前曾發生一起嚴重事故。近期由航天一院703研製生產的碳刹車盤開始裝在E型上使用。該刹車由於采用了先進的航天碳/碳複合材料,與原航空鋼刹車盤相比,重量減輕了32千克,壽命由250~350個起落提高到1000個起落以上,且具有重量輕、摩擦係數穩定、使用性能可靠、壽命長、維護簡單等優點。殲-7E配套的碳刹車盤實際上早在1990年已經研製成功,並通過了一定試驗,但因種種原因拖延了實際裝備時間。





MG的尾部與以往的殲-7較為不同

殲-7EB座艙


圖中可見殲-7MG裝備的各種武器。據《兵器知識》報道,為了實際考核殲-7M的防禦係統和飛行性能,該機在國外進行了試飛和打靶,並與F-16和“幻影” 等飛機進行空中“格鬥”,結果殲-7MG型飛機“各個科目的成績良好”。但由於始終是一種二代戰鬥機的改進型,在各種第三代戰鬥機橫行的今天,殲-7MG 讓人有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因此外銷成績恐怕很有限。成飛也對此有深刻認識,在繼續研製更新型戰鬥機的同時,大力挖掘市場潛力。目前津巴布韋訂購了12架、孟加拉8架,蘇丹、厄哩特裏亞也有意向購買。


E型的尾部,人員正在收回減速傘


長度 14.885m
翼展 8.32m
空重 5,292千克
起飛重量 9,100千克
最大速度 M2.0
升限 17,500m
過載係數 8.0g
起飛距離 600m
著陸距離 600m
作戰半徑 500千米


出口到巴基斯坦的殲-7MG,現已全部定名為殲-7PG。巴方報稱其綜合作戰能力比殲-7P提高83.9%。殲-7PG在巴軍中將與38架F-16A戰鬥機(應為37架F-16A,其中一架F-16A據信交付中國研究)形成高低配置。

PG型具有機翼鋰鋁合金整體油箱。PG型的綜合機動性與P型比提高43.4%,近距格鬥效能增加83.9%,持續轉彎速率增加24%,最大爬升率增大13.3%,起飛降落距離縮短30%,最大航程也加大了將近50%,從原來殲-7的1400km增至2200km。

PG 型用一台渦噴-13FI發動機取代了原來的渦噴-7,推力增大10%以上。渦噴-13FI發動機是渦噴-13的性能改進型,最大狀態推力比渦噴-13增加 588daN,達到4511千克力。全加力推力增加392daN,達到6669千克力。其性能結構的改進特點是重新設計了第1級壓氣機,轉子葉片由24片改為19片,增大空氣流量2千克/s,並在壓氣機上采用了附麵層控製技術。主燃燒室與渦輪部件選用WP13F的成熟結構。加力燃燒室選用沙丘駐渦式穩定器。在研製過程中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