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米-24家族

(2005-09-17 19:10:00) 下一個
 
開啟空中坦克革命時代:米-24家族(組圖)

空中坦克:米-24

 

開啟空中坦克革命時代:米-24家族(組圖)

被安放在托爾若克博物館的米-24A武裝直升機原型機。米-24A並未大量裝備部隊。


在舉世震驚的“西方81”演習中,蘇聯紅軍動用大量直升機配合坦克部隊推進,實踐了東方特色的“空地一體化”作戰模式。


左圖為米-24D座艙儀表。右圖為米-24D直升機的內部線路走向。

    


  開啟“空中坦克”革命的時代——武直米-24家族誌

  - 20世紀60年代,冷戰對抗最激烈的年代。美蘇紛紛投巨資發展新型武器,大到中子彈、核轟炸機小到小口徑槍彈,各式各樣的新型武器孕育而出。米-24武裝直升機就是在當時情況下發展的一種“新概念”武器。當時蘇聯陸軍已經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擁有大量的先

進坦克並推出了領先西方的步兵戰車。蘇聯陸軍的將軍們心高氣傲。然而,直升機設計師,米-24之父,米哈伊爾·列昂季耶維奇·米裏將軍敏銳的意識到,武裝直升機將給蘇軍的陸軍戰術帶來一場偉大的革命。

   ● 概念出籠

  米裏不僅是一個偉大的設計師,還是一個偉大的戰術家,他的設想是研製一種“飛行的步兵戰車”,這同當時尚未推出的BMP-1步兵戰車想法如出一轍,不過他的想法更為超前。一架可以將一個步兵班的兵力投送到敵人縱深,並且可以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的直升機將給陸軍的傳統戰術帶來變革。

  1966年,米裏的設想開始向現實邁進。蘇聯航空工業部設在莫斯科近郊的第329試驗工廠(即現在的莫斯科直升機製造廠MVZ)推出一種新型戰鬥直升機V-24(V是俄文直升機的第一個字母)的全比例木製模型。

  從外形上看,這種原型機的模型和幾年後首飛的米-24原型機沒有什麽相似之處。實際上,它更像是貝爾-204(UH-1A休伊),特別是帶有滑橇式起落架的機身。它有一個並列雙人座艙,兩名乘員分別為飛行員和武器操縱官(WSO)。乘員艙再往後是可以容納7到8個全副武裝的士兵的載員艙。它的主要武器包括一門GSh-23雙管23毫米機炮,4到6枚反坦克導彈和2到4個UB-16-57火箭發射巢,每個發射器可以裝16枚57毫米S-5尾翼可折疊的火箭彈(UB、S表示無製導)。飛行員座艙、載員艙和其他重要係統都有裝甲保護。不過它仍然顯得太小,難以發揮作用,而且防護比較薄弱。

  第一架用於概念演示的原型機模型已經推出,米哈伊爾·列昂季耶維奇·米裏希望他的計劃能夠得到蘇聯軍方的支持。其實他也得到了一些具有先進思想的年輕軍官的支持,但關鍵是蘇軍高官並不認可,特別是當時的國防部長堅決反對這一設想,他們認為這種華而不實的脆弱的東西根本無法和坦克相比。幸運的是,在高層領導中有一位一直熱衷於武裝直升機,他就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馬紹爾A·A 格裏奇科。1967年,米裏說服他成立一個專家組,更深入的研究這一問題。專家組內部經過激烈的爭論,最後支持者占了上風,米裏的計劃得以放行。1967年3月29日,國防部下屬的國防工業委員會作出指示:命令米裏設計局準備並實施“戰場支援直升機”計劃。

  米裏設計局的工程師們很快就拿出兩個設計方案。一種方案重7噸,配備一台1,700馬力 (1268千瓦) 的TV3-117A渦輪軸發動機,另一種方案是一種10.5噸級的直升機,由兩台TV3-117A驅動。設計局的試驗工廠完成了三種完全不同的風洞模型和5種型號的機身全比例模型,以便由最好的飛行員和武器操縱官挑選。最終,雙發的設計方案被接受了。但是根據要求,固定在機身上的一門機炮被高速重機槍代替,這種機槍裝在機首下方的可旋轉的炮塔內。而當時要裝備的9M114突擊手(北約編號AT-6螺旋)仍在研製之中。直升機將裝備一種新型的火控係統,他包括一個激光測距儀、一個飛行員用的瞄準具和一具武器操縱員使用的瞄準具。該係統還包括先進的晝夜兩用瞄準係統和自衛用的電子幹擾裝置。

  ● 米-24問世

  1968年5月6日,蘇共中央委員會和部長委員會聯合發出命令,要求加速發展戰場支援直升機計劃,即240工程。此後,已經處於高級研製階段的原型機(後來的米-24)的設計更是快馬加鞭。米-24項目在其設計師米哈伊爾·列昂季耶維奇·米裏將軍(米裏1970年逝世後總設計師一職由季申科代替)的全力監督下進展非常快。設計項目具體由項目工程師V·A·庫茲奈特索夫代替具體負責。

  進入8月,工程開始進行細節設計。1969年2月,編號為“白色24”的全比例模型通過了蘇聯空軍的象征性的審查。不久之後,原型機的框架製造工作便迅速的展開,第一架原型機機體於1969年6月完成。

  當米裏決定借用已經接受過考驗的米-8及其海軍型米-14上的現有係統(包括發動機、主旋翼和尾槳、傳動係統)後,研製工作的進度進一步加快了。但是它的旋翼和米-8的並不完全相同,它的旋翼直徑要小一些(米-24的為17.3米,而米-8的為21.3米)。米-24借用了米-14上的新型TV3-117渦輪軸發動機。它還有一個相對較為“苗條”的機身,和可收放三點式起落架。相對較窄的後機身導致寬大的低壓輪胎不能完全收回,隻能半埋到起落架艙內,這也使龐大的起落架艙突出在外,格外顯眼。

  兩側的短翼帶有明顯的安裝角(19度),這也是這型直升機的主要特征。在最早期型的米-24上,兩側的短翼上為平直翼,沒有下反角。短翼上裝備有機槍吊艙和兩個BD3-57Kr-V火箭發射巢掛架可以攜帶無控火箭發射巢和炸彈,反坦克導彈(ATGM)以每組兩枚分開安裝的形式裝在短翼前麵的兩側機身靠下的地方。為了在直升機向前飛行時保持尾槳前麵不致出現亂流,尾梁呈流線形過渡到機身,並且有較大的截麵積。

  原型機座艙周圍的玻璃為平板玻璃。乘員座椅前後布置於座艙內,前麵為武器操縱官,其左後方是飛行員座椅。武器操縱官的主要任務是發現、識別目標,發射並引導反坦克導彈飛向目標,他還負責操縱機首下顎部的炮塔並且投放炸彈。飛行員可以發射火箭彈並利用翼下的機槍吊艙以及機首的機槍射擊(如果後者正在指向射擊方向)。另外,座艙中還有一個隨機工程師的位置。但在使用中,直升機通常似乎並不攜帶隨機工程師。飛行員是通過一個向前開啟的類似轎車門式的座艙門出入,而前座武器操縱官是通過一個向上開啟的大型的座艙蓋出入的。

  中段機身是一個乘員艙/貨艙,可以運送8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人員背靠背坐著,通過兩側的平推式艙門出入。每側的艙門通過液壓機械係統同時上下分開,下半部既作為乘員上下機的踏板。載員艙的窗戶可以打開,並且可以抵禦步槍子彈的射擊。載員艙可以裝載4副擔架或者重1.5噸的貨物。直升機可以吊掛2噸的貨物。設計人員非常注意直升機的抗毀性設計和乘員防護。座艙和載員艙連為一體,它們都是加壓的,可以防止化學和生物武器溶膠的進入。乘員艙有一個防彈風擋和有裝甲防護的飛行員座椅,乘員艙和載員艙兩側都有裝甲防護,發動機罩也加強了防護。

  直升機機身後部為航空電子設備艙。航空電子設備包括SAU-V24自動控製係統,該係統由VUAP-1自動駕駛儀、陀螺儀、自動導航係統、DISS-15多普勒測速儀器、自動領航圖、一個短波無線電導航係統等組成。燃油存放在5個泡沫填充的自封閉油箱內,總共可以載2130升燃油。當進行專場飛行時,可在直升機載員艙內放兩個總共可載油1630升的副油箱。控製係統包括四個液壓調壓器,它們從主變速箱引出動力,並且有厚裝甲防護。穩定係統可以將直升機的側擺和前後顛簸調節到合適範圍。米-24共有三套液壓係統,一套主液壓係統,一套備用液壓係統,還有一套輔助液壓係統。

  工廠的飛行測試於1969年9月15日開始,這次測試直升機進行了由鋼絲吊掛的懸停測試。4天以後,尚沒有編號的原型機由G. V. 阿爾夫耶洛甫駕駛進行了第一次可控的“自由的飛行”。第二架原型機不久也加入了測試,緊接著工廠製造了10架預生產型,其中5架在MVZ(329工廠)生產,其餘在遠東的前進飛機製造廠生產(116工廠)。這些直升機製作都比較粗糙,因為它們隻是被用來做些測試,但是後來的發展表明,這些試驗直升機為米-24後續型號的開發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1970年,工廠試飛完成後開始了為期18個月的國家定型試飛。此間製定了直升機的飛行大綱,米裏設計局的工程師圓滿的解決了米-24直升機存在的結構強度和疲勞壽命等問題,還排除了試飛中發現的直升機震動過大(搖動)的問題。經過改進後,與米-8比較,盡管米-24的巡航速度更高,但它在飛行中的振動水平並未超過米-8。隻是測試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需要對直升機結構進行比較大的調整。其中一個措施是給短翼引入了12度的下反角。試飛還發現一個問題:反坦克導彈的可拆卸掛架並不是裝在短翼上而是裝在機身兩側靠下的位置(類似英法合製山貓直升機掛裝反艦導彈的形式),它與短翼火箭夾艙掛架發生了衝突,當無控火箭飛離發射器時甚至會碰到導彈。而且導彈掛架又和載員艙門在一條直線上,這意味著如果裝上導彈掛架,則艙門無法打開。所以機身下可拆卸的反坦克導彈發射架最終被“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在短翼的末端各下吊兩個翼狀掛架,兩個2P32M(K-4V)發射架水平安放在短翼末端的垂翼的兩側,這種方式一直被延續下去,成為其一大特點。

  1972年,當米-24進入蘇聯空軍不久,北約就發現了米-24的存在,並且按慣例給他起了一個綽號“雌鹿”。不過有意思的是,西方先發現的是後來的生產型米-24A,故將其命名為“雌鹿A”,而短翼沒有安裝角的米-24的預生產型後才被發現,故命名為“雌鹿B”

  ● 批量生產的米-24A

  在米-24進行大規模生產以前,設計人員對其進行了更多的改進。第一個改進計劃為245工程,即米-24A。

  通過對米-24的進一步試飛,工程技術人員發現“雌鹿B”的前機身太窄,很難容納用於控製反坦克導彈的“彩虹F”半自動製導係統和高速機槍炮塔。在米裏設計局位於旁科伊的試驗工廠,設計人員對兩架試驗用的原型機進行了修改,它們切掉了直升機的座艙部分,代之以一個新的前機身,盡管和最初的型號十分相似,但是前風擋玻璃的夾角布置顯得更小,有益於減少飛行中的阻力。原來供飛行員出入的類似轎車門式的座艙門被一扇滑動的氣泡形窗戶代替,這一措施增加了飛行員的下視視野,A-12.7機槍也裝於機上。從外形上看,它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位於前起落架左前方的卵狀指令傳輸天線,它使用來控製導彈飛行的。其他變化包括為武器操縱官增加了一套飛行控製係統,以便當飛行員在戰鬥中受傷無法駕駛飛機時,武器操縱官可以將直升機開回基地。1970年,這種直升機(包括延長的機鼻、帶下反角的短翼和改進的飛行控製係統和導彈製導設備)最終以米-24A(工程245) 的型號在前進飛機製造廠投入量產。

  第二年,米-24已經完全可以裝備部隊。1972年,在通過了國家定型驗收後,雌鹿A正式進入蘇聯空軍服役。最初,米-24隻是在機械化步兵或者坦克部隊和空中突擊旅編製內以獨立直升機團的形式遂行戰鬥,後來直升機裝備了獨立的戰鬥支援直升機團。當蘇聯陸軍成立了陸軍航空兵後,米-24開始裝備機械化步兵師屬獨立直升機中隊。

  實際上,米-24A於1970年剛剛投產就開始交付給蘇聯空軍。第四試訓中心(主要負責訓練飛行到戰鬥飛行的轉換訓練)位於沃羅涅什訓練部隊是第一支掌握這種新型直升機的部隊。不久蘇聯空軍位於遠東防區、駐東德部隊(後來改名為西部集團軍)的單位也開始接裝。此後,米-24A才開始裝備白俄羅斯軍區、敖德薩軍區、外喀爾巴阡軍區等地的部隊。

  後來通過部隊的使用發現一些問題,在生產過程中米-24A進行了微小的改動:為了提高機身強度,米裏設計局為米-24短翼後麵的左側機身加裝了7對個加強“龍骨”,輔助動力裝置的排氣管呈一定角度向下傾斜,以防止雨水進入,原來設置於座艙罩隔框上的三個SRO-2M鉻式敵我識別器天線也被移到發動機艙頂部進氣口上的液體冷卻器上。直升機尾槳由右邊改到左邊(這種新的設計在1974年生產的雌鹿中開始引入,而一些1973年製造的米-24的尾槳布置在機尾右邊)。1974年停產以前,包括其訓練型,在前進飛機製造廠的生產線總共生產了超過240架米-24A。

  ● 被拋棄的米-24B

  當米-24A開始生產後,米裏設計局仍在不斷地進行完善。作為米-24A的後續型號,設計局推出了工程代號為241的米-24B。改進的方麵首先為加強該直升機的火力。機首下顎部分的炮塔換為更先進的USPU-24型動力驅動炮塔,裝備一挺12.7毫米的YakB-12.7 4管加特林機槍(一些資料認為是TKB-063或者9A624機槍),其高低射界為+20度-40度,方向射界±60度。它通過KPS-53AV火控係統進行瞄準。該火控係統可以修正直升機運動產生的影響,它將直升機的各種傳感器發送的數據輸入一個模擬計算機中進行計算,最後得出偏正量。原來米-24A的手控製導的9M17M反坦克導彈係統已經升級到9M17P,蠅拍-P半自動製導的水平,相應的控製係統也升級為彩虹-F瞄準線半自動製導係統控製,其命中概率增加了3到4倍,該係統的瞄準設備包括一個微光電視和一個前視紅外係統(FLIR)傳感器,它們位於機腹下方前起落架前邊偏右的小型平台上,其周圍有金屬裝甲保護。該係統采用陀螺穩定裝置,因此允許飛行員敏捷地操縱直升機對地麵目標進行精確的射擊。導彈的指令天線仍在位於機身左側小型卵形艙內,用於控製導彈。1971到1972年,米-24 B順利的通過了工廠測試,但是由於一些子係統沒有研製成功,最終被軍方拋棄,不過它也為更為先進的米-24V和米-24D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首次大量裝備部隊的米-24D

  米-24A少量裝備部隊後,飛行員仍然表示座艙的視野太窄。其主要原因在於座艙太大,而且乘員座位的布置不盡合理使視野死角比較大。武器操縱官的位置使後麵的飛行員的右前半球的視野大大減小,而飛行員又大大阻礙了武器操縱官左後方的視野。平板玻璃窗會反射艙內的光線,進一步降低了清晰度,而且重型的玻璃風擋的框架對於增加乘員視野更是毫無益處。

  米裏設計局不得不於1971年初迅速的重新設計了前機身,這就是目前我們經常見的前後縱列座艙。一名西方評論家曾這樣評價“這一改進使本來已經很醜陋的直升機變得更加醜陋了”。醜陋管醜陋,這種改進卻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兩名乘員的座艙前後分開,並且之間有較大的高度差,飛行員座椅在武器操縱官的後邊且明顯高出一截,座艙蓋被設計成氣泡形,這些設計給飛行員和武器操縱官一個很好的全向視野:前艙水平視野為270度,前下方視野為45度;後艙視野水平視野為20度,前下方視野為15度。飛行員通過一個位於座艙右側的向後開啟的汽車門形狀的艙門出入,武器操縱官座艙左側可以通過一個向右開啟的鉸接的座艙蓋進入。由於減少了機首的空間和結構重量,可以將節省下來的重量用於裝甲防護,所以座艙周圍被重型裝甲保護著,可以抵擋重機槍的射擊,甚至前風擋也是由防彈玻璃做成。

  一個長杆形的大氣數據采集器(空速管)由機首右側伸出,敵我識別天線(IFF)安裝在武器操縱官座艙的框架上。新的座艙不僅提高了乘員的視界還增加了彩虹-F微光電視和前視紅外係統的視角,並且為導彈指令天線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環境。但是這種設計的改動量太大。為了確保微光電視/前視紅外係統距離地麵有一個適合的距離,不至於撞地,前起落架被加長了一截,所以當直升機停在地麵時,機身明顯的呈上仰姿勢,而早期的型號幾乎是水平的。當直升機起飛後,前機輪收回並半埋在起落架艙內,因此米-24A的兩扇突出的起落架艙門由一扇同液壓減震器連接的單扇艙門代替。直升機的燃料(供油)係統也進行了改進:短翼掛架下可以加掛500升的可投放副油箱,為載員艙滕出了更多的空間。

  原本這種雙人座艙型被命名為米-24V(這是俄文字母表中的第三個字母“B” 對應的英文字母),但是不幸的是為這種直升機配套的突擊手-V型反坦克係統仍然拖了後腿,這迫使米裏設計局隻能采取“新瓶裝陳酒”的辦法,發展了一種混血型:用新設計的機體加裝曾在米-24B上試驗過的老式武器係統。順便說一句,俄羅斯這種設計思想多次在其武器係統的設計中得以體現,例如其70年代末開始設計“針”係列(SA-18)便攜式防空導彈的時候,由於其雙色導引頭的研製進度跟不上彈體的研製進度,設計人員不得不用SA-14的導引頭暫時代替,研製成針-1 (SA-16),待日後雙模式導引頭研製成功後針式才定型,所以其設計編號靠後,反而提前定型。

  這種新舊搭配的型號的設計代號為米-24D,工程代號246。D是俄文字母表中排第5位的Д的英文字母寫法(注意,西方翻譯俄文字母的方式一般為音譯,如,俄文字母Д發音和英文字母D相似)。之所以跳過第四個字母G而直接用D是因為G在俄文電報中的意思為“SHIT”!

  1972年6月,兩架米-24D的原型機改型完畢,由於是從早期米-24A的基礎上改進的,因此其尾槳仍然位於機尾右側。第二年,國家定型試飛開始進行,並且一直持續到1974年,最後米-24以拉煙飛行慶祝完成最後的試飛。1973年,米-24D在前進飛機製造廠和羅斯托夫直升機製造廠(第168廠,現在成為羅斯托夫生產聯合體)投入生產,盡管這種直升機被認為隻是一個權宜之計,但它卻是第一種較為實用的米-24。到1977年停產為止,兩個製造廠總共製造了350架該型號的直升機。

  在設計定型後的生產過程中,米-24D仍然進行了細微的改動。原來米-24D裝備照相槍的方式同米-24A一樣,即在左側短翼與內側掛架的接合部裝有一個S-13照相槍,但是後來的訓練演習表明飛離掛架的火箭和導彈的火焰和尾跡影響了判讀效果,因此不久後的米-24D將照相槍移到左翼尖和翼梢下垂小翼的結合部。按照蘇聯慣例,米-24D在將航空電子設備縮水後以米-25的編號出口到華沙國家和蘇聯的第三世界盟友。米-24D和米-25的北約代號為“雌鹿D”。

開啟空中坦克革命時代:米-24家族(組圖2)


 

上圖為米-24A直升機的武器掛架,翼尖掛架可掛4枚AT-4反坦克導彈。下圖為現代化改裝的米-24V

 


 

開啟空中坦克革命時代:米-24家族(組圖2)


 

左圖為米-24短翼結構圖。右圖為米-24V三視圖。


 


 

米-24VM升級版,實際上是米-35出口型的基型,俄軍目前暫時無法裝備這一改型。


 


 

空中飛行的雌鹿

    


 

  ● 最大的雌鹿機群:米-24V

  1972年,以9M114(AT-6螺旋)超音速反坦克導彈為核心的9K113武器係統終於研製成功,這使先前設計的米-24V(工程242)的設計得以實現。在西方資料的介紹中,往往有米-24W的型號,實際上就是出口到波蘭米-24V,原因是德國和波蘭語的拚寫和發音與英文字母不一樣

,波蘭語中沒有字母V,隻得以W代替。

  新型導彈不僅比蠅拍導彈速度快,而且命中精度和射程也大大提高了。這種導彈采用緊湊的發射包裝筒,安裝在短翼末端的吊梁上。就像它的前任那樣,螺旋同樣由瞄準線半自動製導係統進行製導,指令發射天線同樣置於機頭左側下方的橢球型整流罩內,但要比米-24D上的稍大一些,其前麵是半球形,後部艙體采用絕緣材料製作。新的天線是鉸接的,並且其吊艙不需要旋轉。導彈的試驗於1974年結束。

  1973年,米裏設計局在早期生產型米-24D的基礎上改裝了米-24V原型機。封閉的筒裝導彈代替了D型機上翼尖處的發射導軌。除了武器係統的改進以外,米-24V還換裝了TV3-117V發動機, 一具為飛行員增設的ASP-17V型瞄具。在生產型的米-24V上,彩虹-F型微光電視/前視紅外係統轉塔的正麵投影減小了,這樣也減小了阻力,在機鼻的左側增加了第二個不可收放的著路燈。

  米-24V還裝備了新型的通信器材,在尾梁上增加了兩個新的天線:一個R-863 甚高頻電台(VHF)的鰭狀天線,和一個用於與地麵部隊聯絡的R-828電台的手巾架式天線(位於下方)。原來的SRO-2M型敵我識別器(IFF)被新型的SRO-1P(“密碼”)代替,其天線為三角形刀片狀天線(一些米-24D 也改裝了新的電子設備)。

  米-24V的北約代號是“雌鹿E”,它要比米-24D通過國家鑒定測試晚一年,但是奇怪的是這兩種型號都是通過1976年3月29日的一個政府的命令而正式加入蘇聯空軍作戰序列的。那時候,大約400架米-24A型和D型已經交付部隊了。1976年,米-24V開始批量生產,直到1986年,在前進飛機製造廠和羅斯托夫的工廠總共製造了超過1000架這種型號的米-24,成為規模最大的雌鹿機群,在將電子設備簡化後以米-35的編號出口。

  在80年代的阿富汗戰爭中,米-24受到了遊擊隊手中便攜式防空導彈的致命威脅。為此後來製造的米-24V加強了電子戰裝備。其配備包括一部L-006白樺雷達告警器,四個ASO-2V02紅外幹擾彈發射器(每個裝32枚曳光彈), L-166V-11E型主動紅外對抗機(北約代號“熱磚塊”)。這種幹擾機後來也裝備了一些米-24D的後期產品,通常將這些米-24稱為“雌鹿D Mod”。米-24V對抗紅外製導導彈的另一項舉措是原來廢氣排放管的兩側還安裝了冷空氣/排氣混合裝置。但是這種空氣混合器隻適合1984年以後生產的型號,因為這些型號的廢氣排放管呈向下角度安裝。

  在測試期間,米-24V裝備了8枚9M114反坦克導彈,裝於短翼外側掛架和懸梁掛架上。1986年,經過改進後裝備16枚導彈的型號也成功的通過測試。80年代,雌鹿E也發展了一些用於試驗的型號,如米-24M,米-24N,米-24F,有些型號作為新型航空電子設備和武器係統的平台,其細節還不清楚。

  ● 裝機炮的米-24P

  實戰和試驗表明,米-24D/V上裝備的12.7毫米加特林機槍在對付軟目標時比較有效,但是在對付裝甲目標時就顯得力不從心了。為此,1975年米裏設計局實施了243工程,重點是加裝兩門30毫米機炮,這就是米-24V的後繼型號米-24P,其中P表示裝備機炮的型號。

  米裏設計局的工程師將機炮鎖定到GSh-30K 型30毫米雙管高速航炮上,這種機炮於1976年通過了國家定型驗收並裝備到蘇霍伊蘇-25上。但它對於米-24來說顯得太重並且它的後坐力也太大,因此無法裝到原來機頭的炮塔上,直升機原來的USPU-24炮塔被拆除,機鼻顯得很平滑。設計人員不得不另想辦法,將其裝到前機身右側,炮管一直伸出到飛行員座艙(後座)的下邊。飛行員用調整直升機機身方向的方式來使機炮對準目標(後來的卡-50也采用這種方式)。1981年米-24P進入批量生產,直到1989年停產為止總共製造了超過620架這種型號的米-24P。

  這種大型的火炮也被裝在用於出口的米-35P上,北約代號“雌鹿F”。米-35P第一架原型機的生產編號為3532431723858。在這裏順便說一下米-24的工廠編號,它們都是成一定體係的。直到1973年,米-24A的編號為7位數字,例如3201902。第一位數字表示生產年代(1973年),第二位數字大概是工廠(注意不是米裏設計局)的內部的產品編號,019是成品批次號,而02表示直升機是此批次的第2架,開始為5架一批,後來改為10架一批。

  ● 最後的雌鹿——米-24VP

  對米-24P的試驗表明機炮裝機非常成功。但是,雌鹿固定安裝的火炮進行瞄準需要調整機身。而且30毫米機炮在某些環境下顯得有些過於龐大,而很多任務23毫米的機炮就能勝任。所以,1985年,米裏設計局實施了258工程,即米-24VP(裝備機炮的米-24V)。從編號上看也能看出它是米-24V的改型,它不同於雌鹿E的地方在於換裝了一個裝一門GSh-23機炮的NPPU-24炮塔,代替了原來的YakB-12.7機槍和USPU-24炮塔。國家定型驗收於當年開始並且一直持續了4年。1989年米-24VP進入量產,但是隻生產了25架,最終雌鹿的生產諭?旮嬉歡溫洹?/p>

  ● 俄羅斯時代的改進

  蘇聯解體後,繼承了蘇聯大部分家業的俄羅斯顯然無法恢複,也沒必要恢複米-24的生產,但是陸軍航空兵又需要新型直升機,而它們又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購買先進的米-28或卡-50,為此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改進米-24,這樣既可以裝備俄羅斯自己的部隊,又可以用於大量國外用戶的改進。

  俄羅斯國內的改進計劃主要由米裏設計局和羅斯托夫工廠進行。曆次戰爭實踐表明,雌鹿直升機最致命的缺陷就是夜間航行和作戰能力差,因此改進也就是從這方麵著手。

  米裏設計局首先推出了米-24M,1999年的時候原型機已經試飛。這種改進型采用了不可收回的起落架,大大減輕了重量,同時減少采用液壓係統的複雜性。此外直升機還計劃采用為米-28研製的複合材料旋翼葉片,以增加升力,而原來的大型短翼由一個小型短翼代替。在此基礎上設計人員還安裝夜視/目標吊艙,靈活地改變座艙的配置。但這樣一個升級方案對俄羅斯軍隊來說實在是太昂貴了,並且在市場的推廣方麵也不是很成功。因此米裏對該直升機提出了一個長期的逐步的改進計劃。最初的改進意見是為米-24配備暴風光電目標搜尋係統,加裝半主動激光製導旋風反坦克導彈,該導彈射程10公裏。暴風係統包括一台高分辨率電視攝象機,在廣角(27×36)和窄角(0.7×0.9)範圍內,將圖像放大23倍。這個攝象機同一個目標跟蹤單元相連,這個工作單元能以精度0.6米進行目標搜尋和製導。所有的傳感器都裝在一個單獨穩定的轉塔上,活動角度縱向+15-+80度,橫向+25-+80度。整個搜尋和瞄準係統的作用距離為12公裏。

  羅斯托夫作為米-24係列的俄羅斯主製造商,在繼續對米-24H進行升級的時候,推出了自己的新型號米-35M用於出口。米-35第一次在西方公眾麵前亮相是在2001年的巴黎航空展上。它采用最大輸出功率為1790千瓦的TV3-117發動機,而先前有人預測是推力更強的卡西莫夫的VK-2500發動機。 羅斯托夫工廠展出的米-35M幾乎安裝了為後來的米-28生產的所有主要部件,包括X形尾翼,縮短了的機身短翼。工廠為米-35M保留了原來的NPPU-23機炮,並且加裝了UOMZ的OPS-24N(包括光電目標搜尋係統,激光測距儀,還增加了紅外線)係統,和一台微光電視攝像機。此外,裝備了新的KNEI-24航電係統。在座艙裏,KNEI-24的組成部分是兩個20厘米×15厘米IV-86-2多功能顯示器,分別是為飛行員和炮手準備的,它采用高亮顯示器,即使在強太陽光下,也可清晰辨認。這個顯示器還能整合顯示在電視上的航行和武器係統的信息,也能顯示目標的紅外圖像或全色彩圖象。一門法國的GIAT30毫米機炮替代了俄式武器。在反坦克導彈方麵,米-35M能攜帶16枚AT-6反坦克導彈,或是激光指導的9H120和9H120F破甲彈,或是AT-12的空空改型9A220導彈。米-35的改裝使得它與北約武器係統相兼容,且其中一些技術改進可能成為羅斯托夫升級計劃的賣點。

  相比之下,其他國家的改進更具靈活性,包括烏克蘭、東歐國家、以色列、南非和西方的大公司都在爭奪這個市場,例如南非密德朗公司的“超級雌鹿III”,以色列公司為改進雌鹿而研製的“任務-24”係統,這些改進集中在新型的航空電子設備和武器係統上,新型火控係統和觀瞄係統的采用使這些型號具備了夜間作戰能力。從總體上看,這些改進型的性能相差都不是特別大,關鍵是看誰的性能價格比更高或者其政治影響力更大了。有意思的是,原來一手設計製造了如此多型別的米-24的俄羅斯設計局和企業,在這方麵已經沒有什麽優勢了,這或許是對“雌鹿”的最大諷刺。

  ● 結語

  除了上麵涉及的一些型號和技術外,米-24的一些型號還作為新型航空技術的試驗平台,如新型發動機、函道式尾槳、進氣口濾清器、新型複合材料旋翼,因此說米-24的發展、改進不僅體現了當時蘇聯直升機及相關武器係統的技術水平,而且還促進了蘇聯直升機技術的發展。

  雌鹿的特征——旋翼與短翼

  以當時的技術標準看,米-24武裝直升機的氣動設計是比較先進的,其最主要的特點是采用了5片主旋翼和三葉尾槳,這裏與米-8“河馬”的布局非常相似,實際上它就是從米-8的基礎上發展的。幾種型別的米-24其主旋翼都相差不大,約為17.3米,等弦長翼型,但是其尾槳卻經曆了不小的變化,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氣動力科學。

  早期的米-24A的尾槳同米-8一樣在機尾右側。在部隊試用中發現,米-24A的一個最大的缺點是當它在陣風中進行盤旋時,直升機有沿其縱軸旋轉的傾向,而且這種旋轉很難控製。由於在這種情況下,尾槳不能發揮其最大效能,所以很多情況下即便飛行員登滿舵也無法控製這種旋轉,甚至導致事故發生。後來研究發現,早期的生產型米-24A的尾槳位於機尾的右側,從槳轂方向看去,尾槳順時針旋轉。當尾槳槳葉進入主旋翼產生的下洗氣流中時是順著氣流方向的,這就降低了尾槳的效率。在一些飛行模式下,這種直升機確實難於控製。1972年,設計人員將尾槳位置移到尾翼左側,就像在米-14、米-8MT/米-17河馬H中那樣。經過這樣一改,平衡旋翼旋轉產生的反向力矩由推改為拉,旋翼仍然順時針旋轉,但此時向前運動的尾槳葉片是逆向進入主旋翼產生的下洗氣流中,由於相對速度增大,這顯著地增加了尾槳的效率。這種新的設計在1974年生產的雌鹿中開始引入,而一些1973製造的米-24的尾槳布置在機尾左邊。另外由於米-24的一些改進型(如米-24D)的原型機是從最初製造的那幾架米-24原型機的基礎上改進的,所以它們的尾槳也在機尾的右邊。

  米-24直升機的另一個顯著的外形特點是其較為獨特的短翼。這個短翼的設計明顯繼承了米-6短翼的成熟的設計思想。與西方武裝直升機平直的短翼不同的是,米-24的短翼具有複雜的角度,而且更長。除了掛載武器以外還起著其他作用。首先兩側的短翼帶有19度的安裝角,當直升機向前飛行的時候短翼可減少主旋翼19-25%的負載,不過我們尚不清楚這是短翼設計的成功還是主旋翼無法達到要求。不過後來俄羅斯時代米裏設計局推出的改進型米-24M采用了米-28的旋翼係統,飛行時可以產生足夠的升力,結果短翼的尺寸被大大減小了,以減小阻力。

  在初期的米-24上,短翼並沒有下反角。但是在後來的試飛中發現當直升機時速超過200公裏的時候,在某些惡劣的環境下,采用自動駕駛儀控製容易使直升機發生搖擺,此時必須有飛行員進行持續的修正。為了提高直升機側向穩定性,工程師們給短翼引入了12度的下反角。西方的觀察家原來認為這一舉措是為了減小短翼和主旋翼的下洗氣流相互影響,實際並非如此,這一設計一直保留下來。另外由於短翼過長過重,為了減小阻力而設計了約20度的後掠角。

  雌鹿的飛行性能

  旋翼、短翼和發動機的綜合作用決定了米-24的飛行性能。其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其高速性,其最大速度達到了335公裏/小時,不僅高於當時的“休伊眼鏡蛇”,還高於後來出現的阿帕奇。另外其最大爬升率達到12.5米/秒,高於眼鏡蛇的8.2米/秒。但它也有明顯的弱點,比如相對較低的低空靈活性(機動性),尤其是在低速飛行時。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戰例表明當兩種直升機在空中決鬥時,能夠以低速飛行來擺脫敵機的一方往往能獲得製勝的先機。這裏有兩個例子能充分說明問題。

  蘇聯空軍的雌鹿在前東德執行任務時經與在東西德邊界上空飛行的“休伊眼鏡蛇”“會麵”。通常這種事件會相安無事,雙方直升機會肩並肩地沿著邊境線在己方空域內飛行,雙方飛行員都會仔細地觀察對方的動向。然而在1980年代初期的一次例外的空難卻發生了,一架以東德南部地區為基地的米-24緊急起飛攔截一架沿邊界線幾百碼飛行的AH-1G。俄羅斯的消息稱這架眼鏡蛇的飛行員試圖沿邊界在超低空飛行,而且經常加速然後突然懸停,試圖超越飛行。

  米-24低速性能不好,但是飛行員卻非常膽大,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直升機幾乎騎在了AH-1的尾槳上,但是蘇聯飛行員並不滿足。當AH-1再次突然加速並且下降高度,在幾秒鍾內短停下來。為了再次抑製住眼鏡蛇,蘇聯飛行員使勁的拉杆,但是此時龐大、笨重的雌鹿機身開始出現翻滾。此時,飛行員能夠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猛地推杆,使直升機俯衝並獲得速度。但是直升機的高度太低了,他不得不立刻拉杆避免撞地。由於拉杆過猛,而直升機碩大的機體仍然有很強的慣性,幾秒鍾後,米-24的主旋翼葉片擊中尾梁,直升機墜毀,飛行員和後座的武控官為他們魯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不過在兩伊戰爭中的情況就有些不同了。當時伊拉克的米-24D經常與伊朗的AH-1J直升機發生真正意義上的交火,伊拉克飛行員通常能用其速度和爬升率優勢取得先機,交戰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米-24以10:6的戰績勝出

  由於短翼和旋翼係統設計合理,米-24還有一個絕活: 如果兩台發動機都出現故障,那麽米-24可以利用旋翼和獨特的短翼通過滑翔迫降,這也是其和西方直升機不同的地方。前蘇聯的一位陸航團長回憶說,“在明斯克試飛的試飛員告訴我們米-24可以做些什麽,當直升機在30到50米的高度以250公裏/小時到280公裏/小時的速度進行飛行時,飛行員關掉兩台發動機,然後利用直升機的U形轉彎迫降,最後直升機安全著陸。”如果大家看過《黑鷹墜落》就會對黑鷹直升機旋轉著墜毀的鏡頭有十分深刻的印象,雌鹿的迫降與其有些相似,但是下墜的速度要明顯慢,否則它那遠比黑鷹遜色的起落架是絕對承受不了的。這種迫降能力也得益於米-24的旋翼係統。不過在實戰中,直升機的速度通常達不到那麽高而且滿載乘員和裝備,所以絕對不會像玩旋轉木馬那樣愜意。車臣戰爭中不少機組人員甚至會攜帶降落傘。

  武裝的雌鹿——米-24武器係統的發展

  米-24的武器係統可以分為三個大部分:機鼻的機槍/機炮、短翼掛架上的武器吊艙和炸彈、反坦克導彈及其製導係統。當米-24直升機研製成功後,專門為它配套研製的武器裝備卻沒有如期研製成功。因此,米裏不得不臨時為米-24加裝現有武器。他選擇了K-4V武器係統(按蘇聯人的叫法為武器係統綜合體),這種係統的效能已經在米-4AV和米-8TV上得到充分驗證。與機鼻合為一體的NUV-1炮塔(機鼻活動炮塔)上裝一挺12.7毫米A-12.7機槍,這種炮塔是從米-4AV上移植過來的,它與機鼻合為一體,西方更形象的稱之為直升機的“下顎”。飛行員可以通過一個較為簡單的PKV瞄準具進行瞄準射擊。實際上,直到第一批生產型出現時,這種機槍才真正裝機。後來在未被采用的米-24B上,采用了USPU-24型動力驅動炮塔(USPU:通用機槍塔),裝備一門12.7毫米YakB型4管加特林機槍(一些資料認為是TKB-063或者9A624機槍),其高低射界+20度到40度,方向射界±60度。射速,因為其射速非常快,這種機槍在對付軟目標,如人員和沒有裝甲防護的汽車時十分有效,但是在對付裝甲目標時就力不從心了。為此,在米-24P上其機首的炮塔被拆除,而改在機身右側增裝了一門GSh-30K雙管機炮,這種機炮的威力非常大,在阿富汗的作戰中它甚至可以擊毀坦克,但是重量和後坐力同樣很大。後來在米-24VP上,又恢複了炮塔(NPPU-24炮塔)並裝一門23毫米GSh-23機炮。

  最初米-24直升機兩側短翼掛架上可攜帶4具內裝32枚S-5火箭的UB-32火箭巢或者4枚重100公斤和250公斤的炸彈,或者攜帶兩枚500公斤的高爆航彈或者凝固汽油彈。1970年代後期,為了配合各種型別的雌鹿,蘇聯發展了多種新型武器。第一種就是GUV直升機通用武器吊艙,型號9a669。它可以裝一挺YakB-12.7四管機槍或者7.62毫米的 TKB-621四管加特林機槍,另一種可以裝一門30毫米的ACS-17自動榴彈發射器。但是這種裝備的實戰表現相當令人失望。緊接著,又發展了UPK-23-250型吊艙,裝備一門GSh-23機炮和250發炮彈。裝備57毫米S-5無控火箭的UB-32-57 和UB-32A火箭巢被裝20枚80毫米S-8火箭的B-8V20火箭發射巢以及裝5枚122毫米S-13火箭的B-13火箭發射巢和單發的250毫米S-24火箭彈代替。其他的裝備包括為夜間行動準備的照明彈和曳光彈。它還包括一個KMGU通用散布器,內裝反坦克和反人員地雷。還有各個型別的最重達500公斤的自由落體炸彈。UPK-23-250(機炮吊艙)、500公斤級炸彈在執行這類任務時非常有效。阿富汗戰爭的經驗表明57毫米S-5無控火箭的效果很不理想,它們威力太小而且射程有限,所以後來逐漸被80毫米的S-8無控火箭代替。

  米a-24另一種重要的武器也經曆了非常大的變化。米-24原型上裝備了4枚9M17M(AT-2蠅拍)反坦克導彈。這種反坦克導彈以每組兩枚的形式掛在短翼梢小翼上的可拆卸掛架上,由武器操縱官負責發射和製導,它采用無線電指令製導目視跟蹤的製導體製,屬於第一代反坦克導彈。在米-24B和米-24D上,反坦克導彈係統已經改為半自動製導的9M17P反坦克導彈,大大增加了命中率並減小了武器控製官的負擔。從米-24V開始,新型的9M114突擊手(AT-6螺旋)無線電製導反坦克導彈開始裝機,每架米-24V可攜帶8枚,這種導彈也裝備後來的米-24D,1986年的試驗表明米-24可以攜帶16枚這種型號的導彈。根據製導的不同,這種反坦克的導彈最大射程5公裏到7公裏,最小射程400米,垂直破甲厚度為600毫米,改進型使用了串聯空心裝藥戰鬥部,破甲厚度達950毫米。完全可以對付當時的裝甲目標。其最大飛行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別為500米/秒和450米/秒,這賦予了它攻擊武裝直升機甚至固定翼飛機的能力。兩伊戰爭中,伊拉克的雌鹿用這種導彈曾擊落伊朗的AH-1武裝直升機,甚至還用它擊落一架伊朗空軍的F-4鬼怪!由於最初米-24A直接借用原米-4AV上的武器係統,所以在執行近距離支援任務時並不得心應手。早期的人工製導的9M17M導彈命中率太低,隻有30%左右。而采用了彩虹-F係統的米-24D發射9M17P就能達到80%的命中率,而米-24V上的9M114反坦克導彈達到了9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