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 們 曾 經 是 年 輕 的 士 兵

(2005-09-11 13:24:33) 下一個


原著的封麵,該照片是蓋洛威當時所拍攝的

We Were Soldiers Once... and Young
看圖說話——電影中的武器道具

《我們曾經是士兵》一片是根據一本名為《We Were Soldiers Once...and Young》的暢銷書改編的,該書由當時的第7騎兵團第1營營長哈羅德·摩爾(Harold G. Moore)及戰地記者約瑟夫·蓋洛威(Joseph L. Galloway)合著,詳細記錄了從1965年11月14日至18日期間在越南中部德浪河穀(Ia Drang)戰役的詳細過程,及戰役後發生的事件。這兩位作者不僅采訪了許多幸存的美軍官兵及陣亡官兵的家屬,還到越南采訪了好幾個經曆過此戰的北越人民軍指揮人員周輝敏、黃鳳、阮友安(均為音譯)等人,既從美軍的視角,也從越軍的角度去描述這次戰役。原書名字的意思是要紀念交戰雙方陣亡或仍然生存的士兵——“因為大家都曾經是年輕的士兵”,目前國內吉林出版社出版的中譯本書名改得比較難聽,叫做《一個美國大兵親曆的越南戰爭》,想尋找這本書的朋友要注意這個書名了。

1963年2月,根據美國陸軍研究開發處有關直升機騎兵部隊的設想,美國陸軍在本寧堡建立了一支隻有3,000人的第11空中突擊師(試驗),進行排一級或連一級規模的試驗。1964年6月該師增加了兩個步兵旅,加上炮兵部隊和其他支援部隊,開始實施營、旅、師級的訓練和戰術試驗,當時哈羅德·摩爾任其中的第23步兵團第2營營長(注:第23步兵團在吉林版中譯本中被錯譯為第23步兵旅,另外該營曾在1951年在低平裏與誌願軍交戰。),隸屬第2步兵師。1965年7月,第11空中突擊師(試驗)正式改名為第1(空中機動)騎兵師,第23步兵營第2營則更名為第7騎兵團第1營,用我們的話來說“這是一支有光榮傳統的部隊”。(當年在喬治·卡斯特任第7騎兵團團長時,該團的進行曲為一首愛爾蘭的飲酒歌“加利-歐文”。在本片中美軍士兵在衝鋒時高聲呼叫“加利-歐文”正是對該傳統的繼承。)

雖然美國派出軍事顧問和特種部隊介入越南內政事務已經有好幾年,但美國軍隊正式進入越南是在1965年,德浪河穀戰役是美軍與北越人民軍第一次正麵交戰。當時北越將領在得知美軍部隊進駐越南後,很希望能夠通過一次試探性戰鬥來找出美軍武器和戰術上的弱點,同時美軍也正在試驗新武器和直升機空中突擊的戰術,也很希望能夠與北越正規軍作一次正麵交鋒,以檢驗這些新理論的成果。

由周輝敏指揮的越南人民解放軍第33團、第66團、第320團和越共遊擊隊第H-15營分散躲藏在德浪河的朱邦山一帶,第1騎兵師的指揮官並不知道敵人在哪裏,但他們根據一些情報認為在朱邦山地區可能有越軍,在11月14日,第7騎兵團1營機降到他們定名為“X光”的地區,打算搜索越軍的蹤跡。按照原定計劃,16架UH-1直升機將往返數次,分批把這支450人的部隊運送到“X光”著陸區,但由於2連2排排長的莽撞舉動導致戰鬥過早地發生,一次普通的索敵行動變成一場包圍戰,而北越軍有2,000餘人。

第7騎兵團1營不是孤軍奮戰的,在曆史中他們比電影中獲得更多的支援。在戰鬥的第1天下午5點,2營2連就機降到“X光”區增援被包圍的1營;在第3天上午,第5騎兵團2營和第7騎兵團2營餘部步行抵達“X光”區,於是已經連續戰鬥了53個小時沒有休息的第7騎兵團1營和2營2連一起乘坐直升機返回駐地,摩爾營長也如電影中的承諾一樣,是1營最後一位離開戰場的人。電影至此已經結束戰鬥,但曆史中的德浪河穀戰役並未結束。


電影中美軍士兵上M7刺刀準備進行一次虛構的大反攻。原著中記載了在某些戰鬥下的確展開了白刃戰,但都是個別現象,而且都是被北越軍滲透進美軍防線的結果

由於美軍打算用B52對朱邦山進行地毯式轟炸,於是讓留守的兩個營步行到另外2個著陸區乘直升機離開。第7騎兵團2營在前往名為“阿爾巴尼”區時,遇上了駐紮在那裏的北越軍預備隊,盡管是一次雙方都意外的遭遇戰,但毫無介備、隊形散漫的2營立即就被分割成幾小股包圍起來。在美軍強大的火力支援和增援部隊的幫助下,終於在第2天救出了被圍美軍,但在不到24小時的戰鬥中損失的兵力比“X光”區3天戰鬥裏的損失還要多。電影編劇把如此丟臉的情節以一場虛構的勝利大反攻所取代,但實際上當時美軍根本就不知道越軍的大本營在哪裏。


根據原著,在打掃“阿爾巴尼”戰場時確實撿了一支法國的軍號,隻是原著中沒有描述法國第100機動團被伏擊的經過。


在打掃戰場時美軍繳獲了一本越南人筆記本,裏麵寫了一首傾訴保家衛國情懷的詩。在電影結尾原本有一段是摩爾在高級將領麵前閱讀這首詩,但這唯一的一段承認美軍侵略行為的情節卻在公映版本中被刪除,因此這部電影看起來就像是為越戰翻案。
對於影片中用出租車送陣亡通知書的情節,許多沒有看過原著或不了解當時情況的觀眾都會感到可笑。但這卻是當時的實情,正是在德浪河穀戰役後,許多美軍家屬指責這種殘忍的做法,美國陸軍才專門成立了由心理專家和牧師組成的傷亡通知小組。

不過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的戰鬥場麵拍得相當精彩,許多細節也是來自原著的記載,還是很有看頭的,電影道具的安排非常細心認真,讓觀眾回到到1965年時期的越南戰場上。美軍主要的武器為M16步槍和M60通用機槍,還有M79榴彈發射器和M1911A1手槍等等。曾經有人指責電影中出現了“湯姆森”衝鋒槍是個穿幫鏡頭,在電影中的確出現了M1928型的“湯姆森”衝鋒槍的鏡頭,而且還有M1卡賓槍,但無論是M1卡賓槍還是“湯姆森”衝鋒槍,在越戰初期,二戰武器曾經是南越軍隊及美軍顧問的主要武器,而且即使到了越戰後期,仍然有許多二戰武器在使用。所以這根本不算是什麽穿幫鏡頭。


這名南越士兵使用的是M1卡賓槍,當時美軍為南越特種部隊提供了許多二戰武器

電影中的M16步槍的消焰器是早期的三瓣式,但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其機匣右側有一個M16A1的輔助推機柄,許多人都知道M16A1是在1967年正式命名的,其實早在1964年,美軍陸軍就已經開始裝備帶有輔助推機柄的XM16E1步槍,我專門在網上尋找了“X光”區戰鬥的照片,發現有一些照片中的M16的確有輔助推機柄,而另一些照片中則沒有,另外在題圖中的原著封麵士兵手中的步槍也是一把XM16E1。所以原著中的M16步槍是包括了M16XM16E1

注意,盡管摩爾在原著中寫到這次戰鬥的勝利是“由勇敢的士兵和M16帶來的”,但書中也在一些戰鬥片斷中記載了M16出現故障的情景,有時候不得不讓一些士兵蹲在散兵坑底排除故障,而其他人則用傷亡人員的M16繼續戰鬥。關於M16還有一個小細節,電影中蓋洛威的M16是普洛姆利軍士長遞給他的,但據原著記載,蓋洛威早些時候在波萊梅特種部隊營地采訪時遇上越軍的被圍,當時營地中動用了一齊可用資源,為了能活下來蓋洛威也接受指派而參加了戰鬥,戰鬥結束後特種部隊的指揮官查爾斯·貝克韋斯(後來成為三角洲部隊的創建人)給了他一把M16,他是背著這把M16來到“X光”區的。


電影中的XM16E1,請注意機匣右側的輔助推機柄


在這個鏡頭中,這批M16沒有輔助推機柄


約瑟夫·蓋洛威使用的XM16E1


電影中的道具槍——梅爾吉布森所用的XM16E1,其實是用一把柯爾特的M16改裝而成的,這把槍的槍號是9054854。
資料引自long mountain

也許是為了普洛姆利軍士長(Basil Plumley)造硬朗古板的形象,影片中安排他總是使用一把M1911手槍(不是M1911A1),電影中的台詞是說他不信任M16這種塑料小槍,但原著中從來沒有提到這回事。M1911手槍雖然威力大,但畢竟手槍的作戰距離有限的,這樣的電影情節隻是為了塑造普洛姆利軍士長的個性。不過許多M79榴彈手或迫擊炮手的自衛武器都隻有一把.45口徑手槍,在原著中就描述了幾個美軍士兵用.45手槍與突破防線的北越士兵戰鬥的事例。


在虛構的大反攻中,普洛姆利軍士仍在使用他的.45手槍,注意右圖,這是電影中所用的道具槍,是一把柯爾特生產的M1911,注意看槍上的特征,不是改進的M1911A1。

另外,電影中雖然也有數個M60通用機槍的射擊鏡頭,但遠不如原著中的描述那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根據原著,盡職盡責的M60機槍小組提供了持續有效的火力支援,當他們占據有利位置後常常使得越軍無法接近美軍步兵,但機槍小組在部署後就很少移動,因此他們的傷亡也很慘重。


當時沒有班用輕機槍,機槍班裏麵的M60通用機槍是美軍主要的直射支援武器


M29 81mm輕型迫擊炮


M79榴彈發射器

在電影中我們注意到美國防禦陣地中有迫擊炮,當時在第7騎兵團第1營中每個連都編製有一個迫擊炮排,使用的是M29輕型迫擊炮,這些81mm迫擊炮為被困美軍提供了直接的支援火力,也付出了很大的傷亡,不過原著中倒沒有記載用尿冷卻炮管的事。

雖然事前估計不到敵軍有多少兵力,但為了支援這個索敵行動,哈羅德·摩爾在1營出發前就已經安排了2個榴彈炮連,共12門M101A1型105mm輕型榴彈炮部署在法爾肯著陸區,支援1營的行動。這種2噸重的榴彈炮有效射程約11公裏,一般射速為每分鍾3發,據說有經驗的炮班最快可達每分鍾10發,當年在法爾肯區的這兩個炮連就經常打出這個射速,他們在53個小時內打了1.8萬發炮彈,燒壞了幾門炮管,有兩門炮的後座裝置爆裂,經過緊急維修後又重新投入使用。雖然這兩個炮連在電影中隻有一個鏡頭,但摩爾在原著中對炮兵們的評價極高,正是由於這些炮手們在被圍美軍周圍建立起一道炮彈牆,才使得這400多人在數量比他們多得多的敵軍連續圍攻中生存下來。


美軍活命的功臣——部署在法爾肯著陸區的M101A1 105mm輕型榴彈炮


提早了2年出現的M21武器係統,每一側各有一個M260火箭發射巢和一挺M134機槍

在1965年的德浪河穀戰役中,美軍使用的直升機是UH-1D,但電影中使用的是2年後才出現的UH-1H為了增大載重量,因此H型換用功率更大的發動機,而D型與H型的外觀區別就在發動機艙上。此外,在1965年時UH-1D裝備武器係統是M3火箭發射架、M6機槍係統或M5榴彈發射器,而電影中卻過早地出現了當時所沒有的M21武器係統,雖然M134機槍早在1964年就已經在AC-47上試用了,但直到1967年才開始在直升機上使用。


電影中的火箭炮直升機使用的是7聯裝的M260發射巢,根據原著中提到每架直升機攜帶48枚火箭的情況,可以判斷應該是下圖中的M3武器係統


由於救護直升機不敢進入降落區,因此代號“老蛇”的布魯斯·克蘭德爾駕駛著UH-1多次冒險往著陸區送去彈藥和食水,同時載走傷員,電影中如實地描述了這一點,但曆史上他並沒有駕駛武裝直升機支援戰鬥。


應該但沒有在電影中出現的可攜帶48枚70mm火箭的M3武器係統


應該但沒有在電影中出現的M6武器係統,其實是可以俯仰轉動的M60雙聯射架


道格拉斯A-1E“天襲者”攻擊機,當時有一架A-1E由於投彈高度太低,被自己的彈片擊中而墜毀。

有些沒有看過原著的人對美軍獲得如此多的空軍支援表示懷疑,但根據原著,在發出“斷箭”的暗號後的確把當時在越南能夠調用的作戰飛機都調來,各型飛機在空中排著隊,在地麵上的前進空中管製員的引導下依次攻擊目標。但在地麵的士兵眼中印象最深的都是A-1E,因為這種低速的螺旋槳攻擊機可以緩慢地飛過他們的頭頂,準確地攻擊幾乎與美軍交接在一起的敵軍,而且A-1E和榴彈炮連一樣自始至終地支援著美軍士兵,因此被圍美軍士兵都很感激他們。另外電影中一對F-100編組的長機誤擊營指揮部是事實,如果不是空中前進管製員及時呼叫僚機終止投彈,也許德浪河穀的戰鬥結局就要改寫了。事實上,引導空中火力支援和炮火支援的前進管製員都對被圍美軍的生存起了莫大的作用,但原著中給予了很高榮譽的這些無線電喊話員在電影中都成了無名小卒。

與美軍相比,北越人民軍的武器裝備要寒酸得多,由於他們隻有步兵近戰武器,缺乏遠距離上的壓製火力,盡管人數上占有優勢,士氣也很高昂,但多次進攻都被美軍強大的炮火支援所瓦解。當然這也是當時的實情。根據當時的北越指揮官回憶,北越正規軍的這3個團是通過柬埔寨徒步進入越南南部的,沒有交通工具加上長途撥涉,使得他們隻能攜帶輕武器,雖然有一些人力小車運送補給,但不足以運送過多的重型武器。因此北越人民軍使用的武器主要為AK-47突擊步槍和SKS半自動步槍,美軍清掃戰場時繳獲的SKSAK-47幾乎一樣多,不過在影片中SKS隻在伏擊法國第100機動團的時間出場較多,在與美軍戰鬥時大多數的都是AK-47。當時北越軍使用的AK-47並不都是蘇聯生產的,還有來自中國和其他東歐國家的AK-47。在電影中使用的AK-47道具是屬於1953年後生產的AK-47第3型,但看不出是哪個國家的產品。


從機匣形狀判斷出電影中的AK47都是第3型,刺刀也是AK-47第3型所配用的刺刀


有趣的穿幫鏡頭,這名北越士兵的AK-47根本沒有打開保險,難怪他會被打死

除了AK-47SKS外,其他出現的武器還有捷格加廖夫DP機槍和德國二戰時使用的MG34機槍,還有一挺DShK高射機槍。原著多次提到北越軍機槍的低伸火力經常壓得美軍抬不起頭來,但電影中隻看到拿著輕武器衝鋒的北越軍,這些機槍道具不但出場機會少,而且都沒有射擊的機會。另外原著中還提及繳獲了許多馬克沁機槍,而且北越軍同樣有迫擊炮的支援火力,但這些在電影中都沒有出現。


電影中有一個RPG-2火箭筒的發射鏡頭,原著也有提及這種武器。


如果選擇一個高地,隱蔽好這挺DShk,完全可以在2公裏外壓製住美軍的陣地。


MG34機槍還沒有機會射擊,機槍手就被直升機的火力射殺。


虛構的大反攻,這挺DP機槍也沒有射擊的機會。

與北越人民解放軍相比,越共H-15營的武器就比較雜,除了AK-47SKS外還有MAT49衝鋒槍和莫辛-納甘步槍。MAT49是法國生產的,這種9mm衝鋒槍是越盟在法國人手中繳獲的,越戰時期被越共遊擊隊大量使用。莫辛-納甘步槍不僅出現在H-15營的鏡頭中,在片頭伏擊法國第100機動團的鏡頭也有出現,另外在那一段情節中還出現了大量的二戰武器,包括蘇聯的PPSh-41衝鋒槍、PPS-43衝鋒槍、捷克的ZB26輕機槍。


伏擊法軍第100機動團時出現的SKS和莫辛-納甘


居然有一挺ZB26機槍,這個鏡頭很容易忽略


PPSh-41

PP
S-43


烈焰中的越共H-15營士兵,本片中幾個MAT49的鏡頭都是一閃而過的。

最後再提一提法軍的輕武器吧,主要就是法國的MAS36步槍和美國的M1919A4重機槍,事實上當時法軍所用的輕武器的確很雜,特別是機槍,都是二戰時期遺留下來的,包括德國和美國的。不過由於電影中法軍的鏡頭隻出現了1分鍾,而且是被輕鬆擺平,所以不太有人注意他們的武器。但事實上第100兵團被圍殲並不是電影中那半分鍾就能幹完的輕鬆活。不過在原著中,並沒有描述法軍被伏擊的經過,隻是提過有這一回事,而且美國被包圍的地區也不是第100團被伏擊的地段。不過電影裏這樣拍攝的作用和原著中經常提到喬治·卡斯特一樣,也是暗喻該營被圍後原本也會像法國100兵團或卡斯特的部隊一樣,但最終卻依靠自身改變了命運,沒有像他們那樣全軍覆沒。另外2營與法國100兵團命運相同的地方就是:他們都是從同一個基地——安溪,向相同的方向——大概沿著19號戰略公路向波萊古進軍,而且越南人用對付法軍同樣的手段來對付美軍。但在這一段的情節中卻出現了史實考證的錯誤,當時在法國100兵團中並沒有外籍軍團的傘兵單位,但電影裏出現的法國軍官卻是戴外籍軍團的白色高頂軍帽,而且電影裏法軍的貝雷帽也不是當年法軍所使用的樣式,當時法軍使用的貝雷帽和二戰英軍所用的基本一樣,而電影裏出現的則是現在美軍所使用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