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戰車
MARDER──虎豹群中“黃鼠狼”--德國“黃鼠狼”步兵戰車
兩代“黃鼠狼”
日耳曼人喜歡以動物來命名裝甲戰車,尤其喜歡以凶猛的動物命名。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就研製出“黑豹”戰鬥坦克、“虎”式重型坦克,還有“象”式、“犀牛”、“黃蜂”、“野蜂”、“強虎”、“鼠”式等裝甲戰車。二戰之後,德國人先後研製出世界知名的“豹”1、“豹”2主戰坦克,外加“獵豹”、“山貓”、“鼬鼠”、“海狸”、“非洲小狐”等裝甲車輛。在這個“動物園”裏,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成員,它就是“黃鼠狼”步兵戰車。
有趣的是,在二戰期間德國戰車家族中就有一個“黃鼠狼”。不過,二戰時的“黃鼠狼”是自行火炮,或稱坦克殲擊車,而且還分為1、2、3型,參加了不少的戰鬥。
黃鼠狼,德文名為Marder,英文名為Yellow Weasel,是齧齒類動物的一種。有一句很有名的俗語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看來黃鼠狼的名聲不太好。不過,在自然界裏,黃鼠狼還是一種有益的動物呢!
老資格的“黃鼠狼”
“黃鼠狼”步兵戰車,是西方國家軍隊中最早裝備的步兵戰車。世界上最早裝備部隊的步兵戰車,是蘇聯的BMP-1步兵戰車,1966年開始裝備蘇軍。在西方國家中,法國的AMX-VCI步兵戰車是1969年裝備法軍的,但這種步兵戰車是由裝甲輸送車改裝的。西方國家中,真正最早獨立研製並裝備部隊的步兵戰車,就要數“黃鼠狼”了。
1960年,聯邦德國軍方委托工業部門開始研製步兵戰車。參與競標的是:萊茵金屬集團和由德國亨舍爾公司與瑞士莫瓦格公司組成的另一工業集團。兩大工業集團在幾年的時間裏,分別製成了4批樣車,1968年交聯邦德國陸軍進行了廣泛的部隊試驗,1969年3月試驗結束,取得了滿意的結果。1969年4月,開始批量生產。1969年5月,正式命名為“黃鼠狼”步兵戰車(後稱為“黃鼠狼”1步兵戰車)。萊茵金屬集團被確定為總承包商,馬克公司為子承包商。
“黃鼠狼”1步兵戰車於1970年5月正式裝備聯邦德國陸軍。到1975年,預計的總生產量已全部完成,總共生產了2 136輛,成為德軍裝甲旅和摩托化步兵旅的重要裝備。在德國維和部隊中,也每每能見到“黃鼠狼”的身影。
世界上最重的步兵戰車之一
“黃鼠狼”步兵戰車,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步兵戰車。最突出的一點,它是世界上最重的步兵戰車之一,戰鬥全重達到28.2噸,比後來裝備部隊的美國M2、英國“武士”、日本89式、俄羅斯BMP-3和瑞典CV90等步兵戰車都要重。在世界步兵戰車家族中,隻有以色列的“阿奇紮裏特”步兵戰車(44噸)比它重。不過,“阿奇紮裏特”步兵戰車是由T-54/55坦克改裝的,是一個特例。在正經八百研製的步兵戰車中,“黃鼠狼”步兵戰車算得上是“大哥大”了。車長為6.79米,車寬3.24米,車高(至炮塔頂)為2.985米,車體頂部高1.9米,車底距地高440毫米。車體和炮塔高度較高,主要是考慮歐洲人高大、強調乘坐舒適性的結果,這和蘇製步兵戰車過分強調外形低矮,形成鮮明對比。
“黃鼠狼”步兵戰車有4名乘員,6名載員。在總體布置上,駕駛員席位於車體前部左側,有1扇向右開啟的艙門,3具潛望鏡中的中間一具可換為被動式夜間觀察鏡。駕駛員後邊坐有1名乘員,他也有1扇向右開啟的艙門和1具360度旋轉的潛望鏡。駕駛員的右側是動力艙,裝有發動機和變速箱等。中部為戰鬥室,裝有雙人炮塔、20毫米機關炮、並列機槍等,車長位於炮塔內右側,炮長位於左側,各有1個頂部艙門。後部為載員室,有2條長椅,6名載員背靠背而坐。長椅可以放平,可供4名載員躺下休息,此時,另外的乘載員隻好輪班休息了。在載員室的兩側,每側各有2個球形射擊孔和3具潛望鏡。載員室頂部有4個艙門,開啟方向各不相同。在車體後部有1個跳板式後門。可以認為,“黃鼠狼”步兵戰車的載員人數較少,這可能跟德國摩托化步兵旅的步兵班的編製有關。
“黃鼠狼”步兵戰車的主要武器為1門Rh202型20毫米機關炮,由萊茵金屬公司生產。該炮為氣動複進式,彈帶供彈,遙控操縱射擊,結構簡單,可靠性高,機關炮的高低射界為-17度~+65度,方向射界360度,最大射速高達800~1 000發/分,發射的彈種有曳光穿甲彈和榴彈,由3條彈帶供彈。發射曳光穿甲彈時,可在1 000米的射擊距離上擊穿32毫米厚的鋼裝甲,對付輕型裝甲車輛綽綽有餘,但對付先進步兵戰車的主裝甲則顯得力不從心。對付軟目標的有效射程為2 000米 ,對付飛機的有效射高為1 600米。炮長和車長通過電動操縱裝置操縱機關炮,實現遙控射擊。20毫米炮彈的彈藥基數為1 250發。
在機關炮的右側是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彈藥基數2 500發。左側為6具76毫米煙幕彈發射器。“黃鼠狼”的一絕是,在車體後部有1挺向後射擊的7.62毫米機槍,彈藥基數也是2 500發,可實現遙控操縱射擊,方向射界180度,高低射界-15度~+55度,用來和主炮及並列機槍構成環形射擊。更絕的是,這個“倒坐觀音”式的後機槍有裝甲防護,通過一個密封的旋轉軸承座與車體頂部相連,確保了車體頂部的密封性。這一點從圖中可以清晰看出。搭載步兵可利用4個球形射擊孔用衝鋒槍向外射擊,方向射界為40度,高低射界-10度~+25度。
火控係統包括:電動操縱裝置、備用的手動操縱裝置、車長超越射擊裝置、炮長瞄準鏡和車長瞄準鏡等。兩種瞄準鏡的放大倍率為2倍和6倍(可變換),夜間作戰時可更換為紅外夜視瞄準鏡。在機關炮的左側有1具紅外/白光探照燈,可隨火炮一起俯仰。車長另有8具周視潛望式觀察鏡,炮長有3具潛望鏡。
這裏就“黃鼠狼”的炮塔再羅嗦幾句。由於采用了遙控射擊方式,炮長和車長可以不坐在炮塔裏,這樣,炮塔便可以做得很小,減少了中彈的概率,這是“黃鼠狼”步兵戰車的優點之一。各型“黃鼠狼”的炮塔有若幹變化,如圖所示。
拿今天的觀點看,“黃鼠狼”步兵戰車的火炮口徑已經偏小,威力顯得不足。這也是德國軍方一度想研製“黃鼠狼”2步兵戰車的原因之一。
“黃鼠狼”步兵戰車的動力裝置為戴姆勒-奔馳公司製造的MB833 Ea500型6缸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最大功率600馬力。這使“黃鼠狼”步兵戰車的單位功率高達20.5馬力/噸,最大速度達到75千米/小時,在當代步兵戰車之林中是出類拔萃的。傳動裝置為倫克公司製造的HSWL-194型液力機械式變速箱,變速機構由3個行星排組成,由於有倒順機構,可實現4個前進檔和4個倒檔,但一般隻使用一個倒檔。傳動裝置中還包括靜液差速轉向機構,可實現無級轉向。
行動裝置采用扭杆式懸掛裝置和液壓減震器,每側有6個負重輪和3個托帶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第1、2、5、6負重輪處裝有液壓減震器。履帶用鋼製、端部連接履帶,底部有可更換的橡膠襯墊。冬季使用時,可將橡膠襯墊換為防滑齒。“黃鼠狼”的最大行程為520千米。車體兩側加浮囊後,可以浮渡;裝上發動機進氣筒後,可以潛渡水深不超過2米的江河。最大爬坡度為31度。
“黃鼠狼”步兵戰車為鋼裝甲全焊接結構,車內采用隔艙化布置。由於“黃鼠狼”步兵戰車要與“豹”式主戰坦克協同作戰,研製方采用了與輕型坦克相同的裝甲。車體首上裝甲厚30毫米,可抵禦20毫米機關炮的攻擊;其他部位可抵禦輕武器和炮彈破片的攻擊。車體兩側有側裙板。車內有集體式三防裝置,超壓為30毫米水柱。另有自動滅火裝置,可兩次使用,第一次為自動滅火,第二次為手動滅火。
車內的電氣設備采用24伏直流電,由1台9千瓦的發動機供電,6個蓄電池的總容量為300安小時。車內有2部無線電台、1部收報機、3根天線和6部車內通話器。
“黃鼠狼”的維修性也不錯,車體首上甲板可以“大揭蓋”,以利於發動機吊裝。
“黃鼠狼”族譜
“黃鼠狼”有一個龐大的家族,除有A1、A1A、A2、A3四種改進型(有時為了和後來的“黃鼠狼”2型相區別,也稱為“黃鼠狼”1A1、1A1A、1A2、1A3型)外,還有10多種變型車,大體上如下表所示。
(表一)“黃鼠狼”車族(《世界坦克裝甲車輛手冊》,P.318下表)
“黃鼠狼”A1步兵戰車 從1979年9月到1982年12月,德國軍方對所有的2 136輛“黃鼠狼”步兵戰車按A1型的標準進行改裝。改裝的重點是,20毫米機關炮改為雙彈鏈輸彈機構;改裝帶熱探測器的微光夜視儀;安裝“米蘭”反坦克導彈發射架等。其中的1 146輛未裝被動式夜視儀,稱為“黃鼠狼”A1A型。改進後的A1型步兵戰車戰鬥全重增至30噸,並減少了1名載員。
“黃鼠狼”A2步兵戰車 從1982年起,德國軍方又對部分A1型進行改裝。改裝的重點是換用熱成像瞄準鏡;取消了炮塔上的紅外/白光探照燈和車體後部的遙控機槍等。
“黃鼠狼”A3步兵戰車 主要改進是加裝附加裝甲,包括首上裝甲、炮塔兩側裝甲、車體兩側裝甲、車體後門附加裝甲等。其中,車體兩側加裝附加裝甲後,不得不取消了射擊孔。改裝後的A3型戰鬥全重達到32噸以上。從四向視圖中可以看出,除上麵提到的幾點外,在細微處還有一些變化。
“羅蘭德”防空導彈發射車 在“黃鼠狼”1的底盤上裝上1套“羅蘭德”2防空導彈製成,車上裝2枚待發導彈,車體內另有8枚導彈。裝有搜索雷達和跟蹤雷達,具有全天候對空作戰能力。德國陸軍共裝備了144輛。
TAM中型坦克 步兵戰車變坦克,這可是不多見的事。“黃鼠狼”步兵戰車便實現了。這說明“黃鼠狼”步兵戰車在防護性上有超群的表現和潛力。
阿根廷軍隊的TAM中型坦克是聯邦德國蒂森·亨舍爾公司研製的,由阿根廷的塔姆斯公司特許生產,它采用“黃鼠狼”的底盤,1979年正式裝備阿根廷陸軍,共350輛。戰鬥全重30.5噸,乘員4人,主要武器是1門105毫米線膛炮,彈藥基數50發。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增大到720馬力,坦克的最大速度為75千米/小時,機動性相當好。它既然是由“黃鼠狼”變來的,也采用了動力傳動裝置前置方案,這在主戰坦克中是很少見的。
“黃鼠狼”2生不逢時
早在1986年7月,聯邦德國陸軍就提出了“黃鼠狼”2步兵戰車的招標書。1987年9月,幾家德國公司提出了各自的競爭方案。結果,克勞斯-瑪菲公司的方案中標。該公司隨即開始了設計和試製工作,並於1991年製成了幾輛試驗性樣車。
從樣車的情況看,“黃鼠狼”2步兵戰車的戰鬥全重達到了42噸,已經達到二戰後第一代坦克的防護水平。乘員為3人,載員為7人。它的最大特點是,在常規雙人炮塔上裝1門Rh503型30/50毫米機關炮。也就是說,這種機關炮的身管是可以更換的。樣車上裝的是35毫米機關炮,根據需要,可以很方便地換裝為50毫米口徑的機關炮。其火控係統達到了“豹”式主戰坦克的水平,炮長和車長都配有熱成像瞄準鏡。這使它“具有同‘豹’1A5和‘豹’2主戰坦克同等的作戰價值”。動力裝置為最大功率1 000馬力的大功率柴油機,並有計算機控製係統。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人體工程學方麵的因素。別的不說,單是為乘載員專門設計的6個躺椅,就是其他步兵戰車所沒有的,很令人羨慕。所有的乘載員都可以通過2扇大的尾門上下車,便於戰鬥轉換。車內還有自檢係統和數據總線,保證整車有相當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按照德國人的說法,“黃鼠狼”2步兵戰車,“將是同類步兵戰車中最好的一種步兵戰車”。
根據原來的計劃,“黃鼠狼”2步兵戰車將於1998年列裝,采購的數量將達700輛以上。然而,“黃鼠狼”2也是生不逢時。隨著國際局勢的巨變,各國對重型步兵戰車的軍事需求已經減弱,到了1992年12月15日,有關當局不得不中止“黃鼠狼”2步兵戰車的繼續研製計劃。
有消息稱,德國陸軍準備在新世紀之初研製一種新型步兵戰車,暫定名為SPz3型步兵戰車。不過,這種新型步兵戰車至少要到2008~2012年才能列裝。也就是說,“黃鼠狼”1步兵戰車至少還要服役到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