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M113——美國大兵的“戰場TAXI”

(2005-09-11 13:02:26) 下一個

英國軍隊在M548的基礎上改裝的“短劍”(Rapier)防空導彈發射車

  從1956年開始研製時算起,M113係列裝甲車已經走過了48個年頭。在這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裏,世界坦克裝甲車輛的發展日新月異。M113在眾多的裝甲戰車 “明星”中並不起眼,它既沒有像主戰坦克那樣以其厚重的裝甲、凶猛的火力見長,又沒有漂亮或奇特的外形來引人注目。然而這就是M113,樸實無華的“戰場TAXI”(戰場出租車),沒有哪一種裝甲車輛像它這樣使用如此廣泛,產量如此之多,曆經滄桑仍然容光煥發,以其鋼鐵之軀活躍在世界戰車舞台上。


M125A1自行迫擊炮

  通向“戰場TAXI”之路

  上個世紀50年代,美軍裝備的是M59和M75型履帶式裝甲輸送車。M75是二戰後不久研製生產的,造價高昂而且不具備水上行駛能力,美國FMC公司於20世紀50年代初研製生產的M59彌補了M75的不足,雖降低了成本,並具備了兩棲能力,但是由於單位功率不足,其機動性仍不能令人滿意。為此,美國軍方決定在M59和M75型裝甲車基礎上研製一種新型的裝甲輸送車。FMC公司於1956年1月開始研製,研製之初有兩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一種名為T117,采用鋼製裝甲;另一種名為T113,采用鋁合金裝甲。兩種裝甲的防彈性能是一樣的。然而,美軍最終選擇了T113,因為采用鋁製裝甲使車輛全重比T117型輕6%,而且便於製造。2年後,原型車T113製造出來,1958年被批準投入批量生產。1960年,該型車被命名為M113裝甲輸送車,一代名車從此誕生。時間證明了M113絕對是個成功的設計,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M113的性能並不出色,但它簡單實用、價格低廉的特點,依舊使它在許多國家的軍隊中保持著重要的地位。

  M113是一種輕型兩棲履帶式裝甲輸送車。設計要求是運送士兵和貨物,具有兩棲能力,速度較快,在高低不平的地形上具有優良的機動能力。它的主要武器是12.7毫米M2HB“勃朗寧”機槍和7.62毫米機槍。裝甲由航空用鋁合金製成,在保持一定強度的同時減輕了重量,這使得M113在發動機功率有限的情況下具備了更好的機動性和更大的載重能力,提高了水上行駛性能。全重隻有10噸多,可以空運和空投,這無疑增強了部隊快速部署的能力。

  總體布置和結構特點

  M113基型車戰鬥全重為10.26噸,車長4.86米,車寬2.68米,車高2.50米。駕駛室設在車體左前部,頂部有供駕駛員出入的向後開啟的艙門,發動機室在駕駛室右側,車長的座位設在車體前部,上方是車長專用指揮塔,其上裝有1挺12.7毫米機槍。車長使用武器時需要打開艙門探出半個身子操作,車體後部的載員艙可以容納11名全副武裝的士兵。M113的車體後門可以向下打開,作為一個大跳板,使士兵可以迅速上下車。

  M113使用克萊斯勒75M型水冷、8缸汽油機,最大速度64千米/小時,利用履帶劃水,水上行駛速度可達到5.6千米/小時。使用扭杆式懸掛裝置和液壓減震器,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行駛時震動小。

  1959年,M113首次進行了大的改進,改進後的M113定名為M113A1,1964年投入批量生產。主要改進是用柴油機替換了原來的汽油機。這種底特率公司的新型二衝程6缸柴油機,可靠性高,功率為212馬力,比M113汽油機的208馬力有所提高,不過M113A1重量也增加了一些,單位功率由17.8馬力/噸下降到17.2馬力/噸。盡管如此,由於M113A1采用新的TX-100-1型自動變速箱,機動性仍然得到提高。

  1979年,M113A2定型。M113A2中的一小部分車輛是新生產的,而大部分車輛是由M113和M113A1型車輛改進而來的。M113A2安裝了新型的發動機冷卻係統,散熱效率高,從而有利於提高發動機的壽命;懸掛裝置采用了高強度的鋼製扭杆,第1、2、5負重輪處加裝了液壓減震器,提高了車底距地高,從而提高了車輛的通過能力和乘坐舒適性。M113A2還有一種加長型,重14噸,增加了一對負重輪,車內空間增加,載員數增加到14人。加長型車輛雖然車重增加了,但由於換裝了新型柴油機(和M113A3的一樣),因此,機動能力並沒有降低,與M113A2相當。

  1984年,美軍決定把現有的M113A2裝甲車升級為M113A3型,主要改進處是安裝了新的動力係統、駕駛係統、外部油箱、200A型交流發電機和4個蓄電池,另外還加裝了防破片襯層等。1987年,M113A3正式生產。今天,M113A3共有4 000輛左右。

  M113A3的最主要改進之處是發動機和傳動係統。M113A3的發動機為通用動力公司的6V53T型渦輪增壓柴油機,功率275馬力,比A2型的215馬力有較大的提升。變速箱也換為新的阿裏遜X-200-4型,傳動效率高,可實現靜液無級轉向,操縱平穩省力。駕駛員操縱裝置為叉型方向盤和製動踏板,簡化了駕駛員的訓練,降低了駕駛員的疲勞強度。這些改進使得戰鬥全重達到12噸的M113A3操縱性、加速性、爬坡能力、製動等方麵的性能大為提高,最大速度達到66千米/小時,從靜止加速到56千米/小時隻需27秒,而M113A2則要69秒。M113A3主要以外側履帶加速實現轉向,比M113A2以內側履帶減速轉向具有更高的轉向速度。發動機功率增加使得A3型可以加裝更多的附加設施,如車載武器、附加裝甲等等。M113A3的機動能力達到了可以和M1主戰坦克、M2/M3步兵戰車協同作戰的水平。

  在乘員的生存性方麵,M113A3使用了凱芙拉防崩落襯層,減少了車輛被擊中後車內壁產生的碎片對乘員的傷害。燃油箱移到了車外,這樣一方麵車內的空間增加了16立方英尺,另一方麵避免油箱在車內燃燒、爆炸,危及乘員的安全。這兩個燃料箱位於車體的後部,相互獨立,當一個損壞時另一個仍可繼續使用。M113A3可以加裝附加裝甲,附加裝甲用螺栓固定在車體表麵,可以抵禦14.5毫米機槍子彈的攻擊。

  從1987年生產的和1989年開始改進的都為A3型。美軍新的M113A3型車輛1992年結束生產,而改進工作則在美國紅河基地、德國梅因茨基地和韓國大宇公司繼續進行,到2002年已經全部完成。

  M113有2名乘員,駕駛員和車長,駕駛員坐在車體前部,車長坐在載員艙前部,動力係統在駕駛員右麵的隔艙內,載員艙內有兩排長椅,可載士兵11人(10名士兵分別坐在兩側長椅上,1名坐在車長身後的座椅上)。這些座椅都可以方便地拆除,使載員艙空出來做其他用途。


澳大利亞軍隊改裝的裝76毫米火炮的火力支援車

  爭奇鬥豔的M113變型車

  M113裝甲車變型車之多是出了名的,初步統計不下30種。這裏,扼要介紹幾種主要變型車的特點。

  M577裝甲指揮車 M577堪稱是“美軍的流動戰術指揮所”,外觀和M113的最大區別是車體後部加高,指揮員可站立操作。M577A3使用升級的動力係統和新的駕駛係統,具備水陸兩棲行駛能力,可由C-130運輸機空運,但不能空投;M577A3用5千瓦的柴油發電機替代了A2型的4.2千瓦的汽油發電機,作為通信設備的電源。其他改進包括:增強了裝甲防護;采用了防崩落襯層、駕駛員夜視係統、M17潛望鏡和可快速收放的天線等。美軍中裝備的主要是M577A1/A2型。

  M1068A3標準綜合指揮車(SICPS)可看作是M577A3的改進型,它也使用了升級的動力係統,乘員4名(車長、駕駛員和2名指揮員)。它安裝有先進的陸軍戰術指揮與控製係統(ATCCS)、動力/數據分配係統、長10米的天線杆和5千瓦的電源等。

  M106和M125自行迫擊炮 由M113改裝的自行迫擊炮有兩種:一種是裝107毫米迫擊炮的M106自行迫擊炮,另一種是裝81毫米迫擊炮的M125自行迫擊炮。M106係列自行迫擊炮有M106、M106A1、M106A2三種型號。M106是在M113載員艙的位置裝1門普通的M30式107毫米迫擊炮製成,戰鬥全重11.7噸,乘員6人,迫擊炮向後射擊,方向射界為右旋43度,左旋46度,彈藥基數A1型為88發,A2型為93發。車外左側裝有配套的迫擊炮座鈑和支架,可供迫擊炮移到車外發射。M30型迫擊炮是美軍在二戰後研製的,射程550~5 500米,最大射速20發/分。

  M125係列自行迫擊炮有M125、M125A1和M125A3三種型號,裝的是M29式81毫米迫擊炮,可旋轉360度,射擊時需打開車體頂部的三瓣式艙蓋。M29炮為美軍20世紀60年代研製的,射程72~3 600米,射速30發/分,彈藥基數114發。另有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

  此外,新研製的M1064自行迫擊炮,裝上了1門120毫米迫擊炮。120毫米迫擊炮係統是炮口裝填的新型滑膛迫擊炮,射程7 240米,射速為第一分鍾16發,持續射擊每分鍾4發。與107毫米迫擊炮相比,在提高殺傷力的同時,增大了射程和可靠性。M1064自行迫擊炮乘員3人,新的型號為M1064A3型。120毫米迫擊炮在殺傷力、可靠性、電子對抗、數字火控係統等方麵有進一步改進。美軍的需求量為1 081輛,但目前美軍裝備的數量很有限。

  M901反坦克導彈發射車 M901係列導彈發射車采用的是M113A2的底盤,裝“陶”式反坦克導彈係統,包括M27型回轉塔、可升降的發射架、製導設備和輔助蓄電池組,有M901、M901A1和M901A2三種型號。可360度回轉的發射架包括2個導彈發射管(內有2枚導彈)、“陶”式導彈晝夜瞄準鏡以及目標搜索鏡。車上另有10枚導彈。M901的新型號有自動裝填係統,減少了在惡劣戰場條件下乘員暴露的幾率。

  M548運貨車 該車無裝甲防護,1960年開始設計,1966年定型,采用了許多M113的部件。它能運載5 443千克的貨物。M548A1型采用M113A2的底盤,1982年首批生產,該車的加長型兩側各多了一個負重輪,可運載7 258千克的貨物,全重超過14噸。M548係列運貨車的生產總數超過6 000輛,在各國軍隊中廣泛應用。在M548的基礎上發展了一係列變型車,如“小檞樹”防空導彈發射車、“霍克”防空導彈發射車、“短劍”防空導彈發射車等。

  煙幕發射車 有M1059和M58兩種型號。M1059煙幕發射車於1986年裝備美軍,乘員3人:車長、駕駛員和1名煙幕裝置操作員。裝有M157A2型煙幕發射係統,該係統由空氣壓縮機、燃料箱、泵、控製係統和2個M54A2型煙幕發生裝置組成。可提供90分鍾的煙幕遮蔽,一個排6輛煙幕發射車可以掩護1×5千米的地域,能在海拔8 000米以下,-32~+49攝氏度的溫度範圍使用,可使用柴油、汽油等多種標準軍用燃料作為燃料。顯然,這是一種類似於熱煙幕的裝置。

  M58是基於M113A3的煙霧發射車,能產生大麵積的可見光和紅外屏障,車上裝有M56煙霧發生器、AN/VAS-5駕駛員圖像增強器(使得駕駛員能夠在自己形成的煙霧中駕駛)、M8A3空氣過濾器、M249煙幕彈發射器和一個單信道地空無線電係統(SINCGARS)。可以在行進間提供90分鍾的可見光波段和30分鍾的紅外波段的煙幕遮蔽,未來改進計劃包括毫米波屏蔽功能等。預計美國陸軍共需要350輛。

  此外,M113家族還有火力支援戰車、裝甲步兵戰車(M765)、自行高炮、裝甲救護車、裝甲搶救車等幾十種變型車。


M1064式120毫米自行迫擊炮

  作戰使用

  M113係列裝甲車輛共生產74 296輛,使用十分廣泛,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軍隊裝備,我國台灣省的軍隊也裝備幾百輛各種型號的M113裝甲車,有裝甲輸送車、自行迫擊炮、“陶”式導彈發射車等等。

  自M113裝甲車誕生以來,在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戰爭中幾乎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戰爭中,新研製的M113大量使用。這種既輕便又結實的裝甲車隨處可見,穿梭於戰火之中,被美美國大兵親切地稱為“戰場出租車”。然而,M113的防護不足卻飽受批評,據稱,有的M113被越南軍隊的12.7毫米機槍子彈從側麵貫穿,而M113的底部防護也難以抵抗各種地雷,以至於大多數時候搭載的士兵都坐在車頂上而不願坐在艙內,隻有在遭遇敵軍時才不得不鑽進艙內。

  由於中東地區很多國家都裝備了大量M113,中東戰爭、兩伊戰爭、黎巴嫩內戰等,M113都有不俗表現。

  海灣戰爭中,大量M113及其變型車參戰,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伊拉克地區的惡劣沙漠環境,曾迫使海灣戰爭中英國的M109榴彈炮營放棄他們的彈藥補給卡車,而改為使用美軍的M548式履帶式運輸車。

  由於它具有重量輕、機動性好、低成本和可靠性高的特點,尤其是巨大的升級和改進潛力,M113得以昂首闊步走入21世紀。去年的伊拉克戰爭中,M113再度披掛出征,表現不俗。直到目前仍有不少M113駐守伊拉克,執行巡邏等任務。

  M113的未來

  未來的裝甲戰鬥車輛需要具有更好的機動性、更大的運載能力和更強的防護能力,並且還要具備滿足未來高科技作戰的需要。進入21世紀,美軍大量的M113仍將繼續服役。美國政府和軍方目前正致力於M113的現代化改進。M113現代化改進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生存能力、低可察性(隱身性能)和車載電子設備方麵的改進。M113A3+/M113A4輕型戰術車輛(MTVL)把M113的車身加長了866毫米,增加了一對負重輪(每側6個負重輪),預計183輛加拿大的M113也將升級為MTVL。車體的增長使內部空間加大,這樣加裝機槍塔後仍能搭載較多的士兵。M113A4改進了動力係統和懸掛係統,因為車重增加了4噸,假如加裝附加裝甲,車重將會進一步增加。M113A4采用凱迪拉克單人電動炮塔,炮塔上可安裝1挺12.7毫米機槍或1挺7.62毫米機槍。乘員遙控操縱機槍射擊時,不必暴露在車外。車上還裝有2組榴彈發射器,可發射煙幕彈、白磷彈和破片彈等。不裝凱迪拉克炮塔的MTVL則裝有1挺7.62毫米遙控機槍,必要時乘員也可手動操作機槍射擊。M113A4乘員仍為2名(車長和駕駛員),可搭載8名以上全副武裝的士兵。駕駛員夜視儀和車長像增強器,提高了夜間和惡劣天氣下的作戰能力。基於MTVL的步兵戰車IFVL裝有1個高度自動化的單人炮塔,武器是1門25毫米機關炮和1挺7.62毫米機槍。發動機為6V53TIA型,輸出功率400馬力,傳動係統為X-200-4B自動變速箱。可以根據任務選擇不同的附加裝甲,可由C-130空運。

  在美國陸軍 “過渡型裝甲車”的競爭中,MTVL也參與了競爭。MTVL和LAVIII針鋒相對,代表了先進輪式和履帶式裝甲車之爭。經過反複的試驗和論證,美國陸軍最終選擇了LAVIII輕型輪式裝甲車作為過渡型旅級戰鬥部隊的裝備,即“斯特賴克”裝甲車。MTVL雖然競爭落敗,但它的優點和先進性仍然有目共睹,直到現在,美國仍在就M113A4和“斯特賴克”孰優孰劣爭論不休。因此,M113A4(MTVL)還是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的,他日東山再起也未可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