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拉斯維加斯投資年會碰到了D君。D君是做消費品市場的,給了我一些新時代消費市場的趨勢和概念,讓我耳目一新。寫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經濟文化現象上,很多事情日本總是領先中國差不多10年到20年左右的時間。比如日本曾經經曆的低生育率,不婚現象,啃老族,在中國終於也出現。一開始這些名詞流入的時候,大家覺得匪夷所思,但很快不久中國就有一模一樣的模式。
有哪種消費品市場而言,日本大約經曆了媚女、厭女、與媚男時代。先解釋一下這幾個詞是什麽意思?
媚女時代又叫做“舔狗時代”。簡單地說,就是女性消費,男性買單。這個時代多產生於經濟繁榮期。比如80年代的日本,那個時候女性在家,男性工作。由於泡沫經濟,每個人都賺到很多錢。但是男性並沒有拿這個錢去給自己消費,而是給女性去買高級化妝品,買衣服,買名牌包包,以取得異性的歡心。
“舔狗”時代本質上是男權社會的延伸,在日本這樣男權思想嚴重的國家。大部分時候隻有男性去工作,女性並沒有太多收入。所以男性出錢女性消費,你可以理解為是男性討好女性。你也可以理解,女性在男性麵前失去話語權,男性在女性麵前耀武揚威。通過給錢讓女性消費來顯示他們男性的權威和話語權。畢竟,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但是也有人說這是一個男性苦難的時代。
女性=花瓶,男性=保姆+情人+提款機。
這個時代的顯著特點就是,你到商場裏去看,一大半的商場麵積都是給女性消費者用的。比如商場一樓的化妝品,首飾大部分都是服務女性的。成衣店裏一大半的麵積都是賣女裝的,男裝比例很少。不工作的女性的任務就是花男性的錢,把自己弄得漂漂亮亮的。
後來日本經濟變得不好了,進入了漫長的“失去的30年”。這30年裏,日本漸漸漸入了"厭女時代"。女性還是希望男性持續之前的舔狗經濟,給她們錢去消費,買漂亮的衣服帶他們去旅行。但是男性這個時候因為經濟衰退,沒有那麽多錢。可是另外一方麵,他們又依然有追求異性的生理需求。當你想追求自己沒有能力追求的事情的時候,就會產生厭女文化。當然也可以反過來叫做"厭男時代"。女性嫌棄男性小氣摳門,男性嫌棄女性貪得無厭。大眾文化為了吃飯是否應該男女AA吵得天翻地覆。社會進入消費不振。
這個時代 男性=躺平+低欲;女性=不婚+佛係
日本男性28%終身單身,女性18%終身單身。導致實際的婚戀市場上女多男少。這個時代的顯著特點就是一樓化妝品櫃台麵積變小。昂貴的設計首飾店變少。成衣店裏男女服裝的比例麵積漸漸平衡。大量中性,無性別的衣服開始出現。商場裏的大量麵積是給兒童消費的。男女互相看著不順眼,誰也不想給異性花錢。這個時代,大家經常說,最容易賺錢的行業,從高到低排序,分別是狗,小孩,小姑娘,女人,男人,老男人,老人女性。
厭女時代之後,就是媚男時代。媚男時代就是反過來。女性不再是社會的主力消費群體,而男性變成社會的主力消費群體。在這個時代裏,帥哥和小鮮肉成為消費的最主要群體。女性開始為男性消費買單。吃飯開始出現女性請客。就是所謂“他經濟”崛起。
(日本著名牛郎裝束和打扮,整形和美甲可能也是未來精致男孩標配)
“他經濟”下,男性不再為女性花錢買單,而是注重 “悅己消費”:手機、時尚球鞋、潮流潮牌、運動裝備等自我展現品類更受歡迎。中年男性對祛眼袋、植發需求旺盛 。
數碼產品和汽車及其相關裝備是典型的低頻高價主力消費領域。 在娛樂方麵,旅行產品不是“他經濟”的主流。因為男性普遍不旅行。而電競、手遊、射擊等消費增長明顯。
在奢侈品方麵,精致男孩”(精致 boy)人設興起,男士護膚和顏值投資呈上升態勢,男性醫美,護膚品,美白產品消費抬頭。腕表、豪車都是精致男孩的標配。年輕男性可能和今天的女性一樣,花大量的時間在整理自己的發型上。姐弟戀變成時尚。小奶狗,小狼狗這樣的稱謂滿天飛。
這個時代 男性=ヒモ(himo),本義是繩子,現在有引申含義。 女性=倒追
我一向主張社會應該是男女兩性平等的,目前社會總體還是男權社會,對女性有太多的不公平,而大部分時候男性完全沒有意識到。
人類社會曾經很漫長的年代都是母係社會。女性占主導權,歲月太平。最近幾千年才進入父係社會。父係社會人類不再和平,競爭更殘酷,迭代更血腥,但也帶來了快速發展。兩性之間的戰爭是永恒的話題,還會永遠持續下去。感心趣的人可以讀我在西藏寫的這個問題的遊記。一妻多夫製與財產分配
人類社會男女比例大體一致,但是消費的鍾擺卻一直在兩邊晃來晃去。對於日本的三個時代哪個更好,哪個更壞不做評價。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我們個體是很難改變社會的潮流的。
我感覺中國一線城市裏,還處於“厭女”時代的中期階段。男女雙方兩看生厭,年輕人普遍不戀愛,不結婚。但是還遠遠沒有到媚男時代。媚男時代個別領域有抬頭趨勢。比如大量帥哥擦邊視頻走紅。他們可以靠這個賺沉迷於此的女粉絲的錢。這在過去很難想象。但是整個社會真的進入媚男時代,估計要再過一個年齡階層。
就投資而言,沒有什麽市場和品牌是一成不變的。比如LVMH股票 (生產LV包的公司)今年在持續下跌中。看清消費品未來發展的方向,才能避免抱著茅台,以為是永恒財產的錯誤。
錢能帶來世上最寶貴的東西就是不求人。尤其是現代社會。情感關係就是凡事必求人。它和錢屬於天平的兩個最極端。彼此又互相借力去博弈。
注:以上所有用詞非本人發明。僅作轉發陳述。這些詞匯的使用實屬無奈,有冒犯到任何人,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