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看401K都是個騙局 (2)
By bayfamily
煎雞蛋太油, 水泊蛋太腥, 我喜歡整個雞蛋煮了吃。
吃過雞蛋、見過雞蛋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 那就是蛋黃永遠比雞蛋小。 三歲小孩子都知道。
可是偏偏有些人不認為這樣,他們認為有時蛋黃會比雞蛋還大。 不但自己認為這樣,還能讓一大堆數學、物理博士、律師、教授,全國人民都相信,有一天,蛋黃會比雞蛋還大。 厲害吧? 他們是誰?
他們就是那無奇不有,花神奇為腐朽,能把泥巴當黃金買出去的華爾街。 那個傳奇的故事就是偉大的401K。
華爾街會告訴你S&P的長期回報是12%。 隻要你有耐心,能夠山崩麵前不變色,每年存滿401K,將來就是百萬富翁。 華爾街說這話是有道理的,不信你把過去的數據拿出來看看。 S&P的長期回報就是12%。 這個數據我仔細考察過,沒有什麽問題。 還專門寫了篇懶人理財法。 當然12%取決於過去開始和結束的時間。 按照這兩天結束的話,估計就隻剩10%了。 不管怎麽說,華爾街告訴大家股市的長期回報在10%以上。 你所要做的就是Buy and Hold.
當然了,華爾街會在每個Fund下麵有個小注腳。就是過去的數據不代表將來。 將來沒達到12%, 概不負責。
那麽股市的理論上漲幅會不會永遠是12%呢? 答案是否定的。
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增長12%, 就意味著全部公司的總利潤會增長12%, 總利潤增長12%,就意味著總收入會增長12%。 上市公司的總收入長期不可能12%的速度永遠增長下去。 因為美國的GDP年增長隻有2%。 如果把美國全部產業比做雞蛋的話,上市公司隻是,並且永遠隻是裏麵的一個雞蛋黃。 雞蛋每年增長2%, 雞蛋黃不可能永遠12%增長下去。
如果你從一個很長期的角度來看,上市公司業務總額最終極限是全世界的GDP總和。 總和在以2-4%的速度增長。 裏麵的一個子係統不可能能無限地以雙位數增長下去。 S&P 要是將來100年每年12%的速度漲下去,會比全世界的GDP還大。
這點,凡是用DCF算過公司估值的分析師都會明白。 在算termal value的時候,用perpertuity growth,沒有一個人會用比GDP增長率更大的數算企業永遠的增長。
401K本質上是讓下一代養上一代。 兩者轉移、交換財富的方式是股票。 上一代能否獲得當初存入同樣數量的實物和服務, 完全取決於後代是否能生產出相當或者更多的財富。 後代肯定會比前代生產出更多的財富,多生產多少呢?
如果用實物和服務來計算,每年多生產出一個GDP的增長率,大約2%的樣子。 後代不可能比多前一代每年生產出12%的財富。 也就是意味著我們這代人存401K,作為整體,在實物基礎上我們老了,真實的回報是GDP的增長率,決定不是雙位數。
好了, 如果告訴你存401K,實物基礎上的真實回報是GDP的增長率2%,你還會存嗎?
2%是real return,不是nominal return. 這裏麵有個通貨膨脹的問題。光看票子的話,表麵回報是2%加上通貨膨脹2%+2%=4%。 當然了,別忘了股票還有分紅,S&P的分紅是2~3%。 所以名義總回報是6~7%。 這個數字比較靠譜, 沃倫巴非多次指出,股市未來的長期回報是7%左右。
可為什麽過去的數據是12%呢?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50年前,S&P占GDP的比例很小,今天比比重過去要大的多。 二是跨國公司開始在海外擴張,找到了一個更大的雞蛋在裏麵做窩。 但無論如何,再大的雞蛋殼也受不了蛋黃雙位數的長期增長。雙位數的增長早晚要停下來。 什麽時候停下來?不知道,也許還有二十年,也許就在今天。
算完了回報率,大家要好好想想match以外的401K到底值不值得存。 401K有延稅功能,但是未來的captial gain要按個人稅率交,多數華人恐怕在25%這一檔。 不存401K,普通股票投資,capital gain的稅率是15%。 如果你投資房產,稅率是0%。 投資中國稅率是0%,投資香港的稅率是0%。
401K最大的問題是不靈活,大家大多數資產最後全部買在S&P500家上。現在買是這些股票,將來賣也是賣同樣的股票。現在買的時候擠破頭,將來賣的時候也擠破頭。
華爾街當年出巨資遊說國會製定401K的時候,絕對不是想著千千萬萬老百姓的退休養老。 而是自己如何能拿到更多的服務費。 當漫天蓋地的宣傳都是告訴你應該買Index, buy and hold的時候,你應該明白,全國人民都在想老了之後不勞而獲,坐著同樣的發財大夢,那麽那個夢永遠隻能是在夢境裏。
One of the real problems with 401k is lack of investment choice and relevant laws, so that companies can and often force their employee 401k to be invested in their own company, this is certainly against golden rule of investment: diversification. Enron is a perfect examp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