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想

版權所有,轉載需征得作者同意
個人資料
正文

綿長的悠思----丘奶奶作(三)

(2010-11-20 00:52:50) 下一個
      四月五日,我同丈夫一道回廣西,去祭拜公公婆婆. 盡管公公的父親是前清秀才,可是公公和婆婆幾乎是文盲,他們育有4個子女,現在繁衍成為了一個不小的家族--共有大小45口人.其中有5位教授,大都分布在貴港,南寧,深圳,也有到國外發展的.
      這次回鄉掃墓的有24人.貴港的帶烤乳豬,南寧的帶雞鴨,深圳的帶糖果蛋糕, 老家本地的準備了一對小柏樹,每家都買了香蠟紙錢,還備了"一萬響"鞭炮,大小3輛車,浩浩蕩蕩地向山上開去.一路上, 因為是清明,人流車隊絡繹不絕,鞭炮聲此起彼伏,好一派熱烈興旺的景象!.車隊在一個雜草叢生的山崗前停下.據說,這裏原是一座荒山,公公婆婆歸山後,鄉鄰們認為此地風水甚好,於是陸續都來這裏找歸宿.我們拔草清理,種上小樹,擺供果,點香蠟,焚紙錢,放鞭炮,依次在行禮畢,原路反回親戚家.那裏擺開兩桌酒席. 親戚們有的分別20幾年了,有的生來未曾見過麵,現在相聚,氣氛熱烈,刨根問底,嘰嘰喳喳,那場麵之歡樂和激動,是一言難盡的了!
       幾天來,多次聽人誦讀杜牧的"清明"一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聽著,聽著,對詩中的後兩句有了些許感受.清明節祭祖之後,親人們或在"杏花村"小飲或在某親戚家團聚,家族之間感情不斷加深,聯係得以溝通.幾百年前,杜牧就在詩中對中華祭祀文化作出如此精練的概括,讓華夏子孫世代吟唱,不能不令人歎服! 中華民族五千年矗立於世,其親和力和凝聚力,難道不是來自這種文化習俗的熏陶和維係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隔了代的秀才。

怎麽突然都基本上是文盲了呢,革命的結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