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為民生第一大計, 也是我們這次回國腐敗首要解決的問題, 畢竟想熱幹麵和麵窩想了八年了!
到家後的第一個早晨, 6點多吧, 延續以前的老習慣, 為避開中午的熱浪, 早早起來, 直奔菜場和早點鋪. 不同的是這次帶上了已高我半個頭的女兒(以前都是把小小的她留在家裏睡著). 大學居民區的大路在修, 我們揀幹淨灰塵少的小路, 從側門出去就是目的地了.
菜場還是那個菜場, 早點鋪還是那些早點鋪, 除了整個建築物變舊了, 經營的老板們換了麵孔. 可蔬果肉類和早點看著還是那麽喜人, 都是在夢中見過多少回的. 尤其是活魚, 喜頭, 武昌魚和柴魚, 真想買幾條自己做來吃. 可惜天氣太熱, 不想悶在廚房裏當煮飯婆, 這是此次回家的一大遺憾. 很多蔬果更是喜人, 終於看到了白白胖胖的藕, 比唐人街的廣東蓮藕不知漂亮幾多倍; 真正的玉米, 家鄉的玉米, 那個香啊,那個嚼勁啊…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美國這邊的玉米全是水汪汪, 甜滋滋, 沒點兒玉米的清香, 口感更象水果, 讓我一點也提不起勁去吃它. 高芭(茭白)已經八年沒吃到了, 還有菱角和蓮蓬, 都收入了相機中. 除此之外, 找到了玫瑰香葡萄, 吃後可謂唇齒留香.
熱幹麵是女兒向往了八年的, 當然是回國第一頓早餐的首選. 熱幹麵的攤子有好幾個, 不知道從何選起, 就找了一個老板是以前學校農場職工的, 覺得可靠點, 買了兩碗, 加好酸豆角(熱幹麵裏為什麽要加酸豆角? 以前可是加油辣籮卜的). 所謂碗, 也就是紙盒子, 沒有蓋子, 用塑料薄膜袋拎了. 豆漿和豆腐腦可以裝杯子裏當場封裝好, 看上去挺衛生的, 也要了兩杯. 小籠包子沒敢多買, 想到紙箱包子的報道, 隻要了半打嚐嚐. 麵窩呢, 聞著很香, 當然少不了要了兩個. 還有豆皮, 小攤子上的豆皮當然不能跟毛爺爺吃的那個店裏的比, 但長得總還是那個樣子, 就算它豆皮吧, 也就要了一份. 就這樣大包小包的早點, 我們四隻手占的滿滿的拎了, 沉掂掂的, 畢竟這是拾起了我和女兒八年的思鄉夢.
回家每樣都嚐了一點, 隻有麵窩和豆腐腦還保持原味, 其他的味道都有所改良. 熱幹麵裏居然嚐不出太多芝麻醬的香味了. 看樣子下次一定努力找到蔡林記去大飽口福. 嘻嘻, 每次出遊留點兒遺憾是我們家的一慣作風
以下三種湊成一個菜叫'河塘三寶', 清爽脆滑, 是個很具有居士風味的菜
藕帶已經在餐館點不到了, 據說不是時髦菜.
高芭(茭白)
白絲瓜也很少見. 美國的絲瓜炒出來不是變黑就是有苦味道. 要找到這種做好後碧綠清甜的絲瓜很難哪
盡管馬齒菡這邊遍地都是, 可打了殺草劑的野菜誰也不敢嚐
左下和右上是兩條武昌魚.
特地拍了喜頭魚(鯽魚)的片片, 這次愣是沒吃到
泥鰍
熱幹麵的輔料, 蠻幹淨滴
豆絲, 綠豆粉做的, 也沒吃著
留言我哈!
據說現在連瓦薩其都不流行了,流行吃私房菜,今年二月回去過,蓮蓬和藕帶冒吃到,有些遺憾!
.....
..
.
.
還有豆皮; 藕湯; 粉蒸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