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
蘭州位於黃河上中遊的西北黃土高原。蘭州名稱的緣起,據《元和郡縣誌》記載,是
由皋蘭山得名。由於古人約定俗成的省略方法,皋蘭一詞去“皋”留“蘭”,得名蘭州。又據《皋蘭縣誌》記載:“皋蘭即蘭州,皋蘭之名,以南山名皋蘭而得名。李唐時渾部內向以為蘭州都督府,而蘭州之名始焉。”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改州,金城郡改為蘭州,置蘭州總管府,府治子城,“蘭州”之稱即始於此,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1941年7月始設蘭州市。現為甘肅省省會。蘭州又稱“金城”,古時沿用此稱時間最久、流傳地域最廣。
嘉峪關
嘉峪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的明代萬裏長城西端。因境內有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的長城極西之一關、享有極邊巨防之稱的嘉峪關而得名.
武威
武威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東部,石羊河上遊。武威在西漢初為匈媽所占據,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征服河西,為了紀念這一勝利,後來把這塊地方取名武威,並設武威郡,以顯示西漢王朝的軍威和武功到達河西而得名。西漢時稱姑臧,東漢時改稱武威。明代改涼州衛,清代改武威縣。1985年改為武威市。
天水
天水地處甘肅省東南部,渭河中遊和嘉陵江上遊,地當陝、甘、川三省之要衝。天水地名的由來,據《水經注》載:邽(今天水)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龍出是湖,風雨隨之,故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改為天水郡。《秦州誌》記載:郡前有湖,冬夏無增減,故有天水之名。相傳,漢武帝時期,在今天水市西南,有一日,突然地顯紅光,雷電交加,天搖地動,山崩地裂。地麵裂開一道大縫,天水注入其間,遂成一湖。自此有湖水與天河相通之說,當地民眾稱為天水井。後來,漢武帝在湖帝建起城池,命名天水。天水縣之名始於五代。
張掖
張掖地名源自“伸張國掖,以通西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張掖在古絲綢之路上的地位。 張掖本來是匈奴觻得王的地盤,故被稱為觻得,漢朝改其名為張掖,意思是伸張中國的臂掖,“以威羌狄”。燉煌之取義大盛,並非實指其時郡治之城市規模的大盛,而是用以象征漢朝的文明道德猶如日月之光輝一樣大盛。故其首字應以從火的燉或焞為正,無火字旁的敦為俗寫假借。兩郡的命名顯示了漢武帝文武並用、剛柔相濟的雄才大略 .
玉門:市名。
玉門之名,據史書記載:“漢置玉門關屯,徙其人於此”,故名玉門。玉門縣始建於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後置玉門郡。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複設玉門縣。1955年成立玉門市。
敦煌:市名。
公元前111年,西漢設立敦煌郡,取“盛大輝煌”之意,始有敦煌之名。後各代又稱“沙州”。1760年複設敦煌縣。1987年改為敦煌市。
瓜州:縣名。
清代始設安西府,取“國家統一,西方安定”之意。後改為安西直隸州。1913年改稱安西縣。2006年更名瓜州縣,取古稱瓜州得名。
臨澤:縣名。
西漢時置昭武縣。西晉時以縣境地貌多沼澤,改昭武縣為臨澤縣。後來縣名多次變更,1929年複稱臨澤縣至今。
定西
定西位於甘肅省中部。定西地名由來,宋時稱蘭州附近的西頭城(今榆中三角城)為定西城,含安定西邊之意,其後西頭城改為通遠軍,遂將定西之名移到努劄堡,改名為定西城,這就是定西名稱的最早來源。金皇統三年(1143年)始設定西縣。定西盛產胡麻,曆年播種胡麻15萬畝左右,所產油品營養豐富,色味俱佳。定西有扁豆之鄉之稱,每年種植麵積達15萬畝左右,其種子營養價值高,具有清熱解署之效,並向外出口。洋芋為定西特產,味美質優,近幾年遠銷上海、廣州等地。定西曆史悠久,各個朝代遺存的陶器、石器、骨器、銅器、衡器等屢有發現,故有古跡之鄉之美稱。
酒泉
酒泉曆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為古代絲綢之路入關後第一重鎮,酒泉又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衛星發射中心,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曆史、人文資源與高科技資源都極為罕見的旅遊文化之都。然而,關於酒泉地名的來曆,一直眾說紛紜。
流傳甚廣的一則民間故事說: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 擊敗匈奴,武帝贈禦酒一壇,犒賞有功將士,酒少人多,霍去病傾酒於泉中,與眾共飲,故稱此泉為酒泉。這個故事美則美矣,卻有違史實。《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霍去病“少有侍中,貴不省士。其從軍,上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梁肉,而士有饑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事多此類。”霍去病因李夫人之故,很早在宮中為官,受武帝喜愛,根本不知道稼穡之艱,也不知道將士之苦,在反擊匈奴的戰爭中,他寧可將武帝賜的吃不完的美肉好糧拋棄,都不願意拿出來給饑腸轆轆的士卒,怎麽可能將武帝賜的禦酒倒到泉裏讓全軍共飲呢
武都(隴南)
武都區。周秦為白馬氐羌地。秦置武都道,屬隴西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武都郡。“師古曰:以有天池大澤,故謂之都。”(《漢書·地理誌·武都》)秦用武力拓疆,破白馬氐至天池大澤,故稱武都。故址在今西和縣洛峪鄉。東漢武都郡治移下辨(今成縣西)。永嘉之亂後為楊氏所據。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武都郡於石門縣。石門以地有天然石門坎而名。同年又置武(階)郡,郡治地以拾級而上得名。後魏置盤堤縣,“以盤堤山得名”(《舊唐書·隴右道·武州》)西魏大統元年(535)置武州,因遠離天池大澤省“都”,以揚武為州名。唐景福元年(892)更武州曰階州,治蘭皋鎮(在康縣境)。階州之名據乾隆《階州誌》雲:“因舊城地處陡峻,由城門而上如升階然。”金元仍之。明洪武四年(1371)降州為縣。“五年(1372)建千戶所城於萬壽山東,即今治。”(同治《武階備誌》)洪武十年(1377)複為州。1913年改階州為武都縣。縣名始於郡名,沿稱至二十一世紀。2005年,隴南撤地設市,武都縣改設為武都區至今。
金昌
金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東部。金昌一名,因金川河從境內流經,取金字,因金昌係從永昌縣析置,取昌字,二字相合而得名。漢置番和縣,明為永昌衛,清改永昌縣。1981年由永昌縣析置金昌市。金昌盛產鎳,其儲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同類礦床中,居世界第二位,因有鎳都之稱
慶陽
慶陽位於隴東山區,地處涇河上遊,黃土高原中部。一說因此麵靠山,在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而得名慶陽。一說慶陽在遠古時為不窟城,夏王二十二年,不窟的孫子公劉遷居陝西旬邑,後代為祭祖下榻方便,在慶陽該地修了慶陽行宮,而取名慶陽。慶陽古稱義渠、鬱郅、弘化、順化、安化,宋改慶州為慶陽府。1914年廢府存縣,改安化縣為慶陽縣。慶陽縣城處於山環水抱之中,為曆代軍事重鎮,古人因勢築城,其形似鳳,故又名鳳凰城。
平涼
平涼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公元358年,秦符堅欲討前涼,於高平鎮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由此得名
白銀
白銀位於甘肅省中部,蘭州市東北部。早在明朝洪武年間就在這裏建廠采礦冶煉
金、銀。又因所采之礦多為白銀,故也稱“白銀廠”,白銀由此得名
榆中:縣名。
早在春秋戰國時,秦“辟數千裏,以河為境,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因縣地處榆塞之中,故名榆中而得名。榆中縣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
皋蘭:縣名。因縣地處皋蘭山北麓而得名。清乾隆三年(1738年)設皋蘭縣,始有皋蘭縣名。
永登:縣名。
永登縣始建於東晉十六國前涼時期,後幾經易名,1928年恢複永登縣名。因地處河西幹旱區,意含祝願五穀永遠豐登之意。
靖遠:縣名。
古稱會州,清雍正八年(1730年)設靖遠縣,取“邊遠之地已安定”之意得名,始有靖遠之名。
會寧:縣名。
南北朝時,西魏始置會州會寧縣,取“會州永遠安寧”之意得名。元順帝改會州為會寧州;明洪武二年(1368年)降會寧州為會寧縣,沿用至今。
景泰:縣名。景泰縣是1933年將原紅水縣與靖遠縣北區合並設置的一個縣,縣名為兩縣的合稱,“景”為“靖”字諧音,“泰”指紅水縣名城水泰。景泰含有景象繁榮、國泰民安之意。
永昌:縣名。
永昌之名始於元朝,取“永遠昌盛”之意。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賜名永昌府,明置永昌衛,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永昌衛為永昌縣,沿襲至今。
清水:縣名。
清水縣始建於西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據史料記載,“其板(指清水縣所處古隴板,俗稱關山),上有清水,四注而下”,下有縣,因此得名。
秦安:縣名。
秦安在西周時,為秦亭的一部分。金正隆二年(1157年)始置秦安縣。秦安之名,意取“期盼古代秦亭之地安寧的願望”。
甘穀:縣名。
甘穀古稱冀城,縣名曆代多變更。據傳甘穀縣名,因宋代名將楊文廣曾在縣城北的城子村築篳籬城抵抗西夏,取名甘穀城,遂有甘穀之名。
武山:縣名。
武山原名寧遠縣,1914年改名武山縣。因縣城南有武城山而得名。
張家川:縣名。
宋太宗太平興國初年,曾在此地築漳川城,後“漳川”傳為“張川”而得名。由於張家川多為回民,1953年成立張家川回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民勤:縣名。
古稱宣威縣、武安縣。1928年以此地“人勇知義,俗樸風醇,男耕女織”易名民勤,沿用至今。
古浪:縣名。
因境內有古浪河而得名。明築古浪城,設古浪守禦千戶所。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古浪所為古浪縣,縣名沿用至今。
天祝:縣名。
以取縣內佛教寺院“天堂寺”和“祝貢寺”的第一個字而得名。因縣境內藏族人口較多,1955年成立天祝藏族自治縣。
民樂:縣名。
原名東樂。1932年遷縣址於洪水城,取“人民安居樂業”之意,改東樂縣為民樂縣。
高台:縣名。
高台名始於明初設置的高台站,因城西有高高的古台基而得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始置高台縣,縣名沿用至今。
山丹:縣名。
原名刪丹,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置刪丹縣。三國時曹魏因此縣南、北、東三麵環山,改名山丹縣,沿襲至今。
肅南:縣名。
因地處古肅州(今酒泉)以南而得名。因縣境內裕固族人口較多,1955年成立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涇川:縣名。
西漢時期,曾在涇河川道設安定縣。北魏太武帝初置涇州。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為涇川縣,始用涇川縣名,因地處涇河川道而得名。
靈台:縣名。
始建於隋、唐時期。因相傳周文王伐滅密須國,密民感念文王功德,遂於今中台鎮築靈台,靈台縣由此得名,相沿至今。
崇信:縣名。
崇信在唐代為“京師西北八鎮“之一,後置崇信軍,始有崇信地名。北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始置崇信縣,縣名沿用至今。
華亭:縣名。
北魏晉泰二年(532年)設華亭鎮,以境內皇甫山麓有華尖山亭而得名。隋大業元年(605年)始置華亭縣,縣因鎮而名。
莊浪:縣名。
因境內有莊浪河而得名。元朝初年置莊浪路。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莊浪縣。
靜寧:縣名。
以“平靜安寧“之意取名。元、明、清代為靜寧州,1913年改為靜寧縣至今。
金塔:縣名。
昔名王子莊,因北涼王長子牧楗曾在此地建立牧莊而得名。1913年以縣城東南的“金塔寺”取名金塔縣至今。
肅北:縣名。
肅北之名,源於1938年在古肅州(酒泉)之北設立的“肅北設治局”。因境內蒙古族人口較多,1956年成立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阿克塞:縣名。
以縣城西部的阿克塞溝而得名,哈語為“純潔”的意思。因1934年至1939年新疆東、北部的哈薩克族牧民東遷此地,1954年成立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慶城:縣名。
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析置弘化縣,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改弘化縣為安化縣,宋、元、明代屬慶陽府。1913年安化縣改名慶陽縣,以慶陽府得名。2002年慶陽地區撤地設市時改慶陽縣為慶城縣,以縣政府駐地慶城鎮得名。
環縣:縣名。
古稱環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改環州為環縣至今。環縣地名的由來,據當地誌書記載:因“環江流繞城西委曲環抱”而得名。
華池:縣名。
以境內二將川河古名華池水而得名。南北朝時,西魏始置華池縣。以後曆代華池縣名多次興廢。1934年秋重新成立華池縣。
合水:縣名。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始置合水縣。因當時境內建水與北岔水匯合後稱合水,合水縣由此得名。
正寧:縣名。
原名羅川縣,唐天寶元年(752年)在羅川東20裏處獲玉真人像27尊,更名為真寧縣。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世宗(胤禎)之諱,改名正寧縣至今。
寧縣:縣名。
古稱寧州。西魏時,取撫寧戎狄之意,州以寧名。1913年改寧州為寧縣。寧縣以古寧州而得名。
鎮原:縣名。
鎮原之名始於元朝。因唐代此地稱原州,宋、金時曾設鎮戎軍(州),故元代合並鎮戎、原州時稱為鎮原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鎮原州為鎮原縣,沿襲至今。
通渭:縣名。
通渭縣名始於宋朝。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曾於擦珠穀(今什川古城溝)築通渭堡,10年後置通渭縣。通渭之名,取此地道通渭州之意。
臨洮:縣名。
古稱狄道,因此地為狄人(古代少數民族)行經之道,故名“狄道”。1929年改狄道縣為臨洮縣,以其地臨洮河而得名。
漳縣:縣名。
古稱鄣縣。明因“漳水瀠洄潤地,寶井便民富國”而改名漳縣,相沿至今。
岷縣:縣名。
古稱岷州。,因境內有岷山而得名。辛亥革命後,改岷州為岷縣。岷縣盛產當歸等多種中藥材,素有“千年藥鄉”之稱。
渭源:縣名。
以地處渭水源頭而得名。西魏文帝大統十七年(551年)分隴西郡置渭源郡,又改首陽縣為渭源縣。據《水經·渭水注》載:“此縣有高城嶺,嶺上有城號渭源城,謂水出焉”,故名渭源。
隴西:縣名。
因位於隴山之西頭而得名。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始設隴西郡。隋開皇十年(590年)設置隴西縣,縣名沿用至今。
成縣:縣名。
古稱成州。明朝初年降州為縣,因古成州而得名,相沿至今。
康縣:縣名。
原名永康縣,建於1929年,取“永寧康泰”之意。後去“永”字而改名康縣。
文縣:縣名。
古稱文州。文縣地名沿用“文州”而來。自南北朝時氐人在此創建“陰平國”割據政權後,百餘年來武力相爭,戰亂不息。北周明帝時平定戰亂,決意偃武修文,實行“文治”,故置州時封名為“文”,到明洪武四年降州建縣,始稱文縣,沿用至今。
徽縣:縣名。
古稱徽州。因境內山川秀美,城北隅徽山下有徽山驛而得名。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州為縣,始有徽縣之稱。
禮縣:縣名。
源於地名“李店”。唐、宋時期,禮縣東北部屬長道縣,縣治在李店。元置李店元帥府。後因“李”字凡俗,借文雅的同音“禮”字代替,直到明成化九年(1473年)置縣時,才正式定名“禮縣”。
西和:縣名。
源於州名。南宋改古岷州為西和州。明初降州為縣,西和縣名沿用至今。
兩當:縣名。
因境內有兩當河而得名。兩當縣始建於北魏時期(439年),沿襲至今。
宕昌:縣名。
南北朝時期,羌人曾在今宕昌縣境建立“宕昌國”,宕昌為羌族部落首領之名。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滅宕昌國後,遂設宕昌總管府。從此,宕昌之名延續至今。
康樂:縣名。
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始置康樂塞,取“康泰安樂”之意。金皇統二年(1142年)改為康樂縣。以後各代建製和地名幾經變更,1940年複設康樂縣至今。
永靖:縣名。
古稱“西羌之地”,1929年始置永靖縣,取“永遠安定” 之意。
廣河:縣名。
原名廣通縣,因境內有廣通河流過而得名。後因廣通地名與雲南省廣通縣重名,1957年改名廣河縣。
和政:縣名。
明代初設和政驛,取“人和政通” 之意,始有和政之名。清順治初(1644年)改設和政驛站。1929年始置和政縣。
東鄉族自治縣:縣名。
1955年5月成立東鄉族自治縣。因此地為東鄉族之發祥地,縣境內以東鄉族人口為主體,故以東鄉族名為自治縣名。
積石山:縣名。
因境內有積石山而得名。北宋設積石軍,金置積石州,均取積石山名。又因境內居保安、東鄉、撒拉等少數民族,1980年6月成立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合作:市名。
合作係藏語,意為羚羊。原為合作鄉。195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由拉卜楞遷此,改為合作鎮。1996年設合作市。
臨潭:縣名。
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改美相縣為臨潭縣,以“其城東、西、北三麵並枕洮水”得名。
夏河:縣名。
1928年設縣時,因縣置在大夏河上遊,故名“夏河縣”。
舟曲:縣名。
因境內主要河流白龍江,藏語稱之為“舟曲”,舟曲地名由此而來。1955年始置舟曲縣。
瑪曲:縣名。
成立於1955年。因黃河環繞縣城,當地藏語稱黃河為“瑪曲”,故以瑪曲作縣名。
碌曲:縣名。
古稱洮源,因地處洮河上遊而得名。洮河,藏語稱為“碌曲”,故1955年設縣時定名“碌曲縣”。
迭部:縣名。
北周時置迭州,唐代稱疊州。1961年置迭部縣,以迭山得名。
卓尼:縣名。
因卓尼古寺得名。卓尼是藏語馬尾鬆之音譯。相傳元朝時曾在此地建寺,以寺內有兩棵高大的馬尾鬆而得名,自此始有卓尼地名。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設卓尼土司千戶所。1950年成立卓尼藏族自治區,1953年改為卓尼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