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國民黨軍隊黃埔係的最出色的將領

(2008-09-16 02:07:44) 下一個
國民黨的軍隊曾經是世界上數量最大的軍隊之一,這支軍隊裏麵的優秀將領也非常眾多。這支軍隊雖然隨著國民黨和共產黨角逐的失敗而大部消亡,但我們不能低估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就如我們解放軍的一位將軍所評價的,“如果說國民黨軍隊是豆腐渣,那我們解放軍也就是豆腐塊,比國民黨軍隊也硬不了多少。”

在國民黨軍隊裏派別林立,在這些派別中,最強大的應該數國民黨的黃埔係軍隊。這部分軍隊的指揮官以天子門生自居,而以黃埔軍校校長為榮的蔣介石也把他們視為嫡係,加意栽培。這部分軍隊的裝備好,訓練強,文化水平高,是當時中國正規化程度最高的軍隊。在這些部隊中,有著國民黨軍隊裏赫赫有名的“五大主力”,也有著許多能征慣戰的優秀將領。在這些黃埔係的將領裏,我認為最出色的將領應當非王耀武莫屬。

說王耀武是國民黨黃埔係將領中最出色的將領,是根據他的戰績評判的。不管是在國共交鋒的戰場上,還是抗日的烽火裏,王耀武都表現的十分出色。大家經常談論的張靈甫也不過是他手下的一員戰將。我們可以從王耀武的生平來看看他的戰績。

王耀武,字佐民,出生於1904年。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學習,在校期間就參加了國民黨舉行的第二次東征。1926年,王耀武黃埔軍校畢業後到國民黨第一師任職,後參加國民黨的第二次北伐,隨著戰功的積累和部隊的擴大,王耀武於1932年被提升為任補充第一旅旅長。1934年12月14日,王耀武親自指揮了發生在譚家橋的戰鬥。這次戰鬥中,方誌敏指揮的紅十軍團伏擊王耀武的補充旅。王耀武在受到伏擊後,指揮果斷,迅速調整部署,抓住紅軍的弱點,進行反擊。經過一天的激戰,王耀武終於反敗為勝,紅十軍團被迫撤退。在這次戰鬥中,紅軍的優秀指揮員尋淮洲陣亡。經過這次戰鬥,紅十軍團無法在皖南立足,不久在返回根據地的途中,最後在懷玉山被圍覆滅。王耀武也因“功”升任為國民黨第五十一師師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王耀武的第五十一師被派往淞滬會戰的前線。王耀武慧眼識才,將正在坐牢的張靈甫保釋出來,安排在自己手下任職。為報答王耀武的知遇之恩,張靈甫從此成為王耀武手下的一員幹將,每戰爭先。在羅店戰鬥中,王耀武的五十一師屢挫敵鋒。不但守住了陣地,還擊斃了日軍的步兵聯隊長竹田和炮兵聯隊隊長莫森。在戰鬥中,時任王耀武部下團長的張靈甫脫光上身軍裝,懷抱機槍率敢死隊與日軍拚殺,建立戰功。後第五十一師和第五十八師合編為第七十四軍。

在參加過南京保衛戰和蘭封戰役後,王耀武率部參加武漢會戰,在這次會戰中,王耀武參與指揮了著名的萬家嶺戰鬥。在這次戰鬥中,王耀武指揮張靈甫率領敢死隊偷襲占領張古峰,在友軍配合下將日軍第106師團消滅殆盡。戰後王耀武升任第七十四軍副軍長。1939年6月,王耀武被提升為第七十四軍軍長。為報答蔣介石的知遇之恩,王耀武將第七十四軍訓練成為國民黨的第一流的精銳部隊,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中屢建功勳。

1939年,王耀武率領第七十四軍參加第一次長沙戰役,奪占高安城。1941年,王耀武率部參加上高戰役,獲得大捷。此役中國軍隊斃傷日軍少將指揮官岩永、大佐聯隊長濱田以下15000餘人,軍馬2800餘匹。擊落飛機一架,俘虜日軍百餘人,繳獲山炮、追擊炮10門及步槍幹餘支。而王耀武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他的第七十四軍也獲得飛虎旗,第七十四軍從此被稱為“虎賁軍”。

在1942年的常德會戰中,守城的七十四軍的部隊也打出了“虎賁軍”的威風,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也還是和日寇硬拚到底。戰後,王耀武被晉升為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1945年,王耀武又被提升為國民黨軍四個方麵軍中的第四方麵軍司令。在黃埔係的將領裏,憑借戰功,王耀武成為首屈一指的將領。

在1945年,在華日寇發動了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企圖占領中國的芷江空軍基地。王耀武率部進行了戰果輝煌的雪峰山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日寇徹底失敗。這次戰役共計傷斃敵28174人,俘敵軍官17人,士兵230人,戰馬347匹,火炮24門,機槍100挺,步槍1300餘支,其他戰利品20餘噸。王耀武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此戰後不久就迎來了抗戰的勝利。


在解放戰爭期間,王耀武擔任了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官、山東省黨政軍統一指揮部主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山東軍管區司令等職。成為國民黨黃埔係將領中第一個方麵大員。可作為國民黨內部統治混亂的證明,王耀武到山東的時候,竟然不給他任何精銳部隊,不但他帶起來的基本部隊第七十四軍,一百軍不讓帶,連十八軍和新六軍都不給,缺乏精銳部隊的王耀武是很難在山東有所作為的。但王耀武還是在山東打開了一定的局麵,當時山東有一句諺語“三李不如一王”就是對王耀武的評價。王耀武在山東站住腳對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威脅很大,形成了以濟南為鐵砧,以南部軍隊為鐵錘的軍事形勢。可華東野戰軍對王耀武也無可奈何。因為有王耀武在,濟南戰事無法迅速解決,反會被動。王耀武在山東的作用,使得國民黨軍能夠在山東放手進攻陳粟解放軍,這是陳粟一直如骨梗喉的。

在萊蕪戰役中,王耀武的部下七個師五萬六千多人被粟裕殲滅,從此,王耀武一蹶不振,在濟南困守孤城。但在這次戰役中,王耀武依然在指揮上有著亮點。1947年2月15日,解放軍放棄臨沂。王耀武馬上發覺解放軍有回師北上,進攻自己李仙洲集團的企圖,當即於16日命令部隊全線後退回撤。但由於陳誠剛愎自用,強令王耀武的部隊再度南進,17日,王耀武的部隊再次回到原來位置,後在戰鬥中,李仙洲指揮失措,被解放軍包圍殲滅。粟裕在萊蕪戰役後曾經對王耀武有過很高的評價。評價王耀武性格大膽果斷,能命令其部隊一日一夜後撤數百裏。這是在國民黨將領中很少見的。領略了王耀武的指揮才能,這也可能是粟裕日後不輕易與王耀武交鋒的原因之一吧。

王耀武手下一直沒有足夠的精銳部隊,所以在山東濟南難有作為。蔣介石雖然答應給他空運部隊,可一直難以兌現。王耀武隻得在濟南成為戰爭的旁觀者,看到了他一手培養的整編七十四師在孟良崮被解放軍消滅,他的愛將張靈甫也死於非命。王耀武傷心之餘,把自己身邊的原七十四師的老班底和特務旅以及第二“綏靖”區所屬軍官總隊和學兵總隊的軍官學員。都送到從新組建的整編七十四師,使得再次組建的整編七十四師還擁有很強的戰鬥力。

1948年9月,解放軍發動了濟南戰役。王耀武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憑城死守。在這次戰役中,王耀武的部下打得很頑強,以致在激戰六天六夜後,解放軍仍被阻於內城牆防線下。當時解放軍內部也有了撤退休整的呼聲,但在許世友的堅決指揮下,在加上吳化文陣前起義,外援也畏敵不至,濟南最後被解放軍攻下,王耀武也被生俘。

在這次戰役中,王耀武終於盼來了空運來的援軍,那就是劉炳昆團長帶來的整編74師58旅172團的七個連。這七個連被王耀武布置在濟南商埠的郵政大樓上。這支部隊在商埠其餘部分被解放軍拿下後依然死守不降。為激勵士氣,王耀武火線把劉炳昆提升為少將旅長。劉炳昆受此激勵,率部死戰到底,直至全軍覆沒,自己也當場戰死。為打這個據點,解放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3縱8師的師長王吉文犧牲,團長、副團長、團政委各負傷了一個。從這次戰鬥,我們也可以看到王耀武的指揮藝術。

王耀武的軍事生涯讓我們看到了他卓越的指揮才能,他在抗日戰場上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可惜的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後,他沒有能堅持自己功成身退的理念,追隨蔣介石加入了內戰的行列。這一錯誤的選擇,帶來了他人生的最大失敗。王耀武雖然有卓越的指揮才能,可在腐敗的國民黨政府的混亂指揮下,王耀武孤身坐守濟南孤城,他一手締造的精銳之師都覆滅在內戰中,他個人也最後落個兵敗被俘的下場。雖然如此,王耀武的個人才能還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作為國民黨黃埔係最出色的將領是當之無愧的。而王耀武這樣的優秀將領在內戰中竟然不讓他帶兵在戰場作戰,也讓我們對國民黨政府的用人之道感到疑問了。國民黨政府如此明珠投暗,不亡何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都市紅塵 回複 悄悄話 不敢苟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