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難得一見:蔣介石的葬禮現場【組圖】

(2008-03-07 08:54:01) 下一個
...





蔣介石於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市郊的士林官邸過世,當時行政院隨即宣布4月6日起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國喪」,“國喪”期間軍公教人員一律著素服,並配戴寬二半的黑紗,為蔣介石戴孝。

當時更規定彩色電視畫麵一律改為黑白,全台停止娛樂、宴會及各項慶祝集會30天,後來因為停止娛樂30天影響太大,才改至4月16日蔣介石移靈為止,但為表“舉國”哀悼,4月16日至18日則是禁屠3天。

移靈大溪陵寢時,全台民眾就地肅立致哀一分鍾,從台北到大溪62公裏,二百多萬人沿途設案路祭、跪拜迎送,甚至不乏榮民、榮眷哭倒在地,如喪考妣而凡是不合喪悼氣氛的廣告都拆除,交通路口則搭建牌樓,甚至包括醫院等多數行業全都停止營業。

當時政府對外發言,也均以「崩殂」、「陵寢」、「謁陵」等帝王級的語句形容。

為了配合當時的政治氣氛,凡是不配合政府政令的活動一律都要取締,包括學生若在此時偷偷辦舞會,一經查獲,學校均會記過處分,但盡管如此,民間娛樂活動仍然在高壓氣氛下進行。







蔣介石拄著手杖,坐在竹椅上,留下這禎台灣人熟知的照片。照片中的蔣介石,是個慈眉善目、樸實無華的老人。蔣介石一身極具爭議,但是他的簡樸作風、平實平淡的生活習慣、不講究奢侈派頭,是比較為人民所公認的。這種風格雖然不見得影響妻子宋美齡,但是與蔣經國極為相似;蔣經國的簡樸隨興更勝於蔣介石。蔣介石的健康狀況,直到1972年8月的一場意外的車禍,才急速下降。蔣介石的座車被一名少將的座車撞上,使蔣必須接受長期治療,不堪其苦。


蔣介石手書“攘外必先安內”



蔣介石戎裝像








1960年美國總統艾森豪來台訪問,蔣介石一身筆挺軍服,前往鬆山機場迎接。艾森豪是歐戰的英雄人物,蔣介石則結合中國各黨各派進行八年抗日戰爭,兩人都是二戰代表人物之一。在美蘇冷戰時期,台灣成為美國在遠東防堵共產勢力的一座堡壘,美國政府將物資和軍隊輸往台灣,使蔣介石無後顧之憂。1960年台灣同時發生「雷震事件」,雷震組黨失敗,推遲台灣民主化的進程。此一時期美國政府因為與蔣介石友好,並未對蔣箝製台灣民主而表示不滿。



手執軍刀,神采煥發,蔣介石位於權力的頂峰。孫中山逝世後,蔣介石揮師北伐,一方麵完成總理遺誌,一方麵和汪精衛、胡漢民、李宗仁、中共等勢力展開鬥爭。汪、胡在國民黨內的輩分高過蔣介石,均是文人出身。李宗仁所領導的桂係軍閥,在東征、北伐及後來的抗日戰爭中均貢獻卓著,但長期以來一直是蔣介石明爭暗鬥的對手。而中共在孫中山「聯俄容共」的政策下,周恩來、林彪、陳賡等人均曾是黃埔軍校的一員,與蔣介石協力統一中國的大業。





1949年,蔣介石在內戰失利中退守台灣,這年他六十二歲。自1945年抗戰勝利後,短短四年間,國民黨部隊被解放軍節節逼退。原本蔣介石思忖既能度過險惡的八年抗戰,對打擊中共自然更是信心滿滿。然而國民黨政府的腐敗,激起經濟的動蕩,人民對中央失去信心,這成為國民黨頓失政權的最大原因。抗戰期間,蔣介石尚從容自若,而在國共內戰後期,蔣介石屢屢情緒失控,大聲咆哮。



孫中山曾說「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並以「聯俄容共」的實際行動,結合國、共的政治與軍事力量。1925年孫中山過世後,蔣介石在1926年因「中山艦事件」排除中共勢力,1927年更以流血方式發動「清黨」,自始雙方種下深仇巨恨。在中共的眼中,蔣介石違背「總理遺囑」;在蔣介石的認知下,孫中山曾說「共產主義不適用於中國」,因此「聯俄容共」隻是階段性策略,與其讓其奪權成功,不如「先下手為強」。





有別於官方照片中高高在上的英姿,蔣介石麵容哀慟。1937年,在革命元老朱培德上將的葬禮上,蔣介石對這位於北伐、剿共期間盡心盡力的老將感傷不已。蔣介石在30年代,一共對中共發動五次圍剿,1934年10月,紅軍於江西瑞金被迫棄守,展開震動中外的「長征」,毛澤東率領八萬八千人突圍,在兩萬五千裏的大考驗下,完成艱巨的任務,雖隻剩六千人生還,卻在北立穩了腳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yyoug 回複 悄悄話 隻有史明,史清,民主,自由,真正的政黨輪替,中國才有希望,中國人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揚眉吐氣。
astimegoesby 回複 悄悄話 If wasn't for him Taiwan would have gone through the same tragedy as mainland China. As a Taiwan born Chinese I will always remember and be greatful for what he did for us. He was no ordinary dictator but a leader with conscious.
redwest 回複 悄悄話 比電影中所有的蔣介石的形象都要好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樓主與我們分享這些寶貴的曆史紀錄。

還是那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Quar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happyjoy的評論:
"台灣"="金發美女"? 可笑!可笑! 至於“太子黨們” (還有他們在文藝界/金融界/房產界活躍著的夫人們), 我不說了。你知,我知,老天爺知!
changsy 回複 悄悄話 二樓的評論我可以理解,如果從一個台灣人的角度去想,沒有民主自由是沒有資格談統一的.我們可以理解在具備資格前的這種觀望和等待,但永遠不能據此說台獨是合理的.前幾日和一個塞爾維亞人談起科索沃,他說科索沃就象台灣,我說不是.因為我們有一樣的祖先,一樣的文化,一樣的語言.他大惑不解,那為什麽會要獨立?台獨更象是政治鬥爭的武器而不是一個合理的理由,為了某個政黨的上台而製造的分裂,是不可能長久的.我們文化和血緣的聯係決定了我們永遠是一家人.金發美女可能現在不願意嫁給一個窮人朋友,但當她年齡大到必須要考慮終身大事的時候,如果有三個選擇,獨身,嫁窮人朋友或是嫁給一個素不相識的外國佬,她會選擇哪個?
changsy 回複 悄悄話 ?
最後的恐龍 回複 悄悄話 我奶奶曾說過一句話:將軍(體形)大大(形容起威武),守門口;菩薩(寺宇堂中被供者)小小,卻有靈魂(有價值的東西)。老蔣過於陶醉於他的威武了(有上麵的像片為證),忘卻了他還有另一重的身份,所以老蔣也就隻能為老蔣了。我們是否也是太過注重自己的外表?太過追求一些表麵的東西呢?那麽我們就連老蔣都不如,畢竟,蔣公曾幾乎統一過中國!
happyjoy 回複 悄悄話 是真在哭,當時我國中一年級,遺靈慈湖時,萬人空巷,民眾披麻戴孝,發自真心內心在悼念他,但民眾是盲目的,也是漸忘的,曾幾何時,蔣家人,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一幫政客以民主為籌碼,在台灣這個美麗的島上,進行著民主之路,我們歡呼,我們鳴呼,隻有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才是真正的民主;隻有史明,能讓人民心中雪亮溫馨,才是有風度的黨,隻有讓台灣人覺得你們中國人好,夠格調,才有資格談統一,很簡單的道理,叫一位金發美女嫁給你,你能拿什麽給她?給她幸福一輩子?而什麽叫幸福?是我認為的幸福嗎?是我認為的超英趕美嗎?中共的二世與太子黨們,隻有史明,史清,民主,自由,真正的政黨輪替,中國才有希望,中國人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揚眉吐氣,才能讓金發美女們覺得幸福,了解嗎!!
yo-yo 回複 悄悄話 疑問:
1.這是啥時製作的?字幕咋全是簡體字呢?
2.咋看上去跟毛公的那象呢?那些人是真的在哭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